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庆本:《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465页。*#

时间:2023/11/9 作者: 国际比较文学 热度: 17256
孙亚鹏,北京语言大学

  一

  阐释学带有天然的跨文化属性。西方传统阐释学和古代的释经学息息相关。宗教改革中将希伯来文或希腊文所书写的圣经翻译成欧洲各国语言,其本质就是一种语文学层面的跨文化阐释1Wesley Ariarajah,“Intercultural Hermeneutics—A Promise for the Future?”Ex‐change 34,no.2(2005):89-101.。现代阐释学的开创者海德格尔,洞见到了解释者“前见”的存在和合理性,但是其关于异质文化对阐释的影响关注较少;同样,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也未能摆脱历史解释学局限于本民族解释学的窠臼。于是,个体感悟以及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光环遮蔽了文化差异这个重要因子,使得现代阐释学蒙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然而,随着后殖民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本、文化和艺术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旅行变得日益频繁。在实践强大的反作用下,阐释理论回归到了跨文化的视域之下。

  应该说,这次回归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霸权文化的理论自觉为主导,加之西方对异文化的同情化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跨文化阐释虽然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与其他信仰和文化发生接触的历史时期,但是在最近三十年,正是一批中国学者,孜孜不倦地在此领域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才使得跨文化阐释学在中国语境下获得了新生,并产生了一些能够站在时代前沿,与世界对话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李庆本教授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是这个领域新的重要论著之一。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近50万字,颇为厚重,由李庆本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完成。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第一,在学理层面,关注“跨文化阐释”的本体论研究,对“跨文化阐释学”的界定、基础与运作机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视野开阔处目及中西,精细处探幽发微。特别是李庆本教授提出了“跨文化阐释的三维模式”,在文学史中抽丝剥茧,寻找文本/理论在中西交流中循环往复的旅行踪迹,从实证的角度消解了“中西二元论”。第二,在实践层面,以跨文化阐释理论为指导,研究者们对《四书》《周易》《诗经》《楚辞》《西游记》等优秀中华文学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海外传播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对北美的中国文学研究、对来华留学生、海外孔子学院学员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了调研,并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对于此书的学术价值,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严绍璗先生评价道:“从具体的文本开始,提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并且有指导性的理论见解,是佷有意义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能够了解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发展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曾繁仁先生评价道:“该书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新观点,清楚地指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需要采用跨文化研究模式,而不是影响研究模式,这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该书所做的调研工作,对于清楚地了解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接受情况,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此书的形成过程中,还得到阎纯德、张西平、冯天瑜、王宁、姚文放、杜卫、张政文、彭修银、王杰、王德胜、张辉、陈戎女、顾钧、周阅、高金萍、于小植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关心和帮助。

  二

  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为:理论的界定分析、传播的经典文本、接受的实证研究,总体思路为以理论构建先行,继之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在第一编中,李庆本教授开宗明义,给出了他所理解的“跨文化阐释”的定义:“所谓跨文化阐释,是用一民族的语言、符号、文化来解说另一个民族的语言、符号、文化,它要求阐释者能够暂时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文化处境、理论场域,用对方的语言或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来阐述、解释自己的思想、理论与文化,从而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理解的目的。”之后,为了将这个学术范式勾勒得更为明晰,李庆本教授将之置于不同的参照系下,通过探讨“阐释与跨文化阐释”“翻译与跨文化阐释”“强制阐释与跨文化阐释”等几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来达到修正概念坐标,厘清概念界限的目的。此部分最后以“跨文化阐释与中国文学走出去”“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建”结束,不仅指出了跨文化阐释的现实指导意义,并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二编的“传播的经典文本”,体现了整个研究的有机整体性。第一编的学术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提出了“跨文化阐释的三维模式”,将“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突破了中西二元论,为世界文学中东西方文学新关系、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工具。于此,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评价道:“我尤为感兴趣的是李庆本教授关于跨文化阐释环形模式的讨论,通过叔本华与王国维以及胡适与埃兹拉·庞德的例子,作者极好地呈现了这一模式。我钦佩他对文化融合的一贯强调,对今天关于文化独特性和不可译性的流行话语,李庆本教授的著作做出了令人欣慰的纠正。”

  该书的第二编为中华文化经典外译与跨媒体传播研究,选取代表性古典名著《易经》《诗经》《四书》《离骚》等作品,探讨其英译版本的流变情况,分析其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通过对这几个典籍的译介研究,证明了翻译中的跨文化阐释既能让原作焕发生命,又能有效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花木兰》《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跨媒体影像改编现象的分析,颇具时代特色,启发我们的研究要与时俱进,要关注影像化、数字化传播所带来的变异和影响;在国际汉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方面,选取北美中国文学研究、欧洲汉学和日韩为代表的东亚汉学作为重点,探讨新世纪以来国际汉学领域的新视角、新课题和研究范式,对国际汉学领域最新的文学文化史观、华裔学术群体、博士培养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等情况也有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该领域的研究概述和文献资源方面的参考。

  谢天振教授曾指出:“我们今天在讨论中国文学、文化外译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如何翻译的问题,还要关注译作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2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1期,第3页。[XIE Tianzhen,“Zhongguo wenxue zou chuqu:wenti yu shizhi”(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Problems and Essence),Zhongguo bijiao wenxue(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1(2014):3.]但是,由于地域阻隔,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进行数据收集并不方便,所以很多对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亦或只是对传播历史、传播路线的梳理,而缺少针对接受效果的实证性调研。而在传播理论中,对于接受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不触及接受效果,就无从知晓中华文化在域外到底有大的影响力,理论思考变成了空中楼阁,有纸上谈兵之嫌。为了给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李庆本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华文化国际认知实证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对来华留学生、海外孔子学院学员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了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了本书的第三编。本部分通过留学生综合问卷调查、教学机构调查、留学生个案访谈、留学生社区调查、国内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考生调查、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报道调查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调研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了大量鲜活的样本和数据,掌握了大量中华文化国际接受的实证材料,从而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三

  此书以理论开篇,以接受的实证研究收尾,在逻辑结构上形成了一个闭环,但掩卷而思,其仍有未尽人意之处。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和“传播方式”是传播链条上的三个关键要素。此书第二编讨论了通过跨文化阐释对文本进行再生产,切中了“传播内容”,第三编研究接受情况,点题了“传播受众”,但对“传播方式”,特别是对有别于书籍报刊、影视改编的新传播方式则着墨不多。然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即时通讯、视频网站、社交网络,乃至元宇宙都是域外传播的新的主要载体,在这些媒介上交互着海量的关于中华文化的信息,所以对这个新情况的介绍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这些新的数字化媒介形成了新的文化生产机制,在推动交流对话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娱乐化、碎片化对文本的改写、学术精英在意见领袖位置上的缺席、网络“乌合之众”与学术批评的对立、中国在海外网络上的“失语”等。这些问题是否影响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对跨文化阐释是否有可借鉴之处?本书也应当有所提及。

  然而瑕不掩瑜,“跨文化阐释”将跨文化研究与阐释学的结合,既是对跨文化研究的推进,又是对阐释学的发展,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故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李庆本教授在这个议题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研究成果颇丰。此外,他还有意识地面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其英文著作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rough a Focus on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向世界同行介绍了他在此领域的研究和思考,亲自践行了中华文化的域外传播,为改变中国文论自说自话的不足做出了贡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