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种境界”:原始语境与别创新意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4474
  彭玉平

  不知道大家留意过没有,在一些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会议室、教室或者走廊,凡是需要励志的地方,经常会悬挂着一幅字: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有的字幅会署上这段话的作者“王国维”,有的根本就不署名。为什么有时不署名呢?我想可能与这段话太有名有关。太有名的话往往就成了公共话语、普遍真理,是谁说的,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但我想追问一句:这段话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呢?如果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去挂这幅字呢?这么一追问,我发现还真是有不少问题需要澄清的。

  这段话是王国维在他著名的《人间词话》中说的。王国维是20世纪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记得曾经有网站投票评选20世纪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不仅稳坐第一,而且票数要超出第二名很多。而他的《人间词话》就更是一部学术经典了。你看看书店里各种版本的《人间词话》琳琅满目,就知道这本书有多热门,我甚至很震惊地发现,居然还有绘图版《人间词话》,这说明这本书已经普及到小学层次了。

  但我们回到“三种境界”,我觉得首先要确立这样几个前提:

  第一,这是针对事业和学问之“大”而言的,不是针对一般的事情,一般的事业一般的学问,大概不需要这么辛苦,可能更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

  第二,这三种境界是“必”经过的,缺失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大事业大学问的最终完成。

  第三,这三种境界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错位和逆序都是违背规律的。

  那么,王国维究竟要表达三种怎样的境界呢?他用古人的诗句来表达,就是给大家一种朦胧的感受;但仔细想来,也有他的缺点,就是不太明确,不太具体,好像总是隔了一层。但我们要弄懂王国维的意思,这些被他引用的诗句又必须弄清楚。我们至少要弄清楚两个基本的问题:这些被引录的诗句原来的意思是什么?被王国维借用来之后,又要表达什么新的意思?

  被王国维引用表达第一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数句,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991—1055)的《蝶恋花》词,全词是这样的: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词什么时候写的?一时很难考察清楚。但晏殊的词基本上是这类风格。读诗词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抓关键词。我们一读这词,肯定注意到“明月不谙离恨苦”这一句。这就对了,“离恨”就是这首词的主题所在。上片写因为“离恨”而一夜未眠,下片想写封信表达相思,都不知道这信往哪里寄。显然所怀想的人离别得已经很久了,因为古人没有手机、微信,也没办法联系上,所以他的相思也是悬空着的。上片虽然看了一个晚上的月光流转,但毕竟在屋里。下片显然到了屋外走廊上。这就带出了“西风”两句。这两句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就是说,昨晚一夜秋风,把楼前的树叶都吹落了很多,以前上楼看来看去都是眼前的树和树上密密的树叶,但今天不一样,因为树叶吹落了,视线一下开阔了,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山长水阔”的感觉就是这样来的。看到“天涯路”,原本悬空的相思忽然有了方向,所以就想写封信给远方的恋人。

  所以这“西风”两句,是词人从简单的离恨到消解离恨的转变契机。这两句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开阔了词人的心思,有了行动感和方向感。虽然最后这信可能还是没有寄成,因为不知道收信地址,但词人的情绪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了。

  可能大家要问:晏殊就是这样写简单的离恨怀人?有没有更深远的意思呢?如果是怀人,他怀想的人是谁呢?这些问题问起来简单,要准确解答就不容易了。据说晏殊在任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当然北宋的首都是汴京(开封)了。当时确实纳过一个侍妾,后来又不得不分离。如何认识?为何分离?要说清这事,就不能提到另外一个词人:张先。

