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光弼:间关百战佐中兴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5634
  张锐强

  一

  人的一生似有诸多定数,常常不经意间便一语成谶。名将李光弼(708-764)便是如此。这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的契丹族将领,在史书上首次亮相时的言行便预埋了最终的命运。

  这是唐玄宗天宝六载(747)的事情。那一年,唐玄宗下令各地推荐“通一艺”者赴试于长安,但包括大诗人杜甫和散文家元结在内,无人入选。因李林甫要上奏庆贺“野无遗贤”。杜甫因此命运黯淡,对李光弼有知遇之恩的猛将王忠嗣也同时走了下坡路。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便是李光弼。

  当时李光弼在王忠嗣手下担任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这个赤水可不是今天耳熟能详的贵州赤水河,而在甘肃武威城内。也就是说,他已经独当一面,指挥赤水军。他感觉很是奇怪,王忠嗣已发布作战命令,准备策应董延光进攻石堡城,但大战在即,竟没有犒赏士卒激励士气。

  石堡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的石城山,是湟水流域的军事要地,遏控唐与吐蕃的边界,双方已在此拉锯多年。尽管多次战胜吐蕃,王忠嗣依旧强烈反对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的仰攻。可他说得再多也没用,唐玄宗受董延光的诱惑,非打不可。

  李光弼立即以商议军情的名义,来找金紫光禄大夫、节度使王忠嗣:“我知道大夫爱惜士卒,不赞同董延光的计谋。而今接受诏命,派数万士卒征讨,却没有发布赏格,怎么能调动起斗志?大夫的财帛充满府库,难道还舍不得万段的赏赐,以杜绝流言谗毁?如果此战不胜,肯定要归罪于大夫啊。”

  王忠嗣出生于太原王氏,是典型的烈士子女。其父王海宾与吐蕃作战阵亡,他被唐玄宗收养于宫中,跟太子李亨一同长大。作为安边名将,他战功赫赫,创造了同时节度河东、朔方、河西与陇右四镇的纪录,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和李晟这些名将都得益于他的提拔重用。而对李光弼,他尤其青眼有加,虽是部属,却按照宿将的礼节对待,甚至视为接班人:“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李光弼的担忧他当然懂得,但内心格外坦然:“李将军,我决心已定。我平生之望,难道是富贵吗?争石堡一城,得之不足以制敌,不得无害于国,我怎能以数万士卒的性命,来换取一个官位?即便陛下责怪,让我降职回朝,担任金吾羽林将军这样的侍卫,或者贬到黔中当个长史司马別驾之类的闲官,我也心甘情愿。当然,你说这话,是对我的爱护。”

  李光弼闻言深施一礼:“大夫行事有古人风,非我所能及。”

  不以士卒性命为代价打政治仗,是职业军人的职业操守。李光弼深受感染。可以想象,多年之后他不肯贸然反攻洛阳,跟这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而他看似礼貌性的泛泛夸奖的结语,最终证明并非社交辞令,而是由衷之言,足以预定历史命运。

  如果说被上级待以宿将之礼还不算什么的话,被前辈强招女婿,是不是就有点意思?

  李光弼的妻子也出自太原王氏。她去世之后,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很想招他为婿,便奏请让他担任节度副使、知留后事。但不知何故,李光弼不愿让年长十三岁的前辈成为自己的老丈人,竟托病辞官。名将哥舒翰跟李光弼年龄相仿,彼此又有多年的袍泽之情,而且很讨厌安思顺,便上表请调李光弼。涉事双方都是功勋累累的边将,唐玄宗不想伤任何一方的面子,怎么办呢?征召李光弼入朝,缓冲一下。

  二

  盛世按部就班的程序很难展现个人能力。只有乱世重新洗牌的混乱,才有足够的可乘之机。类似量子缠绕一般无法割裂的李光弼与郭子仪,本来已像两片枯叶,即将掉落,而恰在此时,一阵风吹来,将他们吹上云霄。

  这阵风当然是胡风朔风叛乱之风。起初吹来时,李光弼不由得心惊肉跳,因为郭子仪要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当他的顶头上司朔方节度使,还要领着他们出征赵魏。要知道他俩早年的相处是很不愉快的,即便同桌吃饭也互不说话,除非掐架。而这世上没有比上司在战场上借机杀个仇人下级更方便的事情。

  怎么办呢?李光弼的选择是以攻为守,主动摊牌。

  李光弼来到节度使衙门,严格地以下级礼节在堂前下拜,对郭子仪道:“我情愿一死,只求中丞放过我的妻儿。”郭子仪立即走下堂来,拉住李光弼的手:“国家危难之际,正需要我们精诚团结,哪里还能计较个人私怨!”

  这事儿很见双方的性格。郭子仪宅心仁厚,李光弼主动灵活。郭子仪的宽厚不是一天两天,李光弼肯定明白。他的摊牌当然不能说是小人之心,更多的是防人之心。貌似告饶服软,其实自信满满,预期积极。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很谨慎,希望卤汤罐下挂面——有言(盐)在先。

  郭子仪说到做到,不仅没找李光弼的麻烦,还隆重向唐玄宗推荐。于是天宝十五载(756)三月,山西稳定之后,李光弼以魏郡(今河北大名)太守、河北采访使的名义,挥师东出太行,抵达常山(今河北正定)。

  汉武帝确定五岳制度后,明代以前一直在今河北曲阳与涞源之间的大茂山祭祀恒山。因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山后曾改为常山。这边是常山郡与恒州得名的由来。此前颜杲卿誓不从贼,响应其从弟平原太守颜真卿的号召,在此跟叛军激战六日,终因寡不敌众而城破身死,由此催生了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祭侄文稿》。当时史思明的主力被饶阳牢牢拖住一个多月,各郡只有守兵三千,杂以胡兵,就像抗战期间沦陷区的大量伪军与少数鬼子。闻听李光弼大军赶到,常山的团练士卒立即杀掉胡兵,拿住史思明的堂弟史思义,开城投降。

  进入常山,李光弼的感觉就像进入人间地狱,风中都飘着死亡气息。他下令释放颜杲卿和袁履谦的家眷,隆重祭奠阵亡的官员将士,以收复人心,激励士气。大家都认为他会拿史思义祭旗,但却没有。不仅不杀,反倒下令松绑,礼遇非常,真心请教破敌之策,态度就像当年的韩信对待李左车。

  李光弼道:“你罪当死,但你久经战阵,你看我这些军队,能否打败史思明?请你为我好生谋划,如果计谋可取,当不杀你。”

  史思义道:“你的军队远道而来,士马疲惫,猝遇叛军,恐抵挡不住。不如率军入城,早为备御,先看情况,然后出战。胡骑虽然精锐,但难以持久,一旦战况不利,气沮心离,便可设法谋取。史思明现在饶阳,离此地不过两百里,昨晚已送羽书,其先锋明早即可到达,其后必是大军,请你多留意。”

  李光弼随即命令部队入城防御。这真是采纳了史思义的意见吗?未必。顶多是不谋而合。但他宁愿做出全盘接纳的姿态。这是此后招降猛将高庭晖的前奏。次日一早,史思明的先锋果然抵达,不久主力也相继杀到,共有两万多骑兵。李光弼令五千步兵出东门迎战,但叛军极为嚣张,将城门死死堵住。李光弼命令五百弩手从城上齐射,叛军这才略微退却。此后千名弩手分为四队,不断施放强弩,叛军抵挡不住,只能后撤。五千官军随即开出郡城,布成枪阵,呈掎角之势,夹着浮沱河跟叛军对峙。史思明派骑兵攻击,李光弼就用箭雨伺候。

