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太阳慵懒地挂在天空,不甘寂寞地把光芒挥洒在城市的每一片土地上。
完成了上午工作的小李急匆匆往家赶,媳妇打电话告诉他午饭已经做好,就等着他回来一起用餐了,他知道如果晚到家一会儿,媳妇都会和他急。
走到了小区的楼栋门口,发觉楼道里人来人往的多了许多陌生人,好奇心促使他拉住了一个人,问道:“楼道里怎么这么热闹?”
那个人热情的回答道:“单位的徐姐搬家到这个楼里,我们这些同事是来帮忙搬家的。”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呢?同事们都很团结啊!”小李好奇地问。
“哦,我们是铁路车站的,徐姐在车站售票室卖票。”那个人也是有问必答。
“哦,不打扰了,你们忙,你们忙。”说完,小李顺着楼梯走到自家门前,打开房门进了屋里。
媳妇在家已经做好了饭菜,看到小李回来了,急忙把饭菜端到了饭桌上。小李在卫生间里简单的冲了个凉水澡,浑身清清爽爽地坐在了饭桌旁。
“老公,你知道咱家对面搬进来的新邻居是做什么的吗?”媳妇卖着关子说道。
“知道,是在铁路车站售票室上班!”小李轻飘飘的语气回答。
“真神了,你刚刚回来,怎么就知道呢?”媳妇一脸惊讶的问道。
“刚才在楼道里打听的,他们一个男同事告诉我的,这有什么好惊奇的。”小李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
“咱们和她家一个楼道对门住着,以后可得搞好关系,逢年过节火车票不好买,我们有用到人家的地方呢!”媳妇带着功利性口吻说道。
“快点吃饭吧,吃完了,咱俩去你妈家看看!”听着媳妇这样说话,小李赶紧打断她的话语快速吃起饭来。
“珰,”门口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来了,来了”,小李媳妇走到门口,打开了屋门。
“您好,我是你们对门新搬来的邻居,我姓徐。”站在小李媳妇对面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哟,徐大姐,快请屋里坐,”小李媳妇热情地让着。
看到小李媳妇这么热情,徐大姐赶紧推脱着:“不了,不了,家里现在乱乱的,我得回去收拾收拾,我来就是认认门,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要互相多关照啊!”
“一定的,一定的,徐大姐。”小李媳妇热情地回答着。
自从小李媳妇知道新搬来的邻居是在车站售票室上班后,她就有意识的对这个邻居关注起来,小李也从媳妇的口中知道了徐大姐的许多事情:这位徐大姐的老公也在铁路上班,不过单位是在沿线的一个小站,听说还担任副站长,大约一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有一个年龄不到五岁的小男孩,还在上着幼儿园,徐大姐每天都得接送。老公在外地通勤上班,日常也帮不上徐大姐什么忙,这个家基本上全靠徐大姐一个人支撑着。听到了这些,小李心中感慨,生活中的徐大姐也真是不容易呢!
一天傍晚天气出奇的热,吃完晚饭小李媳妇提议,屋里闷热闷热的,去西小河那边知青广场吹吹风,小李也是热得难受,欣然接受了媳妇的建议,俩人慢悠悠散步来到知青广场。知青广场是当地政府沿着河沿修建的一处休闲场地,小城的人们闲余时间都喜欢到这里来散步、遛弯、跳广场舞和进行其他娱乐活动。到了知青广场中央,小李媳妇摩拳擦掌准备加入到广场舞队伍中。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小李抬头看看天空,发现从西边飘来大片黑色的云朵,赶紧拽着媳妇回到了家中,关紧门窗。望着外面乌云压顶的天空,小李和媳妇说,今晚上这雨不能小了,说着话的功夫窗外大雨就下了起来,豆粒大雨点打得玻璃啪啪直响,一会儿功夫,小区地面就积起了片片水洼。
半夜时分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小李急忙下床打开了房门,看到是邻居徐大姐披头散发,怀里抱着孩子站在了房门口。
“孩子这是怎么了,徐大姐?”小李急忙问道。
“别在门口说话,快点让徐大姐和孩子进屋。”小李媳妇在旁边说道:
“孩子不知道怎么了,晚上就不怎么愿意吃饭,半夜孩子直哭,摸摸额头烫得厉害。”徐大姐焦急的语气说到。
“赶紧上医院吧,小李你抱着孩子,咱们陪着徐大姐一起去!”小李媳妇看到这种情况急忙说。
“赶紧,赶紧,咱们现在就走,”小李随手接过徐大姐手中的孩子说道,小李媳妇顺手拿过一件上衣披在了小李的身上。
三个人顶着风雨,踩着地上的积水急匆匆地走出了小区的门口,在大街上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师傅,去加区医院,”小李大声朝着司机师傅喊道。
上了车,三个人像被雨水浇透的落汤鸡,顾不得整理自己的衣裤,一个劲儿地催促司机师傅快点开。徐大姐头部紧紧贴在孩子的脸上,一个劲儿地直抹眼泪。
