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城一纪 浮沉冷湖(散文)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海湖 热度: 12330
雷佳

  ?

  一城一纪浮沉冷湖(散文)

  雷佳

  没有经历过浮沉的人生显得苍白,而一座城,大致也是如此。未曾经历过浮与沉,没有在兴盛与衰败之间走一遭,就绝不会拥有值得品鉴的丰厚感,也不会让曾在这里住过的人们有三天三夜讲不完的故事,和品不完的滋味。

  在敦煌与花土沟之间,有这样一个小镇——冷湖。冷湖平均海拔2800米,它广阔无垠又荒凉无边,漠风、盐碱滩、城市废墟、一湾清亮的小湖、穿着工衣的男女以及那黄沙挡不住的烈日构成了这个小镇的第一印象。荒滩上的残垣断壁,连绵数公里。

  孤寂而又执著的风声提醒着这些碎砖:“曾经,这里是油田的中心,它创造过全国第四大油田的奇迹,见证过首车原油外运的沸腾,点燃过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激情……”

  风声一遍遍抚摸着过去,就像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石油人脑海里抹不掉的厚重记忆。

  让不止的风带我们回到冷湖最为辉煌的旧时光。一位油田作家在文章里写道:1958年9月13日,冷湖五号构造一高点上的地中四井,在钻达650米深度后,一股巨大的油柱喷涌而出,冲天而起,连喷三日三夜,一天的喷油量高达800吨,原油流得满谷满坑。英雄地中四黑色的液体将戈壁盐碱滩变成了湖泊,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来到这片热土。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石油城。

  这座由石油兴起的小镇由老基地、四号、五号三个基地组成,各自相距十几公里,四号居中,东边是五号,老基地居西北方,每天有多趟交通车往返行驶。每个基地都热闹非凡,医院、学校、电影院、商店、书店、粮站、邮局、电视台应有尽有。

  1992年,青海油田东迁西移,一度为油沸腾的冷湖,瞬间沉寂了下来,居住人数由3万多人骤降至不到2000人。冷湖,因油兴旺鼎盛,又因油衰败冷落,成为了一座被废弃的石油城。

  贸易公司停业,电影院安静下来,街道上几乎没有了行人。似乎就在一夜之间,静谧了下来。

  早春三月,青海石油报“走基层·戈壁行”采访组一行来到冷湖,入住在了冷湖油田管理处招待所。这里曾被称为“外招”。据说,当时接待的主要是外宾,那些外国来的物探技术专家乘坐的飞机就降落在对面的飞机场。记者小雷和爸爸通电话,试图确认那段历史:“老爸,你知道冷湖四号的外招吗?听说以前只有老外才能住啊!这么高大上……”作为老冷湖,爸爸听后笑道:“是呀,以前一般人想住都没门儿。”

  曾经“高大上”的“外招”不再拥有令人羡慕的光环,变得亲民不少;曾经的飞机场现在也成为了一片荒地,等待着一幢幢新建筑拔地而起。

  一位冷湖出生长大的石油人在自己的散文《母亲的花园》里,追忆起早年在冷湖生活的日子,他的妈妈想办法让从外地出差的父亲带回一个花盆,和一些小幼苗小种子,细心呵护,将院子变成了花园,让附近的孩子好生欢喜,终于能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碱滩上看到满园春色的鲜艳。

  如今的冷湖,虽然行人稀少,马路则宽敞平整,雅致的路灯、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将道路点缀,让人感受到了不少希望。

  1995年4月,冷湖油田管理处成立,迅速恢复起冷湖三号的油井生产,开展油气上产百日会战。生产井恢复到了三十多口,日产量也由过去的五六吨上升到十四五吨。在冷湖工作了30年的“活地图”杨凤岳,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凭着脑海深处的记忆,徒步在三号寻找油井井位,使一批老油井重见天日。冷湖油田管理处最初的定位是接待服务为主,兼顾原油生产。一方面协调和冷湖地方政府的关系,做好冷湖地区的水电供应,一方面管好油田设备,成立石油餐厅和招待所解决油田职工、家属的过往食宿。而如今,随着油田千万吨建设步伐的加快,冷湖油田管辖的东坪、牛东“两东”气田比翼齐飞,已成为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力战场。

