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

时间:2023/11/9 作者: 国际比较文学 热度: 17385
吕超 天津师范大学

  在“中国比较文学史”的范畴下讨论科幻文学研究,必然要涉及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的界定。就研究主体而言,我们重点关注中国学者,只在必要处论及相关的海外学者。就研究客体而言,鉴于科幻文学已具备“跨学科”的属性,我们不仅梳理中国学者对海外科幻文学的研究,也会讨论中国学者对本土科幻文学的研究,以及针对中外科幻的比较研究。如果以是否遵循严格的学术范式为标准,科幻文学的研究大体分为“半专业”和“专业”(学院派)两种类型。“半专业”研究的起源很早,几乎和科幻文学的萌发同时展开,参与者多为科幻作家、编辑、书评人和科幻迷读者。他们大多依凭自己的兴趣、灵感或阅历,撰写感悟性质的评论,并在圈子内部流传。“专业”研究的兴起则相对较晚,参与人员虽然和前者有部分重叠,但更多来自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他们普遍拥有博士学位,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学术训练,同时也熟谙现代学术范式,在科研成果上有着明显的师承印迹。

  具体到中国科幻而言,半专业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伴随着科幻文学的译介和创作肇始同步展开,并一直持续至今,主要有作家感悟、科幻迷评论等形式;专业研究则兴起于90年代,勃发于21世纪,参与人员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规范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长期以来,两类研究人群取长补短、交相辉映,共同为中国科幻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首先梳理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而后针对主要研究领域展开论述。

一、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首先是持续百余年的半专业研究。中国的科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与晚清的科幻译介和创作大潮同步开始。作家或译者多在序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文章一般短小精要。譬如,以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文化先锋,从宏观角度对科幻的社会功用和美学价值予以肯定,并大力弘扬。1902年,梁启超在《〈十五小豪杰〉译后语》中指出科幻小说在艺术上“寄思深微,结构宏伟”。1903年,鲁迅在《月界旅行·弁言》中强调“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1英文“Science Fiction”最初进入中国时被直译成“科学小说”,并在20世纪上半叶被广为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学界积极译介苏联的科幻作品,并将俄语中命名该文类的词翻译成“科学幻想小说”。此后,“科学幻想小说”一词流传开来,其简称“科幻小说”也逐渐替代先前的“科学小说”,并沿用至今。。同年,包天笑在《〈铁世界〉译余赘言》中认为“科学小说者,文明世界之先导也”。在当时救亡图存的社会背景下,此类吉光片羽的观点,统辖在“功用主义”的价值观下,要求科幻小说应负有传播科学知识、启蒙民众心智的功效,对科幻在中国的后世发展影响很大,也奠定了科幻理论所可能延展的理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科幻作家和译者继续保持这一传统,积极将创作感悟和翻译心得撰写成文,或通过报刊发表,或通过会议交流。代表性的篇目有:郑文光在《读书》(1956年3月刊)发表的《谈谈科学幻想小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发表的《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等,均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此同时,苏联的科幻理论被大量引进,如高尔基、伊林、胡捷等人的论述,给中国大陆的科普、科幻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代表性译著有《论苏联科学幻想读物》(胡捷等著,王汶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技术的最新成就与苏联科学幻想读物》(布·略普诺夫著,余士雄等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

  随着此类感悟式文章的增多,不少作家陆续将其结集出版,以扩大影响。相应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成果有:王国忠的《谈儿童科学文艺》(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叶永烈的《论科学文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年)、黄伊主编的《作家论科学文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论科幻小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在21世纪,则有韩松的《想象力宣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郑军的《科幻小说:预言与真相》(东方出版社,2003年)、杨鹏的《科幻类型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刘慈欣的《刘慈欣谈科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等。此类代表性文集不仅包括作家的创作感悟,也囊括了他们对科幻题材、文学标准,甚至现实相关问题的思考。这种感悟式的研究模式持续至今,几乎所有科幻作家都发表过类似文字。虽然个体之间的论述差异较大,思想底蕴也相对驳杂,但随处可见灵感的火花,并能发现前人所未见之处。而读者也能够通过这些文字更便捷、全面地了解相关作家作品。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科幻文学的读者中有着一类特殊的群体——“科幻迷”2广义的科幻迷既包括科幻创作者,也包括读者和研究者等相关人员,只要其对科幻有着强烈的兴趣即可。此处采用相对狭义的界定,排除了知名作家、专业编辑、专业研究者等专职人员。,他们未必是科幻从业人员,却熟谙这一领域,并积极介入科幻相关文本的再生产,诸如撰写评论、创作同人小说(Fan Fiction)、编辑同人杂志(Fanzine)等,有着鲜明的“文本盗猎者”(Textual Poachers)特征。部分科幻迷还会将阅读兴趣转化为研究动力,挑选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钻研。也许与学院派相比,此类研究成果的学术规范欠佳,但却有着更多的情感融入。

