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
为推动国内期刊的国际化建设,共商中国学术期刊在“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远景规 划中所面临的使命担当,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术期刊办刊经验的分享交流,2020年11月13—1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一流国际化期刊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西部会议中心1 号报告厅举行。来自《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比较文学》《世界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宗教学研究》《探索与争鸣》《史林》《史学月刊》《国际汉学》《中国文学研究》《汉学研究》等30 余家知名期刊的正副主编或资深编辑,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160 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开幕仪式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文学评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丁国旗副所长,《学术月刊》姜佑福总编,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先后发表了开幕致辞。开幕式由《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常务副主编纪建勋教授主持。
查清华教授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现状,肯定了第一届论坛对学校期刊建设以及青年学者学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丁国旗编审认为,“一流国际化期刊建设任重道远,反映办刊人干事创业的一种精神和格局,一流国际化期刊建设源自我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自信,尤其是表达了中国广大办刊人一种国际的视野。”姜佑福编审认为此次论坛提供了两大类期刊,综合类期刊和专业类期刊之间的交锋与对话。两类期刊各具优势,无论是对时代的宏大叙事以及学术上综合性问题的研究,还是对学术专业问题的细化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陈恒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国际化不是西化,也不是美国化。但从目前来看,所谓国际化首先就要求你必须用英文翻译出去,刊物可以办中文的,可以办中英文的,但中德的或中俄的无法办下去。因为英语取得了国际的话语权,这反映了近代500年英语世界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没有这些贡献,他的语言一定不是国际化的。他的语言国际化地位取决于他对整个当代世界这500年的贡献,这决定了它的国际化”。
陈恒教授就中国期刊人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五个问题:第一,期刊是为读者发表文章还是为作者发表文章?第二,作为学术期刊如何进行人文研究良好与健康生态的一个引领作用?第三个问题,建设国际化刊物,中国的特色何在?第四,如何看待人文社科期刊在整个知识领域或者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第五,中国期刊国际化何以实现?这些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普遍共鸣和深思。随后,与会代表或就“中国学术国际化的期刊使命担当”“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一流学术期刊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与促进中外学术对话”三个主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或结合在一流期刊建设过程存在等问题和经验进行了反思与研讨,主要意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一)期刊国际化与中国话语地位
期刊的国际话依赖语言的国际化。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其国际化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提供对人类文明的学术贡献。现在西方主要国家掌握了世界学术话语体系是与其对近现代文明做出的贡献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思想上。英语之所成为世界性的语言,是与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和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在科技和思想领域的领先地位决定的。姜佑福编审认为,国际化是一个“势在必行、任重道远、自然而然”的过程。期刊国际化建设之路意味着我们的学术在很大的程度上落后于世界,当然也有很深层次的东西,就是学科的积累。我们不断地在呼喊去占领国际的话语权,更应思索我们所呼吁建设的背后,其内在的内容是什么?《历史研究》焦斌也回应称:“最难的就是说学术上没有思想,你只要有了思想之后,国外学术界一定会关注,有思想才是最根本的。”
《宗教学研究》执行主编盖建民以道教的话语体系举例指出:“道教研究的国际化与体系是建立在传教士和汉学家的道教研究背景之下的,很多东西与中国传统道教研究冲突甚至格格不入。只有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核心的概念,提炼自己的一套分析的工具,形成自己特色的研究范式,然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从而才能逐渐提升中国的道教研究学科的国际地位与影响”。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国内期刊的国际化落后于我们的时代要求,国际化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刊国际化与学术国际化密不可分。缺乏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质上标志着我国的人文学科在国际上缺乏应有的影响与地位。
(二)国际化与中国故事
国际化并不是意味着一切向西方趋同,全部采用西方的模式和话语去讨论西方国家的关切。而是要依据中国的语境和中国的经验,传播引以为傲的中国经验智慧和对普世真理的认识。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东方智慧是在人类知识和经验的逻辑链条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借来别人的眼光,可以更多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在认识自己的过程当中,反看别人也可以认识自身。我们不断在喊话,要去占领国际的话语权,应该注重的是我们的学术和文化背后,有没有真正具有世界真理性的东西,我们自己有没有自信力。因此,本土化研究是期刊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期刊应该承载我们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经验和思想,去追问我们对待自己文化的方式,文化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有没有发自内心的一个真诚的深度的认可。焦斌从我国古代的朝贡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出发,揭示了中国古代存在的历史滋养和智慧,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所谓的的东方专制主义一棍子打死。如何从本土历史中提炼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观点,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谈到了刊物做“对话大师”专题系列的初衷—“就是想做中国学脉中国学派的传承和创新,学术的创新主要就是聚焦这些学术大师原创性的思想问题和关键概念。各民族的精神财产都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那么我们中国学术理应成为世界学术的一部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汪涌豪亦认为:“现在西方世界研究东方,那么中国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许多时候中国的经验是具有原型性的,具有结构性的,并且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影响不仅是在社会政治领域,当然也体现在人文领域。”
