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爱在青海湖南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海湖 热度: 13297
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一处山峦起伏、江河涌荡、壮阔又博美的高大陆,这就是以闻名于世的青海湖而得名的中国西部名省——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州。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其医疗卫生事业迈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一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始建于1955年,六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历届医院领导及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下,现已发展成为青海藏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司法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和青海藏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这里是省州医学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基地、卫生部防盲治盲中心以及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基地,急诊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州地级医院的前列。从1994年起,先后三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在这所医院里,有藏、汉、回、土、蒙、满及哈萨克等1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职工总数的45.65%,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医疗服务范围除海南州所属五县44万人口外,还辐射到青南藏区周边兄弟州县。同时,承担着109、214国道和青海湖旅游线交通肇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任务。年门诊诊疗人数在120000人次,年住院人数11000人次,手术在2000例,服务对象80%为农牧民群众。

  在海南州上下奋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和模范州建设中,海南州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卫生事业”为主题,结合医院发展实际,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海南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旦正太看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医院始终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建设平安医院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纳入医院发展建设规划中,做到年年有计划安排,年年有考核评比。为明确职责,落实任务,还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下发《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目标与任务。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海南州人民医院的高亢旋律,各族医护人员手挽手、心连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

  二

  走进海南州人民医院,映入眼帘的是青海湖海心山假山喷泉雕塑、惟妙惟肖的高原精灵藏羚羊雕塑、三江源假山瀑布、风景宜人的白塔公园等花园式医院的全景,种植的二十余种花草树木已形成适宜疗养的天然氧吧。

  面对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这是摆在海南州人民医院面前的首要问题。面对难题,医院审时度势,全面加快建设,深化医改,力促海南州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就拿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国家不断加大对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投入总资金1.2亿元,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急诊科、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儿童诊疗中心、外科楼、精神卫生大楼。

  在外力的强大作用下,海南州人民医院也凝聚内力,先后自筹资金1.4亿元,购置飞利浦1.5T磁共振仪、美国GE宝石64排128层CT机等一批国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共500余台。建成国内一流层流净化手术室6间、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医院的硬件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提高诊断疾病准确性的同时极大方便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在当地看病就医。

  硬件设施大力提升的同时,海南州人民医院并没有放弃软件设施的建立力度,而是一直秉承“学科建设是医院生命所在”的重要原则,坚持用优秀学科撑起医院的一片天。

  长期以来,海南州人民医院不断加大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的建设力度,强化院前急救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积极开展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创建活动。率先在全省州级医院成立新生儿科、心脏介入中心、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透析中心等学科。今天,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内窥镜、新生儿救治、安装心脏起搏器、重症ICU、血液净化透析等医疗技术554种,极大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自2013年以来,以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为依托,申报“三新”项目233项,省级认定49项,发表医学论文112篇,编辑出版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论文集》,成为医院阶段性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与此同时,医院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近10名,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自2013年以来,先后选派185名业务骨干分别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进修培训。选派医护人员692人次参加省内外短期培训、各种学术交流及医学研讨会等活动。经过几年的培养,少数民族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此外,医院还把加强医德医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优化就医环境的重要任务来抓,教育院职工恪守医学道德,严格杜绝医务人员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和乱收费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制定了一系列医德规范,倡导廉洁、文明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

  当笔者走进海南州人民医院时,看到的是医院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听到的是农牧民群众“看病不用往西宁跑了”的感慨。

  才让当周是共和县恰卜恰镇的一名患者,这两年来他时常去西宁透析治疗,往返花了不少时间和财力。不过,他享受到了国家大病醫疗救助政策,80%的费用能报销,着实给他减轻了不少负担。每次去西宁治疗,交通费、住宿费增加,以及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然而,今天让才让当周和他的妻子高兴的是,海南州人民医院新增加了一个科室——血液净化室,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做治疗了。

  江苏省是海南州对口援建省份,海南州人民医院借助这一难得的机遇,通过海南州卫健局,与江苏省卫生厅取得联系,邀请到了南京军区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季大玺教授和青海省人民医院肾脏病内科主任胡文博,这两位肾病领域界的专家为农牧民群众坐诊。在短短的3天时间,就接诊50多名患者,4名原先在西宁治疗的海南籍病人,了解到这一消息后,来到海南州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

  青海省州级医院开设这一科室的很少,海南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的挂牌成立,填补了这一空白。对方便当地农牧民群众就医、提高当地医院医疗水平、助力基层年轻医护人员技术传承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年过花甲的季大玺教授,是全国肾病学科方面的泰斗,谈及在牧区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他认为这是党和国家政策惠及农牧民的一大表现形式。

  除了看病方便了以外,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看病贵”这三个字已经渐渐被患者遗忘。

