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德国学者曾德尔出版了《旧约中的道隐喻》(WegmetaphorikimAltenTestament)一书,其副标题为“对旧约及古代东方的道路类词语的一个语义学探究,特别留意其隐喻运用”。该书将希伯来语圣经中与“道路”这一语义场相关的词汇一一举出,说明其始源义、引申义及语境义,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做了细致剖析。1按:曾德尔该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旧约”的希伯来语版,“旧约”之名只是依循惯例,并无贬义。下文中,我们要么称其为“希伯来(语)圣经”,要么称其为“旧约”(不加书名号)。同时,出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考虑,对有可能影响当时的希伯来语的其他语言如阿卡德语、阿拉姆语、乌加里特语、埃及语中的“道路”概念域的相关词语也做了类似的梳理(尽管要简略些)。曾德尔的工作使得“道隐喻”这一现象再次凸显在学者的眼前,让人意识到其令人惊讶的广泛性与丰富性。
鉴于“一切与一切都相关”,曾德尔的研究也对我们认识中国文化不无助益。实际上,一个对中国文化的元典有所了解的人,阅读曾德尔的著作时,不可能不感到亲切:似乎曾德尔描述的许多现象,不是来自希伯来语圣经,而是来自先秦时代的汉语典籍。先秦之“道”与旧约之“道”,由此被置于一起,而若采取与曾德尔相近的考察方式,我们将揭示出其间某种不可否认的一致性。
曾德尔的研究路数可谓是从“语义”到达“观念”。这符合语文学领域的一个共识:词语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仿此,我们也可以将先秦文献中与“道路”相关的词语挑选出来,专门做一个语义学考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探究背后的观念。但这样做需要耗费至少一本书的篇幅。为了节约,我们将集中于“道隐喻”(Wegmetaphorik)的主要类型的范围,以适度的概括为引导,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先秦之“道”和旧约之“道”的同与异。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将其视为一个隐喻的产物,是否近于亵渎?但先贤早已以隐喻解“道”。如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如是解说:“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17 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 17.]钱锺书更是在中外比较文化的视野中肯定了“道”的隐喻性。《管锥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五九》说:
夫“道”,路也。……“道学”之“道”,理而喻之路也,各走各路,各说各有理,儒、释、道莫不可以学“道”自命也。《老子》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如平坦途,……路喻圣道。”又岂特三教而已,如《新约全书·使徒行传》第十六章:“传说救人的道”,第十九章:“后来有些人,……毁谤这道。……这道起的扰乱不小”(官话译本);是复“道其所道”也。3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第1978~1979 页。[ QIAN Zhongshu, Guan Zhui Bian (Limited Views), vol.IV,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7,1978-79.]
钱锺书指出,“道”之隐喻的使用,并不限于中国的儒、道等派别,佛教(释)与基督教也有“道”隐喻。钱锺书举了《大般涅槃经》和《新约》的例子作为佐证。对所引《新约全书·使徒行传》官话译本,钱锺书还特地在脚注里标明其英译中也有“道”字,即“way”:“救人的道”英译为“the way of salvation”,“毁谤这道”英译是“speaking evil of the Way”,“这道起的扰乱不小”英译是“no small stir concerning the Way”。可以看出,英译中的“way”有大小写之分,这与中文的“道”既可泛指又可专指相似。
钱锺书的观点虽然简略,但颇富启发性。它提示我们,“道”隐喻有可能在诸语言、文化中分布甚广。但钱锺书仅举出了“道”这样的词语,而没能像曾德尔那样,将“道”的整个语义场的词语通盘考察。此类考察将显示,“道”之为“道”,绝不仅仅体现在个别词语中,而是有着高度的系统性。
下文将仿照曾德尔的研究方式,选取几部重要的古典文献,对其中与道隐喻相关的用词和设譬作一个梳理,然后总结其规律,最后与曾德尔就希伯来语圣经中道隐喻的相关总结作一对比。我们选择的文献是:《尚书》(排除其中确系伪作的25 篇)、《礼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楚辞》(只取屈原、宋玉的作品)。4根据踪凡主编《中国古文献概论》,孔安国作注的《尚书》中有25篇全系伪造(参见踪凡主编:《中国古文献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84~85 页)。我们遵从该书的见解,不把这25 篇视作真正的先秦历史文献。[ According to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ed.ZONG Fan,the “Shangshu” annotated by KONG Anguo is a forgery, in which all 25 books are forged.See ZONG Fan, ed., Zhonguo Gu Wenxian Gailun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84-85.We defer to the insights of that book and do not regard these 25 texts as genuine pre-Qin historical documents.]旧约的内容和文体都非常多样。我们选取的文献,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可以在希伯来圣经中找到对应的篇章。如《尚书》和《列王纪》《历代志》等都是史,《礼记》和《申命记》《利未记》都包含了大量繁琐的礼制规定,《诗经》《楚辞》和《约伯记》《诗篇》《雅歌》等都是诗歌,而和《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的论理、叙事和寓言相对应的章节在旧约中更是比比皆是。
