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虎,已经对峙了一盏茶工夫。 那斑斓巨虎虽然饥肠辘辘,却也被李白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貿然出击。在李白身后,吴指南的尸身颇显丰腴,正是它惹得猛?虎流连不去。
多年前在家乡蜀地,李白豢养过许多珍禽异兽,经验告诉他, 不能怂。只要自己周身暴露出一丝恐惧,这百兽之王就有机会大?快朵颐了。
汗水顺着手中长剑点滴下坠,就在李白两腿疲软快要撑持不?住时,那猛虎眼中带着遗憾的神色,转身消失在深林中。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同来却不能同归。李白将吴指南浅埋?在湖边林木扶疏处,便沿长江一苇东下了。
在那之后,李白看过了千般美景,也邂逅了别样人生。数年后重来旧地,只因尚有一诺未践。 他掘开吴指南坟墓,只见骨殖铿锵,筋肉犹在。他含泪持刃,剔去筋肉,洗?净灰土,把这些骨头裹起来带在身上。
此时的李白,已然是个拮据不堪的?穷光蛋。在和吴指南的遗骨朝夕相处了?几天之后,他终于借到一笔钱,将这位?不幸的友人改葬于武昌城东。
一切结束,李白长舒口气。友人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二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能和杜甫争 夺一哥的大诗人,李白家世、生平诸多?事项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所以本文的?很多叙述只算聊备一格)。即便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背几首李白的诗,不影响李白?仍是个谜一样的男人。
根据李白自述,他祖上来头不?小, 是东晋时期雄踞敦煌、酒泉一带的凉武?昭王李暠。如果再往前追溯,这个家族?在汉代还出过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飞将军李广。
如果李白不吹牛,他便和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唐玄宗见了李白,也该?叫一声族爷爷(辈分很高)。
天知道犯了什么罪,李白的先祖在隋朝末年迁出中原,谪居西域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公元?701?年,李?白就出生在这里。
李白家族为何离开中原?还有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说法——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事变中,李建成为李世民所杀,?其家人也被斩草除根。但李建成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李白的先祖却颇为幸运,?在李渊等人的保护下逃往西域,成为漏?网之鱼。
无论如何,特殊的家世让李白幼年?在异域成长,五岁那年,才随父亲李客?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现有资料来看,少年李白的家境是?极为殷实的,但李客居然放弃大城市,?而选择在群山阻隔、僻处一隅的昌隆定?居,他在躲避什么?就连尊姓大名也不?敢明白示人,所谓“李客”,不过一个标?示其客居身份的代号而已。
在这样迷惑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 怎样的秘密,怕是永远也无从知晓了。
由于家境优渥,李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有一点十分奇特?:当时的?读书人都把熟读儒家经典考取功名进入 仕途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而李客却?似乎并没打算让儿子走这条路。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从神仙道教到诸子百家,?在父亲的默许下,李白小时候手不释卷?的,竟然是一堆对提分和升学没啥帮助?的课外书。
李客有钱的程度,已经无需儿子陪?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了吗?事实上,李?白一辈子的确没参加过科举考试,有人?说是因为他看不上。皓首穷经博取功名,?论资排辈升职加薪,这太慢太不高端了。?李白的理想是高谈雄辩,把皇帝一顿忽?悠,直接当上宰相或者帝王师。这种人?在古代不叫骗子,叫纵横家。
也有人说,李白就算想考,朝廷也?得让啊。李客是个商人,“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李白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无论如何,少年时代的李白比今天?大多数孩子都幸福,他读书全凭兴趣,?没有拿着教鞭的老师塞给他一堆真题和 教科书。课余时间,他甚至还当起了动?物饲养员,和小伙伴东岩子隐居在岷山?之?阳,以山林为牧?场,饲养大批奇禽,?一度引起了地方政府的注意,要向朝廷?举荐入官,却遭李白断然拒绝。
李白饲养飞禽当然不是想从事餐饮 行业。《列子》中有个著名典故“鸥鹭忘?机”,能和禽兽亲密无间地相处,是道家?推崇的至高境界。对升学没有太大兴趣的李白,把心思花在了学道修仙上。 注意,这不是熊孩子的三分钟热度,李白一生留下了大量和炼丹、炼药有关?的诗句,政治上失意之后,他更是直接?跟着齐州高天师接受道箓,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官方认证的道士。
