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君子不器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9663
  一凡

  1

  鲁国,曲阜,郊外,大雪纷飞,黑蒙蒙的柏树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柏树林下,一间简陋的茅草房内,透出暖暖的红光,在红光弥漫的黑暗里,传来阵阵吟唱声,飘飘渺渺,时断时续!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

  室内,子贡、曾参、子夏、子张、有若、宰予、冉求、闵子骞等人,在相互道别。

  子贡的酒杯高高举起:“夫子的学问,如万仞宫墙;夫子的德行,如日月般光芒!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说罢,子贡已是满眼泪光。

  此刻,他想起了三年前,夫子弥留的那一刻。

  夫子紧紧地抓住子贡的手:“赐啊!你怎么来得那么晚啊!”

  子贡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眼直直地看着夫子。

  这两年,多重沉重的打击,已经使夫子面容枯槁,身心俱疲。

  就在此前的两年时间里,孔子唯一的兒子孔鲤和最喜爱的学生颜渊相继去世,已年过七十的孔子在颜渊去世时大病了一场。生病期间,子路一直陪伴在他身旁,然而,子路随后也因为卷入宫廷内斗,而被敌人乱刀砍为肉酱,让夫子痛不欲生,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将要走到尽头,于是,赶紧召远在卫国为相的子贡回来。

  帖子发出去以后,孔子整天倚门瞩望,今天,终于盼回了子贡!

  孔子不禁低声吟唱起来: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子贡听完,已是“五内俱催,无言而泣”。

  七天后,孔子离开了人间。

  每每想到这里,子贡总觉得内心有愧,这么多年来,陪伴他老人家的时间确实太少了。

  明天,三年守孝期满,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子贡暗自决定,再在墓前陪伴夫子三年。

  2

  公元前495年,25岁的子贡拜孔子为师。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出身于商人家庭,20余岁继承祖业开始经商,由于经营的是“国际业务”,所以,并没有像子路、颜回那样一直跟随在孔子身旁,而是经常到各国进行政商活动。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子贡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卖贵买贱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子贡的派头很大,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着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从这里看,子贡既善于经商又精于为官,甚至还和国君称兄道弟,既富又贵的同时还没忘记经常去孔子那里打个卡充充电,这别说是在古代,就是放在今天也都是妥妥地属于“成功人士”!

  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子贡的心态是飘的,最初的想法,无非是想在“国际名人讲堂”镀镀金,类似于今天的商界精英到“某某大学”进修个E-MBA。

  据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讲瑞》记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

  这段话表明,子贡一开始拜孔子为师的时候,感到孔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三年之后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子贡是如何改变了自己对孔子的认知呢?

  3

  据《吕氏春秋·察微篇》记载:“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鲁国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见到自己国家的子民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先垫钱将他们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回到鲁国后,政府会从国库里面拿出大笔钱作为赎人的奖金。

  有一次,子贡赎回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他却拒绝接受奖金。在子贡看来,一是自己不缺这点钱;二是为老师的母国赎人,应该帮鲁国节省这一笔开支;三是救人是做善事,不应该求回报。

  孔子知道了却很生气,训斥子贡说:你觉得你很有钱是不是?你觉得不要国家的奖励,你的品德就高尚了是不是?君子做事,重在改变社会风气,引导老百姓向善,并不是为了秀你个人的私德。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根据法律拿应得的酬金,这并不有损于你的品行;而你不拿酬金,那么从此以后,谁还会再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呢?

