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还能回到那里,依然做那束光。
68岁的陈树菊被称为“台湾最灿烂的一道曙光”,卖菜50年,靠着“50元新台币三把菜”的小生意,资助孤儿,给学校盖图书馆……多年来,累积捐款达1000万元新台币(约220万元人民币),入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巨额捐款和美誉的背后,是最朴素的善良与悲悯。
幼年丧母,见证贫穷的残忍
陈树菊1951年生于中国台湾省台东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是卖菜小贩,养育着6个孩子。她13岁时,母亲又怀孕,但胎儿太大必须剖腹产。医院规定必须缴纳5000元保证金才能动手术。家里一贫如洗,父亲四处借钱,勉强凑齐赶到医院时,母亲却因难产而死。母亲在寂静、冷清、没人照顾的情况下去世,这伤痛弥漫了陈树菊的一生。此后,陈树菊辍学,身高仅1.39米的她开始卖菜贴补家用。
19岁时,厄运再次降临。陈树菊年仅11岁的弟弟,得了一种怪病,瘦得皮包骨,肚子却胀得像气球一样。医生建议他们去城里治疗。
父亲低三下四地向亲戚借钱,却遭到无情拒绝。后来,弟弟所在学校的班主任为弟弟筹了款。可当把弟弟送到医院时,弟弟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去世。再后来,三弟因患流行性感冒病故,二弟因车祸死亡。亲历了一场又一场生离死别,陈树菊内心伤痕累累。她发誓,要赚很多很多钱,保护好家人。
她拼命卖菜,一年中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一天,还一天天延迟停业时间,后来竟开到半夜,堪比24小时便利店。她吃得也很简单,一盒白米饭拌酱油就搞定。为了不贪睡,她常年不睡床,刚开始睡地板,后来睡长条板凳,还练就了抓凳腿睡觉不摔倒的身手。
可以帮助别人,这感觉真好
在漫长的岁月,陈树菊见到了更多的悲欢离合,遭受诈骗的年轻人向她借钱充饥,痛失丈夫的妻子借钱治丧……每每此时,陈树菊就会想起母亲和弟弟,她总是对人慷慨相助。2000年,陈树菊的父亲去世前,将所有积蓄100万元新台币悉数交给了陈树菊。看着银行存折上的数字,陈树菊感到前所未有的贫穷——对一个不需要钱的人来说,钱就是冰冷、毫无意义的数字。
这时,陈树菊想起小弟当初生病抢救时,他所在的仁爱小学师生为弟弟发起募捐的情形。这些年,一想起仁爱小学,陈树菊心里就暖暖的。
于是,陈树菊在仁爱小学成立了“急难救助金”,以帮助需要紧急救助的孩子与家庭。
2001年,听说仁爱小学集资建图书馆,她又捐款450万元新台币,为仁爱小学建起台东地区小学里唯一一栋三层楼的图书馆。落成当天,陈树菊看着这栋以她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不禁落泪:可以帮助到别人,感觉真好。
后来,陈树菊在菜摊遇到了一个美国人,对方是一家儿童福利院的负责人,致力于帮助小儿麻痹症儿童,收容遭受家庭变故、缺少照顾的有身心障碍的孩子。陈树菊特意去了一趟这家儿童福利院。她很感动,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远离故土家人,只为给陌生人提供帮助。
从那天开始,陈树菊决定帮助这些儿童。她先是捐出了100万元新台币,并决定此后哪怕节衣缩食,每天也要捐100元新台币。
慷慨,使她的单纯发人深省
很多人不理解,陈树菊每天苦成那样,对捐助却眼睛不眨一下,甚至连生病,她都不舍得吃药、去医院。最难以想象的是,由于厕所离市场远,为了不耽搁生意,她很少喝水,常常憋尿,并因此得了尿道结石和肾结石,疼得死去活来。特别是她的脚,一直受蜂窝性组织炎的折磨。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还使她得了脊椎侧弯、静脉曲张。陈树菊依然风雨无阻地卖菜、捐钱,对别人的不解,她说:“我就是个卖菜的,吃饱穿暖就行,存那么多钱也用不着。将钱给需要的人,才是该做的。能帮助别人很快乐,那一天就睡得很好。”她无意于感动世界,只想让自己活到心安。可她的事迹从小菜摊慢慢传向更广阔的世界。
2010年5月,在导演李安的推荐下,陈树菊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列第八位,在她之后是众多为人熟知的名字——奥巴马、克林顿、乔布斯……李安如此评价她:“陈树菊最令人津津乐道之处,是她的单纯与慷慨。单纯,使她的慷慨令人惊艳;慷慨,使她的单纯发人深省。”
2010年5月4日晚,纽约的林肯中心,陈树菊穿着莲藕色的旧外套、牛仔裤和球鞋走上了红地毯。因为多重疾病,她走路一瘸一拐。李安搀扶着她走上领奖台。“世界以疼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陈树菊用她的善举,诠释了这句话的真切含义。
从纽约回到台东县的中央市场,陈树菊一如既往地卖菜,一角一角地攒钱,几万几万地捐赠。人们叫她“英雄”,她笑笑:“我就是个卖菜的。”
2018年2月,68岁的陈树菊因常年透支身体而彻底病倒,做了手术才捡回一条命。医生说,她的身体就像一辆年久失修的汽车,零件都磨损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在她挺过了这一关。
只是,那个她工作了多年的菜摊再也回不去了,她将菜摊委托给弟弟陈洽明。总有人慕名去找她,媒体说那小小的菜摊,是台湾灿烂的一道曙光。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还能回到那里,依然做那束光。
莫愁 2019年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