  遗憾的是,上述感悟式的科幻研究成果尽管颇为丰富,但限于思考的深广度和论辩的严谨性,一般并不被纳入主流学术体系。如今,随着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借助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此类感悟式文字大量流传,因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相关研究者仔细甄别。

  而专业研究的发展,则呈现出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的态势。21世纪之前,主流学界并不重视处于边缘地位的科幻文学,将其归类于通俗或少儿文学的范畴。直到新世纪,中文科幻的“新浪潮”才开始吸引评论界的注意,从寂寥边缘变成热点话题,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科幻文学研究方得以系统展开。当然,在此之前已有星星之火,譬如20世纪80至90年代,港台地区杜渐、李逆熵、王建元等人的评论文字,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吴岩开设的科幻文学课程并内部编印《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作为教材,影响了一代年轻学子。也正是这种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追梦精神,最终点燃了科幻专业研究的燎原之火。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间,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成为显学,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下文将分别从学术活动、组织建设、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高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五个方面,概述其发展脉络。

  (一)各类学术活动持续开展。早期以科幻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主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多由以吴岩为代表的学术团队主办,例如2002年的“科幻与后现代学术报告会”,200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会议坚守着科幻专业研究的火种,向主流学界和社会大众展示科幻研究的巨大潜力,并最终迎来全国范围内科幻研究的爆发。

  2010年以后,各种类型和层级的科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到全国科协的战略规划研讨,小到高校科幻协会的兴趣交流,可谓旋风般席卷大江南北。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众多科幻活动中,与科幻文学研究最密切相关的,是由各大高校或研究机构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这些学术会议或将科幻定为大会主题,3此处列举几个学术规格较高的科幻会议。2014年,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工作坊,被刘慈欣誉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论题最全面的一次科幻研究学术会议,是对近年来科幻文学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的总结”(引自李广益编:《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序一”第1页。[LI Guangyi,ed.“Preface 1,”in Zhongguo kehuan wenxue zai chufa(Chinese Science Fiction:A New Beginning),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2016,1.])。2016年,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科幻文学工作坊”。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乌托邦与科幻文学研究”国际会议。或设为分会议题,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国性文学研究会议开始设置科幻、科技人文等相关议题。例如,2021年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设立了“从神话到科幻:文学想象与科技人文”论坛。参与者除科幻作家外,更多是来自高校的专业研究者,研讨内容基本覆盖了同期中国学界所关注的科幻前沿问题。

  (二)众多学术组织陆续成立。如火如荼的科幻活动也推动着相关学术组织的成立,较早出现的代表性机构有:浙江省科普作协下属的科幻创作研究所(2003—)、叶李华在台湾交通大学主持的科幻研究中心(2001—2011)、吴岩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2011—2017)等。近年来,中国科协深度介入科幻发展,先后推动成立科幻专业委员会(2019)、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0)。与此同时,各省市的科协也陆续筹建科幻分支。2018年,四川省科幻学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科幻组织。2019年,四川大学成立国内首家科幻研究院——中国科幻研究院。此外,新近成立的组织还有重庆钓鱼城科幻中心、上海浦东科幻协会等。此类组织或机构大多由高校教师、出版界人士、科幻作家等构成,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科幻研究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除了上述冠名“科幻”的各类学术组织外,还有不少学术组织虽未冠名,却也将科幻研究视作重要的学术领地。例如,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设立的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阿瑟·克拉克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中美人类想象力研究数码艺术工作室,浙江大学设立的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2019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的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2021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设立的跨学科研究分会等。可以预见,此类学术组织的加盟,必将为科幻研究带来新颖的视角。

