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天下无“贼”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2744
  ?赵允芳

  天下无“贼”

  ?赵允芳

  ?

  这段时间,在我们家特别流行一个词汇——包浆。

  包浆是什么呢?这就得先说说小虎的外公。

  外公喜欢收藏,古玉、紫檀、老红木等等都是他的至爱,平日里一得着闲空,就拿一块纯棉布,仔细擦拭他那些从各地收罗来的宝贝物件。这时候,他心里的那份得意往往是忍不住的,随便是谁,只要此时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便要“不幸”被他逮住,然后就开始听他一脸得意的介绍了:“看看,看看!上面的这层包浆,油光水亮,是不是和玉色差不多了?”

  因为电脑在外公的书房,小虎没办法,总要上网查阅资料呀——便屡屡被外公逮着了,“被迫”聆听那讲述了无数次的故事。

  外公对小虎似乎寄予了格外的希望,他对小虎苦口婆心道:“现在古玩市场真假莫辨,真的太少,假的太多,你要是从现在这个年龄就学习一些古玩鉴定的知识,将来长大可就了不得了。”小虎听了,竟不厌烦,每次都很认真地跟外公凑在一起,研究明清家具收藏画册上的说明,观摩自家家具上头的那层包浆。有时,还有样学样,摹仿外公,用手摸摸、闻闻,夸赞道:“好东西!看这层包浆,真的像涂了一层油哦。”

  一次学校布置作业,老师要求用200字形容一个人的耄耋老态,小虎竟出神入化地使上了包浆一词,说:“只见那位手持拐杖的老人,朝我们走来。他真的是很老很老了,都能看出他一脸的包浆!”

  老师疑惑地在“包浆”处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作业本拿回家,我们一家人看得哈哈大笑,连夸“有才”。

  ?

  小虎却有些愁眉不展的样子,因为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老师的那个问号。我们一致推荐他去找外公。他可是“肇事者”,不找他找谁!

  外公一听这个,喜滋滋说好办,你看,对包浆的具体解释,书里都写着呢。小虎大喜,埋头刷刷抄下一段:

  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等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

  抄完了小虎正要跑出去玩,外公却叫住了他,说那是书上的语言,凡事你还得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才行。

  小虎语塞,半天才皱着眉,摇摇头说:“包浆……可能……也许……就是家具出的汗吧……”

  外公大笑,挠头说,也对。新的物件上面是没有包浆的,有的制假者为了让人相信他的东西是古董,硬要在上面打磨制造出一层假的包浆,但细心的人都能看出来——那种光绝不温润如玉,而是一层有些贼眉鼠眼的“贼光”。就像街头的小偷,他们的眼神是闪烁游移的,有着攫取的欲望。而所谓真正的包浆,其实就是人使用过的一种痕迹。你看我们家的这把明代官帽椅,座位的边缘都被磨得油光铮亮的了,两边的扶手和下面这根脚踏也都被磨得中间凹了进去,你尽可以想象,什么人曾经在这把椅子上休息过?他长什么样?官做到多大?他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这把椅子流落到了民间?从明代至今,它中间曾辗转经历了多少主人……

  小虎听得怔住了。他没想到一把小小的椅子会牵扯出这么多的问号。他更没想到,一把不会说话的椅子,也是有命运的。这可是从书里学不来的。

  外公是小说家,从一把椅子身上,他可能读到了椅子主人的坎坷命运,而上头的那层包浆,也似在源源不断向他释放着某种古老神秘的信息。怪不得,他能把半天半天的时间都耗费在摩娑那把椅子上,原来是若有所思!

  小虎后来据此写了一篇作文,叫《天下无“贼”》。

  《天下无贼》是外公的短篇小说,后来被拍成了同名的电影。小虎这里写的贼,却不是街头的小偷,而是古玩市场里的造假者。

  编辑朱璐

  zhulu83@126.com

  

  扫一扫 关注莫愁微信公众号,阅读美文,参与互动,转发有奖!

  莫愁 2017年3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