  “瞧,这就是我的医保本和医保卡!多亏有这两样,上个月的一次手术,医保报销一下子就帮我担了六千多元,真是救了急,救了命啊。”家住共和县西台村的王淑花高兴地说。

  在群众享受优质的基层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让他们感慨万千是的“先住院,后结算”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带来的新的生活希望,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冬日的午后,拉毛吉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在一天天恢复健康,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这些天,她早晨起床后给父亲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就等着查房大夫来询问病情。等到护士们给父亲打上点滴了,就给家里人打电话报一声平安。家里人听到拉毛吉的喜讯,也放下心来,开始忙碌家里的活。

  多年来,拉毛吉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年都要住院一两次。长时间以来,家里的一些积蓄都用来看病了。后来家里经济紧张,有病了父亲也就不愿意再来治疗了。现在可以先住院治病,等出院的时候才结算,没有经济上的负担后,父亲身体不舒服了,就会及时入院治疗。有病及早就医,自然恢复得也比较好。

  以前,患者住院,前期要交押金,治疗期间还要不断交钱,一旦欠费,医生向患者或者家属催费,而如果患者拖欠费用,还可能停药。为此,医患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先住院,后结算”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对方便农牧民群众及时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也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和谐。

  来自兴海县中铁乡的拉藏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他还是决定住院治疗,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身体是否有其他毛病。

  “现在先看病,后花钱。住院报销比例很高,自己的钱花得也不是很多。以前没有钱,病也看不上。现在党的政策确实好,有点病就来看了。”拉藏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类似拉藏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在基层比较普遍,越是偏远地区的群众,越是渴望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如今,农牧民群众跨过“门槛”进医院,省去了不少麻烦手续,还切实享受到了阳光诊疗。

  四

  平凡的人,常常存在着一种崇高的行为。他们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诠释的精神能量。在海南州人民医院的走访中,医护人员的坚守常常感动着笔者。在这里,我们截取了两位医生的工作画面,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的默默奉献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才有了海南州人民医院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名急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宋朝辉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1986年,从成为医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深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行医多年,他视病人如亲人,以高尚的医德,全面过硬的技术赢得了患者的赞许,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急诊科危重患者多、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不管白天黑夜、不管休息还是下夜班,只要病人需要,宋朝辉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2012年3月8日,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夜晚,在109国道青海湖景区附近发生青海海西籍长途客车三死21伤的重大车祸。在接到救援电话后,宋朝辉立即带领4辆救护车和8名医护人员奔赴车祸现场。通过现场检伤处置,他发现有几位病人情况危急,急需转送到条件较好的省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大雪已将日月山的路面变成冰面,他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5名危重患者平安的送到了省级医院。在医院里焦急等待的家属,看到车顶厚厚的积雪、满脸疲劳的医护人员时,眼眸中充满了深深地敬意,不断地说着“谢谢……”然而,他和同事们顾不得休息,冒着冰雪连夜赶回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样的事情在宋朝辉三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常有发生,期间他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至今有的病人或家属提起他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说是宋大夫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但他总是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能有任何的大意疏忽。

  日常工作中,不管是干部、工人还是牧民,不管病人的地位高低、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陌生人还是朋友,宋朝辉都一视同仁、精心诊治,所以只要一上班,他的办公室总是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病人。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还会和相关科室联系,尽量当天能够做完检查,给予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赢得了不少患者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上,他从来未停下坚实上进的步伐,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虚心向专家请教,学习和掌握急症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回到医院后,他把学习到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用于培训,经他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青海省第七届职工大赛中荣获医师组“心肺复苏”一等奖、“气管插管”二等奖、集体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医院医生宋朝辉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他心中始终装着病人,用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脚踏实地书写着一名党员对党的医疗事业的忠诚。他对患者的无私爱心、良好的医德、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也激励着该院许多年轻医务人员,践行“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神圣诺言。

  乍暖还寒的季节,雪花飘落在安志骞两鬓花白的发梢,他似乎瞬间苍老了好多。但是,步伐依旧坚定,眼神依旧锐利。

  1985年,从海南州卫生学校毕业的安志骞,成为了海南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从第一次接诊病人开始,耐心询问患者、翻阅专业书籍、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广大农牧民患者减轻病痛。

  也许,没有那次手术,安志骞会像很多名基层默默无闻的医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度过平淡的一生。然而那年秋天,当全院医生面对一位痛苦的患者手足无措,只能从省城邀请专家前来医治时,他被患者求助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暗自下定决心——只有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于是,从业23年后,安志骞再一次踏进校园,成为了青海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回炉深造后的他,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选择得到了院领导大力支持。安志骞先后被派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重点医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大大增强了临床医护经验。

  不仅如此,积极上进的安志骞为了能更好地与患者交流,还特意前往共和县江西沟乡一户牧民家中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也使得他在给农牧民看病时更加得心应手,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就这样,安志骞在海南州人民医院一呆就是三十多年。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安志骞每一步出诊的足迹、每一次治疗的过程,都凝结着岁月的峥嵘。三十多年来,虽然华发早生、容颜早衰,但他的心依旧火热。他普通而又平凡,他渺小而又无言,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悬壶济世”一词所包含的真正含义。他把从医当成自己的理想,把治病救人当成自己的朴素追求,终其一生,不改初衷。

