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才运动也可降低中风风险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年才开始运动的男性也能因此大幅降低老年中风风险,最多可降56%。研究人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踪调查1400名四五十岁男性的健康和运动情况后发现,与运动量减少最多的调查对象相比,运动量增加最多的那些调查对象老年时中风风险低56%。
研究人员表示,就降低老年中风风险而言,中年才开始运动与从年轻时一直爱好运动并不存在差异。因此,对不爱运动的人来讲来讲,中年是一个窗口期,可以从此开始运动,并一直坚持下去,仍能获得健康保护。
遛狗健身更健心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遛狗不仅能促进狗狗健康,也有助主人增加运动量,更能增加愉悦感,有益心理健康。
研究人员调查了25名宠物犬饲养主后发现,激励他们遛狗最强烈的动机是快乐,遛狗让他们感到内心愉悦,而增加活动量以及与其他狗狗主人的社交往来都排在其后。
宠物狗主人的这些快乐感觉基于他们认为,自家宠物狗也很享受这种遛弯。
日饮4杯咖啡有助降低早死风险

适量喝咖啡除了提神醒脑,还有助降低早死风险。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4杯咖啡,可将早死风险降低多至2/3。与不喝咖啡或偶尔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咖啡的人死亡风险平均降低22%,45岁以上的人则可将死亡风险平均降低30%;每天喝4杯咖啡的人,死亡风险平均降低64%,即在10年内死亡的几率不到1%。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首要致死因素是癌症,其次是心脏病。他们认为,之所以喝咖啡能降低早死几率,在于咖啡中含有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不仅有益心脏,还有抗炎作用,进而有助防癌。

肝脏能承受多少酒精
肝脏是人体的生化反应器,长期大量酗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非常大的毒性作用,使肝脏代谢发生障碍。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克酒精,女性减半。一般40克的酒精相当于酒精含量为6%的啤酒是1000毫升,酒精含量为12%的红酒是500毫升,酒精含量50%的白酒为100毫升。爱做饭的人生活质量高

日本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养成爱做饭的习惯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的优化、省钱以及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项囊括160名成年志愿者的研究表明,经常自己做饭的人往往会有较为积极的心态,烦心事也会少得多。此外,自己做饭的人相比下馆子的人在挑选健康食物方面会更讲究。
父亲年龄大与孩子智商有关

伦敦国王学院和西维尔自闭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5000对新生儿的数据后发现,爸爸的年龄越大,孩子的高智商比例越高,但与此同时,孩子患有孤独症的比例也越高。该项研究的负责人杰尼卡博士表示:这项研究表明,母亲的年龄与孩子智商无直接关系。
工作时间长易患心脏病
英国科学家通过比较85500名志愿者的数据发现,工作时间过长的人患心脏节律紊乱的风险明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40小时的人来说,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患房颤的风险要高40%。
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
近日,一条“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微信中流传。消息称:“买来的鱼剖开肚子后,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且含有大量的类脂质、溶菌酶,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这是真的吗?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介绍说:“网传说法毫无依据,鱼有没有这层黑膜都不影响食用。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学名叫腹膜,它存在于鱼腹壁和内脏之间,是正常的生理结构。具体来说,腹膜是指存在于部分脊椎动物腹腔中的一层黏膜。它包裹着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具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作用。”

至于这层薄膜为什么是黑色的?中国科学协会曾发布文章表示,鱼类的色素细胞基本有4种:黑色素、黄色素、红色素和鸟粪素细胞。不同鱼类的色素细胞分布不同,这就使得腹膜颜色也会不同。科学家对78种鱼腹膜进行观测,有20多种不是黑色的,而是浅色或无色的。陈舜胜表示,不同种类鱼的腹膜颜色不太一样,淡水鱼的腹膜颜色就比较深。这只和鱼类自身色素有关系,和环境污染没有必然联系。

陈舜胜还指出,网传信息用了“类脂质”“溶菌酶”等专业术语,看上去言之凿凿,让不少人信以为真,但实际上错误百出。首先,肝脏才是鱼类排毒的器官,有无法代谢的脏东西可能会滞留肝脏,而腹膜是鱼内脏器官的自我保护膜,不具备过滤有毒物质的功能,所以,脏东西不会累积在腹膜里。其次,鸡蛋中存在“类脂质”唾液中存在“溶菌酶”,按网传说法,岂不是吃鸡蛋、咽口水都是危害健康的行为了?
所以,综上所述,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莫愁 2018年2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