我们首先对诸书涉及的“道路”“行路”语义场的词语的实际意义作一个较为详尽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道隐喻的主要类型。然后按归纳出的隐喻类型,将诸书中的有代表性的语句拈出,并与曾德尔对希伯来语圣经的总结进行比较。最后,我们还要探讨先秦文献和旧约道隐喻中体现的文化观念的异同。
对旧约,我们参考了和合本圣经版、詹姆斯王钦定版(简称KJV)、路德译德语《圣经》,以及希伯来语圣经。少数地方还参考了思高版《圣经》。应当注意的是,从希伯来圣经到詹姆斯王钦定版、路德版圣经,跨越了犹太教与基督教,而和合本圣经也并非译自钦定版或路德版圣经。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s),但通过对与道隐喻相关的译文择词的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出,道隐喻的词语往往在辗转翻译中“保真”。这恰恰证明道隐喻在各语言、各文化中分布之广泛,以至于几乎成了译者的“无意识”(译者通常并不采取一个只具有抽象意义或者语源不同的词语来翻译,这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另外,对希伯来语圣经,除了曾德尔的研究之外,我还将参考《〈旧约〉希伯来语-英语词典》等专业工具书,以确保所选例子的正确性。
一、道隐喻的主要类型
所谓道隐喻,是指以“道路-行路”及与之相关的现象、行为为喻意的隐喻。道隐喻形形色色,但其中有两类最为重要,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做事是行路”和“生活是行路,命运是遭际”。前者将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和做事方式比作行路的方式;后者将个人或群体的生活比作一场旅行,命运比作路上的遭际。这两种主要类型是从曾德尔的研究中概括出来的。曾德尔在罗列了希伯来圣经中的“道”“行道”相关词语的语境义后,总结道:通过前一章的考察可以发现,旧约中的道隐喻从内容上应当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行为/生活方式”和“境遇/生活道路”两方面。生活道路/境遇这一方面指向了“历史”领域,而行为/生活方式方面指向了“伦理”领域;由此,我们应当对这两个领域——只要它们与道隐喻直接相关——细加探究。前一章已经表明,“行为/生活方式”与“生活道路/境遇”这两方面存在确定无疑的联系;但二者并无源流关系,我们也不可能赋予它们某种确切的(因果)次序关联。可以确定的只是,这两方面来源于“运动/旅行”和(更突出行为这一特性)“活动”这两个最基本的“意味”,是对运动、尤其是活动的某种“延展”。5Markus Philipp Zehnder, Wegmetaphorik im Alten Testament (Road Metaphor in the Old Testament)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9), 473-74.
曾德尔认为,“道”或“行路”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意味”,即“运动/旅行”和“活动”,二者分别引向了道隐喻的“历史”方面和“伦理”方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察。模仿近年来风行于学界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表述方式,我们可以说,曾德尔的意思是,“行路”这一基本体验导向了两个以“道路-行路”为始源域的隐喻,而这两个隐喻的体验奠基有细微的差别:其中“活动”这一体验奠基导致了以“行为/生活方式”为目标域的隐喻“做事是行路”,而“运动/旅行”这一体验奠基导致了以“境遇/生活道路”为目标域的隐喻“生活是行路,命运是遭际”。两种体验奠基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行路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后者侧重于行路中的客观遭遇方面。根据曾德尔前文对道隐喻的相关语词的含义的分析、总结,这两个隐喻都在语言表达中有非常系统的体现(虽然曾德尔没有将相关动词纳入考察范围)。
这两种类型虽然是从曾德尔对《旧约》的研究中概括而来,但在下文可以看到,它们在先秦汉语文献中也近乎比比皆是。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我们虽对两个隐喻做了区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二者却可能结合起来发生作用。事实上,二者的结合从哲学和伦理学上看,极具深意。这与后文要探讨的“德福关系”问题有关。另外,先秦汉语和上古时期的希伯来语中,道隐喻都并非只有这两种情形,但我们认为,这两种情形是最为核心的。这是我们选择这两个隐喻来探讨的理由。
二、喻例采集
下面从我们选定的典籍中采集“做事是行路”和“生活是道路,命运是遭际”这两个隐喻的喻例。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式是语义学的,即通过比对语词的原始含义与语境含义,确认其是否属于道隐喻。我们将先列出汉语的例子,再列出希伯来的例子。(一) “做事是行路”
该隐喻以旅程或行路比拟做事,所经道路就是做事的方法。它侧重的是人的外在行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意志性(因为做事的方法是人自己选择的)。其中行事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政府或团体。这两类情形也是相关的,因为国家、政府或团体的行为是由许多个体的行为组成的。二者的相关性突出地体现于导路类的隐喻上:“导路”是贤达的个人将国家、政府或团体引导到“正道”上。如《论语·学而》篇:“道千乘之国。”此处的“道”实取“导(導)”义,治国被比拟为导路。以骐骥喻人才也与导路喻有关。《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第7 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5, 7.]“骐骥”还可以和“驽马”对举,如宋玉《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7同上,第198页。[ Ibid., 189.]这还可以进一步与“伯乐”这一典故结合起来,如《九章·怀沙》:“伯乐既没,骥焉程兮。”8同上,第149页。[ Ibid., 145.]但对“做事是行路”而言,更重要的分类标准是它是否涉及社会性规范。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种主要情形:1.涉及道德评价的“做事是行路”;2.涉及礼仪、风俗规范的“做事是行路”;3.涉及行业规范或技术、诀窍的“做事是行路”;4.不涉及特定规范,只与做事的一般性方法有关的“做事是行路”。以下就这四种情形,分别给出相关的例子。
1.涉及道德评价的“做事是行路”