  在孔子看来,子贡虽然做了好事,帮助了他人,但他把原本的道德标准提高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子贡这样有钱,这就让道德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世人会为了保全自己,同时又不受道德谴责,选择视而不见。这样的做法从国家的发展来看是不利的。

  其实,良好的道德是既不损伤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如果道德成为奢侈品,反而会让人们因无法企及而选择离道德更远。

  子贡拜孔子为师的时候,正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三年,一路上遭遇种种困难,而多次遇难,都是子贡跑来解围。而且,孔子周游列国,一众人等的开支费用,子贡是主要的经济支持者。

  然而,孔子并没有因为子贡提供了大量的钱财赞助而减少对子贡的批评,因为,圣人畏“道”,众生畏“财”。

  在孔子眼里,行君子之道才是每个学生的终极目标,对谁批评得越多,就说明对谁要求得越严,对谁要求越严,就说明谁离君子之道越近。

  4

  细读《论语》,发现子贡出现了43次,是孔子学生当中“出镜率”最高的,没有之一,而且多数都是挨批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许子贡商人出身,讲究效率,做事总是想找捷径,寻求“秘笈”或者“标准答案”,可孔子一直都是让大家去“悟”,比如关于“道”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于是子贡就问:“夫子啊!您的学问有没有简便方法,一个字或者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奉行终身的呢?”

  孔子说:“你是不是想说为‘恕之道啊?记住,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揣度别人!要知道,己之蜜糖彼之砒霜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把意志强加于我,也不想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这就好比原始森林中的大象,不吃别的动物,别的动物也不敢吃它。

  孔子说:子贡,你做不到!

  孔子说的是社会现实:你可以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但你怎么能保证别人不把他的意志强加给你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孔子早就讲过,那就是“吾道一以贯之”,可是,“一”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贯”?孔子没有讲具體方法,这也是子贡和其他弟子困惑的地方。

  什么是“一”呢?

  《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翻译成白话:“一”就是开天辟地之初、万物形成之始,道立于一体化的浑沌,然后造化分出天地,化成万物。

  由此看来,“一”是“天之道”,是大道,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道,而“人之道”是理念,理念难免有局限性,有时甚至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5

  子贡还是有一些小毛病的!

  《论语·学而》: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子贡问孔子,富贵之人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骄傲自得,贫穷之人也不会因为贫穷而向他人讨好献媚,老师觉得这样的为人之道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这是恪守自己的道德本分,是可以的,但却比不上贫穷而乐于求道,富贵而又好礼的人。

  子贡是商人出身的儒生,他立足实际,从社会现实出发,也或许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们应该保持本分,不趋炎附势,不骄矜自得,并征求孔子的意见,问这样的人生追求怎么样。

  孔子对子贡是了解的,明白子贡现在是“物质文明”已经极大地丰富了,将要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其实,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不论贫穷或者富有的,人人都有这个资格和潜力。

  子贡的这点小心思孔子是清楚的,所以,每当子贡的小想法稍一露头就会被孔子敲打回去。

  《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方”是“谤”的通假字,“方人”就是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长短,用司马迁评价子贡的话说就是“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也就是说子贡喜好评价人,却也心思单纯。

  其实,司马迁对子贡是有所偏爱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写了77位弟子,比传说的72位贤人还多了5位,全篇总共5000多字,而子贡独占1753字,再加上《货殖列传》和《孔子世家》中对子贡的描述,整篇《史记》对子贡的描写达到了4000多字。

  孔子对子贡可没那么客气,他不屑于子贡的这种行为,直接开怼:端木赐,就你好是吧!背后里议论别人的是非长短,我可没那闲工夫!

  “夫我则不暇。”夫子之言,一语中的!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已经会感到光阴飞逝,时不我待,哪里还会有余暇对别人说长道短呢?