“徐大姐,怎么不见孩子父亲陪着去医院?”小李的媳妇问道。
“他在单位上班呢,已经连续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徐大姐抬起头回答道。
“孩子都有病了,还要去上班,上班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小李媳妇不满的口气说道。
“他们单位正在搞‘三线建设’,他是副站长,必须盯控在现场,没有时间回来。”徐大姐无奈地说。
“我了解你们铁路工作,半军事化单位,岗位作业标准高。听说今年路局还给你们职工办十件实事呢?”坐在副驾驶座位的小李回头说道。
“是啊,路局职代会上明确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建设,把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当做十件实事之首。”徐大姐听到这里不由自主地回答说。
“嗯,我们单位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件事!”小李媳妇接着话茬。
“就是有一点,铁路职工通勤太辛苦了,”小李插嘴说道。
“现在路局非常重视我们基层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在积极帮助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基层职工就算苦点、累点都不算啥,我们自己都能克服!”徐大姐发自内心感慨地说。
出租汽车风驰电掣般奔跑在空旷的大道上,车里的人一边聊着,一边安抚着徐大姐的孩子。车子一转弯,眼前出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大门口横梁上面镌刻着四个烫金大字“加区医院”。
看到加区医院四个字的门牌,小李激动地喊道:“到了,到了,加区医院到了。”
下了车小李接过徐大姐怀抱中的孩子,急急忙忙地跑向医院急诊室,边跑边喊:“医生,医生,快,有急诊。”
听到喊声,门诊急诊室的门“吱哑”一声打开了,随后走出了一名男医生,冲着跑动着的小李喊道:“快来,到这里来。”
奔跑着的小李有了方向,使足劲儿冲向了男医生,“医生,孩子,看看孩子。”
“把孩子放在床上,”男医生急切地口吻命令道。
这时徐大姐和小李媳妇也进了医务门诊室,徐大姐听到医生的话语赶紧走上前,把孩子抱在了怀中。
医生靠近徐大姐,目视观察了孩子一会,拿出一只体温计交给了徐大说:“放到孩子腋下。”徐大姐接过体温计赶紧塞在了儿子的腋下。
一会儿,医生看看了体温计的温度,又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说:“孩子这是发高烧,先点些退烧药,早上再做些病理检查,确定发烧原因。”说完医生给护士下了医嘱,护士忙前忙后一会儿就给孩子扎上了点滴。
看到用着药的孩子红红的脸庞逐渐恢复了原色,徐大姐和小李两口子算是放下心来。此时的徐大姐这才想起应该感谢邻居两口子来,“真是谢谢你们两口子,孩子病成这样我都急的不知所措了,”“都是邻里邻居的,和我们不用这么客气,”小李媳妇说,“你看,深更半夜的把你们折腾来一趟医院,真是过意不去。以后我会好好感谢你们的,这都快天亮了,你们小两口快回家休息一会儿吧,还要上班呢。”徐大姐关切地说。
“那你自己陪着孩子,能行吗?”小李媳妇关切地问道,
“没关系,早上孩子爸下班如果能赶回来,他来替我,我再去上班。”徐大姐说道。
“我看今晚这样吧,我陪着你和孩子,小李早上去上班,让他先回家休息休息”,小李媳妇说道。
“这怎么好呢,还得麻烦你。”徐大姐略带歉意的口气说着。
“就这么定了,小李你回去吧,我和徐大姐陪着孩子,马上天就亮了。”小李媳妇不容分说地把事情决定下来。
晚上小李下班回到家,看到了媳妇。小李媳妇把他走后的事情全盘道出来。孩子的病情稳定下来了,徐大姐的老公依然没有赶回来,单位正在忙于进行“三线建设”,单位实在抽不出人来。她老公委托自己的姐姐来替换徐大姐,徐大姐也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单位上班。
斗转星移,季节眨眼转换到了冬季,山城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了。人们也一改“猫冬”的习惯,有事没事的都要上街逛逛,街上的人也明显比往常多了起来。节日气氛逐渐浓厚起来,人们开始忙忙碌碌置办起年货来,老百姓都在攒足劲儿准备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年。
一天,小李媳妇高兴地和小李说:“今年春节,爸妈打算来咱们这里过年,咱们多多采买些年货。”