  张先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词人,晏殊很赏识他的才华,除了在仕途上推荐张先当了判官,平时家里文人聚会,张先也是常请的人之一。因为张先精通音乐,词又写得好,歌姬们把他写的词声情并茂地一唱出来,听起来真是一种艺术享受。美人美词美乐美声汇集在一起,晏殊觉得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而晏殊新纳的这个侍妾,除了一等的美貌,一等的性情,一等的酒量,还有一等的嗓子。每次张先来的时候,晏殊都很炫耀地让她出来侍座,先是陪着喝酒,张先喝着喝着一高兴填首词,就让侍妾唱,家宴因此顯得特别热闹而高雅。可能是晏殊对这侍妾偏爱得过分,被他的王夫人知道了,很是吃醋,担心晏殊被这“狐狸精”迷惑了,所以稍一用计,以不安分守己、吟唱艳词的名义就私下把这个侍妾给卖掉了。

  可能有段时间张先没到晏府了。后来有次再去晏府,发现晏殊整个人萎靡不振,好像失魂落魄一样。张先就问:兄弟咋回事?以前那么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这么颓废。有什么心事说来听听?晏殊就一五一十跟张先倾诉了一番。张先一听,也很同情,就说:我也没什么好安慰你,填首词给你做个念想吧。说完了,拿来纸笔,挥毫写下一首《碧牡丹》,其中结尾几句是:

  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这张先真是厉害,他不写晏殊怎么思念侍妾,只写侍妾离去后对晏殊的抱怨、思念和几于绝望的困境,这结尾也把晏殊读得泪如雨下。倒不是“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几句抒情让他感叹,而是“蓝桥”这个典故他读懂了,这典故用得精准,用得晏殊满腹愧疚。这蓝桥在陕西省蓝田县的蓝溪(兰峪水)上。关于蓝桥的典故比较早的是《庄子·盗跖》中记载的: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就是著名的“尾生抱柱”故事了。说有个痴情的男人叫尾生,与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这个桥就是蓝桥。不知什么原因,女子爽约了,但尾生一直在苦苦等待,不愿离去,突然河水涨上来了,尾生担心万一女子来了,自己又离开了,就是一个失信的人了。为了坚守约定,眼看着水越涨越高,尾生就紧紧抱着桥梁,不愿离去,结果最后被大水淹死了。这个尾生好像有点呆,水来怎么说应该也有个过程,要抱着桥梁干什么呢?稍微往旁边移动一下,到岸边等也是一样的啊。这个故事很悲情,但说明了守信是一种极高的品质,情深才能守信。当然,关于蓝桥还有其他的典故。我们就举这一个例子,就知道这“蓝桥”二字背后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晏殊当然是懂的。是不是当初晏殊对这个侍妾曾经许下过诺言,然终于还是背弃了诺言,所以侍妾对他满怀着幽怨?

  如果我们把张先《碧牡丹》的结尾与晏殊“昨夜”几句对应着来看,晏殊的“望尽天涯路”与张先的“望极蓝桥”,连远望的神情都有些相似。而晏殊的“山长水阔”之感与张先的“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也带着同样的迷茫。看来张先不仅懂晏殊,也懂晏殊的侍妾,毕竟张先与她们一起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妙的时光。

  据说晏殊读了张先的词,幡然醒悟,费了一番周折,又花钱把她买了回来。这是后话,我就不再多说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如果说,晏殊“昨夜”两句是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应该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但我们也知道,古人写词,也往往用男女情爱之事来表达君臣之间的微妙之感。表面说都是男女相思,内地里可能要说的是一个士大夫想说又不方便说得太直接的话。那么晏殊这两句是不是也有什么言外之意呢?要理解这一层意思,就要对晏殊的仕途有所了解了。

  晏殊属于绝对早慧的人,据说他五岁就能写诗,七岁时文章就写得很漂亮了,在当地是赫赫有名的“神童”。这神童除了天赋高,运气还特别好,总能遇到贵人。他遇到过哪些贵人呢?这些贵人第一个要说的是江南按抚张知白,另外两个说出来更吓人:一个是宋真宗,一个是宋仁宗。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到了晏殊的老家江西,走到哪里都听说当地有个晏殊怎么怎么聪明,怎么怎么不可思议。张知白听多了,忍不住好奇,就约见了少年晏殊,交谈之下,觉得这晏殊果然是天赋异禀,乃人中之龙,所以极力向皇帝推荐。第二年,宋真宗让十四岁的晏殊与全国的一千多名进士一起参加廷试。廷试也叫殿试——那可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据说晏殊虽然年纪最小,但一点也不慌忙,很轻松地拿起笔,一会儿就把题目答完了。这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受到宋真宗的大力赞赏。

