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走独木桥”到“人工车水”

时间:2007/8/1 作者: 邓三君 热度: 91876

  ——透视广东泰豪实业董事长黄邦廷的危机意识的两极嬗变
  
  我与惠州老板的交往中,广东泰豪实业公司的董事长黄邦廷先生是一个极具危机忧患意识的人。他的危机忧患处世哲学,形成了他为人的谦虚,处事的谨慎,也使他的企业具有了这些显性特征。我在黄邦廷董事长危机忧患意识从“走独木桥”到“人工车水”的两极嬗变中,看出了“泰豪”正在进行一场自觉的嬗变。
  
  黄邦廷先生早在20来岁就开始涉入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他勇于拼打,更善于积累。1992年,他将旗下几家零散的小公司适时地整合成惠州市泰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虽然成为一家雄风强劲的新兴企业,但作为企业掌舵人的黄邦廷先生却一直没有忘乎所以,而是极其谨慎地驾驭着企业的航向。他说:“我们做企业的,其实是以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在经营,就好像一个渔民在独木桥上打鱼,生怕一不小心掉入海底,更担心自己的企业葬身鱼腹。如果没有这种危机意识,企业一旦垮掉,老板并没有什么,可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员工怎么办?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怎么办?所以,我们做企业的肩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不能说大话,无论我们发展到怎样的规模和程度,都要以一种平淡的心态对事对人。”也正是这种处世态度,黄邦廷以及他的企业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的企业也在沉静的环境中稳步成长。2005年,企业经过再次对人才、资金和存量资本的优化重组,被升格为“广东泰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跻身于广东省民营企业的行列。
  
  黄邦廷先生讲述“走独木桥”的故事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这则故事的背后,体现了黄邦廷以“守”为重的发展策略思路。最近我与黄邦廷董事长又有了一次较为系统的长谈。我发现同样是忧患危机意识,却使他生出与以前截然不同的观念。当谈到惠州房地产开发格局变化的时候,他的忧患危机意识产生出了对自己企业15年发展的反思。最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的外地巨鳄抢滩惠州,以少则几十万平方,多则数百万平方的开发气势影响着惠州房地产的局势,面对这种新形势,经过艰苦创业,并与惠州经济命脉同呼吸共命运的本土房产开发商该怎样应对?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的热浪退却的时候,大批的外地企业卷起人才和资金撤离惠州,是本土企业与当地的政府共存共荣,含辛茹苦,艰苦创业;是这批企业伴随着惠州的经济从低谷走到今天;是他们紧跟着惠州政府而逐年不断增加的税金,支撑和巩固了惠州的地方财政。然而,当城市高速发展的时候,外地房产开发企业却强势进驻,形成了对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威胁,本土的企业该怎样思变进取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黄邦廷董事长具有风趣意味地说:“这就像抽水,人家用的是大马力的抽水机,抽的水不仅多,而且好多流到了外地,而我们就好像是用原始的水车在人工车水,这样哪能比得上人家!”由此,黄邦廷董事长认为,忧患危机意识不一定是坚守,还要适应新形势,适时拿出新对策、适度进行业务调整、适当采取积极的战略措施,要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加倍努力,争取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发展壮大。他毫不回避地坦诚说:“在企业的发展速度上,泰豪在过去做的不够,错过了一个好的发展时机,应该反思。”“人工车水”的故事背后,体现了黄邦廷变守为攻的企业策略的萌动。
  
  我们知道,泰豪实业在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也具有自己的优势,譬如有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本土民营企业的支持,有一定的资源积累,有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基础、人脉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泰豪”的长处,我们期待泰豪实业在黄邦廷先生的带领下,整合优势,蓄势勃发,风鹏正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