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记、地区和标准
正如达姆罗什在旅行的开场白中所提到的,“构成这个计划的行程非常私人,仅仅一部分会和其他文学旅行者的构建重合”,因此这场文学之旅带有极强的主观性。首先,每一篇作品介绍中都带有大量的评论性文字。达姆罗什的这次旅行并非进行文学史式的时间脉络梳理,也不是对作家生平和作品内容的选编式的整理和归纳,而是以日记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由于正处于疫情期间,达姆罗什不可避免地选择与之相关的作品,比如第四周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Giovanni Boccaccio,The Decameron)和第十三周胡安娜·伊内斯修女的《作品选》(Sor Juana Inés de la Cruz,Selected Works),前者是为了逃避佛罗伦萨的瘟疫而诞生的故事集,后者则是因为其作者于瘟疫中罹难去世。尽管这场旅行提供了世界文学的一个版本,但达姆罗什并不打算编一本传统意义的“世界文学作品选”。这不仅是因为看法和评论占据了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更在于他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和文学素养对不同民族、语言、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比较批评,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学的轮廓。这也使得尽管这次旅行名为“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但实际数量早已远远超出“八十”这个数字。其次,达姆罗什在旅行中极少使用文学分类中常用的“国别”概念,而是选择“城市”概念:比如伦敦、开罗、加尔各答、纽约。这或许是仿照《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样式而来(达姆罗什的路线和凡尔纳的路线也有部分重合),但实质是对“国家”概念作为当今时代成为划分文学范围的标准的质疑。而三个使用国家概念进行区分的地区:第六周的刚果-尼日利亚(The Congo-Nigeria)、第七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Israel/Palestine)和第十三周的墨西哥-危地马拉(Mexico-Guatemala),同样存在着达姆罗什的考虑,因为第七周原定的地区命名是耶路撒冷(Jerusalem)。城市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国家所代表的政治意义,但却可能在另一种意义上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而达姆罗什每周所介绍的地区的主题定义更加耐人寻味:比如巴黎,他将其称之为“作家的天堂”(Paris:Writer’s Paradise),而巴港则被称为“荒岛上的世界”(Bar Harbor:The World on a Desert Island)。地区的主题似乎是对这一周所有作品的共同特点的总结,也是达姆罗什选择的标准。以第十周介绍的中国上海和北京为例,这一周的主题是“西游记”(Shanghai-Beijing:Journeys to the West),选择的作家作品包括明代吴承恩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现代作家鲁迅的《阿Q 正传》,现代女性作家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当代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劳》和流散诗人北岛的《时间的玫瑰:新诗选集》。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从主流中国文学到边缘女性写作,从国际奖项获得者到海外华人作家,达姆罗什对于世界文学的作品选择标准是多元的,但其共同点是作家对于本国传统和域外文化的融合,这也暗合了“西游记”的主题。作家从外国源流中汲取养料来开拓自己的创作,因此所创作的作品即使只在中国语境内,却依旧进入了新的文学关系,从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而这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世界文学的定义。
二、椭圆、翻译和流通
《什么是世界文学?》(What Is World Literature?)是达姆罗什世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他在当代世界文学可变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世界、文本和读者为中心的世界文学三重定义:“第一,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间的椭圆形折射;第二,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第三,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一种以超然的态度进入与我们自身时空不同的世界的形式。” 在达姆罗什看来,文学作品通过被他国的文化空间所接受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源文化和主体文化(即文学的放送方与接受方)提供两个焦点生成了一个椭圆空间。但是与光学名词的精确比起来,达姆罗什的椭圆范围更广、边界更模糊。他从文学流通的过程考虑,注重文学从源文化到主体文化的过程中因为时间、文化、语言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读者的释读与重写。