《史林》副主编王健在题为《史学期刊与讲好中国故事》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期刊国际化建设一方面要把中国和世界融合起来,也就是要把中国历史的一些问题一些现象放到全球历史的脉络当中去讨论去考虑;另一方面,要向中国的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是去抵制一些所谓的戏说歪说,或者说是误说不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郑园批评了长期以来“以西解中”的研究模式,外来的理论概念术语把中国文化当作对象和材料的任意割裂。提倡“以中解中”,寻求适宜中国自身思想特点的研究方式,在中文世界里构造出相关的现代研究范式,用于剪裁和解释中国古代材料。
(三)国际化的尝试与困境
目前国内期刊的国际化主要有合作办刊、中英文合刊、期刊翻译、举办论坛等模式,总体来说品类较少,影响不大,但不乏一些期刊在国际化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创刊主编刘耘华认为,英语化是目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期刊社要增强服务意识,尽力打造一个高质量的中外学术交流平台。例如《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计划与普林斯顿大学合作举办20 人规模的世界比较文学学者论坛的计划,通过最高端的最有水平的学术论坛,汇集国际比较文学界和中国汉语比较研究界最优秀学者的思想,然后在刊物上发表出来。周阅副主编结合《汉学研究》表示:“为了配合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发展到要追求被请过去这样的一个国家战略,《汉学研究》开设了一些与中国典籍传播研究,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等方向相关的专栏,邀请了中外知名汉学专家,全方位呈现全球化视野下的汉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配套的英文版,从12年开始创刊,虽然每年只做一本,但后来反响还是很好,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关注,新加坡甚至主动要求合作。《学术月刊》目前采取摘要的方式和知网合作,让国外学者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向国际学术界传达中国的信息。尽管一些期刊通过自身的英语化有效介入一些世界性问题的讨论,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概念和思想,无法通过英文来转译出来,或者无法说清楚。理想的国际化最终还是基于语言的国际化,让外国人用汉语来了解中国文化。当然这个过程目前看来还是进展缓慢,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
二、一流期刊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国际化要立足于期刊本身的质量,欲要国际,先要一流。与会专家讨论了办刊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栏目选题策划、文章质量把控和评价体制等方面。(一)策划栏目的问题意识与前瞻性
相对专业性期刊而言,当前很多综合类期刊,由于涉及面广,往往千篇一律,以学科设置栏目,求大求全,同质化严重。但综合类期刊也有优势,可以突破学科专业限制,综合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对某个前沿性的问题,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给予全方位的关照。《中国比较文学》宋炳辉主编分享了栏目策划的一些经验,认为编辑部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栏目不是用现成的稿子来拼装,而是提前1—2年的时间与著名学者沟通,将他们手头正在做的或者即将要出来的前沿成果,及时在平台上呈现出来。《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倡导跨学科学术共同体联合体的建设,以问题为中心,针对时代的问题主动设置议题,产生一种学术共同体、思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一种跨学科共同体。
(二)论文遴选与评价机制
当前一些期刊由于行业竞争,过于注重影响因子。一些刊物由于转引率等原因不愿刊发某些学科的论文,从而影响刊物论文的质量。人文学科由于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学科规模和读者范围差距明显,从而很难用文章的影响因子这一项数据做出定量衡量。而在学术共同体内部,通过同行评价或者同行的口碑来进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失为有益的尝试。此外,在中国社会难以避免的人情因素,即便在网评过程中也会存在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认为,编辑部也要对专家意见有一定的审核,能够判断哪些专家的意见是合理的。《中国文学研究》主编赵炎秋指出:“创新、真知灼见和学术价值是衡量好文章应该具有的三个品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主编洪庆明坦言,学术期刊的编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首先把它作为一个学术发展的平台,当前期刊考核机制非常不利于年轻人的发展,而年轻人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有精力最具有创造活力的一群人。
与会的众多期刊人也认识到学术期刊作为公共的学术平台,名家组稿约稿有利于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引领和体现国内和国际的研究前沿。但同时要坚持三审匿名审稿制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拒绝人情稿,同时编辑部要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判断力,致力发现和培养青年学者。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间,匿名评审稿件和编辑部综合研判之间把握平衡。
三、青年科研工作坊交流
人文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与语言学五组,在五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别由来自《史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的五位资深编辑王健、陈文彬、魏策策、张聪、李孝弟担任主持,每组分会场评委组由相关领域的八人左右的专家组成。各分会场先由上海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对自己提交的论文进行三分钟的陈述,主要关于文章的写作动机,以及写作中存在的困难。随后由与会专家进行八分钟左右的点评,对每篇文章诊断把脉、献计献策。专家们在会前事先对每篇文章都进行了细致的阅读,会上就文章选题构思、逻辑结构、论证方式、资料采集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来说,三分肯定,七分批评。五组工作坊共遴选出10 篇优秀论文。本次工作坊成果颇丰,在整整三个小时的交流讨论中,青年师生反响热烈,均表示能有幸和心中仰慕已久的各位编辑老师面对面近距离地接受他们的指导,受益匪浅。专家意见扩大了青年师生的眼界,给文章的进一步修改和提升指明了方向。此次工作坊务实高效,对我校人文青年学者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会议闭幕式上,资深编辑们首先向五个分会场遴选出的10 篇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届人文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查清华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主编之一刘耘华教授代表论坛承办方分别讲话,感谢远道而来支持人文学院发展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建设的众多专家。《中国文学研究》资深主编赵炎秋教授代表参会的中国期刊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对《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在近两年快速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赞赏、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优异成绩和深厚底蕴高度认同,赵教授勉励人文学院的全体青年学子安于寂寞、潜心学术并做出扎实厚重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必须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立足中国故事,创新办刊思路,强化编辑部主体意识,改革评价机制,期待上海师范大学的一流期刊建设论坛常态化并相约第三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