  而让宋真宗更为赞赏的是晏殊的坦诚品格。据说第三天复试,晏殊拿到题目一看,这与自己以前写过的题目一模一样。晏殊觉得这等于自己提前知道了题目,而且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与人一起竞争,很不公平,就是得了状元也不光彩。所以马上说:“这是我十天前写过的题目,原稿都在,我都能背下来,这样让我与大家一起考,即使胜出了,我也觉得胜之不武,希望能换个新的题目,考出我真正的水平。”你说一般的考生恨不得考前把所有题目都知道,这样才能做好充分准备,赢得好的成绩。你晏殊倒好,遇到自己写过的题目,还要求换题目。这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傻?但晏殊还真是傻人有傻福,主考的宋真宗正欣赏这样诚实的人,所以不仅赐给他“同进士出身”,而且把他留在秘阁,让他继续读书深造。

  关于晏殊诚实的故事,我觉得还有一件不能不提。

  据说晏殊在秘阁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宋真宗有一天就对大臣们说:“现在天下太平,大家也别整天紧绷着神经,下班后充分享受自由,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大家尽可以去,不必顾忌。”有皇帝的特许,加上汴京(开封)本身就是饮食文化、娱乐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所以一时间那些酒楼歌肆出入的都是朝廷官员,是不是公款消费,我就不大清楚了。晏殊当然也想去,但去那些地方是要花钱的,而晏殊当时家里很穷,身上没几个钱,所以别人在外花天酒地的时候,他与弟弟两人在家埋头读书。这事不知怎么让皇帝知道了,知道这晏殊果然是一个能守住自己的人。后来皇帝要为太子选老师,很多人都对这个职位有兴趣,因为这个位置虽然官级不高,但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接近皇帝,而且这太子以后要是当了皇帝,这当老师的身份就更高了。

  就在大家都在暗中使劲,猜想不已的时候,朝廷公布了最终人选:晏殊。这下大家议论开了:论资历,晏殊还年轻呢;论读书,晏殊也未必是知识最广博的人。大家都想听听皇帝的解释。皇帝说:“我听说大家近来频频出入酒楼歌馆,玩得没日没夜,要不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日子滋润。只有晏殊在家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认真严谨的人,正是‘东宫官最合适的人选。”大家一听,面面相觑,也都没话说了。

  后来晏殊上任了,问清楚自己被任命的原因后说:“我其实也不是不喜欢游玩饮酒,只是因为我没有钱,没办法去这些高消费的地方。我如果有钱,肯定也会去的。”宋真宗一听,还真没遇到过这么诚实的人,所以就更加关注、宠幸他。

  皇帝的信任,使得晏殊仕途总体平坦,历任要职,最后在宋仁宗时代,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晏殊去世后,宋仁宗还到他府上去吊唁,谥给他“元献”一号。

  后人经常把晏殊作为“无灾无难到公卿”的典范来看待,因为他早得声誉,又深得皇帝信任。但事实上,具备这两项条件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生就没有坎坷,毕竟朝中大臣都有升迁愿望,你晏殊备受宠幸是不错,但这也不能阻止其他大臣对晏殊的防备、猜忌甚至诋毁,而皇帝也不可能将每一个有关晏殊的事情都弄明白。宋代因为新党与旧党的矛盾非常深,简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宋真宗、宋仁宗时代也正是矛盾水深火热的时候,晏殊身处其中,自然也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这么谨慎的晏殊尚且先后遭受三次贬谪,所以晏殊时常会有前途未卜的感觉,也是可以理解的。

