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班接女儿回家后,六岁的女儿对我说:“爸爸你快去踢球吧,我自己在家可以的。”以前都是等她妈妈回家我才能走,我很纳闷孩子怎么突然变勇敢了。追问之下,孩子才说:“我想等妈妈回来看到我自己在家,好好表扬我。”
几天后下午,我正准备接孩子,孩子打来电话:“爸爸,你不用来接我了,我已经快到家了。”我赶忙顺路迎接过去,果然看到女儿正背着十几斤书包,拎着大水壶,气喘吁吁爬上小区大坡。我从孩子的叙述中得知:孩子绕过老师,跟保安爷爷说自己回家,一直跟在一个叔叔身后走马路、过路口。两里的路,炎热的天,第一次马路上独自行走,这需要克服多大的恐惧。我没有直接问女儿这次独行的原因,因为我判断出大概是和中午的经历有关。
那天中午,孩子提了很多“不合理要求”,我忍不住凶了她,还说了一些狠话。回想到孩子电话中的那句“爸爸,你不用来接我了”,我懂得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获得我的表扬和认可,以此抵消在爸爸心目中不好的印象。为避免被抛弃和否定,她不惜面对路上的恐惧和危险,坚持一个人回家。而所谓的“不合理要求”,只不过是中午她不想被接回家吃饭,想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
大人习惯了以爱的名义,教导、提醒,甚至斥责、打骂孩子,一股脑儿把所有情绪扔给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何尝不是小孩在让着大人呢?一个人守在空房子里,一个人紧张地走在马路上,那个时刻她心中一定是恐惧与无助的,但依然鼓起胆量去面对这些。她只是想得到一点表扬,想邀请到父母更多的爱和尊重而已啊。
仅仅发自本能地对孩子好,不是真正的爱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了解、尊重孩子,这是爱孩子的开始。
莫愁 2023年15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