相关的词语有:迈、迪、行、循、率、道、路、迷、践、述、遵、履、径、蹈、徙、徹、迹等。我们可以分为动词类和名词类来探讨。
(1)动词类
根据与行为准则、价值规范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a.遵循;b.引导;c.违背。
a.遵循
一个常见的结构是:表示行路的动词后接表示某种伦理标准或某种价值观的名词。如以下诸例: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书·皋陶谟》)9(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143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7, 143.]
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书·君奭》)10同上,第652页。[ Ibid., 652.]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书·洪范》)11同上,第463~464页。[ Ibid., 463-64.]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侑》)
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庄子·山木》)
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书·顾命》)12同上,第739~740页。[ Ibid., 739-40.]
率履不越,遂视既发。(《商颂·长发》)13(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800 页。[ MAO Gong,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Mao Sh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Mao Shi),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0, 800.]
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书·康诰》)14(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543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Annotations to Shangshu), 543.]
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书·酒诰》)15同上,第555页。[ Ibid., 555.]
我得说明一下为何将“迪”也归入核心词语中。从现有文献中并不能找到支持“迪”有物理空间上的“道路”或“行走”等含义的充分证据。但词语被文献记录下来之前,很可能早已经历过语义引申。根据与之相似的一系列表示“道理”或“行为引导”的词语的情形来看,“迪”的初始含义很可能也与“道路”“行走”有关。“迪”的字形多少暗示了这一点。另外,刘钧杰《同源字典补》以“导”“诱”“迪”同源。16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44~45 页。[ LIU Junjie, Tongyuan Zidian Bu (Supplement to the Dictionary of Cognate Chinese Character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9, 44-45.]考虑到“导”“道”同源,“迪”与“道”便属于同一词族。
也有一些注家以物理空间上的含义训释“迪”字。如对《书·微子》:“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孔安国释“迪”字为“合于道”,意思自然是抽象的,17(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389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Annotations to Shangshu), 389.]孙星衍却释之为“行”,18(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261 页。[ SUN Xingyan, Shangshu Jinguwen Zhushu(Exegesis on Shangshu, Later and Earlier Texts Included),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4, 261.]近人曾运乾释之为“逃”19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127 页。[ ZENG Yunqian, Shangshu Zhengdu(Shangshu Explaine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1, 127.]。由于与“迪”语义相近的词语大多是由物理空间上的含义引申出了行为方式上的含义,我认为孙星衍和曾运乾的训释虽然未必正确,但有一定道理。20另一个证据是,古人常常以“道”“循”“遵”等训“迪”。
以上诸例中“迪”“遵”“蹈”“从”后接的或者是如“德”“教”等直接带有价值观内涵的名词,或者是起价值示范作用的个人、王朝等。孔子的话还将“蹈仁”与“蹈水火”对比。这些词还可以后接“动词+宾语”的结构(最后两例),其中“动词+宾语”合起来作“率”“由”等的宾语,表示某种行为方式。
类似的词语还有“训”等。钱宗武《今文〈尚书〉词汇研究》认为,《尚书》中“训”经常用作“顺”的通假字。如《周书·立政》:“不训于德。”“训”即通“顺”,表示“依循”义。21参见钱宗武:《今文〈尚书〉词汇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256 页。[ QIAN Zongwu, Jinwen Shangshu Cihui Yanjiu (A Study of the Words of the Later Text of Shangshu),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12, 256.]“不顺于德”的结构与“迪……德”“遵……义”有点相近,但动词与相应的名词之间以虚词“于”隔开了。
值得说明的是,伪造《尚书》篇目中,“迈”也有类似的用法,如:
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书·说命下》)22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374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374.]