“好啊,爸妈能来咱俩这过年,我又能吃上咱妈包的水饺了。还记得第一次去你家,头顿饭你妈就给包的水饺,那滋味别提了,就是一个字,‘美’。”小李美滋滋地回味着,末了还吧嗒一下嘴,感觉像是又品尝到了一次美味。
“可是我妈说过完年就得回去,不能在咱们这多待。”小李媳妇惋惜的口气说道。
“过年的时候是春运,那个时候车票不好买,让爸妈多待几天,过完正月再回去,到时候出门的人少了,车票也好买了。”小李很想挽留。
“车票的事你不用操心,我想过了,和徐大姐说,她不是在车站售票室工作吗,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一定能买到。”小李媳妇非常有把握地说道。
“对啊,买票的事就委托徐大姐,这事你来和徐大姐说。”小李高兴地说。
“好吧,我觉得这事一定准成。”小李媳妇非常有把握的说着。
一天午后,吃完午饭的小李两口收拾完碗筷躺在了床上,准备美美的睡一个午觉,好把早晨早起的困觉补回来。一会儿睡得香甜的小李被媳妇推醒,你听:“是不是隔壁徐大姐的孩子在哭?”小李起身将耳朵贴在墙上,仔细的倾听,果真是隔壁徐大姐的房屋里传出了哭喊声:“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好像徐大姐的儿子在哭,我们过去去看看吧。”小李建议道。
“走吧,咱们去看看,”小李媳妇披衣下床和小李一起来到隔壁徐大姐的屋门口。小李敲了敲防盗门,听到屋里孩子的哭声由远及近,最后停到了门口,“孩子我是你隔壁的李叔叔,你打开门好不好,”小李朝着屋里喊着话,“咔嚓”一声门响,接着防盗门打开了,露出了一个小脑袋,随后朝着小李媳妇喊道:“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小李媳妇走上前,抱起了孩子,问道:“妈妈干嘛去了,”孩子不回答,就是一个劲儿的哭喊着要妈妈,俩人一商量,决定把孩子抱回家等徐大姐回来再说。
时间在漫长的焦急等待中缓缓而行,门口突然传来了敲门声,正在哄着孩子的两个人赶紧打开了房门,一看是徐大姐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前,头发上、大衣上还残留着一些雪花。
“徐大姐,你这是干什么去了?”小李媳妇边帮徐大姐扑打着雪花边问。
“买车票去了,你们父母回家的车票我买到了,”徐大姐高兴地举着火车票说道。
“啊,徐大姐,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就是为了给我们去买车票吗?”小李媳妇吃惊地问道。
“孩子,对了孩子,我得回家看看孩子。”听到小李媳妇提起孩子,徐大姐赶紧把车票往小李媳妇手中一塞,急忙扭头要往家里去,
“哎,哎,徐大姐,孩子在我家呢,”小李媳妇看到徐大姐要走,急忙喊道。
“哦,孩子怎么去了你家?孩子闹了吧?我看孩子午觉睡得挺好的,就想趁着中午的功夫去售票室把车票买回来,”徐大姐有些内疚地说。
“徐大姐,你告诉我们一声,我们自己去排队买票,你看你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如果孩子出点事,我们都成千古罪人了。”小李媳妇有些内疚。
“什么?现在还用排队买票,你们两口子的观念真是‘奥特’了,告诉你们吧,现在铁路已经推出网上售票,电话订票,自动售票机取票业务了,排队买票早已成为历史了,我这是电话订的车票,然后去售票室取的。”徐大姐有些略微调侃的口吻说道。
“现在买票已经这么方便了?以前听单位同事谈论过,没想到真是这么便捷啊!早知道这样,我们两口子自己买票多好,还麻烦你跑一趟。”小李媳妇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平常都是大姐麻烦你们,你们用着我了,我就好事做到底,把车票给你们取回来,也好让你们放心,也让大爷、大妈放心。”徐大姐语气真诚的说到。
“大姐想的真是周到啊,我爸妈知道回程的票已经买好了,他们一定很开心,”小李媳妇高兴地说。
“对了,大爷、大妈到家后一定通知我啊,我要请他们上饭店搓一顿呢!”徐大姐笑呵呵地说。“上饭店,上饭店喽,我要去饭店吃好吃的喽!”一声稚嫩的声音传来,不知何时徐大姐的孩子已经站到了他们面前,看到了徐大姐望向自己的目光,孩子张开小手朝着徐大姐扑去。
“好啊,等着爷爷、奶奶来了,我们和宝宝一起去饭店吃好吃的!”徐大姐抱起孩子快乐地说,随着徐大姐的语音落下,客厅里的人们一起欢笑起来。
窗外,山城午后的暖阳,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毫不吝啬地将温和、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投射在客厅里,也投射到了每个人的身上,阳光照射下的屋中一切显得是那么温馨,又是那么和谐。
北极光 2019年10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