李白被称为“诗仙”,和他一生对修?仙的执着是分不开的。他甚至把这种虚?无缥缈的追求传染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 好朋友——杜甫。
李白曾听说王屋山有个道士华盖君,?修成了长生不老之术,就拽着杜甫一同进?山寻访想要拜师,没想到他们来晚了一步,?华盖君已经死了(幸亏来晚了)……
三
男儿贵有四方之志,成年后的李白,?终于要开始为前途而奔忙了。
公元 725 年秋,25?岁的李白沿长江 浮舟东下,无边的星辰大海在他眼前缓?缓铺开。
如此重大的远行,不可能没有好友?流连送别,但此时的李白胸中显然并没?有多少离愁别绪,所以在李白这一时期?的诗作中,最扎眼的却是这首《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处在同样年纪的杜甫曾于漫游途?中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洋?溢着?凌云?壮气?的名?句,李?白这?首《渡?荆?门送?别》?虽不?像杜?甫那?般直?抒胸臆大放豪?言,?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如此?气吞?山河?的笔?触已?然说明了一切。
那是李白一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是?大唐最美好的年华,无数绮丽的梦如雨?后森林里的蘑菇壯实饱满,遍地开放,?无数壮美的图景在李白年轻宽广的胸怀 间摇曳激荡。
当然,这样昂首天外傲然睥睨的心?态,还和一件事分不开,那便是雄厚的?家底。李白出川时李客朝他银行卡里存?进去的零花钱,一定是个“天文数字”。?李白因此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动不动就?给别人散金打赏: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光是打赏落魄公子就花掉三十余万,其他开销可想而知。如果你问那时的李?白,他交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 反正都没我有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对待金钱的态度说起来痛快,但很?快就让他尝到了苦头。
不知什么原因,李白突然变穷?了。 前一秒还是个直播间里挥金如土的土豪,?后一秒就陷入了“孤剑谁托,悲歌自怜”?的凄凉境地。就连给死去的好友吴指南?办南方特色的葬礼(学名叫“二次捡骨?葬”),都不得不通过借贷来完成。
很显然,四川老家那边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李客他老人家大概炒股票?乱加杠杆,又或者重仓的 P2P?突然爆雷。 这一切,李白讳莫如深,千载而下也便?永远成谜。
四
就在李白彷徨失路之际,一根橄榄?枝意外地横在了他的跟前。从此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宰相之家的上门女婿。工?作地点 :湖北安陆,结婚对象?: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以工商之家而娶前宰相孙女,这?门?亲事?李白?无疑?属于?高攀?的一?方。官?宦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子想必是知书达?理,?温婉可人。?可在婚后的十多年里,?李白过得并不开心,?所谓“?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他的一腔壮志豪情被压抑得很厉害。
尤其上门女婿这份工作,即便在今?天也要遭人嫌弃(详情请参考《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放在古代,地位更?是极为卑微,许多朝代甚至专门制定了?针对性的歧视条款。
为了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婚后的李?白以湖北为据点,四处漫游干谒。他的?人生目标很简单,也就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已,但从安州(即安陆)的两位长史?到著名的韩朝宗再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 公主,这些人显然都不认为李白有这个?本事。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赠郭季鹰》)?入赘许府,没能显著提升李白的社会阶层。纵然心气高过天,现实却像一?只无情的巨掌,把他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公元 735 年,年仅 35?岁的李白写出 了旷世神作《将进酒》。35?岁,不过是人?生云程发轫的年纪,李白却对岁月的流?逝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恐惧。
也许在旁人眼里,这位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的青云豪士,这位貂裘名马换?美酒的风流才子,面对未来该当满怀高?掌远蹠的雄心才是,可其实,在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飒爽英姿底下,少年壮志?早已被万古愁消磨得千疮百孔了。