“迈……训”跟“迪……德”“遵……义”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这证明伪造者对上古习用的这类表达结构非常熟稔。
通常情况下,道隐喻中的“遵循”都是就正道而言,但偶尔也有遵循曲道或邪径的例子,如屈原《天问》:“昏微遵迹,有狄不宁。”《楚辞补注》:“昏,闇也,遵,循也。迹,道也。言人有循闇微之道,为婬妷夷狄之行者,不可以安其身也。谓晋大夫解居父也。遵,一作循。”2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09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109.]
b.引导
上引《书·皋陶谟》例句中,“迪”取“遵循”义。但“迪”也可以引申出“引导”乃至“教导”义。《书·盘庚中》:“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孔安国注:“言汝父、祖开道汤,大重下不善以罚汝。陈忠孝之义以督之。”27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356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356.]这一结构与“迪”后接人名表示遵循其生活方式极为接近(上文已举例)。
“诱”训“道”。《同源字典补》以“导”“诱”“迪”同源。28刘钧杰:《同源字典补》,第44~45 页。[ LIU Junjie, Tongyuan Zidian Bu (Supplement to the Dictionary of Cognate Chinese Characters), 44-45.]《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郑玄注:“我欲极尽文王所谋,故大化天下,道我友国诸侯。”29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514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514.]这里的“道”字当取“导”义。
c.违背
“遵循”等通常是褒义的,“过”则通常是贬义的。《孟子·离娄上》:“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3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75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275.]
“过”也被称为“逾”“越”:
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书·顾命》)33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724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724.]
《诗·商颂·长发》:“率履不越。”“越”正是对“昏逾”的确诂。
(2)名词类
a.准则
“迪”有名词用法,表示道理、道义。《书·多方》:“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孔安国注:“言桀乃大为过昏之行,不能终日劝于天之道。”37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667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667.]屈原使用过“本迪”,指原本或本当遵循的行为方式。《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3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46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146.]洪兴祖注:“言人遭世遇,变易初行,远离常道,贤人君子之所耻,不忍为也。”39同上,第146页。[ Ibid., 146.]
像“迪”一样,“猷”也既有动词用法,又有名词用法。《诗·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郑玄笺:“猷,道也。大道,治国之礼法。”40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第423 页。[ MAO Gong,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Mao Sh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Mao Shi), 423.]
《庄子·山木》:“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41(清)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170 页。[ WANG Xianqian, LIU Wu, Zhuangzi Jijie · Zhuangzi Jijie Neipian Buzheng (Zhuangzi Variorum · Supplement to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 Varioru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7, 170.]
《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董道”为“正道”之义,此处名词动用,表示“遵守正道”。
b.行为
“行”本来并不必然带有道德评价意味,但它常与表示品行的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表示某种行为。《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4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4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24.]《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44同上,第140页。[ Ibid., 140.]“茂行”“抗行”的结构与《小雅·车舝》中的“景行”非常相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取“明”义,“景行”指可歌可颂、值得效法的行为。
“迹”也有类似的用法,它表示的是某种行为留下的痕迹或见证。《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45同上,第167页。[ Ibid., 167.]“抗迹”与前文的“放迹”相对成文,隐喻意味甚浓,因为“抗”本身是对行为或品行的修饰。
2.涉及礼仪、风俗规范的“做事是行路”
相关的词语有:践、履、述等。它与前一类常常是重叠的,因为许多人类事务都兼具道德内涵和礼仪内涵。这两类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常常带有价值评判。
(1)动词类
“履”可以训“礼”。《礼记·祭义》:“礼者履此者也。”50(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1844 页。[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Lij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Liji), vol.III,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8, 1844.]《礼记·仲尼燕居》:“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51同上,第1937页。[ Ibid., 1937.]
述。《邶风·日月》:“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毛公传:“述,循也。”郑玄笺:“不循,不循礼也。”52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第78 页。[ MAO Gong,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Mao Sh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Mao Shi), 78.]“述”在此是就行为方式方面而言的,而非语言、著述方面。
径行。《礼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郑玄注:“哭踊无节,衣服无制。”53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385 页。[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Lij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Liji), vol.I,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8, 385.]孔颖达疏:“谓直肆己情而径行之也,无哭踊节制,乃是夷狄之道。”54同上,第386页。[ Ibid., 386.]“无哭踊节制”已表明,“径行”在此所取的并非空间、物理运动上的含义,而是行为方式上的含义。
《礼记·学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取“引导”义,“牵”则是强迫性的“引”。55(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966 页。[ SUN Xidan, Liji Jijie (Liji Variorum), vol.II,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9, 966.]