  子贡的悟性是极高的,在孔子的点拨中不断地进步,举一反三,后来提出了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些想法,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称赞。

  子贡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了夫子的伟大,并成为夫子之道的宣传者和捍卫者。

  《论语·子张》记载: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陈子禽是孔子的弟子陈亢。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他曾经有两次问话,一次是问伯鱼,伯鱼就是孔子的儿子,陈亢问:“你爹有没有给你开小灶?(子亦有异闻乎?)”一次是问子贡,说“您只不过是谦恭而已,仲尼怎么能够贤过你呢?”(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因此杨逢彬说:“从他径称孔子为‘仲尼而不称‘夫子来看,至少此时还不是孔子的学生。”(《新注新译》)

  这么看,子禽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所以对孔老夫子的境界不明了。他认为子贡贤于孔子,主要是被子贡的口才所折服。

  子贡确实很能说,吐语如珠,辩才无碍,大家都对他非常敬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而且《淮南子·人间训》也记载,人或问孔子曰:“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孔子也自认为自己的口才确实不如子贡。

  但是,一个人的境界不是看他的口才来判断,而是看他真正的见地。

  听了别人的赞叹,子贡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在纠正子禽: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子贡知道子禽说这些话,就像自己当年对孔子的认知一样,属于还没入门的那一类,根本认不清孔子的道德学问,所以才说出那种荒唐话。

  于是,子贡教导子禽说:“孔老夫子的高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就像青天不可以用梯子爬上去一样。我怎么能跟夫子相比呢?”

  6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十三个年头,齐国当权者田常突然进攻鲁国。

  田常是谁?为什么突然进攻鲁国?

  田常原不姓田,他的先祖是陈国的公子完。

  公元前707年,陈国宫廷爆发政变,国君不断被杀,更换频繁。公子完无意于君位的争夺,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于公元前672年投奔齐国,齐桓公把公子完封到“田”这个地方,所以,公子完改“陈”为“田”,他的后代就都姓田了。

  经过了几代人的发展,田氏势力逐渐强大,到田常的时候开始迅速膨胀,几乎控制了齐国一半的土地。

  田常的飞扬跋扈引起了高、国、鲍、晏等士大夫家族和其他眾多大臣的不满,为了消除齐国大臣的抵制情绪,田常决定以攻打鲁国来转移矛盾。

  由于这时田常刚刚掌权,又急于化解政治矛盾,所以,还没想好正当的出兵理由,就陈兵两国边境了。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要讲理由的,如果师出无名,就是“不义之战”,这样就会引起其他各国的联合反对,甚至会对发动不义之战的诸侯国进行“集体围殴”,所以,田常是不敢贸然开战的,这就给鲁国留出了喘息的机会。

  鲁国这个时候内部也不太平,首先是三桓架空了国君,成为实际掌权人。三桓是指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因为他们是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前694)三个儿子的后代,所以称为三桓。

  其次,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这样,鲁国内部的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

  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公元前498年,在国君鲁定公的支持下,孔子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也就是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以削弱三桓势力。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被迫于公元前497年春天出走鲁国。

  鲁国内部由于长期的政权争斗,使得国家人才匮乏,此时,三桓不得不向孔子的团队求救。

  孔子心怀祖国不念旧怨,召集弟子们商量对策。孔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你们几个,想个办法吧!

  子路、子石等几个人都要争着去,孔子不同意,说这不是你们的强项。

  子贡说:“我去。”

  孔子笑着说:“我看行。”

  7

  子贡日夜兼程,来到田常的大帐,说道:“将军危矣!”

  田常一头蒙:“我危从何来?”

  子贡说:“你看!鲁国的城墙单薄矮小,护城河又窄又浅,国君愚昧不仁,大臣虚伪无用,士兵百姓都厌恶打仗,这样的国家你怎么可以和它交战呢?”

  “哈哈哈!鲁国弱,不堪一击,可也并非你说的如此不堪吧!”

  “内忧则攻强,外患则攻弱!这个道理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鲁国比齐国弱,这个谁都知道!所以,打胜了属于情理之中,你已经处于高位,回去再封赏也无非如此,况且,齐国打胜了会更加强大,国君和大臣会因此而越来越骄傲,而你又会得到什么呢?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和其他几大家族势力之间的矛盾,反而会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你(专权)的警惕;而万一打败了,你的地位就会急转直下,那可就不好办了!

  田常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子贡说得有道理啊!

