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流彩 诗韵生辉
——敖荣春诗歌《色彩斑斓文坛兴》漫谈
计 伟
读敖荣春先生的诗歌《色彩斑斓文坛兴》,好悬溅我一身墨,在我昏花老眼中,呈现出缤纷的幻彩!让我窃喜,谁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这套精美的丽装,不就是雪岭送给我们的嫁衣吗?可谓“色彩斑斓”,披一身锦绣,光芒四射,美丽着兴安文坛百芳争艳的春天!
兴安文坛,“色彩斑斓”,这是荣春先生的诗句,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但愿这种声音源之物语,变成我们四季的长歌,共同唱响兴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用智慧和汗水,用勤劳和耕耘,用奋发和努力,描绘出大岭文化憧憬的蓝图。《色彩斑斓文坛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纵越兴安文坛历史,贴近时代,走进生活,为兴安文化的兴起写出厚重的一笔,缤纷出八万里文秀,笔颂故乡的风采!荣春先生点墨着历史的烙印,挥彩着时代的斑斓,把不朽的人生,伏枥给了兴安文化事业,他像汗血骏马一样,铁蹄追风,不知疲惫地日夜兼程,用闪烁的余辉,让雪岭映出一行行诗情,倾吐心语,我颇感动!他:苦心艺苑锦绣地,深藏索思谁谙知?犟笔汗青自滴血,甘作嫁衣忘我私。荣春先生凝眸深虑,写下了一部浓缩的大岭文化史,把各个时期文化的足迹和烙印,都清晰地蕴藏在我们记忆的深谷。使我们回顾与缅怀,使我们翘首与期盼,兴安文化的斑斓,是谁人?书就这般灿烂的光辉!思想的深刻加上艺术的执着,形成了荣春先生雪岭般的傲然品格。他不计较功禄名利:“不慕富贵,致仕从文,思想深遂,语意蕴奇”,这是我对荣春先生诗作油然而发的感慨。《色彩斑斓文坛兴》,是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且具有史诗意义的上乘之作,在当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坛上,能得到地委领导宣传部长的充分肯定,并高屋建瓴地作出批示:敖荣春同志心怀使命感,不辞辛劳,潜心构思,妙笔生花,展现给全区人民一部宏篇诗文《色彩斑斓文坛兴》。作者立足诗歌的艺术笔触,为大兴安岭艺术家“画像立传”,实为我区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其作品的内涵、感召力以及深远价值无可估量。敖老对大兴安岭文艺事业的痴情和贡献必将载入史册。此诗的思想意义远远超过了诗本身的艺术范畴,所以才使得这篇诗文充满生机,才使得“色彩斑斓文坛兴”展现出蓬勃盎然的繁荣景象。思想入心,触及其魂,若无思想所在,辞尽难赅。正如荣春先生所说:色彩斑斓,是一部浓缩了的大岭文化史。这是情的呼唤,这是爱的温暖,这是兴安文坛久久的期盼和眷恋!我很敬佩荣春先生不辞辛苦,为兴安文坛披上了一语文锦,我很感激荣春先生伏案勤耕,为文朋艺友颂了两句嫁妆,真是千载难得文坛能有这样一位艺术达人,在潜心调味着兴安文化的大餐,荟萃百家群芳,汲取鲜卑精华,卤汁文墨盛宴。南宋诗人陆游84岁时,即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汝尔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要想学做诗,必须学做人,人若做不好,难成诗也。文风好,文坛兴,百川汇,海纳容。我很荣幸在荣春先生的笔墨中,找到了自己,虽名排不逊,但榜上有名:“计伟评诗赋心语/人拙文深笔墨魂”。我觉得这两句心声,催我奋进,字语千金,励我图志。倘若《色彩斑斓文坛兴》没有我的名字,我老计拙嘴笨腮,也要为这篇佳作点赞。因为我得到了大岭文化的熏陶,在诗文里认识了许多文朋艺友,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机会拜读、赏阅,但艺术人生的风韵,我却品味其中。这就是荣春先生所要传递的思想,让红花绿叶一起春天,让白山黑水锦绣兴安。
荣春先生的作品,总是让人读之简单,阅之亦懂。他的思想深邃,笔墨凝练,我只好旁打侧敲,仅从艺术上,略谈点滴,来弥补自己的浅浮和认知。思想是潮,艺术是波,波澜壮阔,才能艺海澎湃。《色彩斑斓文坛兴》一诗,共辑十三个小标题,独具特色,风采各异,突显了诗人的笔墨深道,别样有新,这又使我重温陆游晚年的警句“功夫在诗外”。固然,荣春先生写的不是格律诗,但他的心动,已胜过传统的韵律,他是用无声的平仄,来填写有声的歌。他的一韵四百余行长诗,可知难度匪浅,如果没有磨刀宰云,敢抢光阴的精神,焉能笔墨生辉,句句文彩。我为荣春先生那种真挚灼情所打动,对远逝的诗友念念不忘,愿他们《冥梦长思》:
