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位“洋厂长”——德国人威尔纳·格里希被授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这枚奖章不仅记录了沉甸甸的成功历史,也包含着中国人对经验的总结。
一句感慨变厂长
上世纪80年代初,德国巴符州曼海姆市的退休发动机制造专家格里希受邀前往中国,作为首批外国专家组成员,格里希首先前往武汉柴油机厂,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考察。武汉柴油机厂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毛泽东主席专程来到该厂视察新中国生产的首台手扶拖拉机。但日月轮转,这家原本国内最先具备万台农机生产能力的企业,已经跌入谷底,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中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格里希在考察中发现,工人们缺乏纪律意识,每天上班时间都在聊天。进一步分析数据后,格里希看着生产原料严重浪费以及生产出的低劣产品,怒不可遏:“如果我是厂长,绝不允许这种现象存在!”这句话,辗转传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耳中。
各级领导深知武汉柴油机厂的弊病,却未能讨论出合适的整改方案。格里希的一番抱怨让他们灵光一现,为何不聘用这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做厂长呢?时任武汉市外事办主任丁华曾说:“让外国人当国企的厂长,当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回头看这绝不是历史的偶然。”正因为邓小平同志在此前说过,“尊重人才的价值,大胆使用外国人才”,武汉市又是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格里希才有机会担任厂长。
大刀阔斧显奇迹
上任伊始,格里希就请武汉市领导列席他开的第一个会。会上,格里希把武汉柴油机厂生产的气缸放在了桌上,他开口就说:“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那么,清洁度就是气缸的质量以及寿命的关键。”他从气缸中掏出来一把铁砂,毫不客气地说:“请大家看看,这就是我们厂生产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怎么可能符合标准?这根本不是工艺技术的问题,是人们互相包庇、工作疏忽、不负责任的结果!”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接着,格里希免掉了失职的总工程师、检验科长,开始狠抓产品质量,“晚上八九点,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还在仓库、车间转悠,别人以为他是发货的,实际上是厂长。”格里希强调质量第一,他每天都亲自跑到各个车间里,来回检查。格里希还安排了一批年轻有干劲的技术人员进入质量监督部门,并告诉他们:“质检部门就是厂长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在车间检查任何产品的质量,而且和厂长一样,对于产品有质量否决权,一发现问题,立刻整治责任人。格里希每天都会给这些年轻人上课,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质检工作的要领。
格里希还要求厂里的中层领导必须到生产一线办公,解决生产问题。
格里希的一系列举动,激起了一些眷恋旧日松散工作环境的人的抵制。如果格里希在巡视,那些工人都会在工位上假装认真工作,他一转身,工人们就又开始闲聊。格里希痛心疾首,他告诉工人们,自己在厂长的岗位上并没有拿一分钱工资,在华收入只有一些专家费,“你们有人可能认为我是发疯了,不知道享受,天天到车间,累得满身是汗……我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拼命干,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老婆孩子!”
格里希的举动感染了一批年轻的职工,他们自觉地开始学习,产品质量有了大大提高。1986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主轴承盖废品率从50%降到3%以内,年出口5000台产机,为国家创造外汇利润百万美元。
终究不再遗憾
格里希说:“我不愿把我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坟墓里去,希望它们能对中国有所贡献,让中国农民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农业机械。”他用他的努力改变着武汉柴油机厂的命运,撰写的26万字的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重组方案让人由衷赞叹。1986年,格里希任期结束,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遗憾的是,后来因各种原因,武汉柴油机厂最终从国企中的佼佼者沦落破产。格里希曾数次想回武汉柴油机厂看一看,但是人们用各种理由婉言拒绝,不想让格里希看到这家工厂的窘境。2003年,格里希逝世,次年武汉柴油机厂安置完所有职工。
如今,格里希的儿子伯恩特·格里希踏上中国的土地,看到《中国制造2025》计划,他由衷地感慨:“父亲不再有遗憾了。”
莫愁 2019年1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