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慈祥的母亲
张鸿喜 词 陆在易 曲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
祖国,慈祥的母亲。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
祖国,慈祥的母亲。
[赏析]
语言的艺术以及听觉的艺术
词作家张鸿喜创作了一首十分简练短小的歌词:“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深情,蓝天大海注满着忠诚。”曲作者读后,觉得感情炽烈浓郁,激起了创作的欲望。
鉴赏诗歌,我们大致应具备懂得韵律美、懂得“组联法则”、懂得“说话的艺术”这三方面的条件,这不仅是吟诵诗歌的人尤其是歌唱者更应具备的。比如“青山”“碧峰”是在着色,“青霄”“碧落”是在说趣,“征雁”“飞鸿”是在传情,“落英”“桂魄”是在言境,以上是词语组织的内在美;而组联出句呢,又一番情趣,如《红楼梦》中的“深惭西子,实愧王嫱”,不是这位仙姑生得远远不及西施、昭君美丽,而是说西施昭君见到而自惭弗及,这一例也是说话的艺术。现在我们就从此说起,看看张鸿喜所作的诗怎样通过诗的
语言来完成诗的抒情任务的。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如果我们将前面的句子改写一下,应这样说,我们用滚烫的赤子心灵来爱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句子已经够美的了,也表达了对自己母亲的深切的爱意。可对照一下,“谁不爱自己的母亲”,一个疑问代词“谁”泛指,又相当于一个否定副词,是“没有一个人”的意思,下面又用“不”,构成双重否定,特出强调,把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它又和后一句“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形成倒装句式,在汉语中被倒装的成分应是句子的中心,也是意思和情感的重点部分,这样又把情感的中心落实在“赤子心灵”上,这还没算够,在之前用了“滚烫”一词,是绘其情状,让人有扑扑热浪。下句“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采用同一手法,而两句构成对举,更增强情感。在两句中最重点的词应是“心灵”和“青春”,我们知道在人的情感中,心灵的情感是最纯的,“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将此献给“爱”,可见其情感之厚重。而言并未就此结束,在“心灵”前又用“赤子”、在“青春”前又用“美妙”来修饰,“赤子”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康诰》篇里有“‘若保赤子,惟民共康’,在赤子之心者也”,这里指的是大人纯洁善良得就像初生婴儿一样。试想一个犹如初生婴儿一样的情感对自己的母亲,是何等的纯真。而青春前的“美妙”呢,屠格涅夫说:“啊!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作出一切,而在于希望作出一切。”由此来解释,那么也就是希望报答母亲的全部情感。这样极具感情抒发的句子排在一起,给人有蓬勃喷发的感受:春。
“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深情,蓝天大海注满着忠诚。”把祖国比喻成母亲,这已是屡见不鲜的了,连小学生也会造句:“祖国是我的母亲”,本不需要大的探究,可恰恰在大家常用的句子后面来来个“长江黄河欢腾着深情,蓝天大海注满着忠诚”,如奇峰突起,给我们瑰丽的画面和新鲜的比喻象征。写诗是讲究意象的,长江、黄河、蓝天、大海,够成壮丽的画面,由此,作者进行比喻,主体是上面句子中的“谁”,在阅读诗歌中是讲求的“我”,也就是说诗人,但此处应为读者、歌唱者,喻体是长江黄河,我们知道长江黄河本是祖国的母亲河,是母亲祖国的两条大动脉,那么“我”则是动脉中的血液或血液中分子,血液是要回归到心脏的,这是情感“爱”的归宿,为一层喻意。而第二层应是落实在“欢腾”上,江河滔滔,奔腾咆哮,其情更是汹涌澎湃,极言情之状。而下句蓝天大海则言其高,言其深,然而其高其深又归结在“忠诚”二字上,实在令人深思。天之蓝,高旷辽阔,海之蓝,深邃厚重,合而言“忠诚”,更见其“赤”其“烈”。这是作者创造的情感,更是作者塑造的意境,应属于“这一个”,具有典型的意义,由此也完成了象征义。
把两部分联系起来欣赏,我们可在整体形象上来把握诗中的“我”,如果平白说其主题,我爱母亲,用赤子之心,用青春的美妙,像长江黄河那样深情,如蓝天大海那样忠诚;而如果从情感的迸发看其意境,则感受到火一般的炽热,花一般的红艳,江河一般的澎湃,天海一般的高深,可以说在诗体中属于“贞”——“放词正直”,在诗品中属于“雄浑”——“秋水时至,百川归海”,这或许的牵强附会,若就新诗论,应是“把一代的精神,赋以活的呼吸,吹向来世”,则应为得之。
然而诗歌变为歌词时,曲作者进行再创造,又形成了新的意境。歌词将原来的对举句构成对举章,开始采用分叙,结束采用合唱,真是“更上一层楼”了。在曲创作中,也两改其稿,又让歌曲进入“天外天”的境界。具体地说:
独唱歌曲:用和声小调式的和声色彩,前奏确定用三连音式的分解和弦,后半部用浓重的柱式和弦织体表达了深沉的爱意,体现了庄重的美感,这和声乐思久久萦绕,然后渐渐产生主旋律:第一部分2/4拍,舒缓、抒情,音区略低。第二部分转为3/4拍,首先在高音区上展开,并增大力度,然后又缓缓落下,尾声处轻轻收束,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表现得十分真挚含蓄,歌曲形式为独唱曲。
独唱合唱歌曲:前半部分仍以独唱为主,仅加以一个声部的的复调性伴唱,后半部加大了和声厚度与力度,加以混声四部和声式的合唱。改编成合唱曲后,保留了原有歌曲的抒情风格,但增强了群体感,就如是亿万人民同声呼唤祖国母亲的声音。合唱曲丰富了歌曲的表现手法,音色变化较前丰富,力度变化对比增大,对更确切地表达词的内涵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后,该曲又因某些演唱家演出的需要,改编为男声二重唱、男女声八重唱等形式。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歌词是独唱合唱歌曲的歌词,我们应从中很好的品味其艺术魅力。
独唱歌曲也好,独唱合唱歌曲也好,不管怎么说,都已成为许多男高音歌唱演员在音乐会上选唱的艺术歌曲。十几年来该曲久唱不衰,尤其是国外华人,特别喜爱这首歌曲。这就是歌词及歌曲的艺术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