  大军久屯坚城之下,兵家大忌。但史思明仗着周围还有援军,有恃无恐。只是他等待的援军,也是李光弼的目标。李光弼早已安排好谍报,随时探听消息。得知他们抵达九门县(今藁城县九门乡,蔺相如曾在此筑城有九门),立即派出数千轻骑,隐蔽接敌,趁他们吃饭时突然袭击,几乎将之全歼。

  无论如何,李光弼孤军一支深陷河北,肯定无力消灭叛军。双方对峙月余,唐军草料极度缺乏。到周围征集草料的士兵经常遭遇袭击,军中平均几十匹马只有两束草,甚至到了将草席和垫子铡碎喂马的程度。郭子仪得到消息,率军两万前来增援。二人合兵,实力大增,在九门城南大败史思明,趁势收复十余座县城,进围赵郡(今河北赵县)。史思明抵挡不住,又从赵郡逃往博陵(今河北定州)。

  李光弼麾下虽是王师,但大乱之中还是有人偷鸡摸狗。收复赵郡后,不少士兵趁乱抢劫民财。而当他们大包小包地准备回营时,抬头一看,不觉魂飞魄散:主帅李光弼端坐在谯门,恰似镇邪天神。

  谁敢触犯李光弼的军法?他们只能悄悄转身,将财物送还。

  已升为范阳(今北京西南)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的李光弼跟郭子仪随即挥师北上博陵。离范阳越近,叛军的抵抗自然越发强烈。唐军攻坚不利,便收回拳头,暂时后撤。史思明感觉有机可乘,派兵一路尾随,沿途不断有叛军加入,势力越来越大。

  郭子仪、李光弼率军退到恒阳(今河北曲阳境内),深沟高垒与叛军对峙。他们采取“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的方法,疲敝叛军。等叛军的士气消耗大半,五月二十九日,他们在曲阳东部的门户要地嘉山列阵攻击,获得大捷:“斩首万计,生擒四千。”史思明狼狈坠马,最终几乎是光脚散发地逃回博陵。消息传开,河北十余郡反正归顺,范阳跟中原的联系随即被切断。而就在此时,他们忽然接到全军班师、回归朔方的诏命。

  三

  因唐玄宗仓促奔蜀,曾遥领朔方节度大使的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吴忠)匆匆即位,但身边无人,自然要召回朔方军。至德元载(756)八月,李光弼与郭子仪回到灵武,都被升为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即出使在外的宰相,因还要带兵打仗。李光弼的战区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和北都太原。这是白衣山人李泌的主意。此人极有传奇色彩,不仅为大唐贡献了平叛方略,还为历史贡献了“小友”这个词。史上首位“小友”,便是张九龄眼中的他。

  那时的李泌虽是白身,但“权逾宰相”。他智谋过人,坚信叛军是乌合之众,不出两年必败,建议派李光弼守太原,隔绝叛军北上迂回的道路,随时东出太行;令郭子仪取河东,威胁两京叛军的联系但并不彻底切断,让他们西救长安,北守范阳,在数千里的交通线上疲于奔命。一句话,战略防御,但又是攻势防御,不急于决战。

  李泌的建议多被唐肃宗采纳,偏偏精华被无端抛弃,否则必然会改写历史。这就是令西兵绕道北方攻击范阳,而不直接收复两京。安西、河西陇右的援兵,向西域回纥各国的借兵,都不耐酷热,北方更对他们的胃口。不仅如此,正面出击虽可收复两京,但叛军必定会卷土重来。这样只能旷日持久,不如蛇打七寸。很多时候,快即是慢,慢才是快。

  唐肃宗之所以拒绝,表面原因是不愿舍近求远,其实是仓促登基的他要尽快确立合法性,而最大的合法性莫如迅速收复两京。没办法,领导已经拍板,即便错了也只能这么干。

  朔方军的主力由郭子仪带走,李光弼带领五千河北团练武装,以太原尹、北都留守兼河东节度使的身份赴任。河东节度使统辖四军三州一守总共五万五千人马,节度使原本由安禄山兼任,但他从未来过。叛乱发生后,继任节度使王承业无所作为,也不出兵救援颜杲卿,幕府中的侍御史崔众受命主持军务。这个侍御史只是他的职事官,他在军中的具体职务不详,我们只知道他骄纵无礼,纵容士兵全副武装地进入王承业的府衙嬉戏。李光弼听说此事非常生气,尽管王承业后来被赐死。而今他抵达太原,崔众前来迎接,依旧无礼:二人的仪仗相遇时,崔众竟不回避,导致旌旗彼此混杂;见面后对李光弼也只是长揖,且不及时交付兵权。

  李光弼大怒,立即下令将崔众拿下,准备杀头。

  为什么?崔众此举全然不合礼法。李光弼是从一品的公爵,且有使相、尚书和御史大夫的兼职,从六品下阶的侍御史路遇时应当回避,见面时应当参拜,而不是简单地长揖。更何况,他还不肯立即交付兵权。

  朝廷哪知道这些曲折,还下诏提升崔众为御史中丞。这个御史中丞应当不是回朝实任,而是以此名义继续留在太原军中。按照当时的制度,仅以侍御史的名义在军中不可能有很高的级别,顶多也就是节度判官之类。而今升他为御史中丞,很有可能给予副使的名义。

  宦官手持诏书,追问崔众的下落。李光弼不急不忙,徐徐道:“崔众犯法,已被我逮捕。”宦官道:“可诏命升他为御史中丞。”李光弼盯住宦官道:“是吗?我本来不过要杀一个侍御史,如果宣诏升他为御史中丞,那我只能杀一个御史中丞,如果升他为宰相,那我就要杀一个宰相!”

  节度使斩钉截铁,侍御史人头落地,新任河东军统帅由此威名远扬。而这份威名,正是以少胜多的太原保卫战的坚实基础。

  然而上述种种并非李光弼坚持要杀崔众的全部原因,另外至少还有一半的原因,只能暂且按下。

  四

  唐至德二载(757),各地烽烟四起。李白跟老友高适大动干戈,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郭子仪兴兵河东。而在太原的李光弼,等到了博陵故人史思明。

  河东镇编制虽有五万五千部队,但本来就是安禄山的防区,士卒多被裹挟而去。李光弼此来只带着河北的团练士卒五千人,加上太原守军,总共不满万数,而史思明麾下则有数万精兵。怎么办?军中一片恐慌,纷纷建议筑墙。

  这是常人的本能反应。问题是,李光弼并非常人。他闻言连连摇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到了眼前再去修墙,不是白白地疲惫我的士卒吗?”