在寄人篱下又干谒无门的十多年?里,李白最大的欣慰,便是臭味相投地?交到了几个知己好友。千年过去,今人?很容易觉得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纯属蹭 热度。这当然属于时过境迁带来的误解,?人家岑勋也是当时名士,元丹丘更是李?白一生挚友,李白后来能入宫供奉翰林?登上人生巅峰,就得益于元丹丘的鼎力?推荐。
由于同居湖北,李白和大诗人孟浩?然也结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神仙情谊。?和面对岑夫子丹丘生时的放纵情性不同,?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在这位前辈大?咖面前,还是要收敛一下行迹,好好扮?演一个端庄的小迷弟的。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和《将进酒》的奔放谑浪相比,这首诗是不是无比乖巧?别以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待人接物就没了基本?的情商。在死党面前肆无忌惮,在前辈?面前乖巧端庄,演员的这点基本修养还?是要有的。
五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在和许夫人十多年的婚姻里,李白并不是个称职的丈夫。许夫人为他生下?一子一女,李白也未能尽到父亲的职责。?他时常烂醉如泥,又总是不着家,读李?白诗固然让人大呼过瘾,但和李白过日?子,体验不会太好。
大约在公元 740?年,许夫人不幸离?世,40?岁的李白成了鳏夫。独自拉扯一?对子女固然艰辛,还有比这更严峻的处?境?:在李白背后戳脊梁骨、风言风语的?人越来越多,他已经没有理由继续赖在?许府了。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岁》)?作为唐诗天空最耀眼的双星,40 岁的杜甫正在长安艰难“北漂”,40?岁的李 白也没好到哪去。他不得不拖儿带女离?开许府,投奔茫茫江湖,暂时栖身于东鲁。
在那里,李白又有过两个女人,但都没?有明媒正娶。她们大概帮李白分担了不?少持家育儿的烦劳,其中一个还为他又?生下了一个儿子。
和所有不成功的男人一样,李白没?少被自己的女人嫌弃,所以在公元 742?年秋,他终于被唐玄宗召入宫廷供奉翰?林时,除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没忘记讽刺一句?:会稽愚妇轻买臣(汉?代朱买臣发迹前也曾被妻子嫌弃),让你?当初看不上我!
供奉翰林是李白一辈子最高光的时 刻。在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联袂推荐下,?唐玄宗用极其特殊的规格召见了李白——?“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先别紧张,这里的“床”只是坐具,?别想多了。“御手调羹以飯之”大概也只?是为了表示恩宠,象征性地摆弄一下羹?汤,毕竟,唐玄宗亲自喂饭这样的待遇,?大概率会被杨玉环垄断,不可能轻易赏?给一个 42?岁的男人。
因为长期抑郁不达,李白一向没少?遭人冷遇,这下好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周围人的?态度自然也跟着急剧转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长安这个巨大的名利场,张开它纸醉金迷的怀抱,接纳了李白。 和那些见风使舵的势利眼不同,一位前辈诗人发自肺腑地欣赏李白的诗作。?在忘记带钱包的情况下,他竟然解下象?征身份的金龟换取美酒与李白畅饮,还?给这个小自己四十多岁的后辈想了个爆 炸性的营销方案?:小伙子,以后你的江?湖名号就叫谪仙人吧,肯定能红!
在这位前辈诗人的大力转发下,李?白谪仙人的名号响彻长安城。直到多年?后点检往事,李白仍对此念念不忘?: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对酒忆贺监》)。是的,这位前辈诗人就?是《咏柳》?和《回乡偶书》的作者,贺知章。
六
可在我们今天看来,那是多么奢侈?的一次相遇!
诗人闻一多曾用一段热情洋溢的笔 墨形容当时的场景 :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
李杜同游,日月同辉,也只有伟大?的盛唐,才能挥洒出如此华丽的手笔。
而高适的加入,又让这一笔更添风力。?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慷?慨不群且放纵不羁的高适,在性情上无?疑和李白更为接近。且高适比李白大一?岁,是同龄人,杜甫则比李白小十一岁,在三人把臂同游之时,杜甫对两位前辈?大咖无疑会带上仰望的神情。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杜甫《遣怀》)?虽然李白没有留下此行的记录,但从杜甫的诗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情景?该是多么风云际会,诗酒风流。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一见如故的三位大诗人,显然谁也想?不到,?十一?年后?的一?场战?乱不?但席?卷?天下,?还将?不由?分说?地把?他们?抛向?各?自的?命运。?也是?到那?时才?能真?正看?出来,744?年夏秋之间的这一番诗酒高 会,谁只是周旋应景,谁又毫无保留?地走了心。
八
除了杜甫,上天给李白发放的第二?个彩蛋,仍是一位前宰相的孙女。大概是 749?年,李白在汴州迎娶一位宗姓女子,?这位宗夫人陪伴李白度过了晚年的风风 雨雨。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为何李白的两?段婚姻,都娶的是前宰相的孙女?
