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万古犹存碧峰峡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2890
  刘红丽

  万古犹存碧峰峡

  刘红丽

  置身崖木葱茏的碧峰峡谷底,仰望山崖,溪涧时不时有从山顶折射着的粼粼阳光飞流而下,犹如珠帘跌足散落,荡开的雾气湿润了脸颊,宛若仙境。

女娲补天遗迹

四川省雅安碧峰峡,传说是女娲所化而成,峡谷林深蓊郁,云雾缭绕。碧峰峡由两条峡谷构成,呈V字型,海拔700米~1971米,青峰对峙,是西南地区避暑纳凉的清雅之地。

  碧峰峡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风景区,一个是动物园区。风景区包含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层岩瀑布、白龙潭瀑布、女娲池、滴水栈道等自然景点,均与女娲有关,颇为神秘。

  我走在峡谷的盘山窄路上,踩着栈道亦步亦滑。身旁途经青龙潭瀑布,清澈的水流,穿数层怪石注入谷底的深潭,气势滂沱,恍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氤氲空灵朦胧。这里的水,让人感到了生命的跳动,恣肆跌落,没有什么能阻止。

  走累了,坐在路边休息。不远处屹立着一座山峰,如一尊佛像,面容慈善,憨态可掬,人称天然黄龙巨佛,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路边尽是嶙峋的怪石,石上覆满苔藓,用手一捻,满手泥绿,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古老。

  

  不经意间,瞥见脚边的石头坑里一排排小棍,充满了神秘色彩。询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是山间的风俗:山民为了给出门远行的亲人祈福,往往折了木棍,竖在石头触地的凹坑里,祈求亲人平安归来。

  很多山民,在峡谷做肩夫,当地称做“滑竿”,两个山民一前一后架起竹藤椅,抬着游客上山、下山。我们在途中,遇见一群中年人,年纪大的一个躺在轿子里,被山里的轿夫抬着一颠一颠的,惬意极了。

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

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还有一处动物园区,包括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基地,以及野生动物园。

  

  大熊猫憨态可掬,圆滚滚地卧在地上啃着竹子。它们都很懒散,偶然回头,面对游客的召唤,只是懒洋洋地朝人群瞟上一眼,小孩子们就乐得不得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碧峰峡里的羊驼,慵懒惯了,半跪半躺着,等游客把甜玉米喂到它嘴里。那羊驼的嘴巴是典型的“地包天”,两颗下门牙漏在唇外,牙口一嚼一嚼的时候,两颗下门牙就像守着城门的旗杆,门开,门合,旗杆就杵在那里,钻不进门里。还有个不起眼的小黑骡子,黑不溜秋,睫毛覆盖了眼睛,踌躇着步子在游客跟前晃来晃去,它的毛杂而乱,鼻子时不时甩一个喷嚏。

  有一群猴子,有人投零食过去,大猴子一把叼去囫囵吃了,仓皇而着急。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鸟林——百鸟极乐园,海鸥、天鹅、画眉、黄鹂、锦鸡、孔雀,一只只仙风道骨,超然独立……

  半路上,在供行人歇息的凉亭里,有人牵着一匹来自雪域高原的白色牦牛,厚厚的御寒长毛裹了一身,拖垂曳地,背上披着金色织锦坐毯,供游人拍照留念。那牦牛在燥热的天气里,竟温顺得出奇,兀自低头站着,尾巴也不曾摇一摇。

  乘坐观光车进入猛兽区,渐渐地,狮子、老虎、棕熊一个个围过来,直起身,将爪子搭上车窗。我闭着眼睛把用铁丝悬挂的肉从窗户孔里伸出去,只感觉手中一轻,肉就被它们叼着咽下去了。其间,一头没吃到肉的狮子直立起身子,用前爪猛力摇晃车身,惹得车内几个胆小的游客一片惊呼。

  

  

  

夜宿碧峰峡

峡谷随处可见的杉树,笔直凛冽。杉树是国宝级的树木,林中土地濡软,树林顶端的罅隙漏下几缕阳光,清凉舒适,可以看见有人在此地露营住宿。

  因为碧峰峡靠近318国道,一路上都是浩浩荡荡的骑行军和背包客。设想一下,山风徐徐,吹过杉林宛如松涛声,看着黑夜的浩瀚星空,在此露营,真是美极了!

  

  当地人在峡谷的小河里捉了不知名的野鱼烤来卖,见到游客就招呼。仔细去看那火上的小鱼,焦黄酥脆,我尝了尝,味道像冬月里的腊肉,有点咸。他们的烤架边还放着一些山里的特产,有袖珍猕猴桃、长相奇特的中药等。我买了一点猕猴桃,非常甜,充满浓郁清香。

  傍晚,山雾升起,溪涧泉水汩汩流淌,归入谷底的清幽潭水,远看宛若一匹墨黑的绸缎披在山间,任你去蹚,凝绿不动,等待皱起涟漪。

  晚饭时,导游从当地人家里买来了家兔、鸡和山笋、土豆,我们顶着繁星吃烧烤,燎燎的焰火蹿动着,一只毛茸茸的半人高的黄狗在桌子底下的缝隙里慢腾腾地蹭着嗅来嗅去,也不怕人。

  呼吸着群山幽谷蕴酿的芳醇空气,咀嚼着山里的美味,直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编辑钟健12497681@qq.com

  莫愁 2017年20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