  等等,方圆四十里,太原真有那么大吗?要知道罗马帝国极盛时期都城不过七十方里强,君士坦丁堡内外两城的面积总和大约也是这个规模。太原方圆四十里的话,面积比它们可只多不少。

  这个数目还真不虚。作为北都,太原规模不小,尽管赶不上长安的二百三十五方里。不过那时宏伟已非荣耀,而是压力。怎么办呢?第一步当然是筑城。这个筑城并非建一座城市,也不是加筑城墙,而是构筑各种各样彼此配合的防御工事。这是一门大学问。抗战期间的衡阳保卫战之所以能坚持四十七天,最终将日本内阁拖垮,守将方先觉善于构筑野战工事,起了关键作用。李光弼的太原也是如此。他下令军民一起动手,在城外挖出无数的壕沟。有了这些障碍,叛军骑兵再多也无法驰骋,而唐军可以据此防守,节节抵抗。他还命令修建巨大的抛石车,每辆车用二百人拉拽,发射出去的石头威力如何,尽可想象。

  但这都是作战定式,并非手筋。李光弼的手筋是什么?地道战。

  壕沟再多,抛石再密,叛军最终还是会攻到城下,用攻城器具飞楼运载士兵接近城墙。眼看一座座飞楼逼近,箭雨密集射来,叛军已爬上来跟守军厮杀,突然间那些飞楼一座座倾斜、倒塌,叛军从上面摔落于地,跌得鬼哭狼嚎。怎么回事?李光弼早已令人挖好地道通向城外。他们将飞楼的底部掏空,让主帅李光弼在城楼看风景。

  李光弼在城楼看风景,史思明要在城下看戏。他在弓弩的射程之外布置戏台,叫人唱戏取乐,戏词呢,自然是辱骂大唐皇帝。叛军听得哈哈大笑,唐军看得两眼冒火,但李光弼脸上只有冷笑。突然之间,剧情反转,许多唐军从地下冒出来,刀光闪过,看客人头落地,演员全部俘虏。

  无论如何,终究是敌强我弱,太原处于被动防守状态。因而接到李光弼的洽降消息,史思明毫不意外,兴高采烈地派部队受降。但抵达约定地点后,等待出城投降的唐军就像等待戈多。正焦急呢,呼啦啦一阵闷响,他们全部跌入深坑。此时无数唐军从四面杀来,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李光弼和太原守军从此获得一个外号:地藏菩萨。史思明走路都要小心翼翼,查看地面。他本以为太原指日可下,不意结局如此,斗志大去。恰在此时,安庆绪刺杀了眼睛已瞎、暴怒无常的安禄山,命令史思明返回范阳,留下蔡希德继续攻击太原。如此一来,敌我态势逆转,李光弼抓住时机,率领主力出城决战,将蔡希德彻底击败,史书记载斩首七万级。李光弼随即被升为司空。司空、司徒、太尉,是唐代的三公,跟亲王一样,都是正一品。

  五十多天的激战期间,李光弼一直住在城楼上一处用布幔临时围出的简单居所,即便经过府衙,也没进去一步。一般事务怎么办呢,完全不管吗?还真是这样。因为他有个强力助手王缙担任太原府少尹。王缙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他有个哥哥叫王维。这哥俩联手创造了“作家”这个字眼:当年求王缙写墓志碑铭、送润笔的人络绎不绝,不免会打扰到隔壁的王维。尽管哥俩感情很深,王维还是不以为然。某日有人误叩其门,王维不耐烦地指指弟弟的方向道:

  大作家在那里!

  五

  唐至德二载夏秋之间,郭子仪是最闪亮的将星。他率军收复了两京。但远在太原的李光弼几乎就要建立与之并列的功勋。虽然隔着太行山,他还是只差一步就要解决史思明。他对史思明走了两步棋:招降,暗杀。

  史思明回到范阳后招降纳叛,势力不断坐大。从两京和内地劫运回来的珍玩财宝,耀了他的眼,迷了他的心。恰在此时,安庆绪几乎是单枪匹马地逃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安庆绪本来便缺乏见识,苟延残喘期间依旧宴饮无度、不恤政务,根本无力制止谋臣高尚等人的争权夺利,更兼听信谗言,擅杀大将蔡希德,内部裂缝越来越明显。

  安家能叛李,姓史的为什么就不能叛安自立?

  信任与怀疑都是双向的。你喜欢谁,他未必能察觉,但你不喜欢谁,他多半能迅速感知,尤其当相看两厌时。当安庆绪派“宰相”阿史那承庆、大将安守忠和李立节前往河北州郡调集兵马、伺机除掉史思明时,双方终于图穷匕见。在节度判官薛仁智的劝说下,史思明将阿史那承庆囚禁起来,杀掉了安守忠和李立节。

  太行山再高,也挡不住风和云。李光弼立刻捕捉到了这个动态。这是大将的基本功。他没有犹豫,立刻派衙官前往招降。史思明顺水推舟,奉表以所辖十三郡八万兵之众,同时联络伪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一同归顺。唐肃宗喜出望外,加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为什么封他为河北节度使?因为安庆绪盘踞的相州属于河北道。朝廷的意思,是要他们相互火拼。

  但砍过一刀后,哪怕伤口愈合,终究还是会留下巨大的疤痕。史思明与安庆绪都无法互信,跟李光弼不过是“露水夫妻”,又如何能完全无猜?短暂的政治蜜月不到半年,关系便抵达冰点,于是李光弼便有了三百年后被苏辙诟病的第二步棋:暗杀。鉴于史思明跟叛军眉来眼去藕断丝连,李光弼判断他会复叛,便向朝廷建议用乌承恩为内应,将之暗中除掉。

  乌承恩是羌族的将门子弟,与从弟乌承玼都从平卢先锋起家,作战勇敢,号称辕门二龙。其父乌知义曾任平卢节度使,是安禄山与史思明的上司。叛乱初起时,乌承恩身为信都(今河北冀州)太守,势单力薄而兵临城下,不得已投降。因曾受其父的恩惠,史思明对乌承恩既热情又信任,把臂饮酒。李光弼的计策是派乌承恩与一个宦官前去范阳传旨宣慰,伺机下手。乌承恩随即以河北节度副大使的秘密身份,携带赐给阿史那承庆的铁券上路。与此同时,李光弼也对乌知思严加嘱托,命令他密切配合,尽快行动。这个乌知思不知是谁,史书上只出现过这一次,应当身在范阳。

  遗憾的是,乌承恩一到范阳便引起了怀疑:他招募来的人身穿破衣甚至是女人装扮,进入军营试图游说士卒,很快便遭到其军将的揭发。史思明接到报告,便在宦官李思敬宣诏过后,留乌承恩在馆舍住下。这个馆舍,就是当时的政府招待所,迎来送往之处。史思明事先安排两人伏在床下,同时令乌承恩留在范阳的小儿子前来给父亲问安。

  世界上最大的爱,无过于父母对子女。这种事情,乌承恩自然不能瞒着儿子。只是他们的交谈虽然私密,却不知道床下有耳。事已至此,无可抵赖。搜查他们的行囊,赐给阿史那承庆的铁券、李光弼给乌知思的文牒赫然入目。另外,还有一份黑名单,事成之后,名单上的人都要处死,毫无疑问,都是史思明的铁杆。

  史思明也是粟特人,出自昭武九姓中的史国。他跟安禄山著名的肥胖相映成趣,身材瘦削,须发稀少,双肩上耸,驼背凸眼,完全是洋人风貌。乌承恩的背叛,令他朝天的鼻孔冒烟:“我哪里对不起你,你竟做出这样的事情?”