  对于更多的石油人来说,冷湖,就像一座充满了温暖和亲情的驿站。从敦煌到花土沟580多公里,几个小时的车程。中途累了,饿了,下车拿上证件,花上两块钱,就能吃到可口、丰盛的饭菜。第三代石油人付鉴说:“前有名画最后的晚餐,现有咱油田最便宜的午餐。”食堂管理员王娜说,19年来,冷湖石油餐厅年接待量都在三四万人次。仅2014年春节期间,一天最多有8辆油田班车经过,日接待量达到300多人。

  青海油田的搬迁不仅给曾经喧嚣的冷湖留下了残垣断壁,也给依托油田的地方政府带来了诸多不便,邮电、商业、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萎缩,冷湖水电得不到基本保障,平均每天供电8小时,供水6小时,冷湖地方政府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冷湖油田管理处成立后,企地友好共建,大家在大漠之城中共度难关、共谋发展,共饮一源水,共用一路电。

  艰难的岁月总算过去了,废墟上崛起一座新冷湖。

  冷湖油田管理处水电车间承担着企地共同的供水任务,过去每年供水稳定在50万立方米。供水的水站在一个远离基地的偏僻地方,几个女工轮换值守在那里,因为寂寞,一个女工一个月里曾织了6件毛衣。

  伴随着油田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从2010年10月起,我们对水源实行了远程视频监控管理,水站再也不需要人去值守了,大家都在四号基地上班,但供水量随着‘两东’气田的建设和地方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面积扩大急剧增加,去年总供水量达到77万立方米。”负责人杨国瑞介绍。

  陪同我们采访的冷湖油田职工付刘娜还开心地告诉我们一件喜事:“我们马上要搬进新公寓啦!”跟随着她的脚步,我们来到冷湖油田管理处办公大楼后面的一片平房。看到一排排粉刷一新的公寓在周围几个残留废墟的衬托下显得那么起眼。

  小付告诉我们,以前管理处的职工居住分散,有住在办公楼的,有住招待所的,还有住平房的。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便于集中管理,管理处对过去条件较差的职工宿舍进行了维修。这几排维修一新的四合院是以前局机关干部住的,一共44套,可以容纳143名职工居住。走进房间我们看到,每间卧室都配有床、电视机、衣柜、衣架等生活必备品,每套房内还配有洗衣机、热水器。油田的快速发展,让职工得到了实惠。

  车在四号基地宽敞的马路上行驶,街边路灯高高悬挂,排排树苗苍翠挺拔,幢幢新建筑拔地而起,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冷湖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驱车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五号基地,远远地便看到了巍巍壮观的断壁群,屋子拆去了窗棂和屋顶,剩下的红砖墙影如同一个个艺术展品,丝毫不比莫奈的画展更让人震撼。

  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里曾经的繁华,石油“大家园”的喧闹、欢乐。继续朝南行驶,一个耸立山丘的纪念碑俯瞰沟壑,傲立荒原,这就是“美名天下扬”的英雄地中四井遗址。

  丘陵起伏,沟壑相间的荒原上,我们看到十几台抽油机零星分散在空旷无垠的山峦上,几个红色的身影若隐若现,这是冷湖油田管理处的五号采油队,21名冷管人发扬“零点一”精神,管理着产量并不算高的13口油井。与他们的接触,没有情绪的哀叹和对环境的抱怨,有的是阳光下那一张张洋溢青春的笑脸,和畅谈中对理想的美好憧憬,留守着暂时的寂寞,期待着更快的发展。

  第二天一早,一轮新生的太阳照耀着这个在废墟中崛起的小城。因为清明已近,在我们一行即将离开冷湖的时候,记者小雷来到冷湖四号烈士陵园给外公外婆上坟。油田在发展,陵园的路一年比一年好走,陵园得到了很好的修缮。这些长眠于此的“老冷湖”若在天有知,定会感到欣慰。

  离开冷湖,我们向着油田新兴的天然气生产区块——东坪前进。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回首望去,那个历史与现实并存的城镇已渐渐远去,希望的一抹新绿穿越废墟蓬勃生发,一句熟悉的诗句浮现脑海:冷湖还能几个秋,柴达木永远是春天!

  作者简介:雷佳,女,现供职于青海油田新闻中心报纸记者部。作品在《青海石油报》《青海油田企业文化》《青海日报》《中国石油报》《石油商报》等报刊上发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