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日月山下牵手同奋进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海湖 热度: 13294
在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的湟源县,各族儿女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精诚团结,和睦相处,幸福地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中,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赞歌。

  湟源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拥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共有13.7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3.5%。长期以来,湟源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一届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民族融合,民心稳,民风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近年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保障,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族儿女亲同手足,亲如一家,有力维护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2019年9月又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集体”称号,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

  一

  湟源,史称丹噶尔,是以汉藏蒙回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它坐落在西宁以西,青海湖之东,北临祁连山,南连拉脊山,境内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三条柏油路像黑色的飘带蜿蜒地从三个峡谷中延伸,通向外界。湟水河、药水河缠山而来,经东峡逶迤而去,峡谷与河流交汇的地方,高楼林立,商业繁华,人口密集,这就是县城所在地——城关镇。

  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记载着湟源的神秘与古老,滔滔湟水的清波,涌动着生命的张力,那是情感的渲染与脉动,充满活力的湟源灵动又多情。

  湟源承千载风云,成就了独具魅力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和恢弘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滋生出了许许多多色彩斑斓、优美动人的千古传说。

  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灵魂,也是中华历史巍巍高耸的象征。昆仑神话的主神西王母,是中华文明源头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由部落女首领演变为圣母、王母娘娘,被人们尊称为华夏母亲、歌舞之母、和平之神、东方美神……

  昆仑神话,一个令人肃然起敬、一个令人心驰神往、一个令人回肠荡气的远古文化话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幻思遐想。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灵魂,也是中华历史巍巍高耸的象征。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史前时代古羌人就在这片热土上生活栖息,创造着人类的文明,更是西王母的主要巡游牧驻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湟源扼守唐蕃古道,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部,千百年来一直成为祖国内地通往青海西南边陲、西藏的大通道,被史学界称之为“海藏咽喉”“海藏通衢”,它像是一条情意缠绵的纽带,联结着汉藏蒙回等各族人民的友谊,留下了世代友好往来的足迹和许多情深谊长的优美传说。

  湟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也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使它亭亭玉立在汉赋里,鲜活在唐诗中,李白、杜甫都为它留下了不朽的诗篇。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让湟源的地形结构似右旋的白海螺,这样的地形形状更为湟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民風,秀丽的风光,使这片雄浑厚重的文明沃土充满了灵秀之气。

  一座座遗存的古城堡,让我们感受到穿越时空隧道散落在这块高大陆上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和历经风雨沧桑的历史岁月,它无不折射着这一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变迁和繁荣发展。

  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湟源人长期往来于汉藏蒙地区,与少数民族,尤其是与藏民族之间的相互通婚、交往、交流,学会了藏话。一些被当地人称为“叼郎子”的买卖人,带上从中原从内地运来的红枣、糖、茶、布匹、米面等日用品穿梭于藏区,换取藏区的牛羊毛、牛羊肉、皮张及藏饰品、中藏药材等再销往内地,久而久之,湟源人的谦恭、海纳百川,吸引了英、法、美、俄、德国及京、津、沪、晋、川、陕、甘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设行开店。他们初来乍到,不习惯饮食,不适应水土,更不通语言,一些精明的湟源人便主动干起了伙计、翻译的工作,为他们解决住行、克服语言障碍,顺利打通了商贸交易的大通道,商贸交易日益繁荣,贸易额步步攀升。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年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超过了当时西宁年贸易总额的六七倍。丹噶尔成了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茶马互市”贸易集散地。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了顶峰。县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者一千余户,从业人员达五千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了500万两以上。因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便有了“小北京”的美称而扬名天下。

  悠长街巷花岗岩那深深的车辙让我们感受到湟源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先辈们举手投足中让我们感受着湟源人出世立人的勤奋、沉稳和低调,感受到湟源淳朴的民风、各民族亲如一家和湟源人聪明干练而又不把事情张扬的个性。城隍庙、文庙、劝学所等一座座古建筑,彰显了湟源人尊重历史、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儒雅学风。这些无不为今日的湟源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传承的遗风。

  一个地方文化、民风的形成和发展,与这个地方的历史渊源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尊重历史,传承历史,才能为历史笼上一道更为耀眼的光环。湟源人的作为无疑为湟源的辉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而今,湟源县委县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转变职能,在承传传统资源优势、谦虚恭让等美德的基础上,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组织机构,继而层层效仿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放在了重头戏。

