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生态阐释学”——文学应当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地,一个能够自我循环、良性运转的生态系统,里面有奇花异草,也有平凡无奇的小草和灌木。从生态系统来看,奇花异草有奇花异草的意义,小草灌木也扮演着自身的角色。对于其中正在蓬勃生长的新力量,不应一味以外部角度去评判——相比于前人有没有新意、相比于同龄人够不够成熟——而是回归个体生长的角度,看看他们能否回应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历史位置以及社会角色所需要面对的处境和难题,写出对于自己生命而言至关重要的作品。
在过去几年中,来自青海的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给文学界带来了许多惊喜。他的《巡山队》《荒原上》等小说,写深山丛莽之中的追击与偷袭,也写牧人命运无着的日常,但那些独特的环境与别样的故事中,分明潜藏着强有力的叙事内核,即便将小说背景换做现代都市,仍然具有冲击力。应该这样形容,这位年轻的小说家,并未参照现成的审美模式,给自己的故事添加意义与深度,也没有把个人经验处理成他人眼中殊异的风景,他忠实于此时此地,切近观察自己的周遭,那些让人感到熟悉或陌生的处境,以及人们对于降落在身上的命运之理解,叙事因此得以成为更具普遍性和生命力的表达。我也由此而心生期待,或许在另外一些或荒芜或富饶的所在,还有更多沉默而执着的青年作者,在自己的一小片园地里生长着,等候读者辨认出他们的面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