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张艺谋导演拍摄了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金陵十三钗》,其中有两个情节可以和民国建筑师齐兆昌联系起来:一是故事发生地点是以南京的圣保罗教堂为原型,齐兆昌是该教堂的建筑设计师;二是齐兆昌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所长,冒着生命危险庇护了大批平民。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令其在一众民国南京建筑师中显得卓尔不群。
南京教会建筑师
早年因家境衰落,少年齐兆昌被美国基督教会收养。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他考取了杭州的私立之江大学,靠给学校打钟半工半读。因学业出众,受教会资助赴美留学,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深造,课余则在汽车厂打工维持生活。回国后,齐兆昌就职于南京第一所教会大学——金陵大学(现为南京大学),任职工程处主管,在金陵大学校园的长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和南京地区的基督教会组织联系紧密,齐兆昌承担着城内众多教会房产的设计、修缮、监理和维护工作。除金陵大学的大门、小礼拜堂、学生宿舍等基建工程外,还有金陵女子大学宿舍、中华女中、圣保罗教堂、金陵神学院、西康路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馆舍等,也包括南京周边地区的教会建筑,如安徽滁县基督教堂和教士宿舍等。齐兆昌深得美国教会信任,在当时,他几乎相当于南京地区教会的总建筑师。鉴于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众的才华,冯玉祥将军一度劝说齐兆昌弃教从政,被其婉言推辞。
建筑的中国化
齐兆昌一生绝大多数作品在南京设计和实施,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到极强的调适性和主观能动性。他长期接受西方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对于西方建筑的构图、材料和建造手段比较熟悉,特别是乡村教堂、殖民风格等地道的美式手法运用自如。但在其不少作品中也显示出民族性。无论是北方官式屋顶还是简式的地方民居,或者中西合璧风格的做法,齐兆昌努力践行着在华西方教会20世纪初开始推行的教会建筑中国化的路线,其中亦包含着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在担任金陵大学校舍中方监理工程师期间,齐兆昌曾帮助外籍建筑师调整他们不熟悉的中式建筑设计手法,如屋面瓦作铺设时所参考弧度并非是以圆弧半径设计出的屋面曲线等。土木工程师出身的齐兆昌在解决结构问题和施工管理方面更是得心应手。负责督造金陵大学校园建设的美方工程师司迈尔(A.G.Small)在为美国杂志撰写的文章中,称赞这位中国工程师助手在解决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屋顶桁架和其他现场技术问题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作为基督教会的专职建筑师,虽然作品的类型和形式风格受到一定限制,但齐兆昌精益求精,专注于将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和中国现实建造条件相结合,在限制下努力保证工程实施,以获得优良的品质。尽管未有什么鸿篇大作或惊人言论,但他踏实勤恳,默默奉献,这也是中国大多数职业建筑师的品质和经历。
校园难民收容所所长
齐兆昌不光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基督徒建筑师,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民族危难之时体现出高尚的品格和气节,在民国南京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笔触。在金陵大学校史上,曾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城的“旗杆事件”。1934年年底,紧邻金陵大学的日本总领事馆挑衅,在鼓楼百步坡竖立了一根与金陵大学北大楼等高的钢骨水泥旗杆。师生看到太阳旗高过校园内的国旗后异常气愤,认为必须打击其嚣张气焰。30多个学生发动募捐,建造更高的旗杆,以示抗议。校长陈裕光积极支持这一行动,在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下,由齐兆昌设计,于大礼堂南侧修建了一座钢管式新旗杆,1935年8月落成,高出日本旗杆10尺,以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的爱国热情。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期间,齐兆昌和其他30多名中西籍教职员一齐留守南京,并担任金陵大学校园内难民收容所所长,在这场惨绝人寰的侵略屠杀中,保护南京数万妇孺贫民免受日寇铁蹄的蹂躏。当时的齐兆昌经常面临生命威胁,一次在收容所外巡查时,被日军发现,日本兵准备用刺刀杀死他,幸好美国同事里格斯及时出面解救,他才幸免于难。至今,齐兆昌的儿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回忆起父亲当时的境况依然十分激动。
1942年,日军占领金大校园,齐兆昌和其他留守人员只得转移到干河沿的汇文书院,改名为“同伦中学”(现金陵中学),齐兆昌任总务长。此举不仅使很多失学青年得以继续学习,也帮助留校职工维持了生计。齐兆昌的义举深深影响着儿子齐康,他精心设计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期工程,堪称当代中国纪念性建筑的杰作,之后又长期义务担任纪念馆维护、改造等工作的顾问。
解放后,齐兆昌继续在金陵大学基建科工作,晚年依然以建筑为伴,1956年年初病逝于南京。迄今,齐康的书架上仍然摆放着有关部门颁发的记录齐兆昌当年功绩的铭牌,南京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位中国籍教会建筑师1937年的无畏和无私。
莫愁 2020年1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