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科幻文学事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创作、研究、影视改编、周边产业等领域成绩斐然。本文将承继《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概览 2014—2018》 一文,梳理两年间中国学术界科幻文学研究的新成果。笔者将首先概览各类蓬勃开展的科幻活动,盘点新设研究机构及刊载平台,简评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以及在海外获得的声誉,最后归纳若干研究特色和热点,供学界参考。
一
随着科幻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类科幻研究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最能引发大众广泛关注的,当属诸多异彩纷呈的会议。科幻迷的参与热情和组织活动能力,是其与传统文学研究界最明显的区别之一,这也是科幻研究在民间一直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粗略来看,此间的科幻会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覆盖性广、活动多样的大型综合性科幻会议。代表性会议有:“亚太科幻大会”“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年度性的“中国科幻大会”“星云”奖和“银河奖”嘉年华,等等。此类会议规格较高(如由中国科协主办),参与人员广泛(来自不同国家和多种职业),一般是数百或千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科幻相关议题展开研讨。旗下活动繁多,内容丰富,有论坛、讲演、研讨、颁奖、工作坊、读书会、签售会、艺术展、粉丝聚会、科研机构参观等。此类科幻行业盛会能够尽最大可能满足各类科幻从业者的多样性需要,在诸多媒体的大量报道下,对社会各阶层有着广泛影响,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大众的科幻热情。
第二类为高校或科研院所举办的规模较小但专业性强的科幻研讨会。比如香港科技大学主办“中国文学创作研究专题:华语科幻”工作坊、长春大学召开的“互联网时代中日科幻文化高峰论坛”、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科幻研究与20 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时代的中国文学状况和科幻文学变革”会议、花城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科幻文学(南京)论坛”、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因新冠疫情而线上举办的“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及其影视转化”专题研讨会,等等。此类会议的参与者主要是科幻作家和研究者,虽然主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学术水准都很高,且别具特色,体现出当下中国学界所关注的科幻前沿问题。
上述如火如荼的科幻活动也推动了一些常设性科幻研究机构的设立。近年来,中国科协系统深度介入科幻发展,直接或间接促成了不少科幻组织的产生。在已有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之外,又建立了科幻专业委员会(2019)。与此同时,各省市的科协组织,也陆续筹建科幻分支。2018年6月,四川省科幻学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科幻组织。2019年11月,国内首家科幻研究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在四川大学宣布成立。此外,新近成立的还有重庆邮电大学的“钓鱼城科幻中心”、上海浦东科幻协会、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等等。此类组织或机构大多由高校教师、出版界人士、科幻作家、科普教育从业者构成,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科幻研究的深入。
在科幻研究机构建立的同时,相关学术刊发平台也相继设立。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幻研究院联合《科幻世界》杂志社,创办了国内首个有正式刊号的科幻学术期刊《中国科幻研究》,为广大科幻研究者、作者和爱好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平台。网络版《星云科幻评论》创办于2019年,作为民间独立科幻评论杂志,以月刊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先后策划了“星云奖”“少儿科幻”“网文科幻”等评论专辑。该平台坚持“多元的、有思想的、自成体系的”办刊方针,为广大科幻读者提供及时、可靠的阅读引导。此外,随着近年来科幻研究文章的不断增多,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作家网”特别设立了“科幻”专区,并将其推送在主页的显著位置上,时常会以近乎“日更”的高频率转载科幻研究的相关文章。
在学术著作和论文的发表方面,其取得的成绩鲜明体现在每届星云奖“最佳非虚构奖”的初评大名单中—每年都有多达数十部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它们或是对作家作品的深度讨论,或是探究特定的历史阶段、创作流派,或是个人及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汇总。限于篇幅和笔者浅见,这里仅简要评点五部代表性的著作(以出版时间为续):王瑶的《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主要探讨中国科幻的“中国性”“新生代”和“更新代”作家作品、本土科幻理论的发展等,作者兼具作家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这是其第一部科幻研究文集;刘晓华的《英美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较全面分析了英美科幻小说中的生命干预、克隆人、赛博空间、机器人、赛博格、环境等相关伦理问题;黎婵的《认知陌生化:赫 · 乔 · 威尔斯科幻小说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深入讨论了威尔斯及其作品的科幻史意义和思想文化史意义,特别是其中的进化论想象与乌托邦思想;郭雯的《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辨析了克隆人科幻小说中的伦理问题,以克隆人身份研究为主线,涉及伦理身份诉求、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伦理混乱等议题;宋明炜的《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 · 诗学 · 文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精选其十余年来影响最大的20 篇论述,从四大板块纵论华语科幻:科幻在新世纪兴起的始末;科幻诗学理论的开拓、科幻叙事历史的谱系、中国科幻进入国际场域与影视后的挑战。总体而言,这些质量颇高的学术著作夯实了中国科幻研究领域的基石,也提升了科幻研究在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科幻研究的对外推广和国际交流亮点不少。这里举两个代表性的案例。英文刊物《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编辑的半年刊)在2018年第1 期推出“韩松/中国科幻专号”,刊登了韩松科幻小说《长城》《宇宙的本性》《世界是平的》的英译版,以及吴岩、李广益、贾立元、王瑶等研究者关于韩松和中国科幻的论文。英文刊物《中国文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季刊,大陆第一本全英文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致力于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在2020年第2 期推出“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研究”专辑,围绕着“如何中国?怎样世界?”主题,刊发了吴岩、李广益、姜振宇等八位学者的文章,向海外读者集中展示当代中国科幻研究的代表性成绩。不难看出,中国科幻研究“走出去”的步伐是非常坚定且目标明确的—致力于讲好中国科幻界自己的故事,并展示其独特价值。令人欣喜的是,与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影响力相映衬,中国科幻研究所取得的骄人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同行的广泛认可,海外一些历史悠久的科幻研究奖项陆续被中国学者揽入怀中。譬如,国际幻想艺术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2018年度杰米·毕肖普纪念奖(Jamie Bishop Memorial Award)授予重庆大学的李广益,以表彰其论文《中国电王:科学、技术与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该奖专门评选非英语写作的幻想艺术相关学术论文,这是首次颁发给中国学者。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2020年度的托马斯 · D.克拉里森奖(Thomas D.Clareson Award)颁发给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该奖是为促进科幻小说教学和研究、评论、编辑、出版、组织会议等而设立的杰出贡献奖,这也是中国人的首次获奖。