  按照上面说的背景来考量晏殊“昨夜”三句,我觉得除了我们前面分析的,可能包含着对侍妾远去的追想,也可以理解为晏殊对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就像风吹落叶之后,视野一下大开,经过了一些事情以后,晏殊也真正看清楚了自己的未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要为他的“远方”而努力,虽然这个“远方”还有些遥远,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去到达终点。但心里有诗,眼中有远方,人生也就不会迷失。

  这是王国维引用第一境词句所可能包含的原意。那王国维自己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稍后再说。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境。如果王国维表述这三种境界词句都出自一个词人,也许连贯起来考察就更容易一些。但接下来的第二境出自柳永(984—1053)的《蝶恋花》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们一读这样的词,第一感觉就是写相思离别。先写黄昏时候一个人斜靠着高楼栏杆,看着夕阳映照着远处的春草,忧愁便突然涌上心头。而自己的这一份凭栏远眺,这一份深深的思念,对方可能一点也不能体会到啊,这样想着心里便万般不是滋味了。

  下片的情绪稍微有了一些调整,他觉得总这样在那里抱怨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彻底地放松一下,找个地方疯狂一下,喝醉了也无妨。但结果呢?他想一醉忘忧愁,结果愁上又加愁,再好听的歌也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他在嘈杂的歌楼里,仍是心心念念地想着远方的恋人,而且觉得虽然因为相思,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一天消瘦下去,但因为那个人太难得,自己太迷恋,共同拥有的时光太美好,他觉得再大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首词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上面这些。

  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首词的作者是柳永。要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词,当然首先要对柳永有更多的了解。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因为他的词大多创作于青楼楚馆,非常地接地气,所以被广为传唱。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绝对是歌词界的天王巨星。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这一段话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柳永年轻时曾是一个浪子。他在京城应试,有过一段放浪形骸的生活,“多游狭邪”就是这意思了,柳永在很长时间也因此被认为是花花公子的典范。

  第二,柳永曾是最佳的填词能手。当时教坊乐工新作的曲子,如果要流行开来,就一定要配上柳永的歌词,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说明柳永的填词在当时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柳永的歌词传遍大江南北。不只是在汴京酒楼歌肆流行,连西北那么偏远的地方,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也都传唱着柳永的歌。西北干旱,多采用井水,所以这里的“凡有井水处”是指的西北边疆一带。那么荒寒的地方尚且那么流行柳永的词,繁华的都市就更不用说了。

  特别是第三点,连后来的李清照都说柳永的词“大得声称于时”(《词论》),可见柳永的知名度确实高。高到什么程度?据说当时汴京城里的歌妓有这样的顺口溜: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也就是要在歌妓界赢得名气,与柳永攀上关系,那是必须的,否则还叫什么“名妓”!所以柳永当时的“忙乱”应该可以想见。

  但名气大了,有时是好事,有时就不一定了。据说有次柳永考进士落第后,写了一首词表达心中的不满。词牌叫《鹤冲天》,词云: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大概是柳永觉得自己满腹才华,居然考不中进士,心里憋屈得很,所以说,我虽然没考中进士,但我是“才子词人”,虽然不是青衣的官员,但也是“白衣卿相”,柳永的意思大概是表达自己不屑,顺便嘲讽一下那些功成名就者。所以他说,我没考中进士,但我还有属于我的青楼,还有很多的意中人,在这个领域,我绝对是进士级的。青春既然这么短暂,那我就干脆沉沦在这里,不要这进士“浮名”了。

  柳永牢骚是发了,心里可能也一时间爽了。但他不知道,他太有名了啊,凡是他写的歌词,不几天就会传遍大街小巷,当然也就会传到达皇帝的耳朵里去。你想这皇帝本来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结果你柳永倒好,把国家的荣誉看作“浮名”。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下一次公布进士名单的时候,皇帝一看到“柳三变”的名字,就直接把名字勾掉,并对周围大臣说:“这个人把进士看作‘浮名,说愿意一辈子在青楼里浅斟低唱,我也就遂了他心,就讓他安心填词去吧。”柳永因为任性,又失去了一次考中的机会。