  乌承恩只能将锅甩给李光弼:“我有罪!这都是李光弼的计谋,陛下并不知道。”

  胡人也懂得做戏。戏演得越好,越能找到合法性和正义感,以便裹挟士卒。史思明随即召集官吏百姓,向西大哭:“我以十三州十万兵归顺朝廷,赤心不负国,何故杀我?”随即将乌承恩父子同党二百多人全部乱棍打死。只有乌承玼事先逃走,捡了一条命。

  乌承恩会甩锅,唐肃宗当然更会。既然史思明没有杀掉宦官李思敬,这戏就还有得演。他派人宣慰道:“有这等事?我跟李光弼都不知道啊。肯定是乌承恩自作主张。你把他杀掉,很好!很好!正合我意!”

  双方都愿意做戏,原本未必要撕破脸皮。偏偏此时此刻,一份严厉惩处官员的公文传到范阳,史思明再度受到强烈刺激。

  长安迅速陷落,一大批官员未能及时逃跑,被迫出任伪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光弼助手王缙之兄王维。而今两京收复,自然要秋后算账。王缙闻听立即上表请求以官职为兄赎罪。作为太原战役的功臣,他的意见朝廷自然要考虑,王维方才获得宽大处理。但追随永王李璘的李白,就没有那么幸运,要长流夜郎。当然,名单上的诗人再多,史思明也看不见。他看到的是宰相陈希烈要被处死。陈希烈只是被迫出任伪职,史思明他们可是造反干将。

  众叛将立即炸锅:“大夫何不起兵杀掉李光弼,以谢河北百姓?陛下若不袒护李光弼,您也就可以心安了,否则终究是祸患。”史思明点点头发稀少的脑袋,命令节度判官耿仁智和张不矜修表上书:“请诛光弼以谢河北。若不从臣请,臣则自领兵往太原诛光弼。”

  奏疏修好,递给史思明看过,即可用印入函。但最后关头耿仁智“利用职权之便”,将那些不臣之语全部删掉。史思明得知后本已下令将二人斩首,但考虑到耿仁智虽是归唐的重要推手,毕竟跟随自己多年,心里一软,又将他召了回来:“我任用你三十年,今天的事,可不是我负你。”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耿仁智如果想要活命,此时只须顺坡下驴。但他没有,朗声道:“人生固有一死,须存忠节。今大夫纳邪说,行叛逆,苟延残喘几个月有何意义?不如早死。砍吧!”

  从结果看,这次行动完全失败。三百年后,苏辙这样评论道:

  “李光弼提孤军,与安史健卒百斗百胜,其治军行兵,风采出郭子仪之右。而当时诸将,皆望风服子仪,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诸将已不为使。子仪能使回纥谓为父,而思明乃上书请诛光弼。大抵光弼之实不如子仪之名,子仪安坐而有余,光弼驰骋而不足。”

  苏辙的评价言之凿凿,但其实是书生之见。不说李光弼,宰相张镐甚至从一开始就反对招降史思明,认为他是诈降。他还同时提醒朝廷,汴滑节度使许叔翼可能叛变。虽然没有宦官支持,他被唐肃宗视为“不切事机”,丢了宰相职位,但最终证明他说的没错。张镐此人我们不能忘怀,同时营救过杜甫和李白,最解气的是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报了血仇:濠州刺史闾丘晓妒才,枉杀了途经濠州的王昌龄。张镐担任河南节度使时,令闾丘晓增援睢阳,但他畏敌如虎,迟迟不动,导致睢阳城破,张巡、许远等一干人殉国。张镐秋后算账,决定两罪并罚,将他杖杀。闾丘晓哀求道:“我家有老母,需要奉养,请饶我一命!”张镐质问道:“王昌龄的父母,谁来奉养?”闾丘晓哑口无言。

  回过头来再说李光弼。回纥与史思明这两个标的本来便不匹配。首先,回纥曾经在郭子仪手下征战多次,的确有血与火的战斗情谊,而李光弼与史思明一直是战场上的对头。其次,瞎子也能看出来安庆绪已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先行剪除他是顺流直下,难道李光弼就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冒着即便成功也是师出无名的风险,且不考虑可能会逼迫安庆绪集团困兽犹斗负隅顽抗的结果?

  如此简单的军事常识,李光弼岂能不懂。之所以还要如此安排,毫无疑问是因为在他看来安庆绪已无足轻重,而史思明则上升为头号敌人。最终的结局虽然证明这个判断远比苏辙精准,但依旧遗憾地埋下了兵败相州的前因。

  六

  这是唐乾元元年(758)九月的事情。朝廷召集九位节度使围剿安庆绪,最终铸成战史有名的败仗,九节度围相州。

  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天时地利人和唐军占尽。安庆绪屡战屡败,被团团包围在相州中,完全放弃他们最擅长的野战,只能龟缩防守。因而杜甫兴奋地写成《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相州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

  不止杜甫,一定有无数人相信“胡危命在破竹中”。因这九位节度使都是当时的名将。郭相(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尚书(王思礼)之外,还有猛将李嗣业,最终因旧伤发作死于城下;鲁炅坚守南阳将近一年,这次因中箭逃跑与军纪问题而自杀,气节高洁。

  诗人满怀乐观,名将却忧心忡忡。这位名将不是别人,便是九节度中最后加入战场的李光弼。一开始河东军只有兵马使薛兼训所部参战,因旷日持久,李光弼也带领主力前来。那时安庆绪虽是瓮中之鳖,但史思明已再竖叛旗,南下攻占魏州(今河北大名),离相州不过数日的距离。虽然几个月前,安庆绪困兽犹斗,用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的奇计将李光弼和关内节度使、高句丽人王思礼击败,但李光弼很清楚,真正的劲敌是史思明。他强烈建议,战斗力最强的朔方军和加入战场最晚的河东军联手,进逼史思明,其余部队继续包围相州。他坚信嘉山失败在先、太原不利之后,史思明内心的失败阴影浓重,不敢轻易接战。即便出战,他们也足以对付。在此期间,其余部队可顺势将安庆绪拿下。但是很遗憾,直接统领朔方军的副元帅郭子仪不同意。他跟清徐节度使季广琛都主张仿效曹操对付袁尚的办法,水淹相州,而观军容使鱼朝恩附议。

  围点打援是我军最常用的战术。如果不将援敌解决,进攻的一方很可能会被包饺子。这是军事常识。郭子仪与李光弼之所以意见不同,根本原因除了对史思明与安庆绪谁的威胁最大看法不一,应当也是对如何执行朝命各有所见。可以肯定,朝廷希望首先将安庆绪消灭,毕竟他僭称帝号,而史思明只是自称大燕圣王。但问题在于,将在外,不由帅。郭子仪完全可以自由决断,而向来比李光弼更听话的他,自然而然地也是非常遗憾地没有。

  气温升高,春天降临,相州周围的花草日渐繁盛,李光弼心头的忧虑也更加茂密。史思明已经率军南下,在相州五十里外扎营。每个营寨设置三百面大鼓不停敲击,遥相威胁,同时派五百骑兵不断骚扰唐军,只骚扰,不接战。另有叛军使用官军的服装旗号,随意拦截运送军粮的队伍,动不动就以逾期为名杀人,而巡查的官军又不能有效地制止,弄得人心惶惶。本来就是天下粮荒,后勤补给因此更加困难,大军士气不由得跌至冰点。而在与史思明决战的最后关头,郭子仪又误判部下仆固怀恩叛变,弃军先逃,雪崩随即爆发。