(2)名词类
“礼”可以被比作道路。《礼记·仲尼燕居》:“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逾越,皆由此涂出也。”56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下),第1938 页。[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Lij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Liji), vol.III, 1938.]“涂”指的便是礼乐。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謚,周道也。”“掘中霤而浴,毁竈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学者行之。”57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第296 页。[ ZHENG Xuan, KONG Yingda, Lij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Liji),vol.I, 296.]《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根据钱锺书的见解,“左言”相当于“胡言”。58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二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第824 页。[ QIAN Zhongshu, Guan Zhui Bian (Limited Views), vol.II,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7,824.]依此,“左道”便相当于“戎狄之道”或“貉道”。
3.涉及行业规范或技术、诀窍的“做事是行路”
相关的词语有道、术、迪、履等。
(1)动词类
根据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书·皋陶谟》中“率作兴事”,“率”取“循”义,所循的是“常法”,而“事”指的是“百工之事”。60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134页。[ SUN Xingyan, Shangshu Jinguwen Zhushu (Exegesis on Shangshu, Later and Earlier Texts Included), 134.]
履。《礼记·表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郑玄注:“履,犹行也。”61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下),第2090 页。[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Lij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Liji), vol.III, 2090.]以“行”训“履”,正如以“蹈”训“迪”,释词和被训词的词义引申遵循了同一规律。
(2)名词类
“迪”可以特指某种事务的操作方式。《书·吕刑》:“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孔安国注:“言当视是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62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779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779.]侧重于行业或事务性规范。
《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朱熹集注:“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泥,不通也。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非无可观也,致远则泥矣,故君子不为也。’”6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8~189 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188-89.]“小道”中的“道”指的是特定事务的操作方式。《庄子·达生》:“请问蹈水有道乎?”64(清)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第163 页。[ WANG Xianqian and LIU Wu, Zhuangzi Jijie ·Zhuangzi Jijie Neipian Buzheng (Zhuangzi Variorum · Supplement to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 Variorum), 163.]这也是限于某一具体事情的“道”。
《赛》45.13:“我凭公义兴起古列、〔古列原文作他〕、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道路”原文作???(“道”),此处是专就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务而言。66Ibid., 321.
4.不涉及特定规范,只与做事的一般性方法有关的“做事是行路”
相关的词语有:迪、行等。
(1)动词类
行。《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6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65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165.]
河上公、杜光庭《道德经校释》解《老子》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跂,进也。谓贪权冒名,进取功荣,则不可久立身行道。”68(汉)河上公、(唐)杜光庭等:《道德经集释》(上),北京:中国书店,2015 年,第33 页。[ HO-shang Kung, DU Guangting, et al., Daode Jing Jishi (Tao Te Ching Variorum), vol.I, Beijing: China Bookstore, 2015, 33.]
“迪”一般指合乎礼法的教导,但也可泛指任何形式的行为上的教导。《书·康诰》:“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孔安国注:“治民乃欲求等殷先智王,况今民无道不之。言从教也。不以道训之,则无善政在其国。”孔颖达疏:“以己喻康叔,言我未治之时,乃欲求等殷先智王以致太平者,况今民无道不之。言易从教。不以正道训民,民不知道,故无善政在其国,为无吉康也。”69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545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 (Annotations to Shangshu), 545.]前面一个“迪”字是泛指,后面一个“迪”字是特指。
(2)名词类
行。《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既然是“贰其行”,可见此处的“行”是对行为的泛指。
“行”还可以前接形容词,表示某一类的行为。
术。《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7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48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348.]
(二) “生活是行路,命运是遭际”
这个隐喻与“做事是行路”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将行事的方法比作道路,前者将个人或团体、国家等的境遇的好坏比作路况的好坏以及行路的顺利、不顺。这一隐喻可以根据“命运”的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1.“人生是行路”(其特殊情形是,“职业、志业追求是行路”);2.“团体、国家的命运是道路”。1.“人生是行路”
(1)“人生是一场旅行”
中道。《庄子·大宗师》:“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82(清)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第55 页。[ WANG Xianqian and LIU Wu, Zhuangzi Jijie ·Zhuangzi Jijie Neipian Buzheng (Zhuangzi Variorum · Supplement to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 Variorum), 55.]
坦途(涂)。《庄子·秋水》:“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83同上,第140页。[ Ibid., 140.]“坦涂”一般理解为生死的大道。将“生”与“死”视为同一大道,是对通常所谓“生之道”或“人生道路”的扩展,体现了庄子哲学的特色。
《诗》119.105:“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脚”对应了希伯来语词语???(“足”),指的是人生道路或境遇。84Wegmetaphorik im Alten Testament (Road Metaphor in the Old Testament), 457.