娶妻追求名门高第,是唐代士子普?遍风?气,寒门士子就更是如?此。毕竟,?借助妻子家中的人脉,仕途会顺利许多。
李白作为商人之子,社会阶层那是?相当不高,他当然也想娶当朝宰相的女?兒或者孙女,但人家显然不会搭理他,?于是退而求其次,他把目标转向了前宰?相的孙女。
和第一次婚姻一样,李白仍以上门?女婿的身份住在宗夫人家里,此时他已?年近半百,却还寄人篱下,日子当然不?会太好过。
宗夫人贤惠,对李白也颇为用?情, 但宗府其他人可就未必这么善良。
寻常的歧视、嘲讽倒也罢了,最让?李白痛苦的,是骨肉分离。在第二段婚?姻存续期间,李白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一直寄养在山东。即便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李白也没能把孩子接?到身边(原因不明)。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寄东鲁二稚子》)?作为父亲,李白实在没能尽到基本的职责,这导致他的子女不但缺少父爱?母爱,也无缘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的?结果便是阪上走丸般滑向了社会的更底 层。在李白身后,伯禽以布衣终老,伯?禽的两个女儿更是直接沦为农妇。名动?一时的谪仙人,其后代竟然就此湮没无?闻,成了“绝嗣之家”。
九
李白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出现在?安史之乱期间。
公元 751?年,李白北上幽州(今北京),?和许多落魄文人一样,中央的路子走不?通了,他想再试试军旅幕府的路子。
众所周知,设藩镇是为了保境安民,?可镇守幽州的这位仁兄,却有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造反。此人名叫安禄山,?当时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十五万雄兵,?李白到幽州,没费什么劲就察觉出了安?禄山的狼子野心。
李白不是骆宾王,没兴趣做改天换?日的风险投资。他本该向朝廷示警,但?此事纯属徒劳——早就有好几箩筐的人告发安禄山准备谋反了,架不住唐玄宗?对安禄山信任过头,不但没引起警惕,?还每次都把告发者绑起来送给安禄山发 落。这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敢离间?我们君臣,这就是下场!
很显然,在盛唐河清海晏的表象之?下,一场滔天巨变正在蠢蠢欲动。用不?了多久,它就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改写所?有人的命运。
公元 755?年冬,安史之乱终于爆发,?长安沦?陷,玄宗奔?蜀,路上仓促禅位,?太子李亨登基,是为肃宗。
为了激活一切力量对抗叛军,玄宗?接受宰相房琯的建议,实行诸王分镇。?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于是在南方聚集一 批兵马,号称勤王平叛,实则想要割据?一方,与肃宗争雄。
李璘比肃宗小九岁,本是肃宗一手?带大的,两人打小亲密无间,常在一张?床上搂着睡觉,不过在皇位面前,这点?深情厚谊自然算不了什么。
李璘的想法倒是蛮不错,他知道争?天下不能光靠打架,还得收买人心,得?多找几个名士大 V?来抬抬轿子捧捧臭脚。 可惜名士大 V?大多不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璘这架势不太对,于是李璘的 HR?们手握大把高薪却完全招不到人。
就在团队快要绝望时,李白来了。
这可是玄宗亲自转发过的大 V 啊,公司?的宣传工作有救了!
李白为何要加入李璘的军队呢?在?李璘兵败后他发微博这样解释?:“我是为?了杀敌报国!”评论区刷了几百条“真?的吗?我不信”。
李白又加了一句?:“我其实也不想,?我是被逼的!”
隔壁王维眼睛一亮?:“是的是的,我之?所以做了安禄山的伪官,也是这个情况!”
王维顺势翻出他发在小号上的一首 诗 :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伪燕(“燕”是安禄山政权的国号)官服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唐朝心啊!?可這样表忠心的证据,李白却一样也没有。更要命的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李白当时写了一堆《永王东巡歌?》,大?张旗鼓地发博给李璘做代言,这下好了,?铁证如山,百口莫辩。
在肃宗和李璘的兄弟 PK?中,李白的?两位昔日好友和他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杜甫“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在肃宗那里讨到了一个左拾遗的职位。?高适就有点厉害了,他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李璘的大军就是由他统率。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对李璘,对自己,对时局,李白都抱有极高的期?待。可惜他看走了?眼,?李璘志大才疏,?高适的大军尚未压境,?他竟然被几个小干部率领的地方武装?荡平了!失败的方式很羞耻,几乎是?不战自溃。
李白的“谢安梦”,只做了不到两个?月(亏大了)。作为附逆的乱臣,李白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十
公元 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大才子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刷爆朋友圈,连武则天都不得不脸色铁?青地点了个赞。后来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不知所踪,也许他逃亡技术高超,保?住性命,从此退隐江湖。
李璘兵败后的李白,就没骆宾王这?么幸运了。他刚逃到彭泽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地方),就被官兵抓?住了。
附逆的罪名不是小事,当时网上舆?论一边倒,都觉得李白罪无可赦,死不?足惜。只有杜甫倔强地说了一句?:各位?手下留情,这是我爱豆(《不见》: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然后网友骂声?一片。
在身陷囹圄等候发落的日子,李白?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当年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小伙伴高适,是不是已经做?到了淮南节度使?
