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管陪同≠陪伴
有时间陪伴子女,但缺乏有效沟通,父母可能一边陪着孩子,一边刷着手机;面对孩子的互动需求,总是表现得十分敷衍,有时甚至会言语粗暴地让孩子一边儿玩去。命令说教≠陪伴
和孩子在一起时,时刻盯着孩子的不足,提各种各样的要求,不停地讲大道理,以命令说教代替亲子陪伴。物质满足≠陪伴
用物质满足来代替亲子陪伴,也是当下很多家庭的常态。殊不知,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带给孩子的心理滋养,要比物质给予重要得多。如何让亲子陪伴变得有质量?
专家表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安全、放松和亲密的陪伴氛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其次,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所需要的心理滋养是不一样的。1岁之前,除了亲密陪伴,还可以做抚触、共浴等;1-3岁,可以向外拓展,多带孩子去做运动或者做体验、探索性活动;3岁左右,父母要关注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尊重孩子的意愿。学龄后的孩子,可以多开展一些双向沟通,帮助孩子挖掘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
第三,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父母可以挖掘至少一个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或者跟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再比如,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亲子阅读是很重要的陪伴方式,父母要重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质量的陪伴,还须给孩子留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空间。
莫愁 2022年12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