  经过这一次打击,柳永又在歌楼中自暴自弃了一段时间。他知道他“柳三变”的名字已经被皇帝列入黑名单了,如果要考中进士,就必须改个名字,后来他改名“柳永”,终于在近五十岁的高龄考上了,你想想晏殊十四岁就赐同进士出身,与晏殊相比,柳永确实是太坎坷了。

  其实,了解柳永的人就知道,柳永从来就没有把在青楼楚馆赢得的名声看作是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他不过因为总是考不中,又擅长填词,这种种因素把他推到了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中。他的人生理想就是考上进士,走上士大夫的道路。你看他《鹤冲天》词里,其实是留了不少余地的。“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他认为这种考不上是暂时的,属于偶尔发挥失常。这意味着柳永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因为柳永这个家族,一直是诗书传家的类型。他的父亲、叔叔、大哥都是进士,二哥“三复”后来也与柳永同年考中进士,再后来,柳永的儿子、侄子也都高中进士。我们把这个家谱简单理一下,就知道柳永为什么那么执着地要考进士了。

  柳永的水平大家是信得过的,他自己更是信心满满。因为才华在心中,当然是有数的。你看她在歌妓群中,一边暮宴朝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但如果只是这样的柳永,可能也不可能在词史上真正留下重要的地位。因为柳永始终没有忘记梦想。你看他写歌女,尤其是自己喜欢、动情甚至相爱过的歌女,“举场消息”一直是心头最大的盼望。

  《征部乐》: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长寿乐》: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

  现在我们知道柳永为什么说“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了吧,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凭自己的才华会考不上进士,他一直认为考进士简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没有想到居然一直磕磕碰碰,备尝艰难。他除了觉得有愧自己这个诗书家族,也觉得在自己喜欢的歌女面前,丢脸丢得厉害了。

  不过呢,柳永虽然向往功名,但也同时有叛逆的性格。柳永的性格实在是矛盾重重,刚才说的叛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读他的词,也能读到不少歌颂皇帝甚至带着献媚味道的词。如他曾一口气连写五首《玉楼春》,不仅写“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思延四裔”,也写“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这样的柳永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也确实是真实柳永的一部分,而且这样或献给天子,或献给大臣的作品在柳永的集子里还真不是少数呢。

  我们了解了这么复杂的柳永,就知道柳永有时写词会有点“作”,故意写出一种不完全真实的情感状态。

  柳永考中进士以后,仕途也不是很顺畅,所以他常常在词里面用到“游宦”这个词,也就是辗转在地方官任上。柳永当过哪些官呢?睦州团练推官(浙江)、晓峰盐场监官(浙江)、余杭令、屯田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对来说,都比较低级,这与他当初的雄心壮志,距离还是十分远的。

  柳永注定是个不甘心平庸的人,他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境遇,他想到了同样为著名词人的晏殊,希望他看在都是词人的分上,能够向皇帝推荐他,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因为柳永得罪过皇帝,所以吏部就一直压着他,不让升迁。柳永实在无法忍受,就直接去了晏殊的宰相府。晏殊倒是接见了他。但接下来的对话,让柳永感觉不到任何善意。

  晏殊说:“您(贤俊)填词吗?”

  晏殊虽然用了敬称,但这种敬称不过是为了拉开距离而已。这话问得很离谱。为什么这么说?柳永可是当时最著名的词人,无论是官府的教坊,还是民间的歌楼,到处都在传唱柳永的歌,连皇帝都知道柳永填词的大名,你晏殊岂能不知?所以这晏殊是故意刺激柳永的。打个比方,就像你问刘欢:“你会唱歌吗?”问赵本山:“你会演小品吗?”