  (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涌现。随着科幻研究渐成学术热点,获得各类基金资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科研立项,自2004年资助第一个科幻相关项目(“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以来,目前已立项二十多个科幻文学项目5仅统计在题名中明确“科幻”二字的文学类立项,其他非直接相关的项目,譬如针对乌托邦文学,或某位后现代作家(如冯内古特)的立项,暂不纳入统计。。而省部级的相关立项则多达百余个,覆盖的研究内容更为广泛。不难看出,科幻研究的立项逐渐增多,体现出主流学界的接受,以及科幻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也预示着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开拓。

  在学术成果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科幻研究论著的数量逐年增多,真切反映了同时期的科幻热潮。6参见吕超:《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概览(2014-2018)》,《国际比较文学》,2018年第2期,第301~306页。[LYU Chao,“Cong jimo xinghuo dao mengxiang liaoyuan—Zhongguo kehuan wenxue yanjiu gailan”(From Lonely Spark to Prairie Fire: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2014-2018]),Guoji bijiao wenxue(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2(2018):301-6.];吕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新发展(2018-2020)》,《国际比较文学》,2020年第4期,第736~741页。[LYU Chao,“Women de zhengtu shi xingchen dahai:Zhongguo kehuan wenxue de xin fazhan”(“Our Conquest is the Sea of Stars”:New Developments of Science Fiction Study in China[2018-2020]),Guoji bijiao wenxue(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4(2020):736-41.]粗略统计,著作有五十余部,论文多达千余篇。在过去,愿意发表科幻内容的学术期刊较少,感悟类的研究成果大多通过科幻杂志(如《科幻世界》)或相关报纸(如《科技日报》)等渠道发表。而这一时期,以科幻为主题的论文几乎覆盖了各种类型的文学研究期刊。《文学评论》作为领军期刊,自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发表科幻主题的论文。不少学术刊物还会以专栏的形式集中刊发科幻研究论文,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比较文学》7《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于2015年第3期,在“学术前沿”栏目中,以“全球化时代的科幻文学:晚清与当代”为主题,刊发了8篇论文。和《文艺理论研究》8《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于2016年第1期刊发“科幻小说研究”专题,所选的5篇文章侧重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思考科幻的独特价值。。此类期刊论文,或专论作品,或纵论历史,或中外比较,多角度展示了当下科幻文学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四)高校人才培养成果斐然。众所周知,任何学术的传承都需要人才梯队建设作为保障,而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幻研究要想更上层楼,自然要重视相关的人才培养。在一代学人的努力下,目前中国高校开设的科幻相关本科课程已有数十门。9王挺、王大鹏主编:《中国科幻发展报告(2015—2020)》,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第43~54页。[WANG Ting and WANG Dapeng,eds.,Zhongguo kehuan fazhan baogao 2015-2020(China Science Fict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5-2020),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21,43-54.]一些高级别的统编教材也开始收录科幻板块,例如“马工程重点教材”《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在第7章“当代西方流行文学思潮”,专设一个板块探讨了科幻与“未来世界塑造”“生态警示”之间的关系。日积月累之下,这些课程和教材滋养了众多大学生科幻爱好者,并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生培养层面,科幻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于世纪之交陆续出现。10例如,较早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在1999年,代表有周婉琪的《新志异式科幻传奇:论倪匡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出现在2006年,代表有:姜倩的《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复旦大学)、王卫英的《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兰州大学)。随着吴岩先后于2003年、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明确招收科幻方向的硕士和博士,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将科幻文学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据CNKI的“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迄今已收录科幻文学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三十余篇,硕士学位论文数百篇,其中绝大多数隶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等二级学科。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毕业生已经走上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工作岗位,将科幻人才的培养事业薪火相传。