  可是,军队已经发出来了,不打就撤军岂不是更让别人笑话?开弓哪有回头箭?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先生有何妙计?”田常望着子贡说。

  “你可以攻打吴国嘛!”

  “打吴国?”田常一脸困惑。

  心想:吴国现在如日中天,向北已经扩张到齐国的邻国南郯和莒两个小国门口了,齐国早已感觉到了威胁,可是,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怎么能和吴国抗衡呢?打吴国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子贡看出了田常的疑惑,往前靠了靠,示意田常屏退左右,说:“正因为打不过才建议你去打的!”

  按照子贡的分析,齐军坐逸待劳,是可以和吴国相持的,到时候前方战事吃紧,对齐王来说你就成了救命稻草,那还不是要什么给什么,那个时候谁还敢和你过不去?这样的话,田将军的威望顷刻就会树立起来,那些“小困顿”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这一番话还真把田常给说动了!

  “可是!打吴国也没有理由啊?”

  “我可以去说服吴王来打你啊!那你不就有理由了吗?”

  “好!那就有劳先生了!”

  8

  公元前485年,这个看似寻常的年份里,却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世界上几个最重要文明的发展走势。

  这一年,齐悼公被杀,田氏开始专权;孔子夫人亓官氏去世,周游列国的孔子开始有归国之心;吴国开凿了“邗沟”,也就是早期的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河道,加强了吴国内部的水路运输,使得吴国经济开始腾飞……

  此时的吴国,向西,打败了楚国;向南,打败了越国;向北,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今天的山东南部一带,直逼齐国和鲁国;向东,一直通向大海,并开始向海外探索……

  然而,历史总是这么富有戏剧性,两件看起来关联不大的事情的发生,改变了这一历史进程:第一件事是西施被选进越王宫开始接受训练,第二件事就是子贡访吴。

  第一件不说了,我们专说第二件,子贡访吴!

  子贡千里迢迢来到了美丽的吴国都城——姑苏。

  此时的吴王夫差,如日中天,胸怀大志,大有独步天下、一统中原的气概,因此,越发骄傲自大,不久前,贤相伍子胥再三劝他居安思危,结果被他赐死了。

  子贡知道夫差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分析说:“当今天下,齐晋两国虽大,但都开始走下坡路了,唯有吴国的国势蒸蒸日上!”

  子贡常年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经商为政,所说的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吴王点头称是。

  “但是,”子贡话锋一转,“王霸之业,关键在于不能任由对手发展过于强大。这就好比左右相当的天平,一方哪怕只加上一根毫毛,这架天平也会失去平衡。现在,齐国陈兵边境,将要吞并鲁国,如果任由发展,那鲁国就成了吴国和齐国之间的那根毫毛!”

  吴王听了眼睛一亮,但转而又略有所思。

  子贡迅速捕捉到了这一信息,接着说:“吴王宅心宽厚,放了越王一马,可这越王也不得不防啊!”

  夫差说:“先生所言极是,待我先除后顾之忧,再解你燃眉之急!”

  子贡听后哈哈大笑。

  “先生为何发笑?”

  “都说吴王胸怀天下,不承想您还心怀妇人之仁啊!”

  夫差脸一红:“此话怎讲?”

  “勇敢的人不避艱险,仁义的人不绝人后,智慧的人不失良机。有些机会稍纵即逝!”

  “那我应该怎么办?”

  “救鲁伐齐,乃是大义!大义一出,您就可以威震诸侯。至于越国这个后顾之忧,不费一兵一卒,我来给您解决!这样,你又占了仁的制高点。大仁大义,天下归心!到时候不就霸业可成了吗?”

  吴王越听越高兴,说:“那就委屈先生一趟了!”

  子贡说:“愿往!”

  9

  子贡以吴国使者的身份出访越国,越王勾践带领群臣出城二十里夹道欢迎。

  越王说:“我这儿是蛮夷之地,先生您不远万里前来,一定有什么要教我的吧?”