二
从前述科幻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如下四个重要特征和研究热点:
其一,最为亮眼的当属对刘慈欣,特别是《三体》的相关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库为例,将“刘慈欣”和“《三体》”作为关键词在“主题”类别进行检索,仅收录在文学和文艺类别下的学术文章就分别有511 篇和337 篇,其研究热度可见一斑。刘慈欣的科幻创作被誉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自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近两年刊发的文章可谓角度多样:访谈、美学价值、创作渊源、人物剖析、文化精神、译介与传播、国际影响、影视改编,等等。在著作方面,则有研究专集《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该书收录了吴岩、罗岗、李广益、王瑶、贾立元等人对于刘慈欣诸多作品的研究成果,并勾连起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化状况。在海外,著名科幻学术期刊《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A&HCI 索引期刊)于2019年总第137 期推出“刘慈欣专题”,刊发中、美、法等国学者的论文,印证了刘慈欣研究的国际性价值。如果说对刘慈欣的研究是全面开花的话,那么关于《三体》的研究就是重点突破,并且日益呈现“破圈”趋势—在科幻圈外的影响已不容小觑。举例而言,《哲学动态》杂志于2019年第3 期推出“科幻现实与思想未来:关于《三体》的哲学讨论”专辑,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吴飞、杨立华分别撰文,从不同视角对《三体》予以哲学分析和审视,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影响颇为深远。不仅如此,吴飞还出版学术专著《生命的深度》(三联书店,2019),从生命与人性、死亡与不朽、社会契约与差序格局三个维度对《三体》进行深入的哲学解读,认为“刘慈欣在生活经验和文学写作中对这些重大哲学命题的探讨,远远超过学院中的许多哲学工作者。”
其二,科幻研究资料出版和数据库建设成果丰硕。近年来,科学普及出版社推出“科幻创作研究丛书”,陆续出版有《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五册)、《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该丛书既有对重要作家的研究成果汇总,也有对中国科幻通史、通识的资料整理,并因其重要价值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非虚构作品金奖”。2020年,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第一辑(李广益主编),该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系”是对我国科幻文学创作的一次全面整理,预计约五辑数百万字,将完整、系统地收录中文原创、编译的各类科幻作品。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国科幻“久隆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该项目以号称“中国第一科幻迷”的徐久隆先生的名字命名,旨在收藏与中国科幻相关的实体期刊、图书、连环画、电子期刊、同人出版物、多媒体出版物等,最终呈现为一座大型的公益性网上电子档案馆,数据库持续更新中。
其三,人工智能及相关议题成为科幻研究的热点。人工智能议题虽然很早就是科技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在文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却兴起于最近几年。代表性的会议有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人工智能与世界文学”跨学科研讨会(2018年9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 “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2019年11月),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年10月)。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方面,则有2020年度吕超的“科幻文学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杨丹丹的“人工智能写作本体研究”。在高级别刊物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则有:《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2 期,王一平的《从 “赛博格”与“人工智能”看科幻小说的“后人类”瞻望—以〈他,她和它〉为例》;《文学评论》2019年第3 期,刘希的《当代中国科幻中的科技、性别和“赛博格”—以〈荒潮〉为例》。笔者以为,在科技发展和时代大潮下,人工智能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是一座储备丰富的金矿,有待感兴趣的学者去深度发掘。
其四,科幻文学研究一直彰显人文情怀,这尤其体现在对当下新冠疫情的回应上。瘟疫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从约两百年前“科幻文学之母”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 (1826)起,延绵至今、从未断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中国科幻界也贡献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现实关怀的研究成果。2020年9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后疫情时代中日SF 高峰云论坛—科幻与人类文明新希望”,与会嘉宾既有中日两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川端裕人等),也有科幻编辑(姚海军),更有诸多科幻研究者(孟庆枢、林譲治、林久之等),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科幻在直面病毒、反思文明、展望未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有关疫情的文章方面,《文艺报》于2020年3月陆续刊发了吴岩的《科幻小说中的流行疾病》、李兆欣的《疾病书写与科幻的本质特征》;《科普创作》杂志在2020年第2 期刊发了萧星寒的《科幻中的瘟疫:人性舞台、现实恐慌或是思想实验》;《文学报》则在“科幻无界”专栏首期邀请青年科幻作家顾备作为主持人,采访十余位科幻作家,畅谈他们眼中的病毒世界与科幻写作视野下的精神构建。不难看出,科幻文学研究并非阳春白雪的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近年的科幻研究界也日益重视对自身发展脉络的总结。由吴岩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连续发布年度性的《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力图将中国科幻事业由文学扩展至整个产业链。2019年第4 期《科普创作》杂志推出的“科幻产业文化与学术研究”专题,便是吴岩教授团队“制作年度科幻产业报告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四篇报告讨论的主要时间节点约为2017—2019年,分别对科幻电影、网剧、奖项、展会、硕博论文、翻译、动漫、美术、教育、学术发表等进行梳理。鉴于该系列文章的涉及面更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其与本文参照阅读,两相映照、各取所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