不用辛辛苦苦熬资历,抓住机会在?短时间内就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李白?梦寐以求的事情高适做到了。如果永王?李璘不是这么窝囊废,李白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机会呢?
怪只怪李白眼神欠?佳,押错宝?了。 在李白看来,以高适如今的地位,随便?伸伸手拉自己一把,肯定没问题。话虽?如此,当初一起打打闹闹没大没小的朋?友,突然间要向对方摇尾乞怜,心里总?有几分不是滋味。
好在这难不倒我们的诗仙,咱不把?话说太明白不就得了?
就这样,高适收到了李白托人转过?来的一首诗。在诗里,李白把高适一顿?猛夸,把他夸成和张良不分伯仲的盖世?雄杰,这类诗的套路通常是卒章显志,?最后总要提提要求的(可参考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但?李白诗歌的结尾,却只是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又是流泪,又是失语(《?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就是不肯说他有什么要求。
高适就算是八岁小孩,估计也明白?李白这时候来信,是何居心。但既然李?白自己不明说,高适也就不用费劲去斟?酌拒绝的说辞,直接装傻就行了。说到底,?当年那点交情值几个钱?一不小心惹一?身臊,就得不偿失了。
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苟富贵无相?忘这么幼稚的想法,李白大概不会再相?信了。虽然在宗夫人和一干朋友的奔走?斡旋下,李白短暂地出了狱,但最终还?是被判长流夜郎(今属贵州梓桐),刑期?三年。对一个 58?岁的老人来说,这几乎?和死刑没什么区别了。
十一
当初李白接受李璘礼聘下山,宗夫?人就表示坚决反对,果不其然,不听老?婆话是要吃大亏的,这条定律放在诗仙?身上也不例外。
后来李白终于身陷囹圄,宗夫人立?即开启暴走模式,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虽然事业上遭遇连环暴击,却能娶妻如?此,不得不说上帝在李白面前关上一扇?扇门的同时,是开了一扇窗的。
李白出发去夜郎那天,宗夫人带着弟弟来浔阳江边送别。大概是觉得无颜?面对妻子,李白只给小舅子写了首诗。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想当年宗家得宠时是何等赫赫扬扬,如今我作为半个宗家人,当然也想让老?祖宗的坟头冒几缕青烟,可是我这么努?力,最终,也只是给家里添了点堵而已。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在风尘流离的路途上,面对渺不可知的远方,李白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他的眼睛看过了整个盛唐的绚烂芳华,?却始终惦记一张朴素且不再年轻的面庞。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自代内赠》)?从前李白独自在外打拼,还故意开妻子的玩笑,他不说自己思念妻子,却?倒打一耙去渲染妻子如何独守空闺牵挂 自己,这“无赖”的嘴脸大概让宗夫人?只能又气又笑吧。
还记得初入李璘幕府之时,是平生?少有的意气风发。天底下的男人都擅长?给妻子画大饼,我们的诗仙也不例外。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别内赴征》)?亲爱的你看,我终于有机会大展宏图了,这是天大的好事,你不要不舍得?放手。我唯一害怕的,是等我飞黄腾达了,?一身的土豪气息回来,你会嫌弃我太庸?俗,不理我呢。
把征服世界的成果像餐后甜点一样 放到盘子里摆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可惜李白这个梦咻的一?下就醒了,转瞬间,曲阑人散,天各一方,?道阻且长。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南流夜郎寄内》)?虽然和妻子不通音问,但一路?上,有件事李白自己也没有想到。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作为“犯罪?分子”,李白應该披枷戴锁,由两个凶神?恶煞的壮汉押送,稍不满意就是一顿鞭?子。而实际上,李白此时早已名满天下,?路上不但没怎么吃苦,居然还经常受到?地方官员的隆重接待。
俗话说吃人嘴短,领导的饭尤其不?可能白吃,吃完是要干活的。领导雅兴?大发,赋诗一首,李白不能不唱和一下?吧?饭是领导请的,你这诗里头不能不?提一下领导的名字吧?
