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的画卷,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里,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一贯注重团结一心、互帮互爱、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民族团结之花代代浇灌、时时培育、处处盛开。今天暂且不说海北大地上流传着多少民族团结的故事,暂且不提浩门河畔、牛心山下、湖滨藏城里传诵着多少个民族团结的英雄楷模的故事,先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海晏县原托勒蒙古族乡,民族团结、和谐相处了几百年的故事吧!
“唯有具備强烈的合作精神的民族,才能生存,创造文明。”海晏是个一汉、藏、蒙古、土、回等1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在原来的八个蒙古旗中,有一个蒙古旗叫“南右后旗”(俗称托茂公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蒙古族王公部落。因历史的种种原因这个旗接纳了伊斯兰教同胞,认可和保留其信仰,并共同团结生活了几百年,人们习惯上把信仰伊斯兰教的这部分人称为“托茂人”或“托茂鞑子”。?俗话说“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蒙古族的这个举措,是?“?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心怀,是一种多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凝聚,它还是一种善良、友好、宽容的结晶。
1949年9月11日,海晏宣布解放,“托茂人”和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一样,有了信仰的自由。解放后,党和政府执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划分阶级与牧工、牧主两利政策,建立了基层政权,该旗组织了一个常年性的互助组、两个季节性互助组,和蒙古族和谐地生活生产,成了新中国的主人;1958年因国家修建二二一厂,这个部落的大部分和海晏其他民族一样,服从国家安排,接受了大规模的搬迁,迁往祁连县默勒乡、野牛沟乡和托勒牧场。只有少部分人留居海晏县。在48天搬迁的风雪路上,托茂人和蒙古族相互搀扶,相互照顾,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大搬迁的使命,为国家成功研制原子弹,也做出了一份奉献。与祁连的各族人民,从此在生活、生产中融合在一起,发展进步。这些操蒙古语,兼通汉语的人群,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部分人还会用藏语表达。他们的饮食、服饰、语言、居住都和蒙古族一模一样,婚礼、葬礼和信仰与蒙古族不同。
托茂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按伊斯兰教教规宰食牛羊肉。禁食猪、狗、马、骡、驴等肉,禁止吸烟、喝酒。婚、丧仪式与回族基本相同。在上五庄有其公共坟地。小孩出生后,请阿訇起经名。一般与回族通婚。遵行伊斯兰教“五功”,过“尔德节”和“古尔邦节”,不过“圣纪节”。解放初期,海晏曾在哈勒景建过1座土木结构的清真寺,阿訇从上五庄、西宁等地聘请,1958年拆毁后又在祁连托勒牧场建立1座清真寺。当今海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400多人口,政府在海晏县城东面为穆斯林群众修建了一座较正规的清真寺。这足以说明各级地方政府,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民族经济所做的工作。
这两年我接受海晏县人大常委会聘请,编纂《海晏托茂公旗的历史踪影》时,接触到了不少有关民族团结的人和事,我想把托茂人与蒙古族之间、与其他民族团结互助的零散故事讲给大家听。
采访录(选段):马有清,男?,44岁,原托茂家的后代。现居住在海晏县甘子河乡托勒村。2013年10月2日他主要谈了两件事,一是关于他们的根脉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是原托茂公旗的旗民,因历史进程的一些缘由,人民公社化期间他们被工作组说服、征求意见后改为“回族”,起初觉得无所谓,现在感觉到当初很不慎重。这点海晏托华村的“托茂鞑子”的想法和祁连的原托茂人韩占龙的想法是一致的。他还说:每到冬季储存冬肉的时节,托勒、托华、温都三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村社,左邻右舍,托勒草原信佛教、信伊斯兰教人家的冬肉都都请阿訇宰,这样一来,托茂人走到谁家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进餐,大家其乐融融。这个象征民族团结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了各民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发展、进步,这是一个真理。
马有清是个从医二十年的乡村医生。村医是农牧民身边的“健康守护人”,这片草原上的人们从不分彼此,和睦相处。有个头疼脑热,只要一个电话或捎带一句话,他就会赶到患者身边。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嘘寒问暖,知根知底。他还说:“虽然有时候我的能力还有限,但为了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我会坚守着脚下这片生养我的草原,保护家乡百姓的安康。”
2014年4月7日回访时,他又感慨地说:“时代在飞跃,科技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变化、融合,托茂人的生活习俗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在统计托勒地区托茂人数时,感触最深的是,这个蒙古族部落的蒙古族‘汉化’严重,托茂人‘回化’严重。不过这是多民族族群文化融合、社会和谐发展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婚姻是主要一个方面。“他还拿出老一辈使用过的一只有三道箍的木制奶桶和他保存下来的王爷衣服上的寿字铜扣,进一步告诉我们他们的根脉。他还强调1958年前他们的生活习俗完全和蒙古族一样,没有闭斋、开斋一说,和部落里的蒙古族一起过春节。
他还说:“无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发展,托茂人及其后代与本地的蒙古族、汉族、藏族仍旧保持着和谐相处的关系,团结互助的故事天天在发生,数不胜数。如:互相照看孩子,互相守护冬窝子,从不锁门从不计较信仰。邻居家需要帮忙时,只要打个招呼,就会去帮忙,什么剪羊毛挤奶、收(放)牧牲口、照看病人、代买物品、搬迁帐房,时时事事都能坦诚相待;接人待物方面仍旧保持原有的淳朴礼数,像蒙古族一样全家大小都要出门迎接客人,一定要说‘散贝淖’(蒙古语,你好)、挡狗、拴狗。热情礼貌地招待,伸出双手,手掌向上,毕恭毕敬地弯腰敬茶、敬酒;送客时,主人亲自解开橛子上的马缰绳,把缰绳送到客人手里,如果是摩托车先给车和客人让道,全家大小都要向客人说:‘巴意力台’!(蒙古语,再见、再来),目送客人上路后,才能转身回家。”这里不分男女老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秀的民族风俗、文化、品质,在团结中互邻互惠、共同分享了。
团结是力量,和气才能生财。五人团结是一只虎,十人团结是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昆仑山。以上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蒙古族及托茂人、汉族、藏族、回族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出的民族团结之花,这是盛开在金银滩草原、海北大地上的一束娇艳的民族团结之花,经久不败。这万花丛中夺目的民族团结之花,构建出了草原上那永久的和谐之美,繁荣之美。
作者简介:严凤兰,蒙古族。青海省作协会员,多篇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出版个人文集《一片蓝色的天空》《一条蓝色的哈达》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