新疆
拉萨览胜
傅传倩 傅玉堂
新疆
布达拉宫修建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高13层的宫殿依山而建,以拔地凌空之势雄踞山巅。布达拉宫既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又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这凌绝顶上的人文景观,诱人驻足参悟。布达拉宫珍藏着众多的佛像、经卷、精美的壁画和唐卡,以及历世达赖喇嘛的八座灵塔,不知塔上镶嵌着多少奇珍异宝,更不知有多少神奇的传说和真实的故事。宫中文物难以胜数,无不显现着藏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交映,血脉相连,一块古老的蓝底牌匾,上书“清朝皇帝万岁万万岁”,被尊敬地供在高处,更雄辩地说明西藏历来都是中华母亲的骨血。
宫殿内的地面像现代的水磨石一般,白中透着亮亮的光泽,手感细腻光滑。原来这是用高原上一种名叫“阿嘎”的白土,敲碎后洒少许水,还要添加酥油、牦牛毛等物质,用特制工具仔细捶打而成。阿嘎土有粘性且密度高,铺在地面可越磨越光亮。抬头看,在距离房顶约六、七十厘米的四周墙体,与其他墙面相比要粗糙很多。这是用高原植物“白玛草”的秸秆,挑手指粗细的晒干,切割成一样长度堆码而成。用它作建筑材料,既减轻了墙体重量,又可在屋顶的下方形成通气道,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藏民的聪慧才智,令人赞叹。
登上布达拉宫的最高层,蔚蓝无比的天空,祥云写意,拉萨市容尽收眼底。原本宽阔的道路,因不堵车,使人觉得有序而路显得更宽。尽管没有太高的建筑物,但西藏人骄傲地说:我们住在彩云之上,即使你在其他城市住上几十层高楼,按海拔还低拉萨很多,这是“世界屋脊”上自豪的语言。
拉萨平均海拔高度3650米,布达拉宫的东西长度是365米,而一年又是365天,按照天葬风俗天葬师要将亡者的尸骨分解成365块,这么多的365,仅仅是巧合吗?这和地球上百分之七十是水,而人体的水分也是百分之七十一样扑朔迷离,冥冥中的数字相合,似有什么暗示并显得意味悠长。
出布达拉宫东行不远,就是藏地佛教的名寺——大昭寺。大昭寺著名在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坐姿塑像。传说当年请能工巧匠造像时,还请来了释迦牟尼的奶母等人细加指点,因此造像酷似12岁时的释迦牟尼真身。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唐太宗将这尊佛像作为嫁妆,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后修庙供奉,就是现在的大昭寺,香火极盛,是信徒们朝拜的终点站。这尊佛像也凝聚着汉藏一家的亲情,更见证着不可逆转的历史。而文成公主早已被藏族同胞们神化而尊称为“绿度母”,面容祥和冁然的塑像前,供奉着的酥油灯长明不息。
释迦牟尼的等身佛像,妙相圆润,姿态庄严,佛龛上酥油灯光和佛面金光相映,渲染着佛的深邃和肃穆。每天都有众多中外游客前来仰望,更有大批僧侣和藏民摩肩接踵而入,只为一睹金面,虔诚膜拜,似已抵达佛法中“无我”的境界。那天正好是藏历一个月中的五个好日子之一,大昭寺门外的塔香炉前,众多来“煨桑”的人,不断往炉中续燃着一种柏科的枝条,空气中弥散着植物的清香,白色的塔香炉烟雾缭绕,这人间的烟火便让寺门笼罩在神秘之中。数排叩长头的人,在寺外空地静静地默念着,然后心境平和地五体投地下去;寺内有许多风尘仆仆的朝觐者提着酥油壶,给每一盏酥油灯内诚恳地添油。善男信女们迷茫的眼神和虔诚的神情,磕长头的一丝不苟很是感染人,叫人不觉也双手合十,在地球的高端上真诚祈祷:祈抽象的信仰能使精神得以升华;祷主观的物象能在客观得以展现。
八角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也是个热闹的地方。其实,八角街在藏语中叫“帕阔”街,藏语中的“帕”即是“中”的意思,“阔”即转之意。八角街正是以大昭寺为中心,绕其转了一周,这是一条转经的道路,又是一条拥有众多铺面和摊点的商业街,宗教和商业在这里融洽地成为一体。怪不得有许多摇着转经筒的人,从寺门起顺时针边走边转着经筒,而且转着经筒不耽误走路不耽误说话不耽误购物,手里摇动的经筒仿佛是能与天堂沟通的特殊手机。在即将转出八角街的路口,有一处名叫“玛吉阿米”的酒吧,很是有些传奇色彩。相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他的情人玛吉阿米,常在此互相留言。仓央嘉措那首流传甚广的情诗,据说就是写在这里的留言本上。诗曰:“那一天/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越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真是情僧绝唱,令人潸然也令眼下一些蹩脚情诗黯然。现在这儿是游人必来之地,更是年轻恋人们互诉衷肠或互留肺腑之言的所在,而留言本已成为这间酒吧的一大诱人特色,至今留言不断,书店里也偶能见到根据“玛吉阿米酒吧”留言本整理的出版物。漫步在八角街上,用心领悟和理解凌绝顶上的多元文化,怎么品读都觉得厚重而悠远,似乎是在看一部西藏社会史。
赵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