  (五)国际交流亮点纷呈。2015和2016年,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的雨果奖先后颁给刘慈欣和郝景芳,引爆了国内民众的科幻热情。其实,早在此之前,中国科幻就受到了海外学界的重点关注。譬如,2013年,国际科幻研究顶级期刊《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美国,A&HCI索引期刊)推出“中国科幻专号”,汇编了近十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伴随着中国科幻文学“新浪潮”的崛起,辅以华人学者(如王德威、宋明炜、李桦等)的助推,海外杂志刊发中国科幻相关的论文越来越多,不少还推出了中国科幻研究特刊,如《科幻研究协会评论》(SFRA Review)、《矢量》(Vector)等。此外,在一些代表性的国际会议中,诸如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比较文学学会(ACLA)、亚洲研究协会(AAS)的年会上,常有关于中国科幻的专题讨论。各类专门聚焦中国科幻的小型研讨会则更为常见。可以说,得益于海外高校从事中国科幻研究的人员比率提高,让该领域成为近年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最繁荣的板块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科幻研究主动“走出去”的步伐也非常坚实,努力向海外传播学术成果。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与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编辑的英文学术刊物《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在第1期推出“韩松/中国科幻专号”。2020年,大陆第一本全英文中国文学研究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在第2期推出“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研究”专辑。这些研究成果致力于讲好中国科幻自己的故事,并展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与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影响力相映衬,中国科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同行的认可,海外一些历史悠久的科幻研究奖项陆续被中国学者收入囊中。譬如,2018年,国际幻想艺术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将杰米·毕肖普纪念奖(Jamie Bishop Memorial Award)授予李广益,以表彰其论文《中国电王:科学、技术与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该奖专门嘉奖非英语写作的幻想艺术相关论文,这是首次颁发给中国学者。2020年,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将托马斯·克拉里森奖(Thomas D.Clareson Award)颁发给吴岩,该奖是为促进科幻教学和研究而设立的杰出贡献奖,这也是中国人的首次获奖。

二、科幻文学在中国的主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中国学界在科幻文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空前的。下文将这些成果归类为六大领域:研究资料整理及译介、文学史撰写、作家及作品研究、综论类著作、译介及传播研究、代表性专题研究,依次展开具体论述。

  (一)研究资料整理及译介。中文研究资料整理方面,初步工作起于数据库类网站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科幻迷致力于建设各类科幻数据库,但囿于资金、人力等原因,大多仅搭建了雏形,欠缺日常维护与持续运营的能力。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网站首推“中文科幻数据库”(CSFDB)11英文全称为“Chinese Science Fiction Database”,2020年创建,官方网址为:http://www.scifi-wiki.com。2022年7月7日检索。已收入科幻人物一万余人,作品三万余部,并持续更新中。,其致力于建立华语世界规模最大、考据最深入的科幻知识图谱,现已归档海量与全球科幻文学相关的中文资料,囊括作家、作品、图书、杂志、组织、奖项、主题、评论等多元信息。

  在纸质出版领域,已有多部科幻研究资料汇编集面世。它们主要是将之前散见各处的重要科幻文论汇编,以专题形式归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便利。截至目前,代表性的汇编集有:2006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其中,吴岩主编的《贾宝玉坐潜水艇:中国早期科幻研究精选》,王建元、陈洁诗主编的《科幻·后现代·后人类:香港科幻论文精选》,林健群主编的《在“经典”与“人类”的旁边:台湾科幻论文精选》,分别收录了针对晚清及港台地区的科幻研究文章。2011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王泉根主编的《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分为“科幻与科幻小说观”“科幻与儿童文学观”“中国科幻研究”“外国科幻观察”四编,收录了中国百年来发表的一百多篇科幻研究文献,是目前所见较为全面的中文科幻论集。202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吴岩、姜振宇主编的《中国科幻文论精选》,收录了自1902年以来,最具代表性的31篇科幻研究文献。因其量少质精,选文又辅以导读,适宜高校教学配套使用。

  海外研究成果中译方面。海外科幻文学研究成果的中译现已取得初步成绩,众多译著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四类:文学史、作家论、综论及专题研究。

  科幻文学史著作历来是学术翻译的重点。代表性的译著有:英国学者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马小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布莱恩·奥尔迪斯、戴维·温格罗夫的《亿万年大狂欢:西方科幻小说史》(舒伟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冈恩的《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姜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日本学者长山靖生的《日本科幻小说史话:从幕府末期到战后》(王宝田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武田雅哉、林久之的《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李重民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上述译著或是海外的经典科幻史著作,或是和中国科幻有着密切关系。

  科幻作家相关的译著分为传记类和作家文论两类。前者的代表有:《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黄群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菲利普·迪克传》(金雪妮译,新星出版社,2020年)、《惊奇:科幻黄金时代四巨匠》(孙亚南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等。后者的代表有:《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涂明求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说与人类想象》(蔡希苑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美国作家奥森·卡德的《如何创作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东陆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5年)等。