  在创建工作中,他们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了“两年强基础、四年见成效、六年创先进”的奋斗目标,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县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按工作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听取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创建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出台了《湟源县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区工作联创联动方案》,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全面推进的创建工作新格局,为创建工作铺平了道路。

  为了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他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充分利用杂志、宣传册、电视台、政府网站、公益广告、排灯艺术、节庆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针对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宗教教职人员、各族群众、青少年学生等不同对象,以民族团结创建“十进”活动为抓手,实行分层次教育,多别类施教。在公职人员中强化民族平等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强化民族认知教育;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强化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在工商企业界强化民族互助教育;在农村社区强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在军警部队强化军警民融合發展教育等,并多次组织举办民族宗教政策专题讲座、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湟源人”评选、“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常性地利用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节”“三八”妇女节、“三下乡”等重大活动和群众性的节庆活动,针对性地举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把一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容编排在节目中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同时,印发了《丹噶尔——民族团结融合的见证》《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知识口袋书》等宣传资料10万余册,发放到群众手里。在显眼的街头巷尾、公路沿线、村中央,树起大型宣传牌120面、永久性宣传标语22条,制作宣传展板600余块。宣传形式的多措并举和多样性开展,使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和创建工作在群众中日益深入。

  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有样板、有典型尤为重要,它比上摸石过河极为快捷。湟源县在创建工作中,取长补短,不断交流总结经验,探讨积累好的做法,继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树立标杆,做到典型引路。先后打造了日月藏族乡、城关镇万安街社区等21个亮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

  日月藏族乡突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全力打造109国道沿线文化旅游示范带,形成了以日月山景区、宗家沟景区、克素尔药物小镇为中心的旅游商业圈,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规模显现,接待游客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收入顶起半壁江山。

  城关镇万安街社区积极为各族群众创业就业牵线搭桥,成功举办了三届清真食品美食展,组织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帮助大量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

  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通过编排藏族锅庄舞、分年级编写《日月风情》校本教材、建设民族团结宣传长廊、开设兴趣小组等形式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湟源县人民医院通过为少数民族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开设少数民族服务窗口,采取巡回医疗方式,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义诊、入户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

  人们习惯认为,一个地方的风清正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如何,就能从那个地方营造的氛围可以看出来。走进湟源,亮眼的便是那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街巷和那一处处不同的场馆,这里无不包含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独辟蹊径的心血和汗水。

  几年来,他们先后建成了以“排灯”为载体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一条街;打造了丹噶尔古城天桥步行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商贸区;建成了日月山景区和小高陵精神展览馆。一条街、长廊、场馆的建成,使各族群众对民族文化、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先后两次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县委宣传部、市县电视台、《西宁晚报》等媒体对全县的创建工作和先进典型集中进行了宣传报道,大力推广典型经验,使创建工作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得到彰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花在全县遍地开花,并向纵深发展。日月山景区和小高陵精神展览馆分别被省、市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省内外各级党群组织前来参观学习,接受民族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湟源县委县政府的一以贯之。在创建工作中,他们时刻把创建与解决民生、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结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中,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心贴心对群众嘘寒问暖,以心交心,听民意,访民情,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设身处地的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排忧解难,以民生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以民族团结进步提升民生福祉,务求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努力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几年来,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以上。大力实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重点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村道硬化、生态建设、校舍改造、农牧业生产等项目。这些惠民项目的全面实施,提升了全县基础设施的档次和水平,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了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较快较好的发展步伐,拓宽了各族人民群众的增收渠道,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件件实事中,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补强,成功入列了全国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3+N”医联体新模式,推动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

  持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全面完成了全县58个贫困村、2364户7454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既定目标。

  全县产业结构布局、社会事业等得到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湟源县委县政府,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组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地调动了各级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

  走进湟源县人民医院,映入眼帘的是电子显示大屏幕上不定期循环滚动播放着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医院制定的对少数民族便民惠民措施,以及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在显眼的地方,摆放着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在各科室开设的民族团结宣教专栏上,介绍着民族政策、创建情况及健康知识等;在医院走廊中创设的版块上,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浓厚的创建氛围,使全院职工深刻理解和认识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形成了各科室、全体职工、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相互沟通交流、相互配合的新风,促进了医德医风,增強了为患者的服务意识。广大患者和陪护人员从浓浓的气氛中,深刻认识到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好处,感受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带来的实惠。