  这是一次真正的溃败。郭子仪逃跑得最早最快,损失也最为惨重。九位节度使中,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所部全师而退。李光弼的带兵能力再度闪闪发光。对于真正的名将而言,能打胜仗不算什么,难得的是能打败仗:战败之后部队不溃散不混乱,能保持建制完整,交替掩护撤退。因此缘故,他接替郭子仪也就顺理成章。诏命他以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的身份知诸节度行营。各镇节度使都有明确的防区,平叛部队离开防区,冠以行营的名义,其实都是主力。

  李光弼跟朔方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接替指挥自然而然。但尽管如此,交接之间还是有些故事,有将领人头落地。因朔方军中普遍惧怕李光弼的严格,留恋郭子仪的宽纵,士卒们落泪下跪,拦住传令的宦官予以挽留。郭子仪骗他们道:“不要阻拦,我还不走,只是给中使饯行。”等越过包围圈,即跃马而去。

  郭子仪败退时,一度打算退保蒲陕,经部将张用济劝说才留在河阳(今河南孟州西)。但李光弼认为这还不够,必须守住汜水,加大防御纵深。他率领五百河东军士经汜水乘夜驰入东都后,便檄召驻扎河阳的朔方左厢兵马使张用济,也就是主张坚守河阳的那个将军。河阳三城中的南北二城朽毁严重,也是他督率所部修葺一新的。这才有了此后李光弼的坚固阵地。那时的李光弼并不知道,他这一纸命令将在无意间消弭一场阴谋:张用济打算武力驱逐他,已让所部披挂整齐,召集诸将商议。他说:“我们朔方军又不是叛军,乘夜进入军营,什么意思?”

  乘夜进入军营,的确很有讲究,因夜晚军队戒备松懈。当初刘邦第一次夺取韩信的几万部队时,虽是晨起入营,但时间很早,跟夜入效果一样,韩信尚未起床。主将进入军中当有完整的礼仪,而今海军舰长登舰时都要执行的。乘夜进入,显然有防备心理。

  但都知兵马使仆固怀恩和右武锋使康元宝都反对此举,认为这是造反,会连累郭子仪。张用济无奈,只得单骑应召。经此波折,他未能按时到达,李光弼毫不犹豫,立即下令斩首。朔方军纪废弛,人人心知肚明。新败之后,要想收复人心士气,必须发出最强烈的信号,立起最明显的标杆,重整军纪。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张用济碰上,活该他倒霉,就像当年巴顿将军在医院掌掴伤情不明、其实是心理崩溃的士兵。只是此举虽然严肃了军纪,但可能也造成了士卒的逃亡。当时朔方军已经收容聚集起数万军兵,但在随后的河阳之战中,却只剩下两万人马。胡三省注《通鉴》时认为,有大量士卒因畏惧军纪而逃亡。

  杀掉张用济,李光弼又召见猛将仆固怀恩。等他过来,李光弼客气很多。胡萝卜是大棒的标配。见礼落座,相对叙话,气氛融洽。而正在此时,军士报告:“蕃浑五百骑至矣。”

  当时各支部队中都有胡人。朔方这样的边防军尤其如此。吐蕃与吐谷浑的五百骑兵一直由仆固怀恩指挥,是朔方军中的精锐。他们此时赶来,显然是仆固怀恩留了一手,因而李光弼闻听变色,紧紧盯住仆固怀恩。仆固怀恩赶紧出来,假意责怪:“不是叫你们别跟着嘛,为何不听?”

  既然不是反水动武,李光弼也就放了心:“部队追随将领,也没什么错。”随即命令赐给牛肉和酒。

  这个细节虽微,却可视为仆固怀恩最终叛乱的草蛇灰线。而别人对史思明的误判连累李光弼导致的惨败,后面还会再度上演。

  七

  李光弼的基本判断没错,史思明才是头号敌人。他杀掉安庆绪自立后卷土重来,兵分四路,直指汴州(今河南开封)。围相州的九节度之一、汴滑节度使许叔冀,也就是张镐提醒皇帝可能叛变的那个人,虽红口白牙地答应李光弼坚守十五天,但却没有信守诺言,初战失败便带枪投靠,大唐随即再度陷入生死危机。汴州有运河沟通江淮。如果江南的财赋之地不保,江山只能易主。而史思明率领主力拿下郑州之后,东都洛阳也已进入其有效射程。

  李光弼与东都留守韦陟商讨军情,韦陟跟郭子仪一样建议退兵陕州。李光弼闻言连连摇头:“两军相当,贵进忌退。无故弃地五百里,只能让敌兵更加嚣张。不如移兵河阳,北与泽潞相接,进退自如,表里相应,用兵便可如猿使臂。”

  东都留守要撤到陕州,他的助手留守判官韦损却力主坚守洛阳。李光弼道:“要守东都,汜水、崿岭、龙门都要守。你是兵马判官,你觉得我们兵力够吗,能守住吗?”

  为拱卫京师,东汉时期在洛阳周围设立八个关口,置八关都尉。其中名气最大的当然是最古老的函谷关。汜水除了著名的虎牢关,还有这八关中的旋门关。龙门一带是伊阙关,大秦名将白起成名的舞台。崿岭名气虽然不大,但也很重要,位于如今登封市东南的山中,又称鄂岭坂或鄂坂、崿岅,上有八关中的轘辕关。李光弼建议退守的河阳方向,有八关中的孟津关和小平津关。河阳是洛阳的盔甲。大军驻扎河阳,洛阳如在掌中,只看你合掌与否。

  韦损闻听再无话说。李光弼随即下令军民撤离,油铁等战略物资全部运走,只留下空城一座。军民撤光,他亲率五百骑兵殿后。当时叛军的前锋游兵已经抵达东门外的石桥附近,随时可能擦枪走火。部将请示李光弼道:“是从城北绕行,还是从石桥撤离?”李光弼道:“当然要走石桥!”

  天黑以后,李光弼率军排成严整的队形,举着火把,缓缓经石桥向东北方向撤往河阳。叛军尾随其后,但始终没敢造次。

  河阳是极其重要的黄河渡口。北魏时期在河两岸与河中洲上各筑城一座,此后城池朽坏,而今的南北二城都是张用济督率所部增补修建的,李光弼正好就此乘凉。当年十月,激战爆发,最先登场的主角儿,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安西胡人白孝德。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这是杜甫对安西四镇雄兵的观感。作为龟兹王族白氏后裔,白孝德是跟随镇西(即安西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勤王的,当时只是裨将。叛军逼近河阳后,派猛将刘龙仙到城下挑战。刘龙仙举起右脚放在马脖子上,高声谩骂李光弼。

  十月的河阳,河风吹得战旗猎猎作响。红色的盔缨不时飘过面前,让李光弼坚毅的神色更富于战斗气质。他回顾左右道:“谁能为我取此贼首级?”