(2)“职业、志业追求是行路”
《离骚》:“吾独穷困乎此时也。”8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6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16.]“穷困”是以物理上的困境比拟人生追求上的困境。对后文的“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文选》“謇”作“蹇”,五臣注:“汝何博采古道,于蹇难之世,好修直节,独为姱大之行。”88同上,第19页。[ Ibid., 19.]“蹇难之世”,“蹇”也是以行路之艰难比拟世路、命运之艰难。
这一隐喻在后世运用甚多,如常言“穷通”便与此有关。“仕路”一说,可以说是其子隐喻“生涯是行路”的例子。古诗中经常以行路之难比拟仕进之难,《行路难》《蜀道难》等名作,都与此喻有关。
在我们所考察的文献里,人生、生涯是行路这一隐喻喻例较少,但它在后世运用极为广泛。原因之一是后世文献中抒情性作品非常多。中国古人经常以行路比拟人生遭际。
2.“团体、国家的命运是道路”
常例之一是把治国之路比作行车,把因治理不善而招致的恶果比作车的颠覆。《九章·思美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90(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51~152 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151-52.]王逸注:“君国倾侧,任小人也。车以喻君,马以喻臣。言车覆者,君国危也;马颠仆者,所任非人。”“遭逢艰难,思忠臣也。”91同上,第152页。[ Ibid., 152.]
《九章·怀沙》:“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92同上,第147页。[ Ibid., 147.]“陷滞”和“济”都可以说是以行路的顺遂与否比拟遭际。
三、相关文化观念
从以上的喻例归纳可以发现,先秦典籍与希伯来语圣经中的道隐喻相通处实在不少。但语义学的考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语义学的考察必须服务于对文化观念及文化形态的考察。在许多情况下,道隐喻的相通也体现了文化观念的相通,但先秦汉语与古希伯来语中“道”的差异也不容小觑。(一) 德福关系
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多处强调隐喻间的相容往往能够体现特定的文化观念。我们所考察的两个隐喻证明了这一观点。这两个隐喻不仅相容,在实际运用中还常常出现含混乃至复合的情形。这尤其与古人对品德与幸福间的关系的认识有关。1.理想情形:行为-处境关联(Tun-Ergehen Zusammenhang)/德福一致
根据曾德尔《旧约中的道隐喻》,埃及语、阿拉姆语、希伯来语中的道隐喻都表现出一个观念,即特定的行为方式应当与特定的遭遇、处境相联系。他将其称为“行为-处境关联”(Tun-Ergehen Zusammenhang)。如果用更加地道的中文译出,曾德尔指的便是“德福一致”。这一观念体现在汉文化的一些习语中,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有好报”等。它也同时体现在许多道隐喻的表达中。
《离骚》中的这段比拟想必是对古典文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非常熟悉的: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9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8~9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8-9.]
这几行诗中的譬喻遵循的逻辑是高度一贯的:尧舜沿循了大道,值得赞许,桀纣走的却是小路、捷径,应当指责;楚国的小人走的也是又暗又危险的路,这有可能导致“皇舆”倾翻,重蹈前王的覆辙。屈原以“幽昧”“险隘”形容“党人”所走的路,正体现了他的“德福一致”的观念:“党人”们的恶劣“行径”只会将国家带往糟糕的“境地”。也就是说,“行径”(路)与“境地”(幽昧、险隘)是密切相关的。
这与《旧约》中的两条道路的对比颇为相似。罗宾奈特(S.J.Robinette)在探讨《耶利米书》17:5-8 的意义时,便提及有些学者将其视为“ANE(古代近东)的两条道路学说”的例子,“根据作为古代以色列智慧传统的一部分的这一学说,一个人可以随时离开正直者的蒙福的道路,而开始遵从邪恶者的受诅的道路。”97S.J.Robinette, “Looking beyond the Tree in Jeremiah 17:5-8,” in Cognitive Linguistic Explorations in Biblical Studies,ed.Bonnie Howe and Joel B.Green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2014), 26.可见在该学说中,“正直”与“蒙福”“邪恶”与“受诅”是相关的。
《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孙星衍主张“沦”是“典”字之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典法就像渡水的舟航一样,“典丧”则国危。100参见(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257~258 页。[ SUN Xingyan, Shangshu Jinguwen Zhushu (Exegesis on Shangshu, Later and Earlier Texts Included), 257-58.]孙星衍的这一解释也是以“德福一致”的观念为前提的。101此处以“水道”为喻。据曾德尔的见解,在希伯来语圣经中,水路与陆路的隐喻功能是一致的。在古埃及也是如此。上章开篇所引扬雄的话,也是以水之行比“道”。
《九章·惜往日》:“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10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57页。[ HONG Xingzu, Chuci Buzhu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Ch’uci), 157.]这是说背弃圣王法度而凭借一己私心来治国,就好比骑马而无辔衔,渡河而无舟楫,只会导致失败和覆灭。这与上引孙星衍对《书·微子》的理解可以互相参证。
《小雅·正月》中的一节诗设譬与此相近,并且也隐含了德福一致的观念:“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郑玄注:“屡,数也。仆,将车者也。顾犹视也,念也。”“女不弃车之辅,数顾女仆,终是用逾度陷绝之险。女不曾以是为意乎?以商事喻治国也。”103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第399 页。[ MAO Gong,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Mao Sh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Mao Shi), 399.]郑玄所说的“以商事喻治国”实际上是以行车喻治国。它与道隐喻的关系较为间接、迂回,但仍是可以辨认的:治国如同行路,治国的基本方式被比作驾车,把握和运用治国的基本方式的人被比作驾车的仆人,治国时遇到的困难被比作路上的艰难险阻。《正月》的作者借行车不当便会导致灾难,寄寓治国当起用贤才之旨。104《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有以行船喻城邦治理,道理与此处以行车喻治国相近。参见王扬:《〈理想国〉汉译辨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39 页。[ WANG Yang, Lixiangguo Hanyi Bianzheng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deal State”),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4, 39.]