说实话要有这样的热度我肯定也是 要蹭一下的,能在李白的文集里留一个?名字,绝对属于极度稀缺资源。一不小?心撞上《赠汪伦》那样的爆款,就更是?赚翻了。
在这些领导们的“供养”下,李白?一边赶路一边长肉,终于在公元 759?年 春到达白帝城,距离夜郎一步之遥。而?就在此时,一场席卷了关中大地的灾难,?却让李白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机。
十二
俗话说得好,上天有好生之德。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古代的皇帝们一言不?合就大发慈悲搞优惠酬宾活动,目标人?群是各种款型的犯罪分子。
大致操作方法,是把死刑改为流放,?而原本要流放的则原地赦免。这个活动?有个学名叫“大赦天下”,因为牵扯面太?广,显然不适合经常搞,多少年也盼不?来一次。
可就在李白奔赴夜郎期间,关中地?区发生了重大旱情,眼看就是一场大饥?荒。为了向上天祈福,唐肃宗搞了一次?大赦天下,让李白赶上了。
朝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时候读这首《早发白帝城》,曾以?为它是年轻人朝气蓬勃的远行,后来才?知竟是垂暮之人大难不死的狂喜。白帝?城和三峡猿啼,在古人笔下从来都是哀?苦的意象,诗仙不愧是诗仙,笔补造化,?驱遣万物,用哀苦的意象也营造出轻快?昂扬的气氛来。
遇赦后的李白,终究片刻也闲不?住。他花甲之年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锦绣?山河,?依然?在寻?找一?展青?云抱?负的机会。
流寓江南期间,听说李光弼率百万?大军讨伐安史叛军,李白曾试图投笔从?戎,结果走到半路就被病魔击倒了。虽?然胸中仍有豪情激荡,李白渐渐明白?: 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时候宗夫人大约也已经离世,日暮?途穷的李白只能选择到当涂(在今安徽)?依附一位在当地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到了风烛残年还需要“啃老”,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唯一令李白感到欣慰?的是,安史之乱发生时,他的子女不在?身边,他风尘满面踏上流放道路时,子?女仍不在身边,而当他在当涂抱病辞世,?他的儿子伯禽终于也移居到此处,陪伴?李白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想当初年少气盛,李白曾以一首《上?李邕》怒怼前辈大咖,“大鹏一日同风起”
的豪言壮语掷地作金石声。这下好了,?当初吹过的牛终究是错付了,一辈子的?努力就这样颓然落幕。
尽管如此,一腔热血不肯凉,一身?傲骨仍铿锵。扶摇直上翱翔九霄的大鹏?鸟,早已成为李白的人生图腾。在李白?的绝笔诗《临路歌》中,我们依然看到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意思是?:大鹏振翅飞过八方,在半?空中却没了力量。
这烈火烹油的一生,即便被命运按?住了头颅,不影响他在低处高歌,在阴?影里怒放。即便乌云遮住了所有的阳光,?他还能点亮心中的热火,用自己沸腾的?体温让那些黑暗的角落也变得滚烫。
人的肉身百般局促,灵魂却可以游?于万仞。很少有人能像他,在一生的时?光里活出了两个李白。
一个李白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在人?间上下求索,四处碰壁,历遍沧桑?;另?一个却始终遗世独立,纤尘不染,从未?打云端下来过。
一个李白作为女婿、丈夫、父亲、大?V, 都饱受诟病?;另一个却浑身长满光芒,?值得人间最美的赞颂。
在讲究中庸之道的时代,他活出了?真我的风采。在戴上面具方能如鱼得水?的中国社会,他坚持做个嬉笑怒骂肆行无忌的孩子。
他本该是仗剑江湖的侠士,却把路?见不平的怒吼化作了锦心绣口的诗篇。?他自命不凡,在现实面前如此可笑,却?让伟大的盛唐多出一个嘹亮的音符。
最终,他还是没能在世俗的世界乘?风破浪,却以星辰的姿态高悬于夜空,?让千秋万古的中国人都能在举头眺望?时,眼里闪过一阵温暖,胸中涌起一股?力量。
十三
作为一生都充满了浪漫传说的谪仙 人,除了缠绵病榻最终一病不起,关于?李白之死还有这么一个版本 :公元 762?年冬,安徽当涂,有人在?采石江边看到奇异的一幕?:李白着宫锦 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也许,这才是谪仙人挥别人间的正?确姿势吧。
彭敏?19?8?3?年生于湖南衡阳,?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北 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曾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年度新人奖、?中央电视台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冠军、?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