  猛将见猛将,不免技痒。仆固怀恩率先请战。李光弼一摆手:“这不是大将的事。”随即有人推荐白孝德。李光弼将白孝德喊来,上下打量一番,问他需要多少兵。得到无需一兵的回答后,李光弼道:“将军勇武,令人感佩!但首战关乎士气,必须先声夺人,不可轻敌!”尽管这个过程比武侠小说更像武侠小说,但终究不是武侠小说。上阵杀敌,需要的是身手敏捷力气大,花哨的套路并不顶事。集团作战尤其如此。

  白孝德拱手施礼道:“既然如此,请派五十骑兵出垒门作为后援,并请大军擂鼓助战,壮我士气。”李光弼拍拍白孝德的后背:“好!”

  白孝德随即怀挟两矛,拍马而出。他刚刚走出营垒,仆固怀恩立即向李光弼致贺:“此行必克。”李光弼道:“尚未交锋,何以得知?”仆固怀恩道:“他揽辔安然,信心十足,必定得胜!”

  刘龙仙见白孝德单人独马,更加托大。等白孝德靠近,他准备交锋,却被白孝德摇手示意暂停,不禁有点糊涂。白孝德走到十步开外,刘龙仙依旧谩骂不止。白孝德怒目问道:“叛贼认识我吗?”刘龙仙道:“你是谁?”白孝德道:“我乃安西白孝德!”刘龙仙骂道:“什么猪狗!”白孝德突然高呼一声,挥矛跃马奋进。此时战鼓如黄河涛声一般在河阳城头响起,士卒们打开嗓门,用尽全身的力气呐喊助威。五十名骑兵也迅速冲来,卷起阵阵扬尘。刘龙仙来不及发箭,掉转马头就跑。等他跑上河堤,白孝德的长矛也已赶到他的心脏,他的首级随即被带回河阳。

  这一段基本是史书原文,文字可谓精彩,性格可谓独特,但演绎成分依然明显。手持双矛,在马上是无法作战的。马镫普及之后,骑兵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从先前的打酱油角色一跃而升为核心突击力量,靠的是人马一体的高速机动与冲击能力。手持一根矛冲锋尚要调动全身力量抵御强大的反作用力,再加一支矛,比六个指头抓痒的效果还要坏。更何况文中还有“斩首”字样。斩首必须用刀,恐怕还要下马,如何可能?

  历朝历代的史官都是文人。文武分途之后,各自的专业壁垒越发明显,故而史书中有大量的演绎成分。正如费正清等海外汉学家在《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中所言:“儒生掌握了军事历史的书写,将军事史降低到寓言和传奇的层次。”安史之乱这样大规模的战事,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很少见到专业性的战术与作战细节,只有这样的传奇,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这样也好,历史因此更加好看。

  八

  初战失败丢失的士气,必须找回来。从哪里找?既然人不中用,那就只能用马。

  史思明挑选千匹良马,每天在南岸的河水中洗浴,一拨一拨地循环往复,以示马多。这对唐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叛军的骑兵比例的确远高于王师,而骑兵巨大的冲击力量,步兵无法抵挡。如何挫败他们的气势?军事家李光弼有动物学家的办法。他命令挑选五百匹母马,叛军的战马一旦出现在南岸,便把它们赶到河边,而将马驹全部留在城中。母亲恋子是动物的本能。这些母马不断嘶鸣,对叛军的战马形成巨大的诱惑,它们相继渡水而来,拦都拦不住。

  良马可是战略物资。赔了良马比赔了夫人更要命。史思明大怒,派出数百艘战船,前面以火船开路,打算烧毁浮桥。这座浮桥不仅可以控制黄河航运,还连接着河阳三城。郭子仪败退至此时,曾经将之破坏,以免敌兵南渡,而今已被修复。李光弼命令准备许多长杆,固定在巨木之上,前面装着铁叉,用毡裹住。叛军的火船被铁叉挡住,无法前进,只能原地自焚。等战船开到,也被固定为城中抛石机的目标,全部砸得稀烂。

  前方的抗敌事迹再传奇,也无法抵消后方百姓的巨大压力,杜甫还得椎心泣血地写作《三吏》《三别》: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粮饷物资供应就像动脉,史思明与李光弼都看在眼里。史思明派兵前出河清(今河南孟州西),李光弼立即率军赶往野水渡(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渡口)抵御,但傍晚时分又返回河阳,只留下部将雍希颢带兵千人驻守营栅。

  临走之前,李光弼郑重交代:“高庭晖、李日越、喻文景,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史思明必定会派其中一人前来劫营。不管谁来,你都坚守不战。他们如果投降,立即带来见我。”说完随即拍马而去。

  知道猛将要来劫营,你提前溜掉倒也罢了,还说他们可能投降,这算怎么回事?雍希颢与众将面面相觑,甚至窃笑。只是他们没有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是李光弼。次日凌晨,李日越果然率领五百精兵前来劫营。

  野水渡也叫野戍渡。李日越开到后,见雍希颢领着士卒在壕沟与营栅后面吟啸不止,感觉很是奇怪:“司空在吗?”

  “昨晚已经离开。”

  “你们有多少兵?谁统领?”

  “有兵千人,雍希颢统领。”

  李日越接到的命令是拿不住李光弼就不要回去,眼下即便攻破营栅捉住雍希颢,回去也是个死。他思来想去,决定归顺朝廷。李光弼大喜,对他格外优待,最终高庭晖也果然来投。

  讲真,段子手都不敢这么写,而这竟是官史原文。

  部将明白了主帅的神勇,却不明白因何神勇。李光弼看看众将,轻描淡写地道:“人之常情嘛。史思明恨不得堵住我野战解决,闻听我领兵出外,必派猛将劫营。那些将领抓不到我,回去没法交代,只能投降。而高庭晖的才智勇气超过李日越,知道李日越受宠,怎能不来争宠?毕竟归正是康庄大道。”

  李日越和高庭晖后来在唐军中带兵,但结局悬殊:吐蕃入寇时,泾州(今甘肃泾川)刺史高庭晖投降,等吐蕃败退,他试图向东逃跑,在潼关被李日越擒杀。

  九

  损兵折将的史思明只得正面强攻河阳。河阳三城中,南城最接近叛军,受到的压力最大,李光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抱玉。李抱玉本名安重璋,粟特族,不愿跟安禄山同姓,遂因战功被赐姓改名,后来成长为中唐名将,“兼三节度、三副元帅”。李光弼问道:“将军能为守南城吗?以两天为期。”李抱玉道:“两天之后呢?”李光弼道:“两天后如果救兵不到,你可随意处置。”

  李抱玉答应下来,加紧备战。起初叛军攻势正猛,忽然接到城中的信息:“军粮已经吃光,请不要攻击,我们明天投降。”叛军闻言大喜,立即停止攻击。而李抱玉趁机指挥士卒,加紧修缮工事整理器具,同时埋伏下一支奇兵。天亮之后,叛军等来的不是投降,而是请战,不觉怒气冲冲,立即再兴攻势。此时奇兵出来,与守军配合,将叛军打得稀里哗啦。

  南城攻打不下,史思明的伪丞相周贽转而进攻中城。此处河中有一沙洲,名曰中潬,城池建筑其上,也叫中潬城。李光弼亲自镇守于此。对于守城,他深有心得,命令在城外设置栅栏,环以宽深各两丈的堑壕,严阵以待。

  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在相州因箭伤发作殉国之后,原定的接班人段秀实在外调集粮草战马,羌族猛将荔非元礼随即以御史中丞的身份继任。他受命率领劲卒,防守中潬城周围的附属设施羊马城。李光弼在城东北设立瞭望哨,用小红旗指挥。周贽依仗人多势众,带领木鹅等攻城器具直逼城下。叛军兵分八路,填平堑壕,破坏栅栏,而荔非元礼竟然视若不见。李光弼赶紧派人询问原因:“贼兵越壕,中丞按兵不动,为什么?”

