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新归来诗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3682
  一批80年代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后因多种原因离开诗坛多年,21世纪以来又陆续返回诗坛重执诗笔,他们被称为中国新归来诗人。

  ·观察

  新归来诗人是当代中国参与诗人评论家众多、影响范围广泛的海内外汉语诗人群体,有从40后到80后的著名诗人、评论家作为成员和嘉宾,其中以50后到70后诗人、评论家为主体,有吉狄马加、叶延滨、杨炼等诗坛权威作顾问指导,探讨诗学真性,致力诗歌创造,推进诗歌事业,共享诗意未来。

  运行形式

  以网络机构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的名义,通过自媒体和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发表同人作品,借助官方报刊不断推出同人作品,通过诗会交流和大众媒体传播同人作品。自媒体有中国新归来诗人新浪博客,发布同人诗歌3500首、理论评论文字30万字;纸质出版物有团结出版社的《中国新归来诗人》(2007—2016)十年诗典、《中国新归来诗人》(2017—2018)等,电子出版物有 《中国新归来诗人》电子刊(1—8期)。推出《中国新归来诗人作品专辑》的官方报刊有:《诗林》《中国诗人》《诗刊》《中国作家》《汉诗界》《翠苑》《火花》《现代青年》《扬子晚报·诗风周刊》《诗歌地理》《岭南文学》等。对中国新归来诗人报道传播的大众媒体主要有: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凤凰网、作家网、中诗网和《深圳特区报》《福建日报》《海口日报》《吉林日报》《内蒙古日报》《西南都市报》《扬子晚报》等全国主流媒体和文学网站,以及海外报纸网站等媒体。

  诗群理念

  中国新归来诗人的作品和理论,都是对于自身群体的精神通关,可以体味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确认——我们是在写自己的诗而不是写泛泛的诗,我们来有根,立有据,去有向度,这就是中国新归来诗人在当代诗坛的存在感。我们不仅在体现自身的存在感,还在体现存在感所蕴含的自身象征,在当代诗歌的生命进程中,置入新归来诗人清晰的来历、优良的血脉,以及不可替代的创造力。我们就是我们,新归来诗人就是新归来诗人,不代言其他任何诗人群体,新归来诗人就是中国诗人本身,是百年中国新诗命脉里的一份本体象征。

  不写诗也可以娱乐,写诗也可以不娱乐,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自然生活性提示我们,在生存方式中保持诗性一样有价值。如果写诗,就得有坦待生命的文化认知和一份与龄同长的历史感,沉思一番我們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我们的灵魂呢,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虚无和不虚无,我们如何产生幸福感。有了这些深刻的考量和思想,我们的诗歌将会在新一个百年里,走得更富于“生命、自由、艺术和爱”。

  回归诗性与真性,以个体生命为起点重新出发。

  作品 2018年1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