  柳永当然听出了话外之音。但柳永回答得也很巧妙,他不卑不亢地说:“像您身为宰相,也时常填词啊!”柳永是想在填词这一角度,把晏殊和自己放在同一战线。但柳永不知道,晏殊并不受用这样的评价。

  接下来晏殊就放弃了一直保持着的礼貌,而是很不客气地说:“我虽然也写一点词,但我从来也没有写过‘针线慵拈伴伊坐这样肉麻的句子啊。”

  柳永一听,知道晏殊没有善意,两人已经无法对话了,所以转头便离开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当然一时也难以考察清楚。但我想至少表达了柳永希望在仕途上得到更好发展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即使没有这个传说,在他的词里也是一再表达的。

  我不想再举例来说明柳永对士大夫身份的毕生追求了。我们回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我们把它理解为柳永对歌妓的痛苦相思当然可以,但把它理解为在追求个人理想时所经历的备受煎熬的过程也未尝不可。前者大家读作品可以直接感受到,后者我们通过上面对柳永生平和思想的描述,大家也应该可以接受的。

  王国维表述第三种境界的“众里”三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1207)直接在词牌下注明这词是写“元夕”,我们现在一般称为“元宵”,也就是正月十五晚上的灯会游艺。我的家乡江苏溧阳民间一直有“小小年初一,大大正月半”的说法,可见这元宵节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辛弃疾这词写元宵节,但贯穿了一个故事,不过这故事放在下片了。上片就是写元宵花灯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树,一片璀璨。而升起的礼花,也如繁星一样点缀在空中,路上到处是精致的马车,耳边传来阵阵美妙的音乐,整整一个晚上,月光与灯光辉映,迷离闪烁。上片写了这么多的内容,主要强调了视觉上的光亮和听觉上的美妙,说好听一点是艺术的享受,说简单一点就是“热闹”两个字。

  如果一直这么写下去,这词的价值就很有限了。但辛弃疾是填词高手,下片突然插进来一个故事。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词人发现了一个头饰非常丰富而且富贵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描写的各种头饰,伴随着一阵笑声和淡淡的香味,从自己面前一闪而过。这一眼立即抓住了词人的心,从此元宵的灯会啊音乐啊,就不再重要了,因为已经无心观赏了。这就像王菲所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看来古今人情到深处,表現都是差不多的。等词人回过神来,发现女子已经消失在茫茫的人流当中了,所以就在人群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以为可能找不到了。正在差不多绝望的时候,回头一看,在灯火昏暗的地方,却意外发现了那个找了无数遍的女子。至于那女子为什么站在昏暗的地方,找到以后,他们有没有开口说话,如果联系上了,后来又是如何发展的,词人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如果要接着写下去,那就是小说的任务了。词这种文体就是把重要的事情点一点,会有点跳跃,或者会戛然而止,但联想的空间因此就增大了。

  简单分析上面这首《青玉案》后,我们惊讶地发现,王国维援引表述第三种境界的词句,居然与晏殊和柳永的词句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以男女情爱为主题。但同样,这首《青玉案》有没有更多的阐发空间呢?譬如梁启超就说辛弃疾这词看上去写热热闹闹的元宵之夜,实际上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我觉得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辛弃疾这个人,可能会有更多的体会。

  在辛弃疾弟子范开编的《稼轩词》中,将这首词的作年定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大致是辛弃疾闲居江西带湖这一段时间。这带湖虽然经过辛弃疾的开发,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也终究属于偏僻之地,如何能有这么热闹的元宵景象呢?所以后人一般认为这词应该作于临安(杭州),也就是辛弃疾刚刚从山东南下不久。

  辛弃疾出生的第二年(1141),秦桧主持的“绍兴和议”签订,宋金以淮河为界,划江而治。但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海陵王)率领十万余兵南下逼近长江北岸,宋金二十年的平静被彻底打破。但没想到,完颜亮居然很快被自己部下杀掉了,北方的抗金热潮因此而持续升温。当时二十出头的辛弃疾也聚兵二千多人,与金人展开斗争。后来辛弃疾率领自己的部队整体投奔到耿京部下,为掌书记。这耿京可是有勇有谋之人,他最初带领六个人起兵,开始响应他的也只有几十号人马,但没过多久,他的部队就发展到二五万人。辛弃疾觉得小部队合成大部队才有战斗力,自己说要与耿京“与图恢复”,积极建议耿京“决策南向”。这说明辛弃疾很有战略眼光,他不仅知道将各股小部队整合为大部队的重要性,而且觉得应该联系南宋政权,里应外合,才能彻底击败金人,取得国家的统一。