  大敌当前,荔非元礼竟还有心情跟上司猜谜:“司空想战呢,还是想守?”得到李光弼想战的回复,这才揭开谜底:“既然司空要战,贼兵替我们填平壕沟,为什么要阻止?”

  叛军抵达跟前,荔非元礼引兵出战。他将叛军击退几百步后,感觉他们的阵势依旧完整强劲,还不到硬拼的时候,便引兵后退。李光弼大怒,立即派人召回荔非元礼,打算军法处置。荔非元礼反问使者道:“作战正急,这时候召我回去干嘛?”

  使者往还的空档里,部队已经休整完毕。荔非元礼召集部将道:“刚才司空派人召我,要把我执行军法。战死青史留名,可不能因违反军纪而被杀!”随即下马持刀,瞪大眼睛,怒吼着向前猛冲。

  荔非元礼统率的都是西北猛士,白孝德算是其中的代表。用杜甫的话说,就是“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此刻主将身先士卒,将士们自然也不会作壁上观。他们蜂拥向前,奋力砍杀,一人能对付好几个,瞬间斩杀贼兵数百。遗憾的是,荔非元礼虽然作战勇猛,但最终还是因贪暴而被部下作乱杀死。乱兵推举白孝德接替,获得朝廷的认可。

  此为后话。话题回归战场,气势遭遇毁灭性打击,周贽只能放弃中城,转向北城。北城有两座城,正式称谓是北中城。李光弼闻讯,也立即赶了过去。他登上城楼,仔细观察叛军情势,显得信心十足:“贼兵虽多,但喧嚣而不整齐,没什么可怕的。不过中午,一定为诸位破敌!”随即命令诸将分头出战。到了中午,战事依然呈胶着状态。李光弼又召集诸将问道:“敌人哪里的阵势最为坚强?”左右答道:“西北隅。”李光弼随即命令爱将郝廷玉前往攻击。郝廷玉道:“我的部下都是步兵,希望您能派给我五百骑兵!”李光弼给了郝廷玉三百名骑兵,然后又命令吐蕃族将领论惟贞攻击敌阵次坚的东南方向。论惟贞请求三百名骑兵,得到了二百名骑兵。

  置之死地而后生。对郝廷玉和论惟贞的减兵策略,便是如此。

  李光弼道:“你们都看我的旗帜作战。如果旗帜挥动缓慢,你们可以随机应变;如果旗帜急速地上下挥动三次,那就必须全军齐发,冒死前进。稍有退却,立即处斩!”说完将一把匕首插入靴中:“我身为三公,不可被俘。万一作战失败,我一定自杀,不让诸君独死于阵前!”

  郝廷玉率领部队奋勇冲锋,但叛军阵势强大,一时未能得手。郝廷玉的战马中箭,不觉后退。李光弼惊道:“如果郝廷玉败退,那就彻底完了!”随即命令使者去取郝廷玉的首级。郝廷玉对使者道:“是战马中了毒箭,不是战败后退。”说完随即更换战马,整理队伍,再行冲击。仆固怀恩和他的儿子仆固瑒略微后撤,李光弼又令使者去取他们父子的首级。二人遥遥看见使者骑马扬刀而来,二话不说,立即率兵杀入敌阵。

  就这样,李光弼在城头猛烈摇旗,将军们在城下冒死冲击,叛军抵挡不住,终于败下阵来。最终唐军斩首千余级,生俘五百余人,另有一千多叛军溺水而死。周贽侥幸逃命,但叛军大将徐璜玉被郝廷玉生擒,另一叛将安太清逃到了怀州(今河南沁阳)。

  此时史思明还不知道北城已经战败,还在攻击南城。李光弼将俘虏带到河边,杀掉其中的几十人向对岸展示。剩下的俘虏大为恐惧,跳入黄河游向南岸,最终都被抓住处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李光弼在河阳的这个收获,为大唐帝国再度赢得喘息之机。

  十

  唐上元二年(761)天空出现日食,白日可见大星。依然饥荒,物价高涨,斗米千钱,人相食。王维结束了六十一年的人生,葬于辋川;五十岁的杜甫居于草堂,生计多艰,苦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这一年也是李光弼的小年。他终于体会到了当年老上司王忠嗣所承受的压力:如何拒绝一场政治仗?他像王忠嗣那样多次明确反对,但这份原本价值连城甚至倾国的专业意见,碰到政治竟一钱不值。

  史思明窃据东都,自然是唐肃宗的心病。他在河阳与怀州连续被李光弼击败,导致轻敌情绪蔓延于朝堂。有人认为洛中叛军都是燕人,久戌思归,上下离心,如果攻击,一定能破。驻扎陕州的观军容使鱼朝恩信以为真,多次建议反攻。虽然李光弼竭力反对轻视史思明,认为远不是决战的时机,但他的话本来就未必比鱼朝恩有效,更何况还有仆固怀恩添油加醋。

  仆固怀恩当时已升为朔方节度副使。他长期担任先锋,作战英勇,部下都是蕃、浑劲兵,因而战功赫赫,两年前已经晋升大宁郡王,封王的时间比他的两位上司郭子仪和李光弼都要早。尽管当时爵位大幅贬值,但依旧能看出其功劳之多。此人有个特点,勇猛但又刚愎自用,可以说性格简单。他居功自傲,不把律法放在眼里。郭子仪宽厚,对他向来网开一面,以便临阵倚重,但李光弼严厉,对谁都不客气,河阳战役期间好险将他父子一同正法。他儿子仆固瑒强占降将安太清的老婆,李光弼派兵射死七个人,又将她夺归安太清。因此缘故,仆固怀恩对李光弼既畏惧又厌恶,便附会鱼朝恩,说是可战。

  信任的宦官说能打,一线先锋也说能打,既然如此,那就打吧。于是宦官相继于道,都是从长安过来督促李光弼出兵的。

  诏命不可违。李光弼只得留下已升为郑陈节度使的李抱玉守河阳,自己与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连同鱼朝恩以及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再度反攻洛阳。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是那时上层社会的人生目标。洛阳北部的邙山据说是风水宝地,很多达官贵人葬身于此。当年二月二十三日,刚刚返青的邙山之下,布满了官军。李光弼命令部队凭险结阵,但仆固怀恩却将阵势列于平原。李光弼道:“依险而阵则进退自如,在平原列阵,一旦不利就会全军覆没。史思明不可轻视!”随即命令移军于险处。

  但仆固怀恩不肯听从。

  理由也可以想象,他部下多是骑兵,而骑兵利于平原作战。然而史思明乘唐军尚未站稳脚跟,便迅猛攻击,结果立刻得手,数千唐军当场阵亡,军资器械全部丢失。李光弼无法立足,与仆固怀恩渡河退到闻喜,鱼朝恩与卫伯玉则退回陕州。李抱玉得到消息,知道河阳已成孤军,再也没有坚守的信心,也弃城而逃。这样一来,河阳与怀州全部陷落,收复东都的立足点全部丧失。幸亏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无意中帮了大唐帝国一把。他效仿安庆绪,杀掉了残暴的父亲而自立,此后又在老窝范阳展开一轮清洗。若非如此,潼关都将面临威胁。

