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华泽在田间
“施药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寒潮、霜冻前后不用药。”2021 年2 月28 日上午,乐华泽在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南吉村农田里向村民讲解春季麦田化除知识要点。从创办农家书社,到举办阅读推广、农技培训、关注留守儿童等活动,28 年来,乐华泽把“文化甘霖”播洒在乡村大地上。
拿结婚钱办书社
1992 年,18 岁的乐华泽因病退学回家务农。农闲时节,他会约上三五好友畅谈对文学的憧憬。彼时的乡村文化生活枯燥匮乏,乐家“文学小聚”逐渐吸引了不少青年参加。“我何不办一个书社,无偿给村民们提供阅读学习的场所?”他的想法得到朋友们一致赞同。没有地方,乐华泽腾出自己的两间房子,把上学时买的500 余册图书拿出来,并与朋友们凑钱购置了600 余册图书和10 余种报刊,于1993 年办起了免费为村民服务的华泽书社。
“这年代养鸡养鹅、跑运输,哪样赚钱的行当不能做,偏要去搞书社,真是傻瓜。”一些闲言碎语传到乐华泽父亲耳朵里,他愤怒地对儿子说:“咱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你弄什么书社?”父亲患有心脏病,母亲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弟弟妹妹还在读书,而家里除了7 亩多地,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面对家境贫寒的现实,乐华泽心酸难过,他不得不把只开了半年的书社关闭。
无奈之下,乐华泽去了盐城打工。打工期间,他听说朋友小李因为失恋而热衷于八卦占卜,如醉如痴,最后连出门都要按照卜书中所指的方位走,因此进了精神病院。
“人不读书会落后,但只有读好书才会进步,读坏书比没知识更可怕!”乐华泽感觉农村亟需一个引领农民精神成长的地方。
几天后,乐华泽毅然回到了村里。“爸、妈,请你们相信儿子,办书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乐华泽苦口婆心地向父母讲述建书社的好处。“既然你这么喜欢,那就去做吧!”父母拿出了为他结婚积攒的5000元,就这样,华泽书社又重新创办起来。
科普助力村民致富
“老乡们用粗糙的手翻阅书本时,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我。”看着每天都有村民来书社看书,乐华泽非常感慨。为了让村民从书本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他把村上养殖、种植等经营户列入“特服”对象,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订阅了一批农业科技方面的报刊。他不仅组织村民编印《农技简报》,推广农业科技知识,还创造条件为村民提供农技培训。“多亏了华泽一路指导,不然,咱的日子哪能这么红火?”村民张监义承包了16亩蟹塘,连续几年亏损,乐华泽得知后与他一起找来科普书籍学习,指导他走生态养殖的路子,并常年义务提供技术支持。十年内,张监义累计增收4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稻田套养面积已达1200余亩。
务工知识讲座、致富经验交流活动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农民参加,华泽书社成为村民们读书学习、了解信息的文化生活乐园。“以前不懂科学是瞎干,现在不懂科学就来找书看。”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了阅读。
乐华泽一心扑在为村民服务上,正当身边人都为他的终身大事着急时,没想到缘分从远方飘然而至。“我爱书,你也爱书,两个爱书的人可以在一起交流吗?”2001年4月14日,乐华泽收到一封来自蒙古的信,信很特别,里面有一首诗、一张邮票。原来,内蒙古女孩张小凤从《辽宁青年》上看到关于乐华泽的报道,被他多年无偿服务村民的事迹深深感动,萌发了爱慕之情。
除了几千册图书,乐华泽什么也没有,可贫寒未能阻挡两颗热爱读书的心不断靠近。他们以书为媒,在信中交流,最终走进婚姻殿堂。
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家
乐华泽和张小凤婚后继续为振兴乡村文化奉献。他们看到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管教而任性妄为,心中焦急。“如果这样下去,孩子们的未来让人担忧啊!”“家长没时间管,那咱们来替他们管。”2004年,乐华泽夫妇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每逢周末,都会有十几名留守儿童聚在华泽书社里,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温习功课。2018 年,华泽书社开设了“每周日9 点课堂”,组织课外阅读、国学讲堂、心理辅导等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校外辅导。“乐叔叔和义工老师除了辅导我们学习,有时还带我们到生态园、农业园去体验。”尚庄小学学生许晨瑶是华泽书社的“常客”。
华泽书社先后开展校外辅导、社科普及、文体活动等近400 场次,开展未成年人着汉服阅读《三字经》、“六一”集体生日会、“爸爸回来了”等特色主题活动60余场次,累计服务6000 余人次,在四乡八镇产生广泛影响。“乐华泽虽然不是教师,但他为教育发展、为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盐都区尚庄小学校长宋长健赞许地说。
华泽华不仅为留守儿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还为困难留守儿童捐款助学,结对帮扶特困学生。2020年6月1日,云南省双柏县大麦地中心校的孩子们在欢度儿童节时,收到了乐华泽捐赠的图书、书包等共价值3.2万元的礼物。华泽书社已成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盐都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2018年9月,华泽书社农民读书节被评为省级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乐华泽夫妇还在苏北首创公益阅读漂流书屋,在盐城市区公共场所和尚庄镇设立了20个漂流书屋,倡导更多家庭将读过的书捐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
乐华泽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当年没有机会读更多的书,如今这些孩子正是读书时,为他们花点钱,我愿意。”华泽书社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留守儿童,当年的孩子有的已考上了研究生。乐华泽希望,书社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户的同时,更像是阶梯,指引他们攀向知识的殿堂。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阅读,华泽书社已辐射到周边镇村。乐华泽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乡风文明,让新时代乡村蕴含文化魅力,他的举动受到广泛赞誉。2019年,他荣登“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榜样。2020年,乐华泽家庭入选“全国五好家庭”。
莫愁 2021年11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