《太》15.14:“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这一句话传达的主要意旨便是,若无真知的引导,必将在行为上陷入迷途。这句话隐含着“德福一致”的文化理想。
2.非理想情形
德福一致仅仅是一个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德福不相称的情形是经常出现的。古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论题是,“穷达”的标准是处境呢,还是行为或品行。如《庄子·让王》:“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108(清)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第257 页。[ WANG Xianqian, LIU Wu, Zhuangzi Jijie ·Zhuangzi Jijie Neipian Buzheng (Zhuangzi Variorum · Supplement to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 Variorum), 257.]穷通的两种意义分别与德行、遭际有关。正由于现实生活中德行与遭际不相称实为常态,庄子才区分了这两种穷通。寓言中“孔子”的这句话非常符合孔子的思想和性格。
(二) 道隐喻类型同异
1.核心情形道隐喻的所有情形中,“做事是行路”的第一类(也许还包括第二类)是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根据我们的观察,隐喻“做事是行路”中,“道路”语义域的词语大多会引申出涉及价值判断的含义。也就是说,涉及价值判断是其默认情形。因此“道”的多数用法都是褒义性的,如《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11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67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267.]“其道”指的是合乎道义的方式、手段。“其”这一指示词的使用说明,“道”的默认情形是涉及价值判断的。
相反地,“无道”“非道”这样的词语就表达了消极性的价值判断,如《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有道”“无道”这样的表达似乎出现较晚,伪造的《书·武成》也使用了这两个词:“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111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433~434 页。[ KONG Anguo and KONG Yingda, Shangshu Zhengyi(Annotations to Shangshu), 433-34.]这两个词虽然晚出,却也与《尚书》中的道隐喻的惯例相符。
与“无道”类似的表达还有“不述”“不迹”“不彻”等。如《小雅·沔水》:“念彼不迹,载起载行。”结合全诗考察,此处是隐喻行为方式上的不循道路。郑玄的笺注明确地揭示了这一含义:“彼,彼诸侯也。诸侯不循法度,妄兴师出兵。”112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第375 页。[ MAO Gong, ZHENG Xuan, and KONG Yingda, Mao Shi Zhengyi (Annotations to Mao Shi), 375.]又如《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彻,我不敢傚我友自逸。”毛公注:“彻,道也。”郑玄笺:“不道者,言王不循天之政教。”113同上,第408页。[ Ibid., 408.]这些词语都带有贬义。
与此相似的有“得道”“失道”这样的词语。《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的意义在此显然被默认为合乎准则的道路/方式。
价值评价既可以是默认的,也可以通过与直曲喻等其他隐喻的结合而表达出来。如《论语·微子》:“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直”可以用于形容准则、规范等,常常带有褒义;“曲”则相应地常常带有贬义。“枉”便是“曲”,因而也带有贬义。“直道”“枉道”将“做事是行路”中默认的价值取向明确地表达出来了。但我们也可以采取默认的表达方式,譬如,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以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不以道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这里,“道”字就默认地取了“合乎准则的、可赞许的途径”这一意义。
2.共性
可以看出,古汉语的道隐喻的诸情形,都可以在希伯来语中找到例子。这证明隐喻的形成确实很可能受到人类共通的基本经验的促发和限制。
曾德尔在一个脚注里反驳了柯赫(K.Koch)的观点,即各语言、文化中的“道”不存在共性:
曾德尔声称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道隐喻,尽管意味和内涵并不绝对一致,相互间却有不容忽视的共性。这一认识,与钱锺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主张相符,也合乎认知语言学的判断:概念隐喻往往是由人类共通的体验奠基的,这导致各语言、文化分享了许多重要的隐喻。
3.差异
总的来说,古汉语与希伯来语道隐喻的最大不同之处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文化很早就世俗化了,犹太民族的文化却是有神论的。“神之道”这一概念在希伯来语圣经中极其重要,在先秦文献中却是几乎缺席的。
