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网上很火的一个“半瓶水”的短视频,成了大家的热议话题。视频中,两名男士坐在椅子上,手中各拿半瓶水,右边的男士仰起脖子正在喝,左边的男士恶作剧把瓶底冷不丁往上一抬,洒了右边人一脸水。当左边人也仰起头喝水时,右边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重复了他刚才的动作,结果对方恼羞成怒,气愤地站起来把瓶子摔了。这一刻,右边的男士震怒了,他把手中剩余的半瓶水倾倒于自己脸上,扬长而去。这扎心一幕刺痛了太多人,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经历——当我用你对我的方式对你,你竟怒了。
闺密曾给我讲过一件闹心事,喜爱唱歌跳舞的她,参加了当地一个合唱团,隔三岔五去各地演出。团里有位大姐经常找各种借口使用她的化妆品。闺密是对任何事都不将就的人,化妆品都是让亲戚从国外代购的,价格不菲。有次忘记带高光粉,闺密便跟大姐借,可对方冷冷道:“不好意思啊,我是高敏感型皮肤,化妆品不能跟人共用,抱歉啊!”那一刻,闺密惊愕得半天缓不过来。“拿来主义”的大姐,悭吝又爱贪小便宜,久而久之,谁都不愿与她来往。
看过“半瓶水”的故事,闺密立刻说:“我家那位就是。”她下了班做饭洗衣带孩子,忙得脚不沾地,先生非但不帮忙,还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说房间太乱,菜烧得寡然无味,就是嫌她把灶台摆得像杂货铺。自小被父母宠溺得两手不沾阳春水,结婚后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她都快把自己活成超人了。但丈夫对她的辛苦操劳视而不见,每次唠叨起来都像念“紧箍咒”,她气得牙痒痒就想伺机报复一下。有次和丈夫开车外出,她各种指责抱怨,一会儿说他车速太快能把人吓出心脏病,一会儿又嫌他绕路拉着人瞎跑。一路堵车又不停听她啰嗦絮叨,丈夫一拍方向盘厉声怒斥:“我开车还是你开车,烦死了!”那一刻,她俏皮道:“怎么,也知道烦啊?你就经常这样对我哦。”至此,幡然醒悟的丈夫噗嗤一笑:“改!”
一次,参加一场亲子互动活动,主题是“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有位上小学六年级的男生,“小大人样”十足地问父亲:“你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晚啊?是不是工作太马虎,让领导留下来训话了。不是我说你,你都40多岁的人了,一回家就躺沙发上玩手机,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还老教育我用功读书。”另一位看上去10岁左右的小女孩,更是“言辞犀利”:“妈,你看人家芮芮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比你一年的奖金还多,让你多看书也考些对工作有帮助的证,你就是听不进去……”孩子们惟妙惟肖地模仿着大人口吻,让家长在捧腹大笑中开始扪心自问,这样咄咄逼人让我们心生抵触的沟通方式,我们却一直给孩子用。
在《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孔老夫子都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终身奉行之道,自己都厌恶无法容忍的事,为何要施虐于他人呢?若我们凡事都能推己及人,站在他人的立场将心比心,相信生活中很多掰扯不清的烦心事,也会化解于无形,正所谓格局大了,生活也就顺了。
莫愁 2021年23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