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左二)与班主任闵菊生(左三)、贾德生(左一)伉俪、同学王英伟(右一)
1985年,我考上了淮安县中学读高中。坐在高一(2)班第一排,我凝望着不同的任课老师,从教室的前门,夹着课本走上讲台。
班主任闵菊生老师教代数和几何。闵老师人美如菊,适中身材,卷发,鹅蛋脸,眼神能言,右嘴角有一粒小痣。她亲手制作教具,把数学课教得出神入化,开阖有度,板书起演算来,那个清楚漂亮,不亚于数学界的书法杰作!就连我这个数商不高者,都感到了数学的魔力和艺术美,而且居然对三角函数情有独钟。
闵老师还拥有着母性的细腻和爱。我们班有十个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还有一个孤儿,闵老师特别关爱他们,尤其是那个失去双亲的男孩,经常把他带回家吃饭,有时候实在太忙了,就抓一把香喷喷的花生米塞在他手中。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我们全校都为他高兴。我至今忘不了闵老师对他讲话时的那种呵护和欣赏,朴实纯净,发自肺腑。
除去闵老师,我还仰慕两位比我们只大六七岁的杏坛新秀。她们刚大学毕业,名字中都含“春”字:一位是张春蕾老师,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教语文,娇小玲珑,长发如瀑,出口成章,如春天的花蕾一样生气勃勃,馨香动人;另一位是卞春霞老师,徐州师范大学外文系毕业,教英语,秀颀娴静,短发洋气,英语书写流畅漂亮,走起路来宛若春日云霞飘逸轻盈。她们从不施脂粉,完全凭着气质和才华,倾倒了我们这群懵懂幻想的少男少女。
跟着两位美丽的女秀才,徜徉于诗文、英语、史地等大文科的世界,校园青青,梧桐成行,鲜花绽放,那是多么美好的师生共享时光。
张春蕾老师生动传递了文学的美、创造的美、生命的美。她在课上朗诵、鉴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和《绿》,留给我们一片无语的惊叹。有一次,她讲解古代少女罗敷智斗恶人的乐府诗《陌上桑》,内有描写罗敷美貌之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张老师上课时,就穿了淡黄的条纹小上衣,将长发盘成了类似倭堕髻的样式,让我们大开眼界,背诵起全篇来也格外卖力。
除了课堂上的精心教学外,张老师还组织了课外文学兴趣小组,讲解课本上没有的古今中外文学知识,古希腊女诗人萨福、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秋诗词,月亮的几十种说法、意识流……她还借书给我们看。她借给我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上面有她的娟秀题字:初品为苦,再品为怡。我一下子进入到书中高华深美之境,如痴如醉,以至后来自己教书、写作也视之为圭臬。
卞春霞老师让我当英语课代表。我鼓足勇气,向她借英语书看,因为当时除了英语练习和《英语学习》《英语世界》等杂志,英语读物还比较稀罕。卞老师借我的书中,有一本海蓝封面的《美国十二名人传记》,200多页,是我高中读过的最厚最难的英文书,靠查字典啃下来后,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感。后来,我不知深浅地将中文歌词、短篇小说试译成英语,卞老师从不笑话,而是评阅、指点。要知道,我的译笔是多么稚嫩和粗糙啊。
而今,我当上了英语老师,从事语言教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正是这两位春天般的语文和英语老师,为我播下了饱满的种子。

卞春霞(前排中)、张春蕾(前排右二)和其他青年教师
莫愁 2021年27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