  事实证明,辛弃疾的这种战略是非常正确的。但辛弃疾不只是一个战略理论家,与历史上其它文人往往只是文章慷慨不同,他在战争中同时也是一个威名显赫的大英雄。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辛弃疾的不同凡响。

  辛弃疾在举兵与金人作战的同时,结识了另外一支部队的首领义端。辛弃疾率部队投奔耿京之后,便也动员义端一起投奔。这义端倒也听了辛弃疾的话,但时间一久,矛盾便慢慢出现,矛盾的根源是义端不服耿京的领导。义端是个僧人,但出身比较高贵,而耿京只是一个农民,义端便因此而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某个晚上,义端将耿京的军印偷走,急急地逃走了。偷走军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耿京没有办法调动军队,部队变得一盘散沙,等于失去了战斗力。这对于军队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耿京大怒,这义端虽然跑了,但当初介绍义端入编的辛弃疾还在,而且说不定义端偷盗军印,还可能是与辛弃疾合谋的。想到这里,耿京把辛弃疾抓了起来,一怒之下,要杀掉他。

  辛弃疾当然是冤枉的。他对耿京说:“义端偷盗军印,罪大恶极。为了表示我的清白,请求给我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之内我没有抓到义端,再杀我也不迟。”耿京看到辛弃疾双眼喷出的怒火,想想也是啊,与其可能错杀一员猛将,不如给他机会证明自己。

  辛弃疾估计义端偷了军印,也没有其他地方去,只能去投奔金人。于是辛弃疾率了一干人马立即追了过去,追到半路的时候,果然抓住了义端。义端当然知道辛弃疾的厉害,知道这一回性命难保,赶紧向辛弃疾求饶说:“我们也算兄弟一场,我知道你力气大得像青兕(青兕是传说中一种重达千斤、青色的独角牛)一样,杀人对你来说简直轻而易举,希望不看僧面看佛面,放我一马,日后必定有厚报。”辛弃疾哪里有心思听他啰唆呢,刀起头落,拎着义端的脑袋,一路疾驰,来见耿京。耿京一看辛弃疾手里拎着的义端头颅,更加感到辛弃疾的肝胆相照、勇武有力,从此更加信任他。像辛弃疾这样不仅能口诛笔伐,而且能刀起头落的英雄,在古代文人中确实并不多见。

  另外一个例子发生在1162年。这一年耿京采纳了辛弃疾提出的“决策南向”的主张,派辛弃疾跟随贾瑞南下建康(今南京)拜见宋高宗,希望南宋政权给北方抗金力量以更多的支持。宋高宗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支持,而且还对他們一一封官,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辛弃疾圆满完成任务后,从建康回山东,当他们走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时,听说耿京被部下张安国杀死,张也投降了金人。张安国原来跟辛弃疾一样,自己也拥有一支部队,后归为耿京,是耿京的裨将。张安国杀害耿京的原因,据陆游说是:尝受旗榜招安,见利而动,贼杀耿京。

  辛弃疾一听,对大家说:“我是主帅耿京派来归附朝廷的,没想到半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让我以后怎么跟朝廷汇报呢?”说完,辛弃疾率领在海州等候他的一帮人直接冲到金营。关于这次事件,洪迈在《稼轩记》中描述说,辛弃疾很有计谋,他让手下将马的蹄子裹上布,把马嘴里塞进东西,防止马跑的时候发出声响,悄悄地潜入到金人军营里,看到张安国正在与金人举杯痛饮呢。辛弃疾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军营,把张安国拎起来绑在马上,一天一夜不吃不喝飞奔赶到建康,把张安国公开处斩了。