  综论类的译著分为理论和百科全书两类。理论类的代表性译著有:王逢振主编的《外国科幻论文精选》(重庆出版社,2008年),法国学者让·加泰尼奥的《科幻小说》(石小璞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加拿大学者达科·苏恩文的《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丁素萍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科幻小说面面观》(郝琳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斯科尔斯等人的《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王逢振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英国学者戴维·锡德的《科幻作品》(邵志军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爱德华·詹姆斯等人的《剑桥科幻指南》12书名原文为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中文版译名《剑桥科幻文学史》(穆从军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年)。。百科全书类的代表性译著有:英国学者约翰·克卢特等人的《彩图科幻百科》(陈德民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盖伊·哈雷的《科幻编年史: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王佳音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

  专题类的译著各具特色,读者仅通过题名就能直观感受到其研究重点。代表性的译著有: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吴静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拉切尔·费雷拉的《拉美科幻的兴起》13书名原文为The Emergence of Latin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中文版译名《拉美科幻文学史》(穆从军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戴维·伯恩斯坦科的《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九九十八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卡尔·阿博特的《未来之城:科幻小说中的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团队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查尔斯·阿德勒的《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雒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

  在诸多译著中,有一个重要且难以归类的特殊存在:美国科幻作家兼研究者詹姆斯·冈恩主编的六卷本《科幻之路》(郭建中等译,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该丛书每卷均有长篇前言,组合在一起便是一部简要的世界科幻文学史。针对每篇选文,又辅以长短不一的导读,对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价值等均有言简意赅的评论。《科幻之路》在全球的影响非常广泛,常被用作高校教材,也引发了一批模仿之作。

  (二)文学史撰写。中国科幻文学史方面。中国科幻界历来注重对文学史的建构,相关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史料的初步整理、连绵不绝的“编年史”、大型选集的前言、专业的学术著作。

  在史料的初步整理方面,代表性的成果为董仁威的《中国百年科幻史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串讲历史脉络、重要事件及主要人物。区域性的科幻史料汇编则有:《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侯大伟、杨枫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台湾科幻文学薪火录1956—2005》(黄海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台湾科幻小说的文化考察1968—2001》(傅吉毅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编年史”成果主要体现在各类“年度科幻小说选”中。按照惯例,编者每年都会在序言中梳理当年的科幻文学概貌,评点佳作、总结经验。如果将这些序言汇编成册,无疑是一部较详实的中国科幻小说编年史。此外,学界在近年陆续推出“科幻年度报告”系列,总结科幻各艺术门类、产业文化等相关事宜,其中自然要涉及文学板块,甚至会将小说细分为长、中、短篇三类,分别做总结。14王挺、王大鹏主编:《中国科幻发展报告(2015-2020)》,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WANG Ting and WANG Dapeng,eds.,Zhongguo kehuan fazhan baogao 2015-2020(China Science Fict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5-2020).]吴岩、陈玲主编:《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WU Yan and CHEN Ling,eds.,Zhongguo kehuan fazhan nianjian 2021(China Science Fiction Development Yearbook 2021),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21.]

  大型选集的前言可视作中国科幻的“断代史”。代表性的选集有:6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叶永烈主编,福建少儿出版社,1999年)、5卷本《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姚义贤、王卫英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年)。此类选集借鉴詹姆斯·冈恩的《科幻之路》模式,在每卷的前言论述相关历史阶段的科幻小说概貌,评点重要作家和作品。如果将这些前言合并,便组成了一部简略的中国科幻小说断代史。

  中国科幻文学史的相关学术著作首推吴岩主编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作为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题成果,该书对中国科幻的百年发展史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梳理,共分为晚清、民国、共和国早期、新时期及世纪之交五个阶段,并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创作背景、基本面貌、代表作家及作品。

  世界科幻文学史方面。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学界关于世界科幻文学史的论述多散见各处,通过《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第4编“外国科幻观察”汇总的十余篇文章,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相应时期中国学界对英、美、法等国家的科幻史研究概况。

