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鲜明对比中情感和诗意(赏析《克拉玛依之歌》)

时间:2007/7/18 作者: 尘埃 热度: 84687

  克拉玛依之歌
  
  吕远 词曲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勒住马我了望过你,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只好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近你。
  你没有草没有水,也没有人,
  啊克拉玛依,你只有一片沙砾。
  在那罪恶的旧社会黑暗的岁月,灾难的大西北,
  啊克拉玛依,你是饥饿的土地,
  我转过脸向别处去,啊克拉玛依,我离开了你。
 
  今年我放马又经过这里,
  戈壁滩出现了人间奇迹,
  密密的油井无边的工地,
  遍野是绿树和高楼红旗。
  啊克拉玛依,我好像是在梦里,
  你那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
  啊克拉玛依,你这样鲜艳,这样雄伟,这样美丽。
  啊我爱你!
  
  [赏析]
  
  鲜明对比中情感和诗意
  
  谈及吕远的歌曲创作,人们总爱这样评说:歌曲的词与曲结合得尤为贴切,总是那么的感情充沛,充满诗意;又总是那么的流畅自然,琅琅上口,成为妇孺都能开口唱的好歌,歌曲总有着鲜明的人民性和抒情性。这里向人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怎样使感情充沛,二是怎么处理充满诗意和歌词的口语化的关系。本文试就《克拉玛依之歌》谈这两方面的问题。
  
  为歌要真正使人欲之歌,这必须处理好“志”与“歌”之间的关系。《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动于衷”“在心为志”,吕远一直坚持深入生活,多年来,不论在雪舞冰封的工地,还是在波翻浪涌的海岛,不论在风和日丽的乡村,还是在飞沙走石的油田,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深深为祖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欢欣鼓舞,他看到人民的热情,看到时代的前进,在内心产生歌唱欲,从而把这份情感传达出来,以激起人们的共鸣。他选取与人们现实生活有联系的题材和音调,去表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的感受,这样就思想新,构思巧,挖掘深,使得歌者产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激情。这是创作的理论理解,而具体为歌词,就又需要有一种艺术力量,来催生情感。我们如果有一般常识,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热爱的家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自己不知不觉之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你一定激动不已,要为之激动,为之放歌,为之跳跃。作者正是按照这样的情感发生的原生态来处理歌词的。你看一看《克拉玛依之歌》的具体内容,当年为了寻找草原,曾看到的是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没有草没有水,也没有人,只有一片沙砾;而现在在人们面前呈现的是,密密的油井,无边的工地,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是何等的鲜艳、雄伟、美丽,这样巨大的变化,怎么不让人激动,怎么不让人欢呼,怎么不让人为之歌唱?对比,正是这对比,燃烧起人们的情感,这就是歌词的艺术。它除了点燃起人们的情感,还让人们思索:土地的饥饿,大西北的灾难,这全是罪恶的旧社会黑暗的岁月所造成的,而现在呢,眼前这鲜艳,这雄伟,这美丽,这人间奇迹的出现,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道理呢?作者没有说,这却是作者的志之所藏,但又是志之所显,因为每一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更能激起人们由衷的歌唱。
  
  上述讲了志之所存所显,情之所生所燃,然而意境又是怎样生成而又通过歌曲来表现呢?吕远是一位著名的歌曲家兼词人,为歌词,是通过对比将“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的解放前后的景象描绘得形象而又典型,通过对比又把情感激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构成了高远的意境;而他又深懂音之源,正如钱钟书曾经有过的论述,钱钟书他先引陆机《文赋》“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后说,“夫文乃眼色为缘,属眼识界,音乃耳声为缘,属耳识界;‘成文为音’,是通耳于眼,比声于色。”其实,文即曲调或乐章,吕远在作词时已经有了音或曲。《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衷,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云:“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声成文”或“变成方”都是指乐曲而言。吕远又深通民间音乐,依文取曲,因而其旋律、节奏均取于新疆民歌的元素,故而“乱世之音怨以怒”,第一段速度缓慢,低沉忧伤,“治世之音安而乐”,第二段节奏明快,兴奋喜悦。
  
  现在来看歌词的口语化了,歌词多处出现“啊克拉玛”这样的词语,时而忧叹式的呼唤,时而又热情式赞叹,这是人们内心的语言外化,在描写旧社会时,用“勒住马我了望过你”,“我只好转过脸向别处走去”,这里的“勒住马”,“转过脸”,既是无奈与忧伤,也情态与动作,来自于口语,却十分传神而又催化情感,为大家所易记易上口;再如第二段中,由于变化的急速,使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了“我好像是在梦里”,这是群众常用的口语,一般是在感情激动而无言绘之时,人们总爱说上这一句:“啊!好像是在梦里!”由衷的赞叹,已经溢于言表,而最后一句的“啊我爱你”,更是忘情之语,人们在过于深情时总爱说这一句。正是用了这样口语,又极其动情,所以诗意就更加昂然了。
  
  我们评价鉴赏歌曲的歌词时,应明白词与曲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形象和抒情上,就会产生一种欲歌之情之意,这样砰然心动了,也就得到其中的“三昧”了。而对于吕远之歌,人们是十分喜爱的,贺敬之就称赞吕远为“人民音乐家”。对于整个歌曲,我想引以下的评注,和大家一起共飨:
  
  《克拉玛依之歌》,作于1958年春。它通过一个牧民所见戈壁滩上新旧社会截然不同的景象,赞颂我国石油工业的巨大发展。这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独唱歌曲。第一段描写牧民在旧社会失意地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在这荒凉的土地上的心情,速度缓慢,情绪较为低沉。第二段则表现在解放后重又走过这里,见到了像神话般出现的高楼、油井、绿树、红旗……兴奋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引吭高歌,策马飞奔。音的运动移到中、高音区,速度加快,并加强了节奏和音高的对比强度。短促的、运动在中声区的乐句,同悠长的高音交替出现,表达了人物激动、奔放的感情。这首歌曲采用了新疆民歌的调式和音调,用其音乐素材加以发展和创造,因而使人感到它既有新疆地区的民族风格,又很新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