由一神论出发,旧约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观念。如神之道的公正就体现在“德福一致”上。神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行为和心思,因而所有人都不可能向神隐瞒自己的行径和意图。不仅如此,神还会根据人的行为和心思的好坏,分派给他特定的命运。然而神旨难测,有时德福一致的原则在现世中似乎被破坏了,这是因为神有更深刻的意图。
其次,我们已经说过,在隐喻“命运是道路”中,“命运”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国家等。希伯来语圣经中,常将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视为一场旅行。一种寻常的解读认为,《出埃及记》既是写实的,又是对以色列人的命运的隐喻。先秦文献中没有可与此对应者。尽管将国家的命运进程比作行车或渡河是先秦文献中常见的譬喻,但其重要性却不如《出埃及记》之类的譬喻。而且,行车喻或渡河喻的首要意旨通常是警告当政之人,旧约中的“出埃及”喻警告的却是以色列民族的所有人。
另外,希伯来语圣经中的道隐喻常与古代近东地区常见的牧羊喻复合。如博塔(Phil J.Botha)就《诗》23 评论道:“我认为,这一则赞美诗的作者或编者完美地融合了两个隐喻:亚威作为牧羊人引导羊群,与亚威作为智慧的导师引导其学生。”117P.J.Botha, “Following the ‘tracks of righteousness’ of Psalm 23,” Old Testament Essays 28, no.2 (2015): 283-300.“一些研究者主张应将亚威作为引导者算作一个独立的隐喻,但这种引导实际上只是‘生活之道’隐喻的一个方面。”118P.J.Botha, “Following the ‘tracks of righteousness’ of Psalm 23.”
结 语
曾德尔仔细探究了道隐喻的使用对人的观念造成的微妙影响。总体来说,曾德尔的观点可以归纳为:道隐喻将人的具体的、单个的行为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抽离出来,而置于普遍的、永恒的“价值空间”中加以审视,也就是说,它以一种极为抽象的方式看待人的具体行为;但与此同时,它又将抽象的概念如“行为”具体化了,赋予它以“地点”,将对行为的关注转换为对行为的价值的关注。119Wegmetaphorik im Alten Testament (Road Metaphor in the Old Testament) , 476-81.显然,《旧约》诸篇的撰写者,和我们所考察的先秦文献的撰写者或至少其思想的来源者一样,都非常关心人的行为的价值维度,而道隐喻(尤其是“做事是行路”)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我们以上并未对道隐喻的所有情形进行考察,也并未穷尽相关词语的语义变迁。还有许多可以补充的,例如,“道”可以由行为方式义引申为学说义。这是因为学说常常包含一套对行为方式的评价系统。如《孟子·滕文公下》:“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12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72页。[ ZHU Xi, Sishu Zhangju Jizhu (Collected Exegesis on the Four Books), 272.]值得注意的是,“邪说”的“邪”字,与“斜”同源,后来仅表抽象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邪”也视作“做事是行路”的例子:路径的“斜”正好可以比拟某一学说所鼓励的行为方式的“邪”。孟子前文的话印证了,“邪”字主要是就杨朱、墨子所鼓励的行为方式而言的:“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21同上,第272页。[ Ibid., 272.]
对“道”可以指学说,我们应当在更大的语境里理解:智慧、行为与处境在各文化中都被认为是相关的。行为会导致特定的结果或境遇,而有智者能在洞察行为与处境的关联的基础上判断何种行为是好的,何种行为是坏的。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隐喻,同时具有智慧、行为、处境三方面的内涵。
李炽昌曾倡导,中国学者可以对《圣经》作“跨文本阅读”。122参见李炽昌:《跨文本阅读:〈希伯来圣经〉诠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年,第5~10 页。[ See LI Chichang,Kuawenben Yuedu: Xibolai Shengjing Quanshi (Cross-Text Read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Hebrew Bible),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15, 5-10.]他的一些著作和文章在将先秦典籍与希伯来圣经并置探讨方面用力极深且收获甚丰。本文也可以说是“跨文本阅读”的产物,但更多地借希伯来圣经之镜反观中国典籍。从以上的考察可知,虽然“道”被认为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概念,但仔细考察其意义的成立机制,我们却可以在其他语言、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存在,其间至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类似性”。这证明,一文化中独有的概念,也有可能是某些诸文化共享的东西的某种特殊体现。我们的这一见解,既顾及了各语言、文化的共性或相通性,又顾及了各语言、文化的个性。当然,本文的研究尚有粗略之嫌,还有待后来者进一步补充和丰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