  湟源县人民医院在创建工作中,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以学习宣传为突破口,除在院内大力营造氛围外,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走出去在县城大十字、石刻广场等地,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义诊活动等。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职能,全院呈现出了一种医患和谐、语言平和、温暖如家的浓烈氛围。

  在创建工作中,湟源县人民医院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制度,明确开展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和主要责任人、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形成一套完整的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在全力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医院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机融合,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工作,促使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多年来,他们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开展各项工作、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把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在“双帮”、健康扶贫、精准脱贫“百日攻坚”工作中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结对共建村和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发放卫生及疾病防治宣传资料;组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前往全县各乡镇,开展农村贫困人口14种大病患者送医送药活动;全院200余名医护人员结合自身特长,利用义诊、健康教育、入户随访、体检等形式对400余户非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宣传;组织医务人员采取巡回医疗等方式,深入乡村、寺院为广大少数民族、僧众提供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少数民族和寺院僧侣的健康意识。医院在做好正常参合农牧民医疗服务的同时,认真执行参合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优惠服务承诺,先后为符合条件的“三无”人员和“五保”等特困患者推出“五免二十减”减免政策。开展了“先住院、后结算”的服务模式,积极实施湟源县健康扶贫一卡通信息建设项目,覆盖全县贫困人口,覆盖县级综合医院,所有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成贫困人口医疗扶贫建档立卡数据库,实现贫困人口健康服务一卡通。

  他们还立足地处交通要道,服务半径辐射全县及周边环青海湖地区,少数民族患者前来就诊人数多的实际,为少数民族患者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设置了双语导诊,对语言不通、行动不便的少数民族患者,导诊全程陪同检查。为少数民族开辟急诊、孕产妇绿色通道。在门诊开设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对住院的少数民族患者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医务人员在病情交流、医患沟通、药物禁忌等环节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开展医院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积极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优化软硬件建设。门诊大楼、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的建成使用,有效提高了急诊急救的水平和能力,并完善了检验、病理等医技科室的服务功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快捷、有效的服务。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仪(DSA)等先进医疗设备的添加,给各族患者提供了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和就近便利的疾病诊治条件,极大地缓解了各族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

  加大医疗纠纷和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价值观,自觉抵制“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及少数民族医疗骨干培养计划,实施“人才立院”战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优先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少数民族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工作,每年派出10到20人次到省内外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专科人才梯队初步形成。

  湟源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积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的各项活动,先后荣获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和先进集体。

  在湟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像县人民医院这样涌现出的典型不计其数。万安街社区位于湟源县城关镇,总户数1300余户,总人口4100余人,其中有回、撒拉、藏、蒙古、满、土等少数民族人口1400余人,占总人口的36﹪。清真寺、北极山道观、法幢寺等宗教寺观密集在其中,是湟源县最具民族宗教色彩的一个社区。

  社区一班人为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建成了“排灯”和文化石刻、宣传橱窗、人物塑像等为一体的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知识为主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一条街”,10多面宣传橱窗重点介绍了世界民族简史,我国少数民族概况、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传统节日以及本县汉藏回蒙回等世居民族的基本情况,精心制作的36组绘有我国56个民族现状简介、人物图案和反映历史人物的“排灯”,在美化亮化环境的同时为各族群众搭建起了一个学习民族知识的平台,展示了湟源的特色文化。

  社区不断创新机制,增加民族融合力度,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结合网格化管理“十户联防”工作机制,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五个覆盖的工作模式,对各类不安定因素进行及时收集和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

  在社区,只要提起党支部书记李连英来,群众都会夸口称赞她是一位事业性、责任感极强的好书记。几年来,她凭着对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心,在平凡的事业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2002年以来社区先后5次被评为好班子、4次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社区。她个人也曾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

  对于这些荣誉的获得,李莲英微笑着说,我就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并没有作出值得受人称赞的事情,和其它社区的先进人物比起来,差距很大,对于组织给予的荣誉,我深感愧疚。

  社区是处在发展稳定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社区承担着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将基层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反映给上级党和政府的职责和使命。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做好社区工作必须要增强社区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谋求新的工作思路;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心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办实事。深谙此理的党支部书记李莲英,总是把班子建设和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及时应对能力。经常同“两委”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开动脑筋,多思多想,主动寻求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社区工作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作为,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入到各项工作中,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好评。

