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伟大而悠久向我们走来(赏析《长江之歌》)

时间:2007/7/26 作者: 尘埃 热度: 108072

    长江之歌
 
    胡宏伟 词  王世光 曲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赏析]
伟大而悠久向我们走来
 
    《长江之歌》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用半年的时间播放的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在这首激昂壮阔的主题曲的伴随下,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不由使人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歌词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丰采”“气概”“情怀”。其中既涉及她的发源和流向,又关注她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道出了她在中华儿女心中的特殊地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从祖国最西部“雪山”走来,向最东部“东海”奔去,显示其无穷的大自然伟力。仅以三峡为例:瞿塘峡像一道闸门,万水奔腾,急流澎湃,淘如雷鸣;巫峡峡陡江急,江面布满无数旋涡;西陵峡万马奔腾,波涛汹涌,江水沸腾,到处是泡末,到处是浪花。因此诗中用“奔”写其浩浩荡荡,用“惊涛”描写其气概,再恰当不过的了。可“春潮是你的风采”,则有另一番含义了。长江不似黄河,冬天水流依然遄急,一到春天冰雪消融,江水上涨;因为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规模宏大的春汛,从而形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然而“春潮”又有一层含义需要我们在意,中华民族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春潮滚滚,气象万千,长江也为之着色。用第二人称,且用“风采”“气概”,更突出其豪迈,仿佛让人看到的是人间春色。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把长江比作了母亲,哺育的是各族儿女,言胸怀之宽;“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是说长江流经九省二市: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吴淞口汇入东海。一条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紧密联系在一起。长江凝聚着祖国的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同一条大动脉。
 
    由此,“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完成了第一层面的抒情。这是第一部分,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写出永不停息生命。“远古”,一个历史人文的概念,又着极大的内蕴,还以三峡来说吧,数百万年前,就有“巫山”原人的踪迹,而早在数千年前,三峡就是古代巴文化的发源地。万里长江,就这样创造着中华民族的一个个灿烂文明,它流经千古,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它还创造了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沟通了从中国西部至东部沿海的文化和交通。就是它,古老的长江,奔向未来,长江在数说着未来的壮丽美好。然而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从古诗中寻找答案:
 
    “孤帆远影碧天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更以辽远的姿态,向人们展示着充满深情的动态及极具神韵的画面。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江又以复兴的丽姿昭示着另一幅江南春色,欢庆着美满和谐而生机昂然人间天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豪情奔放,用对历史英雄的倾慕、赞颂,显示出积极豪迈的人生追求。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长江更以其宽广的胸怀展示雄浑的气势,显示其独特的开放魅力。
 
    或许我们能从更多的诗篇中欣赏未来的美好,但必须是在“巨浪荡涤着尘埃”后的。长江一路走来,将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让人从历史中感觉到处是清新的,充满了生机。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她“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她一泻千里,奔腾不息,浇灌、孕育着祖国的千山万水,装点着祖国的青春容颜;她见证着历史现在,后浪推前浪,她开拓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书画难足”。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二次出现,使其和第一部分共同够成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曲的作者将《长江之歌》写成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以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采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例如乐曲的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第二段的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与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尤其是后两节构成反向模仿,造成“一浪比一浪高”的趋势。这样在重复中深化主题,在对比中产生的新颖感。因此整个歌曲和歌词就浑然一体。我们知道,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是有区别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音乐因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所以作曲家常常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于是就经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因此我们在演唱时除了把握诗的意境外要特别注意其“你”的第二人称的排比句在抒情上的重复变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