  来自兴海县青根河的牧民谢杰,是医院里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一位病人。这个三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因一次不幸的意外伤害后没有及时治疗,而最终导致小腿部分骨头坏死。心急如焚的他赶到省城大医院时,却被告知要截肢。这一消息,对家中主要劳动力的谢杰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无奈之下,谢杰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海南州人民医院,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小腿。安志骞仔细检查了谢杰受伤的腿后,集合各科医疗技术力量集中会诊——虽然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周期长,必定会花掉大量的精力。为了患者,他的治疗方案上报院领导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和精心照料下,这位本被诊断为必须截肢的小伙子骨伤痊愈,重新撑起了家里的重担。

  安志骞对待工作的这份态度,得到了更多当地患者的认可。

  家住贵南县过马营镇的崔起祥,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在安志骞大夫那里看过病。前不久,已经是82岁高龄的他坐着轮椅,再次来到医院寻找安大夫治病。崔老汉患有腰椎结核,他去了省城好几家医院,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如果这样,老人再也站不起来了。

  面对崔老汉信任的目光,安志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按照常理来说,针对这一病情的高龄老人一般都是保守治疗。如果要手术,别说是州级医院连省级医院也从没有太多的先例。

  但是,如果不手术治疗,也就意味着崔老汉接下来的日子很可能都会在轮椅上度过。

  “害怕承担责任,没有实践精神,医生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这是安志骞的工作理念。

  经过认真细致的前期检查后,安志骞的团队做出了科学的预判。最终,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实,更辛苦的还在后期病人的恢复当中。那些日子,安志骞没日没夜地查看各种监测数据,翻阅专业医疗书籍、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终于能下床走路了。那天,全科室的人都开心地笑了,崔老汉却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对于安志骞来说,三十多年,伴着多少汗水和心血有过,伴着多少泪水和欢笑度过,伴着多少幸福和心痛度过。但无论怎样,让他倍感欣慰的是,他和热爱医生这份职业的同事们一起走过。他们怀揣着对生命的崇敬,对爱的呵护,对使命的信念,战胜各种困难,告别无数艰辛,涉过了急流,驶过了险滩,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问心无愧的辉煌。

  三十多年多去了,安志骞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医生变成了病患信任、后辈敬仰的老医师。这些年也有不少私立医院高薪聘请他,但他都一一谢绝。根据相关规定,工龄满30年的就可以退休,但他还没有放弃的念头。他觉得自己还能在岗位上发挥余热,还能带出更优秀的学生,还能多看几名病人。

  “我常常问自己,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贴心医生’?临退休时,我才终于明白。‘贴心’不仅是要给患者贴心,同时也要对医生这份工作贴心,更重要是对自己良心要贴心。你不违背了这个原则,说明才是合格的。”

  正因为有了如此的感受,从事了三十多年医护工作的安志騫,迷茫时,才不失航向;孤独时,才不再寂寞;摔倒时,目光始终朝着前方。蓝天白云下,芳草碧树间,鲜花沃土上,他用自己的信念描绘人生的岁月画卷,在青海湖畔三十余载宁静的坚守,诠释了“贴心医生”这四个字的真谛。

  五

  海南州,这是一片在宁静中透着和谐的土地。二十多个民族、四十多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在这个没有“围墙”的辽阔家园里。或许是长久以来与广袤草原为伴的缘故,这里的各族群众拥有更加博大的胸怀,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

  这是一片在团结中孕育希望的土地。各族群众共同经历了曲折与艰辛,更加迫切地渴望发展,对民族团结这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这一朴素的理念,在千里沃土上化为似锦繁花。

  从海南州人民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不难看出,创建活动给这片曾经发展滞后的土地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巨变。在富有海南州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上,各族儿女携手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向前。

  2017年10月13日,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考核验收组组长李钟协指出,海南州创建工作既有工作的思路,也有实践的经验,扣题很准、有声有色、精准务实、深入人心,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亮点,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巨大变化。既有经济社会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有思想文化认同和凝聚人心方面的可喜变化,释放了民族团结红利,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探索了一条符合海南实际、富有藏区特色的创建之路。

  2018年8月25日,省委书记王建军在海南州调研时,对海南州在荣誉面前不停步、不懈怠,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新举措高度评价,希望走出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牵引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在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中,海南州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成倍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海南州抢抓国家向民族地区扩大投资的历史机遇,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培育了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着力打好打好生态农牧业、清洁能源和文旅产业发展“三张牌”;民生投入成倍增长,海南州各族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无限激发了海南州的发展活力。今天,和谐稳定、美丽繁荣的新海南正快步走来!

  作者简介:祁万强,?西海都市报社记者。常年从事基层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新闻作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