  子贡说:“岂敢岂敢!我本来是想请吴王伐齐救鲁的,吴王也有这个意思,可总是担心越国背后一刀,所以想先打越国再走下一步。如果这样,越国就危险了!”

  越王一听,脸都绿了。

  子贡接着说:“没有报仇的意思,却让别人怀疑,那是笨;有报仇的想法,而让人知道,是缺少计谋;最可怕的是,事情还没开始做天下人就都知道了,这个可是灾难啊!”

  越王叩首道:“如果事情真是发展到了这一地步,我也只能和吴国同归于尽了!”

  子贡说:“我有办法使你转危为安,说不定还能雪耻前仇!”

  越王眼睛一亮,不自觉地膝行凑近子贡:“先生救我!日后必有重谢!”

  子贡说:“吴国表面上强盛,内部其实不堪重负。吴王残暴凶猛,大臣们都害怕他,连伍子胥这样的人都被杀了,谁还敢再讲真话?现在是太宰伯嚭当权,事事顺着吴王,这是贻误国家的做法。吴国这些年连年征战,士兵疲惫,百姓辛苦,已是强弩之末了。”

  越王说:“您分析得都对!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以前不自量力,才至于今天的这步境地!”

  子贡说:“现在,你的绝佳机会来了!如果你能消除吴王的顾虑,他就会移师北进和齐国交战,万一吴国败了,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即使胜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你也有机可乘!最差最差,吴国胜了且毫发无损,你继续卧薪尝胆,也强于你现在的境地!”

  “可是,我怎么做才能消除吴王的后顾之忧呢?”

  “我的话不知道你是否能听得进去?”

  “言听计从!”

  子贡说:“你这么这么这么做,吴王就会那么那么难做,然后,你的机会就来了!”

  这番话,让越王茅塞顿开,为了表示感谢,给子贡送上黄金百镒、宝剑一把、高级矛两柄。

  子贡不受。

  回到吴国,子贡对吴王夫差说:“我把您的训示告诫越王,他吓坏了,对我说:‘承蒙吴王当年不杀之恩,让我回到会稽,使我的祖宗享受祭祀,我日夜没有忘记大王的恩德,哪敢有半点谋反的想法啊?”

  过了五天,越国使者文种来了,献上战甲二十副,还有越国最好的剑和最好的矛。

  文种战战兢兢地跪在殿前说:“听说大王要兴大义于天下,消灭强权,扶持弱势,东海孤臣勾践派小臣文种前来,愿意把境内所有的精兵士卒三千人都派出来,孤臣要亲自率军,充当大王伐齐的先锋队!”

  这马屁把夫差拍得舒服极了!

  夫差问子贡:“你说怎么办?”

  子贡说:“让别人空国替大王出战,不吉利!大王还是接受他们的进贡,其他不需要了。”

  吴王完全同意子贡的意见。

  10

  这趟南方之行,子贡达到了战略目的,可思来想去总觉还是哪里有点美中不足,万一吴国打败了齐国,再顺手牵羊灭了鲁国,这一圈可不是白跑了吗?该如何应对呢?

  回来的路上,子贡并没有急于复命,而是绕道去了晋国,再一次凭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说服晋定公和权臣赵鞅。

  子贡说,晋国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国,但还是应该做到有备无患,此次吴国来攻打齐国,夫差志在必得,万一打胜了,有可能顺势来攻打晋国,这一招不可不防啊!