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才放弃原定于第十四周发布的《奥德赛》(Homer,The Odyssey),转而选择了简·里斯的《藻海无边》(Jean Rhys,Wide Sargasso Sea),一部带有女性主义和反殖民色彩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对英国的经典文学《简·爱》(Jane Eyre)的转译,而原作中的“反派”,被罗切斯特改名为伯莎的安托瓦内特·科斯韦(Antoinette Cosway)成为了书中的主角。因为语言的差异,翻译注定成为世界文学流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达姆罗什认为文本的意义有赖于读者的个人想象和环境因素才能获得全面的共鸣,而优秀的翻译可以加强读者与文本自然的创造性互动,使文学作品获得更广阔范围的流通和读者的接受。他指出翻译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世界影响力,更是因为它们可以成为主体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第二周的胡里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尽管他的《跳房子》(Rayuela)最初是用西班牙语书写,但是其译本却在巴黎引起巨大轰动。科塔萨尔故居门前的匾额更是直接将这位阿根廷作者归化(naturalisé)为法国公民 。但有些遗憾,达姆罗什在旅行中很少介绍作品的译本版本,这或许成为了这场旅行是一部日记/草稿的另外一个证明,即缺少精确详细的注释与参考。但其对翻译的重视,从这场旅行在哈佛大学网站上进行了八种语言的同步翻译中仍可见一斑。在所有的翻译中,进行中文翻译的学者是美国卫斯理学院副教授宋明炜及其团队。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就已经出版了由宋明炜教授等主持翻译的达姆罗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尽管达姆罗什并未公开他选择译者的标准,但如果结合宋明炜教授的求学经历,就不难看出达姆罗什对文化之间的流通的重视。第三个定义则更多强调阅读和研究世界文学的超然的参与模式。在这一定义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需要坚持距离和差异的原则,在来自迥然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作品所形成的张力中阅读。因此比起封存在自身文化语境中的作品,达姆罗什明显更青睐那些往来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作品。如第五周发布的《一千零一夜》(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尽管在阿拉伯地区内它只是边缘的存在,但得益于阿拉伯商人的传播,它在世界的读者中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第十三周的玛雅神话《波波尔·乌》(The Popol Vuh)作为以手抄本形式而得以幸存的民族文学,不仅在十九世纪中叶两度被译成欧洲语言,更因其中内容对《圣经》的援引实现了与基督教传统的对话,从而被更多的西方国家重视和阅读,也因此被他纳入世界文学的版图。三、经典、数字和区域
从文本包括的范围看,“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因为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一样,都是旅行中重要的路线点,而且从文本数量看,两者所占比重接近一比一。而在具体的文本选择上,达姆罗什似乎有意避免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超经典(hypercanon)。将这八十部作品进行时间上的比较,很容易发现那些曾经在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作家几乎全部被忽略,大部分作品都是十八世纪之后诞生的。在原有的世界文学构建中,超经典文学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达姆罗什此举意在将反经典(countercanon)、影子经典(shadow canon)与超经典并列,增加超经典作家数量以抵制超经典霸权。他一方面选择在某种意义上的超经典,比如后殖民作家,包括第六周钦努阿·阿契贝的《瓦解》(Chinua Achebe,Things Fall Apart)和第九周萨尔曼·拉什迪的《东方,西方》(Salman Rushdie,East, West)。同时他选择原本处于“小”经典的世界文学地位的作家作品,比如第五周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千夜之夜》(Naguib Mahfouz,Arabian Nights and Days)和第十周鲁迅的“《阿Q 正传》及其他小说”(Lu Xun,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Stories)。世界文学能否用数字衡量?“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介绍了八十部作品,达姆罗什认为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Harold Bloom,The Western Canon)中的二十六位作家比起来,“八十”这个数量正好合适。如果按照“世界文学是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这一定义来判定,无论是二十六还是八十都不足以概括世界文学。因此数字的意义不在于精确,而是形成一个足够予以讨论的世界文学的空间,或者说确立世界文学的阅读机制。达姆罗什一直致力于将世界文学观念理论化,因此他出版了多部详论世界文学的理论专著,而在世界文学观念的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主持编写世界文学选集,如《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Longman Anthology ofWorld Literature)。