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偶起,你的人生就不可能面面俱到,你只能做出趋利避害的一些选择。先聚焦于那些你擅长做的事情,再用余生来弥补你对孩子的亏欠。
就像电视剧《小敏家》里的女护士小敏,在离婚时选择放弃孩子,只身到北京打拼,为儿子攒下经济基础,也让自己越来越强大。等儿子到青春期的时候,接他到北京,送他入好学校,再花心思来修复亲子关系。
这不是亡羊补牢,是在痛苦中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小敏如果选择在十八线小城里守着儿子混日子,她如何赢得成年后孩子的尊重与敬爱?
但莫莫尊重你的选择。当你被悲痛蒙蔽双眼的时候,作为局外人,莫莫要抱抱你,也鼓励你想得更长远、更全面。
多交盟友,少树敌。在这个时候,尽量争取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不要为一点钱就跟婆家决裂。他们毕竟是除你之外会掏心掏肺待你孩子好的人。
对老人来说,仅有的就是抚恤金与孙子。对你而言,最值钱的是你的年轻、自由、可塑性,以及未知的各种可能性。这样想一想,你就不会那么受伤,不会觉得天塌了。
丈夫去世把你拉入痛苦的深渊,但是,逝者已逝,我们要为活人计长久。活着的人要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各取所需,为孩子谋长远福利,比抱怨世界要重要很多。如今,你的公婆正值盛年,痛失爱子的他们跟你抢孩子是人之常情。不如索性换一个角度——他们是在免费给你带娃。
至于你,勇敢地往前走,是你的职责。
第一,不要抱怨,忘记背后,努力向前。让命运的归命运,努力的归努力。面对“英年丧夫”这样的命运不强求,面对自己该做的努力不含糊。勇敢,就是不回头,不过度自责,接纳老天安排的一切,昂首挺胸向前走。
第二,在生活中采蜜,把自己照顾好。有本书叫《人间采蜜集》,单这个书名就有大智慧。客观的苦难不可避免,主观上我们一定要做采蜜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要有妆容,有爱情,有很多新奇的事物去学习。你尝到甜蜜,孩子才会幸福。
第三,摒弃“寡妇思维”。要安慰自己说,孩子是我的,这段婚姻我没有亏什么。多年情感咨询发现:生长于大富之家的女孩更容易走出情伤。为什么?不仅因为有靠山、顾虑少,更因为在她们的成长环境里,利益教育往往多于情感教育。抱怨对你没有益处,年轻女性应该摒弃自怜自艾的思维模式。
希望你自信一点,接纳多元、多变的人生,也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丈夫留给你健康的孩子、一笔钱和美好的回忆,你是这段婚姻的赢家,要为此感恩。每个人都是在缺憾中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在失去中明白得到的珍贵。
所以,请你大胆地往前走,莫要回头。你的路依然很宽,成长依然很美。祝福你,抱抱你,期待听到你的好消息。
(专家支持:情感专栏作家耶雅亿)
莫愁 2022年13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