  果然,大趋势都是按照子贡的设想进行的:吴国的大军北上攻打齐国,齐国从鲁国边境撤军与吴军在艾陵交战,双方各出数万大军,齐军大败,主将国书等好几个大将被擒,吴军斩获三千首级,缴战车八百乘,威震天下。

  鲁国脱离战争之险,齐国战败,国内高、国、鲍、晏等大夫势力大减,田常在齐国一枝独大,使得以后田氏代齐基本成为定局,这也正是田常想要的结果。

  吴王夫差倾全国之力大胜齐军,转而兵锋直指晋国,打算与晋定公为首的中原诸侯歃血为盟,成为新的霸主,但是,夫差的打算落空了。一是晋国早有准备,吴国疲劳之师根本不是晋国的对手;二是越王勾践趁机攻吴,吴国留守太子战死,夫差急于回国。所以,两国会盟的结果是晋定公为新的盟主,夫差乃蛮夷之师,不配称王,应该改“吴王”为“吴公”。

  “吴公”夫差匆匆回国,但也难挽败局,从此,吴国日渐衰落,到公元前475年,吴越两国决战,夫差失败,蒙面自杀,越国称霸中原。

  子贡的一趟外交之旅,影响了整个战国十几年的走向。鲁国在夹缝中获得了生存,齐国内乱田氏专权,吴国灭亡,晋国称雄一时,而越国晋级为霸主之一。

  11

  子贡救鲁,声望至极,上至国君,下至百姓,无不对子贡盛赞有嘉,自上而下形成共识,鲁国的宰相非子贡莫属。

  《论语·子张》记载: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掌管鲁国大政。

  子服景伯:鲁国大夫。仞: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他说这话)就好比看围墙,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院内的风景一览无余,而夫子家的围墙高达数仞,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根本看不见里面的富丽堂皇和绚丽多彩,也许,能够找到门且进去的人太少了吧!(所以)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是一个凡夫俗子,听到大夫说自己比孔子还贤,岂不沾沾自喜?可是,子贡作为孔子优秀的学生,不但没有以此为骄傲,反而在对老师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比喻,充分赞扬了孔子的伟大。

  子贡是孔子学说最有力的倡导者和宣传者,每当有人毁谤孔子时,子贡总是挺身而出,极力维护孔子形象。他把孔子比作天上的日月,不允许任何玷污。孔子周游列国,每当遇到大难,子贡总是会“从天而降”,替孔子排忧解难。

  司马迁把孔子学说的普及归功于子贡,他说:“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史实也确如司马迁所说,子贡每到一处都大力宣扬孔子。据说,《论语》的编撰发行,也主要得力于子贡,可以说他是孔子学说最好的代言人。

  孔子的另外一位弟子冉有得到了三桓之一季康子赏识,在冉有的努力下,三桓势力联合起来,打败了来犯的齐国军队,为鲁国立下了奇功。

  在子贡和冉有的合力下,鲁国高层决定请孔子回国。

  公元前484年,孔子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四年的鲁国。

  12

  对于别人的盛赞,子贡多少还是有点自得的。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讨论,请孔子给出色的弟子写个评语,孔子的评价都准确到位,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

  子贡问:夫子看我像什么?

  孔子说:你呀!就是个“器”。

  子贡说:那是个什么“器”呢?

  孔子说:瑚琏。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又说过:“君子不器”。

  按说子贡所取得的成就,在世人的心目中是难以企及的,就是在我们当今社会中,谁不想成“器”啊?“不成器”就意味着没出息、不可造就。然而,孔子却说“君子不器”,难道子贡这样的人还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整明白什么叫作“器”。

  《说文解字》: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翻译成白话就是:器,器皿。字形像器之口,是看家犬看守的容具。

  对于这个答案,我一直心存疑惑:器为什么需要狗来看守?狗能守得住嗎?如果不是狗自己的狗食盆,它为什么要去守呢?……

  百思不得其解!

  会不会是字形起了变化造成的呢?

  这三个字分别是周代早期、中期和春秋时期“器”字的写法,而“”“”“”“”这四个字分别是“犬”字甲骨文、周代早期、周代中期和战国时期的写法,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来,“器”字的写法在周代和“犬”没有任何关系。

  《说文解字》是汉代许慎所著,由于时代的原因,许慎是见不到甲骨文和周代早期金文的,他所解的是秦统一之后的“小篆”,可见,“器”造字之初和“犬”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到了秦代文字统一,被误写成了“犬”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器”字和“犬”无关,几个“口”字之间枝枝丫丫的那个部件到底是什么?