  冠名以“世界科幻”之名的史类著作主要有:杜渐的《世界科幻文坛大观》(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1991年),郑军的《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萧星寒的《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古吴轩出版社,2011年)。此类著作多为科幻作家兼评论家撰写,文字晓畅易懂,属于半专业研究性质。此外,学界历来对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幻有着重点关注,相应的史类著作有:《英美科幻小说简史》(英文,王艳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文化语境下的西方幻想文学之嬗变》(黄秀敏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此类著作由于侧重普及或宏阔论述,在学术深度和精细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由传统学院派撰写的文学史著作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科幻内容,这尤其体现在美国文学史领域。例如,2003年版的《美国通俗小说史》(黄禄善著,译林出版社)以断代的形式,将科幻归入不同时期论述,所涉内容颇多,依次有:19世纪后半期的“廉价西部小说”,20世纪前半期的“星际历险科学小说”“硬科学小说”,20世纪后半期的“新浪潮科学小说”“高科技惊险小说”“赛博朋克”科学小说。此后,在学界颇受好评的两部美国文学史著作——《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15杨仁敬在其专著《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青岛出版社,2010年)中,设专节(第四章第八节)论述“走进新时代的科幻小说家”。和《新编美国文学史》16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中,在第四卷第八章第三节论述了科幻小说。——也都设有专门论述科幻的板块。

  (三)作家及作品研究。中国作家及作品研究方面。迄今为止,中国科幻文学的所有重要作家,如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肖建亨、王晋康、刘慈欣、韩松、何夕等,都已有相关研究文章发表,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对作家代表性作品的评论,可以参考《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的选文导读。

  除刘慈欣外,作家专论的著作目前尚不多见,陈洁对“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的评传17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CHEN Jie,Qinli zhongguo kehuan:Zheng Wenguang pingzhuan(Experiencing Chinese Science Fiction:Zheng Wenguang’s Commentary),Fuzhou:Fujian Children’s Publishing Press,2006.]可谓代表。多位作家评传的合集首推董仁威的《穿越2012:中国科幻名家评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该书详述了十余位作家及编辑。针对一位作家的研究文集则首推王卫英主编的《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年)。

  鉴于刘慈欣的创作“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18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的著名评语。参见刘慈欣:《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封面。[LIU Cixin,Liulang diqiu:Liu Cixing huojiang zuoping(The Wandering Earth:Award-winning Works by Liu Cixin),Wuhan:Yangtze Literary Publishing Press,2008,Cover.],学界对其的研究最为集中,各类学术文章不下千篇。从早期书评式的推荐,到如今的角度多样:美学风格、创作渊源、人物剖析、文化精神、译介与传播、国际影响、文学史意义、影视改编,等等。在著作方面,有研究论文集《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石晓岩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作品选读和评论集《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颜实、王卫英编,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在海外,《科幻研究》杂志于2019年总第137期推出“刘慈欣专题”,刊发中、美、法等国学者的多篇论文,彰显了刘慈欣研究的国际影响。

  如果说对刘慈欣的研究是全面开花的话,那么关于《三体》的研究则是重点突破,现已出版专门的导读19詹琰、路姜波:《〈三体〉导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ZHAN Yan and LU Jiangbo,San Ti daodu(Introduction to The Three-Body Problem),Tianjin: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Press,2016.]和论文集20李广益、陈颀主编:《〈三体〉的X种读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LI Guangyi and CHEN Qi,eds.,San Ti de X zhong dufa(XWays to Read TheThree-Body Problem),Bei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2019.],其中不少文章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角度,探讨《三体》与海外作品(如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系列)的关系。并且,《三体》研究日益呈现“破圈”趋势,扩散至历史、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领域。例如,《哲学动态》杂志于2019年第3期推出“科幻现实与思想未来:关于《三体》的哲学讨论”专辑,赵汀阳、吴飞、杨立华分别撰文,从不同视角对《三体》予以哲学分析。不仅如此,吴飞还出版学术专著《生命的深度》,从生命与人性、死亡与不朽、社会契约与差序格局三个维度对《三体》进行哲学解读,认为“刘慈欣在生活经验和文学写作中对这些重大哲学命题的探讨,远远超过学院中的许多哲学工作者。”21吴飞:《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26~27页。[WU Fei,Shengming de shendu:San Ti de zhexue jiedu(The Depth of Life: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ree-Body Problem),Bei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2019,26-27.]

