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把“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变成“我希望半个小时后,我们能赶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这样,可以引导孩子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孩子的行动就会相应加快。2.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如果10分钟内我们能出门,那么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让孩子自己权衡,孩子一般都会选择准时到达。3.告知拖延的结果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比如,“如果今天你8点还没有到教室,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孩子自己思考太慢的后果。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用钟表提醒他。4.恰当引导
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点前就出门?”当孩子有了参与性,行动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莫愁 2019年36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