  1990年,在河北任丘县发掘三各庄遗址的时候,一件形似枯木的打磨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经考证推断,这是6000年前的鹿角器。

  在古人类文明中,鹿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生灵。它们美丽温驯,奔跑迅捷,早在远古时代,鹿就与人们的生存繁衍密不可分。人们捕猎以鹿肉为食,鹿皮可以缝制衣服蔽体保暖。而鹿角作为雄鹿独特的标志,也带给古代先民深刻印象。雄壮、硕大的鹿角给人有力、强盛的感觉,鹿角的周期性脱落生长,又赋予了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因此,我国古代瑞兽龙、麒麟等形象,都有鹿角的影子。

  无独有偶,在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也发现了鹿角器,而这个鹿角器更为神奇,专家们在打磨光滑的鹿角器下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笔画,后经专家学者比对研究,发现这件鹿角器是用来占卜祸福的。

  这就比较明了了,“器”的中间部分不是“犬”,而是“鹿角器”,而周围的“口”,则代表占卜时向上天传达的内容。

  这种占卜器在夏朝叫“瑚”,在殷朝叫“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瑚琏”不再用鹿角,而改用了象征华贵的玉雕,但功能都是一样的,就是起着“上传下达”作用的祭祀用品。

  再回到刚才子贡的问话,对于这个答案,子贡显然不满意,因为夫子说过“君子不器”,所以才追问“何器也?”。孔子说是“瑚琏”,接下来子贡虽然没有再继续追问,但还是心存疑惑:我到底哪里不合夫子之意呢?

  13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孔林,柏树郁郁葱葱,茅草屋旁,一株楷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是六年前子贡前来奔丧时从南方带来的。

  昏暗的油灯下,子贡正在用楷木专心致志地雕刻夫子像,旁边还摆着一尊已经刻好的师母像。

  这些年,虽然有其他师兄师弟来来往往祭奠孔子,可子贡一如既往地守在夫子的大墓旁,回忆着自己这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回想着跟夫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回味着夫子教导的每一句话语,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

  六年中,子贡每天都在“悟”,每天都在“修”,每天都在“学”,每天都在“习”……很多原先没有悟透的道理,经过六年的洗礼,已经渐渐明晰,可对“君子不器”依然没能够想明白。

  油灯忽然闪了一下,子贡停下手中的刻刀,端详着已经刻画满意的夫子像,心中掠过一丝欣慰。

  他把夫子像摆在正位,拜了三拜,抬起头看着夫子的眼睛,忽然心头一亮。

  夫子的雕像不就是“瑚琏”吗?然而,我们不要夫子做瑚琏,我们要的是思想独立、有血有肉的夫子啊!我也不希望夫子像做后世的“瑚琏”,我应该做夫子转世,把夫子的思想传遍天下,让夫子之道永放光芒!

  “道”并不是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更不是通过“向善”而获得的,而是当你把自己身上的一切私欲都除尽之后,“道”就会自然显现。

  子贡揉了揉眼睛,瞟了一眼几天前鲁卫两国送来邀请他再次出任相国的官牒,然后轻轻地拿起来,靠近油灯……

  只见两通官牒冒起了青烟,燃起了红红的火苗!

  子贡换上衣服,走出了门,消失在雪夜茫茫的暗幕里……

  后记

  史书自此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关子贡的记录,有人说他隐居悟道去了,有人说他设帐讲学去了,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以商养民去了。直到今天,子贡还被追认为儒商鼻祖,被老百姓尊为财神祭拜……

  我想,这些应该都不是子贡想要看到的吧!

  责编:周三顾

  作品 2023年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