  海外作家及作品研究方面。国内学界针对海外科幻作家及作品的研究,主要成果形式为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研究的深广度固然有诸多不足,但基本覆盖了著名的科幻作家,如玛丽·雪莱、爱伦·坡、凡尔纳、威尔斯、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厄休拉·勒古恩、菲利普·迪克,以及华裔作家特德·姜、刘宇昆等。现有研究的角度也颇为多样,涉及女性主义、生态问题、现代性、科技伦理、美学特征等。此外,对于严肃文学经典作家的科幻作品,如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克拉拉与太阳》等,更是热门的研究对象。

  该领域现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屈指可数,代表性的有:《夏洛特·克尔纳科幻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美学特征研究》(王微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原道之旅——厄秀拉·勒奎恩科幻文学研究》(英文,叶冬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认知陌生化:赫·乔·威尔斯科幻小说研究》(黎婵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不难看出,针对海外作家及作品的学术研究,还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四)综论类著作。科幻理论类著作方面。在科幻理论方面着力最多、成果最丰硕的当属吴岩,其先后在《科幻文学入门》《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科幻文学论纲》等著作中,阐述了科幻文学的相关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在科幻界有着广泛影响。此外,在港台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综论类著作,如李逆熵的《超人的孤寂》《挑战时空——漫游奇妙的科幻世界》《论尽科幻》等,讨论了科幻历史、文体辨析、主题分类等诸多问题。

  侧重探讨西方科幻理论的著作首推代晓丽的《西方科幻小说新发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该书集中讨论了新世纪以来欧美科幻研究的重要成果,包括意识形态批评、乌(敌)托邦研究、后人类(文)研究、时(空)间批评,以及修辞、语言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黎婵等人在《希望的旅程:科幻的历史与文化考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中着重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理论、意识形态批评等领域。

  诚如一篇针对《科幻文学论纲》的书评题名——“一张有待展开的蓝图”22贾立元:《一张有待展开的蓝图》,载《科幻文学论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第286页。[JIA Liyuan,“Yizhang youdai zhankai de lantu”(A Blueprint to Be Developed),in Kehuan wenxue lungang(Outline of Science Fiction),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2021,286.],国内学界的科幻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蓝图初现的阶段,亟待后继学者的进一步拓展。

  百科全书类著作方面。百科全书类著作要求内容覆盖广泛,且应具有一定的推广、普及功效。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百科全书”出自中国学者之手。现已出版的类似著作有:《科幻爱好者手册》(周孟璞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迷途的苍穹: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汪诘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年)。此类著作讲究趣味性,文字浅显易懂,以期吸引并激发更多读者对科幻的兴趣。希望在当下科幻研究热潮的推动下,题名《科幻百科全书》的中文原创著作能够尽早面世。

  (五)译介及传播研究。外译中方面。一百多年来,海外科幻的优秀作品被络绎不绝地译介至中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文读者。相对而言,针对科幻翻译的理论研究则非常薄弱,成体系的成果仅见郭建中的专著《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这是作者在长期科幻翻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书中辨别了科普和科幻翻译的异同,强调科幻翻译独特的要求和标准;重新定义了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问题,并用科幻翻译的实例加以论证。

  近年来,学界逐渐重视从译介学的角度探讨海外科幻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代表性的论著有:《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英文,姜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晚清科学小说译介与近代科学文化》(王晓凤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前者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由点及面,考察了在20世纪各历史时期,中国对海外科幻小说的译介与接受状况,探讨了科幻翻译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不同系统复杂微妙的关系。后者关注西方科幻小说在中国晚清时期的译介,通过分析凡尔纳、威尔斯等著名作家作品的翻译,探讨其蕴含的现代性特征,以及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深层关系,乃至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构建的促成作用。

  中译外方面。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译介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以老舍的《猫城记》英译为起点,其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才迎来了高速增长,作品数量、译介语种、发行范围均取得空前成绩。如今,以《三体》为代表的科幻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名片”23姚建彬主编:《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357页。[YAO Jianbin,ed.,Zhongguo wenxue haiwai fazhan baogao 2018(Report on Oversea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18),Beijing: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2019,357.]。