但尽管达姆罗什作为主编拥有统筹全部编者的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理论一以贯之。所以取材于他在多个国家演讲的经历和文学阅读经验的“八十本书”作为达姆罗什一人叙述的故事,替代了之前众声喧哗的状况,他们在成为网站发布的文字之前已经在达姆罗什脑中形成了一个世界文学的整体。就当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的趋势来看,“区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斯皮瓦克在《一门学科之死》中就提出比较文学的新生需要区域研究与文本细读的结合。斯皮瓦克主张“无所不包的比较文学” ,既包括文学内部的审美价值,同时关注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外部批评,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区域研究。她在与达姆罗什的对话中也提到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会对泰戈尔进行“区域化”研究。而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区域理论则更加注重世界文学中某一作家作品的“文学域”。文学域有历史与美学双重意义,在历史层面上包括与作家同时代、作家之前、作家之后三个阶段,而从美学角度解释则是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跨时空联系。但他并不主张追求实证影响的挖掘,更不支持没有任何根据的比较。例如他认为通过阅读易卜生(Henrik Ibsen)和樋口一叶(Higuchi Ichiyo)的作品可以解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James Joyce,Dubliners)的文学域,其联系在于三部作品文体特征和语言修辞的相通。在对文学域的论述中他再一次强调了翻译的重要性,认为正是罗伯特·里昂·丹利(Robert Lyons Danly)精彩绝伦的译本保存了樋口一叶《春叶影下》(In the Shade of Spring Leaves)的文体特征,从而为对比两部作品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比较在旅行中存在很多,如在第五周科塔萨尔的《美西螈》(Julio Cortázar,Axolotl)中进行了与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卡夫卡(Franz Kafka)、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等作家的比较,并得出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打破了现实主义的框架,用神秘的象征展现家园与世界之间不断转换、逆转的重要关系的结论。
四、结 语
达姆罗什在这场旅行的开场白中就强调了他选择文本的标准,即“选择的尤其是‘世界’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写作,源于它们的作者在反思围绕他们的世界,以及种种边界之外的更宽广的世界”。达姆罗什采取旅行作为构建世界文学的版图的方式,意在告诉我们世界文学并非文本意义上的静态对象,而是需要通过旅行(流通)的方式获得生机的动态阅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作为疫情时期的一场文学之旅完成了新的世界文学构建:在形式上,达姆罗什的学术权威、哈佛大学的世界知名度以及全球互联网的沟通完成了这场旅行形式上的“世界意义”,网站发布的形式也摆脱了出版社与市场的掣肘。在内容上,达姆罗什的选择更加多元,不仅增加了东方文学的比重,同时关注到小语种的民族文学和神话史诗,打破了超经典的限制,实现了跨越民族和文化的对话。在理论上,达姆罗什一人完成了整场旅行,并将自己的理论融入到对每一部作品的选择与点评中,从而使这场旅行成为其世界文学理论最纯粹的记录。但是达姆罗什在旅行中所暴露出的,依旧是他的西方中心主义。这种倾向在他对东方地区的主题命名暴露无遗:刚果和尼日利亚被定义为“(后)殖民遭遇”[(Post)Colonial Encounters],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则是“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加尔各答被称为“重写帝国”(Rewriting Empire),东京则是“东方的西方”(The West of the East)。尽管他在努力进行东西文化的对话,并且强调东方的主体性,但所有批评的参照都是西方,这场世界文学之旅自然也落入了西方逻各斯之中。而达姆罗什的“八十本书足以确立世界文学的讨论空间”的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首先,达姆罗什选择的地区并不包括俄罗斯这个文学大国,这或许可以说是为了符合凡尔纳的旅行路线而为之,但似乎过于牵强。其次,八十本书中大部分都是在十八世纪之后的作品,而少有的几部古代作品也都来自东方,如“古埃及的爱情诗歌”(Love Songs of Ancient Egypt)、《摩西五经》(The Hebrew Bible)。这样的断裂式的文学对话尽管完成了“流通”的世界文学理论实践,达成了美学价值上的世界文学目标,但却忽视了历史的持续过程,从而造成了对文学内在的人类历史的否定。尽管这场世界文学之旅有达姆罗什炫耀自己语言能力和学术实力之嫌疑,但其中所包含的对于东西异质文化的关注、对种族、阶级、性别的思考以及对疫情期间人何以为人的询问,依旧显露了他作为一名学者的人文情怀。他通过构建世界文学的方式展现了在危机时刻不退缩的人文力量,并且再次点燃了人文学者对于后人类时代重建人文观念的希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