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幼儿园的各种集体活动中,幼儿们的许多回答常常令我惊喜,特别是涉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们的思维马上就发散开来,迫切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在阅读故事《醒了醒了》一书中,我问道:“春天到啦,小动物们都睡醒啦。我们来猜一猜,有哪些小动物睡醒了呢?”
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小猪醒了,小鸟醒了,小蝴蝶醒了……孩子们边说,边手舞足蹈地模仿起来。我示意幼儿举手回答,一一小朋友立即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一一,你说说看呢?”
一一很认真地说道:“还有土里面的蚯蚓呢,它也睡醒了呀。”
话音刚落,我有些吃惊,对于一个托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竟会有如此的思维,大胆提出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内容。我立即竖起大拇指说道:“真棒!一一小朋友和别人说的不一样哦,他发现了泥土里的小蚯蚓也睡醒啦,我们给一一鼓鼓掌。”一一抿着小嘴巴笑了笑,很满足地坐了下来。
我有了再次激发幼儿想象的欲望,又问道:“小动物们睡醒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大部分幼儿做着同样的姿势,双手握拳伸直,伸伸懒腰,还有孩子做出打哈欠的样子。
而彤彤做出与大家不一样的姿势,趴在地上,双手直直地伸出,头抬得高高的,还不时地摇着小脑袋。“老师,小狗,汪汪,睡醒了,我家门口的小狗睡醒了就是这样的,还会摇尾巴呢。”彤彤说着。
陶行知说,教师不重在教,而是重在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要有同理心,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天地,才能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启智慧的主动探索之旅。
看到此处,我很是惊喜,对呀,小狗睡醒的时候的确会伸伸前腿和后腿,还会站起来抖一抖自己的身体。这时,其他孩子也开始模仿起彤彤的样子,一边说道:“小狗小狗汪汪汪。”
看着他们积极模仿的样子,我笑了,被这种愉快的气氛打动了,这不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整个生活都是学习的过程”吗?孩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看所想,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的旅程,无论是在家、在户外,还是在幼儿园,他们参与的种种,实际上都是自主积累、自主吸收、自主学习的过程。
老师不能将教育幼儿的范围限制在“学小鸟、用一样的方式伸懒腰”等统一、固定的思维模式当中,要多和孩子们聊天,谈心。正如陶行知思想所想表达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孩子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生活发现”着手引导孩子。这不仅能轻松地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适时地为孩子创造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孩子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我们要对这些奇思妙想加以引导,捕捉孩子回答中的亮点或者有价值的东西,及时提升,转化成教育资源,这样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对于幼儿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单单限制在集体活动中。例如,在创造性游戏中,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想象自己在舞台上表演,听到这个音乐会跳什么样的舞蹈;又例如,在晨间锻炼的时候,面对有固定玩法的体育玩具,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玩法展开活动;再例如,幼儿搬椅子撞到别的小朋友时,让幼儿自己回答“碰到别人了怎么办?我们可以怎样避免”等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幼儿有想象的空间,还进一步规范了幼儿的行为习惯。
人们常说:教师是孩子的引航人。幼儿老师应当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想象,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兴趣,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顺应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并努力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兴趣是求知的钥匙,当这把钥匙打开了幼儿求知的大门之后,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在活动中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去探索,从而逐步培养起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无知的,幼儿教师更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探究、去思维,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莫愁 2022年18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