  目前,除了上文提及的刘慈欣作品的译介研究外,也陆续出现关注其他领域的成果:或综论某个语种的译介,或侧重传播学视角,或专论文化语境建构24白鸽:《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对外译介与中国文化语境构建》,《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第108~113页。[BAI Ge,“Xiandangdai kehuan xiaoshuo de duiwai yijie yu zhongguo wenhua yujing jiangou”(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Science Fi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Xiaoshuo pinglun(Novel Review)1(2018):108-13.]。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为期刊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研的一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在弥补该领域的薄弱之处,代表性的立项有: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科幻小说英译研究(2017年)、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2019年)、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2019年)。期待这些项目在未来能够出产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六)代表性专题研究。科幻专题研究的种类繁多,角度也颇为多样。此处重点论述三类专题。至于其他的专题,例如对科幻文体的研究25杨琼:《中国语境下科幻文学的文体建构》,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YANG Qiong,Zhongguo yujing xia kehuan wenxue de wenti jiangou(Styl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ese Context),Guangzhou: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20.],对篇章范畴的修辞研究26邱鑫:《俄语科幻小说篇章范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QIU Xin,Eyu kehuan xiaoshuo pianzhang fanchou yanjiu(Research on the Textual Category of Russian Science Fiction),Chengdu:Sichuan University Press,2019.],从科幻文学透视科学史的研究27江晓原、穆蕴秋:《新科学史:科幻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JIANG Xiaoyuan,MU Yunqiu.Xin kexue shi:kehuan yanjiu(New Science History:Science Fiction Research),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2016.],等等,因篇幅所限,暂不详述。

  中国科幻各发展阶段相关问题研究方面。分发展阶段探讨中国科幻文学的相关问题,是学界常见的研究范式。例如,2006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收录三篇硕士论文,分别探讨了中国科幻的三个阶段(晚清、新中国早期、新时期)与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针对晚清科幻的研究成果,以贾立元的《“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为代表。作者通过爬梳大量历史文献,围绕着“现代”与“未知”主题,对晚清代表性科幻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呈现了晚清知识精英在中与西、新与旧之间的困境与挣扎。

  针对现代中国科幻的研究成果,以任冬梅的《幻想文化与现代中国的文学形象》(羊城晚报出版社,2016年)为代表。该著作将科幻纳入“社会幻想小说”的大类别下进行探讨,将其塑造的中国形象归纳为“未来中国”“童话中国”“鬼域中国”“星际中国”四类,并辨析其产生缘由及影响。

  针对当代中国科幻的研究成果,以詹玲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为代表。该著作聚焦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转型过程中的典型现象、文类特征及文本个案,探讨了科技人文、工业现代性美学、外来科幻影响及中国性建构等当下科幻创评的前沿问题。

  重要流派研究方面。在世界科幻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一系列流派。他们或以创作题材命名(如“太空歌剧”),或以创作风格命名(如“新浪潮”)。不论持续的时间长短,各流派均为科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粗略统计,中国学界对各科幻流派均有探讨,多以评论文章发表。专门针对某个科幻流派的研究专著屈指可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方凡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和《赛博朋克科幻文化研究》(余泽梅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前者虽冠名“后现代”,但主要讨论了威廉·吉卜森、尼尔·史蒂芬森等赛博朋克代表作家。后者聚焦20世纪80年代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尝试从后人类主体的可能、自我的多元化、政治的微观化等方面探究赛博朋克科幻及文化表征的后现代特质。

  后人类相关论题研究方面。在近年来流行的科幻议题中,关于“后人类”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面对人体不断被高科技改造的潮流,不少人相信自然演化最终将让位于人工进化,进而出现在体能、智力、寿命等各方面都超越当今人类的后人类。文学界对这一思潮的反应主要体现在科幻领域,作家通过虚构故事来进行思想实验,不断拷问“人”的本体论认知,也展望着后人类在未来的诸多可能性。现已出版的代表性研究专著有《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郭雯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英美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刘晓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前者辨析了克隆人科幻小说中的伦理问题,涉及伦理身份诉求、伦理困境、价值选择等议题。后者重点分析了英美科幻小说中的生命干预、克隆人、机器人、赛博格等相关伦理问题。

  中国学界对科幻文学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科幻从文学领域的“寂寞伏兵”转变为特种战队,吸引着诸多领域的研究者参与其中,日益成为显学。不过,尽管现有的成绩令人瞩目,但依然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期待着后继者去开拓。可以确信,科幻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领域大有可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