  为了让辖区的每一户家庭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李莲英经过深入调查,积极组织200多有劳动能力的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就业局举办的餐饮培训班,鼓励他们在城乡开办小吃店、小饭馆。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经营餐饮项目的人数达30家,年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除此,她和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因人而宜,出谋划策,动员闲散劳力外出创收,或开展多种经营,每年仅到海西等地采摘枸杞的人数就达80多人,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回族居民马国孝兄弟二人,因妻子子女有病,家中十分贫穷,李莲英经常深入他家,访贫问苦,并多方联系,将他们纳入到低保对象,并让他们参加餐饮培训。经过培训后的马国孝有了开饭馆的奢望,可是,家境贫寒,拿不出资金,热腾的希望转瞬化为泡影。李莲英得知此事后,又为他们筹措资金,帮助他们开起了饭馆。现如今,马国孝兄弟俩的家庭富裕了,妻子子女的病也治好了,家里還盖起了楼房,和其他人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李莲英书记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民族团结无小事。每一件事都与民族团结密不可分。过去,在清真寺门前,有的居民把一些不该扔的、回族群众忌讳的东西,堆放在那里,弄得脏乱不堪不说,严重影响着民族团结。李莲英看到这一现象后,立即组织居民、楼长、网管员进行清理,保护了环境,还了清真寺一片净土,增进了民族情感……

  李连英就是这样一位为社区发展和民族团结任劳任怨、一丝不苟、默默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平凡人,而她的平凡中体现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绩为民所创的情怀。她用炽热之心温暖了一户户家庭,用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挚爱、对人民的爱心,换来了辖区的稳定、稳步、和谐发展。

  为了使民族政策、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艳丽。湟源县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与“三爱”教育有机结合,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把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青少年学生的心中,使他们成为民族团结的有生力量。

  城关回族小学是湟源县的唯一一所小学。学校一直以来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充分利用主题中队活动、班会、队会、演讲比赛、升国旗等,引导学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组织学生观看《马本斋》《孔繁森》等影视剧,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歌曲进校园活动,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让学生在才艺展示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学习进步的浓烈气氛。

  作为全县唯一的民族乡,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时刻注重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班级墙报等宣传平台,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开展尊重民族习俗,了解民族文化系列活动,有效传播了民族团结知识、宗教政策;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教育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成员的民族团结、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意识。

  编写校本教材,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湟源名胜古迹、民俗风情、掌故传说等,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传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秀文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互相学习,和谐相处。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栏,设立永久性标语,创办楼道文化宣传栏,编排民族特色的校园锅庄集体舞等,彰显了藏族学校文化特色,民族之花开遍校园。

  在日月山下,109国道旁,一合华丽的彩门和那彩门后的一排排靓丽的“排灯”长廊,以及村道旁密集的小吃摊点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品销售摊点,无不吸引着路过的游客前去驻足观光游览。一座座院墙整洁、大门统一的农家庄院整齐地排列在山脚下,山腰间,经幡飘荡,草木葳蕤,红花绽放,一条木质的栈道从山底盘上山腰,洁净的村道贯穿在村中,连接着每一户农家。这个村就是日月藏族乡克素尔村。

  克素尔村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立足本村实际,理思路,谋发展,强化班子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全村的各项事业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排灯”和宣传栏、广告牌、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起了“三个离不开”的意识。人人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相处,村风正、人心稳,群众安居乐业。

  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般人,把对党的忠诚和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化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勇于担当,为全村发展谋大计,出新招,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开办村级图书室,举办“五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等评先评优活动,在全村掀起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树立起了团结睦邻、尊老爱幼的文明新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几年时间,把全村打造成了旅游村和集种植、加工、销售、餐饮、观光为一体的中藏药产业园区的“药物小镇”,初步建成了药物广场、展览大厅、餐饮大厅等基础设施,以旅游业带动全村经济的腾飞。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克素尔村先后荣获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试点村,省级法律进乡村示范点、全省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西宁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十佳党建样板村、安全文明模范村和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原党支部书记铁建国的心血。他担任村支书40余年的时间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带领村一班人忘我地工作和学习,舍小家,顾大家,硬是把一个海拔高,气候寒,自然条件差的少数民族聚集村,打造成了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经济发展典型村,在群众中筑起了丰碑。

  作者简介:陈有仓,爱好文字。作品散见于《青海湖》《散文百家》《朔方》《作文周刊》《人民日报》《文艺报》《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多篇作品收录到多种文集和重庆、内蒙古等的高考模拟试卷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