  这样的辛弃疾是不是不像文人,更像一位战士?而且辛弃疾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1162年出仕南宋后,任江阴军签判。乾道元年(1165),上奏《美芹十论》,纵论国家战略,既有“审势”“察情”这样的宏观之论,也有“守淮”“屯田”这样的专论。过了六年,又上丞相虞允文《九议》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南宋的刘克庄评价辛弃疾的这些关于国事、军事的文章“英伟磊落”“笔势浩荡,智略辐凑”,认为他的军事谋略也是一般人远远不及的。

  按理,辛弃疾既有实战经验,又有战略战术,朝廷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作用。但事实又如何呢?辛弃疾除了辗转在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方官任上消磨岁月,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南宋君臣以“主和”为主流,而“主战”的辛弃疾自然会受到冷落,再加上辛弃疾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导致朝廷内部一直有人排挤打击他,所以辛弃疾的一生确实带着一名“悲剧英雄”的色彩。

  那么回到辛弃疾的《青玉案》词,如果这词果然是作于刚到临安不久,则将此词作为元宵节偶然发生的一个“故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作于隐居带湖时期,辛弃疾通过虚拟元宵情境,来表现希望通过苦苦追寻,终究能有所成就的愿望,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我刚才结合三位词人的经历来考察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词人原作的内容。我发现如果简单从文本角度来说,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是写爱情的小词,从分别被王国维引用的词句来看,晏殊的“昨夜”几句表达了虽然迷茫但不失去坚定的对圆满结局的渴望,柳永“衣带”两句则着重描述备受相思之苦,辛弃疾虽然也着力表现寻觅的艰难,但毕竟在不经意之中,寻觅到了自己心爱的人。

  可是这三首看上去相当纯粹的爱情词,王国维却分别从中间选择不同的词句来表述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不同境界。这是不是乱弹琴呢?估计王国维也意识到可能会被人非议。所以他在这“三种境界”后面,其实还有下面几句话: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晏欧”诸公中的“欧”应该是王国维笔误了。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王国维说自己的联想乃是因为这些句子都出自“大词人”的笔下,而大词人也就是天赋极高的词人。他们作词往往能超出具体的事件、景象,而表达出更深广的内容,所以王国维说,我这么理解是有原因的。但王国维同时说,至于三位大词人具体要表述什么,那是另外一回事。

  确实,一首文学作品发表之后,解释的权力就不一定完全属于作者了,如果读者从中品味出另外的意思,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以的。清代的词学家周济就说读词“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也就是说,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想法一致当然可以,如果不一致,也完全没有关系。那么,通过前面的分析,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具体应该有什么内涵呢?我简单地总结一下,应该包含下面几点:

  第一种境界,表明确立事业、学问方向的重要性。这个方向从长远来看,当时可能模糊一些,但大致不能有偏差。否则,方向便失去了意义。

  第二种境界,强调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须经历艰辛的过程。强调事业、学问的“大”,往往意味着付出努力之大,其过程必然是辛苦、艰难,甚至夹杂着许多失败在内,关键是执着与坚持,不轻言放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有的时候并非是方向上的不同,可能更多的是在恒心上的差异以及对困难的态度。

  第三种境界,揭示大事业、大学问是在自然的过程中最终完成。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时间积累或数量叠加,而是量变基础上形成的质变。这种质变可能突然而至,但其实离不开长期的努力。王国维应该是注意到了辛弃疾词中“蓦然回首”四个字的特殊意义了。

  把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与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原词作对照,确实是从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概括性的思想,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说:这种用词句来替代精准表达的做法,不可避免带着模糊、不周全的地方,譬如“众里寻他千百度”与“望尽天涯路”,两者的意思便有很多的重叠,而何以最后的成功在“灯火阑珊处”,其实也不具备多少必然性。文学的长处在这里,可能短处也在这里。

  责编:梁红

  作品 2021年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