  战后李光弼奉诏入朝,上表请罪。这样的责任当然不好意思让他承担。他先降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河中节度使,很快又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的身份,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今江苏盱眙)。当时天下共有十五道,李光弼管辖八道。而之所以命令他出镇临淮,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护财赋之地。在此之前,淮西节度副使刘展被逼反,渡淮拿下扬州与苏杭。淮南节度使邓景山以“金帛子女相约”,请驻扎任城的平卢都知兵马使田神功前去助战。田神功如约破敌后,在扬州大肆抢掠,挖掘坟墓,杀害了许多波斯胡商,还长期逗留。尚衡、殷仲卿在兖州、郓州相互攻击,来瑱不听诏令,坚持留在襄阳,朝廷忧心忡忡。

  那时李光弼已经生病,但接到诏命还是立即出发。消息传开,谁最高兴?大诗人李白。当时已经六十一岁的他正流落江淮,闻听顿觉眼前一亮,决定前去追随,作为人生最后的龙门一跃。但很是可惜,他的身板已不复当年,途中生病,不得不返回金陵。怅恨之下,写诗一首,以表达“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的怅憾。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当时一定不会知道,他的生命只剩下一年光景。

  李光弼挥师南下,迅速攻克许州(今河南许昌市),然后抵达徐州。消息传开,田神功立即回到河南,尚衡、殷仲卿与来瑱也相继入朝。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台州的挥鞭小吏袁晁又举兵起事。尽管当年江淮人相食,但朝廷依旧要追缴八年的欠租。这也不能完全责怪朝廷无道,连年战乱,必然会有大量的消耗。而即便如此,也经常会有军中缺粮导致的兵变发生。却说袁晁,本当鞭打欠税的百姓,但于心不忍,最终被人抽了鞭子。他一怒之下,举兵反抗,结果旗帜一竖,饥民云集,声势瞬间浩大,甚至建立了宝胜的年号。事情发生在李光弼的防区,他自然有责任平息。而袁晁的势力再大,也抵不过李光弼麾下的正规军。在此期间,仆固怀恩收复洛阳,一路追击史朝义,直到他兵败自杀。

  十一

  唐广德元年(763)十月,徐州一片肃杀。副元帅府衙内官员群集,但阒无人声。就连判官张傪都紧皱眉头,不发一言。大家的目光都盯着李光弼。

  这可真是奇怪。李光弼只管军旅大事,日常事务完全委托张傪处理。张傪精于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李光弼向来信任倚重,手下将领请示机宜,都让张傪一同商讨。日常生活中,他与张傪对等行礼,张傪拜,他答拜,为此还惊了田神功。

  为什么?田神功起自偏裨,属官都是先前的部曲,受他们的参拜已经习惯。升为节度使后,为前任节度判官刘位留了位,让他继续担任判官,平常也坦然受其参拜。后来见李光弼与张傪对等行礼,很是奇怪,回去便询问刘位。刘位道:“判官幕客,使主无受拜之礼。”判官、掌书记这些都是幕宾,节度使是主人。这是主宾关系,非上下级关系。田神功大惊,立即对各位幕宾一一行礼致歉。

  读到这里,当初李光弼坚持要杀崔众的另外一半原因,也就水落石出了。礼节上说,崔众是王承业的客人,客人怎能羞辱主人?

  话题再回到唐广德元年十月的徐州副元帅府。有什么样的麻烦,能同时难住精明的判官张傪和机敏的副元帅李光弼呢?吐蕃侵入长安,唐代宗逃往陕州,紧急征召李光弼勤王,但李光弼迟疑不决。

  君父有难,照理不能犹豫。但问题在于,宦官专权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李辅国之后又出了个程元振。程元振拥立有功,一手遮天。宰相裴冕他能贬出去,名将来瑱平叛勇猛,号称“来嚼铁”,但入朝之后也被谗害致死,同华节度使李怀让更是忧惧自杀。仆固怀恩盘踞汾州(今山西汾阳),随时可能反叛,同样有宦官误导的因素。前车已覆,天下藩镇谁敢出头?一旦入朝,弄不好就会碰上削藩的当头一刀。故而四十天后,几乎还无人奉诏。

  这应当是李光弼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只是当年他对王忠嗣说“大夫行事有古人风,非我所能及”时,答案已经预先埋下。唐玄宗对王忠嗣有养育之恩,且朝堂虽有权奸,但至少表面繁荣正规。李光弼眼前的情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且唐代宗即位之后,他连面都没见过。思来想去,他率军走走停停,观望不前。此举直接影响了他的历史定位。战功少的郭子仪能被历代帝王祭祀而他不能,其实都在于这个瞬间的抉择。尽管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儒家古训,但问题在于,唐儒并非宋儒,更非明儒清儒。

  这次危机因郭子仪出山而持续时间很短。已将功勋名将仆固怀恩激变,唐代宗可不想在李光弼身上重演,便任命他为东都留守,观察其态度。李光弼当然不傻,说诏书抵达太晚,而他鉴于徐州关系江淮租税的转运,位置关键,已经退兵。虽则如此,唐代宗依旧没有怪罪,密令郭子仪将李光弼的母亲从河中府送到长安好生奉养,并厚待李光弼的异母弟李光进,让他掌管禁军。

  那已是唐广德二年(764)的事情。当年七月十四日,将星陨落,李光弼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史书记载,起初田神功等部将对他敬服有加、不敢仰视,而拒绝入朝之后,部将们态度大变,导致他愧恨成疾。这当然是白纸黑字的鬼话,目的你懂的。田神功的确是第一个起兵勤王的,他因此对李光弼有看法完全可能,但也仅仅是他这样未被宦官视为目标的小虾米而已。绝大多数藩镇肯定理解,李光弼的病也不可能与愧恨有关。名将不敢入朝哪里是名将的耻辱,明明是朝廷的耻辱。不仅如此,勤王积极也不能说明什么。参与围相州的平卢都知兵马使董秦后来被赐名李忠臣,担任淮西节度使。次年即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纠集吐蕃回纥进犯,京师戒严,朝廷紧急召集各地藩镇勤王。正在打马球的李忠臣接到诏书,立即下令出发。监军大将道:“军队出征,应当选择吉日。”李忠臣道:“父母遇到强盗打劫,还能挑选好日子再去解救吗?”当天便出了兵。可尽管如此,泾原兵变时他还是归顺了伪帝朱泚,最终被处死。

  无论如何,李光弼“中兴战功第一”的荣誉始终未去,发黄的军事史也一直牢牢地记着鲜活的他。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都未能流传下来。宋代的晁公武读过《李临淮武记》,他在《郡斋读书志》中记载,此书共一百二十章,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吕望智廓而远,孙武思幽而密,黄石宽而重断,吴起严而贵勇,墨翟守而无攻,老聃胜而不美,今择其精要,杂以愚识,为一家之书。

  内容令人遐思,颇耐寻味。尽管有人认为此书是张傪的手笔,但毫无疑问,即便如此也能体现李光弼高明深邃的军事思想,价值极高。只可惜后辈如我者福薄,无缘焚香净手,展卷拜读。

  作品 2022年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