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先有意思,后有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1652
  文 马振宇

  随着“双减”后第一个暑假的到来,孩子们告别了各类学科补习班。很多家长会关心:孩子离开了补课班,彻底“放羊”怎么办?突然轻松下来,孩子适应不了新学期怎么办?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此,我们邀请两位作者撰文,为家长们支一支招儿。

  今年暑假,作为班主任,我与家长一起实施了“暑假共同成长计划”,一起做孩子的监督者、点亮者、引路人。

  当孩子自律的监督者。孩子的辅导班少了,自由安排的时间多了,如果缺乏合理的生活安排,很可能导致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生活作息容易紊乱。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合理分配好暑期时间,同时充当好监督人的角色。一方面,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假期生活规则,并设立相应的惩戒制度,家庭中的每个人一起维护规则。另一方面,我设置了“每日提醒”,要求家长不定期地把孩子跳绳、做家务、按时入眠等拍照发在班级群,目的是提醒孩子做到劳逸结合、规律生活,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家长要增加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时间,提高孩子的精神品位,和老师一起持续地监督,最终让孩子成为规则的自我监督者。

  做孩子生活的点亮者。想让孩子休闲生活“有意义”,先得让他们玩得“有意思”。我建议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有事做,比如做家务、练书法、参与编程、护理盆花等,能获得一技之长。孩子做的事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理解力也会增强,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爱心。别让孩子“家里蹲”。每天安排1小时左右的时间,带着孩子开展户外活动,比如,南京博物院一日游,帮父母擦洗一次汽车,为环卫工人送一瓶水,到公园捡拾一次垃圾等,培养孩子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当然,每天锻炼身体是不可少的。可以带孩子骑自行车,跑跑步,跳跳绳,打打球。多运动,有助于改善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控制力,对提升专注力也有帮助。当孩子精神的引路人。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孩子打造精神家园,塑造阳光心态。我和家长一起制订阅读计划,倡议家长自己阅读,带动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选择了《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等十余本书,每天让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来阅读。老师、父母每周参与一次阅读分享。家长不妨利用暑期把邻近的孩子组织起来,一起读书、看电影、写作业,用时不多,孩子们却有了共同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圈。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无论何时,孩子永远是需要被倾听的一方。家长可以和孩子制订一个“每周约会”:每周主动和孩子聊天,分享各自的收获,倾听孩子的困惑和烦恼,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状态,增进同理心,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莫愁 2022年2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