“九泉情深陈士果/多雨眼睛思桦林/长江放歌东逝水/冥城低声恸乡音”。这就是诗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感染,才令人浮想联翩。陈士果、詹长江,两位都曾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当过部门领导,却自身又是诗人,是我区文坛老匠。荣春先生用巧笔将他们的名字、作品,意会成一体,使人看不出有雕琢之迹,且感到非常亲切,犹如国画水墨,深染其境,意味无穷。这是作者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把谐音、借代、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段浑然一体形成的完美诗句。作者娴熟的运用中文的多种修辞方法,把人们无可言喻的审美,诱导进心灵深处。中国古典诗歌是最讲究情与境的,如果成诗无情境,那么这个“成”就可写成“非”字,如果没有“情与境”也就无诗可谈。诗歌为什么能在我国文学史上辉煌,一字千金,这是由于它的多样性的存在,让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诗的深奥,这就是诗的艺术。下面就荣春先生诗歌的多样性,也就是汉语词汇所合成的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等,在荣春先生的诗中略谈赏之。如双关义:“挑章选句敖梅鉴/墨深文浅慧眼甄”。诗中的“敖梅鉴”,指的是敖建梅,《北极光》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众多文学作品由她择选入编,如果没有慧眼在“墨深文浅”的文稿中,是甄别不出好的作品来。作者的寓意是,梅花不惧风雪,傲然怒放,在文学的幽谷中,她能挑选出长得最高的青松,也能发现卧在谷底深处的小草。编辑的慧眼,是不可逾越的山壑,荣春先生用双关语义,道出了她对文学编辑工作的重责,路远兮,梅寒香千里。如,情韵义:“万和追光渔火暗 /弯月无眠照孤村”。张万和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是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区,德高望重的摄影艺术家。虽然年近七十,但以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韧劲,为大岭摄影艺术,餐风露宿,爬冰卧雪,拍下了许多令人罕见的作品。他的作品无不闪耀着艰辛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原始风味!“情韵”是种说不出的味道,犹如“乡愁”两字,一辈子难舍难忘。如,象征义:“丽文华章宣大岭/正气擎旗不染尘”。荣春先生用字巧妙,语寓深刻,他已看到大岭文化的繁荣,必须有“正气擎旗不染尘”的精神,否则文化的污染,贻误后人。可谓:兴安文化莫等闲,领路人先尘不染。王利文部长确实是这样的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率领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讴歌时代的主旋律,宣传大岭精神。如,深层义:“玉透梅香笑傲雪/礼数明花喜迎春”。兴安岭的冬季,是神州北部最美的季节,白山黑水人人皆知,北极村、北极雪,天下闻名,大兴安岭精神,就是从雪岭上升华的思想。我们确信全区人民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林海无岸,绿色无边,全国最大的生态基地,将会播种在我们的家园,绿满兴安人的心田。风光八万里,无处不春天!如,言外义:“一缕天曦晨光耀/双百开篇颂古今/岳母刺字君心乱/世代报国流芳殉”。陈广耀的诗文在荣春先生眼中是很有位置的,他的《双百开篇》是谈古颂今的稀有之作,为兴安文坛,光耀出亮丽的一笔。虽然看似很远很远,但又犹闻很近很近。真是:故土难掩是乡愁,一笔墨香万里游。这就是乡愁,谁也说不清。我与君交淡如水,老骥笔拙笨语随。酬心远致千山雪,夕阳更胜万里辉。这是我借此机会敬老领导的拙言。岳君是原地区政协工委主任,曾任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采皆知,与荣春先生是笔墨文友,理论功底颇深。在第二届文代会上,被推举为地区文联名誉主席。
诗歌的魅力无限,如行云流水,芳传千年。以上举例,只是蜻蜓点水,抛砖引玉。因荣春先生的诗中,还有许多值得探研之趣,现就诗而论,再叙几言,略表感慨。譬如《冥梦长思》小辑,他把已故的艺术家,用绝句形式,将其人名与作品穿连在一起,使人们看不出有半点的雕琢之痕,而是一首非常工整、韵味有余的古体诗。“敢摄艺海神州走/徐风立群偷天心/绿水溢繁三千里/青山穷尽又一村”。诗的意境是不能言喻的,但可看出笔墨深浑,大气磅礴。这是诗人情感的飘逸,追思三千里,穷尽又一村。荣春先生巧妙地把两位摄影艺术家,徐立群、刘一凡的名字嵌入诗中,一凡用的是谐音(溢繁)。再看下面四句更为有趣:“逊失足音御琼海/影收梨花遍地银/自古匠心破玉点/雅玲风韵不同寻”。荣春先生用拆字的手法,将两位艺术家的名字分别入诗。逊失去一个足字,剩“孙”,指摄影家孙海,玉少了一个点剩“王”,指播音主持人王雅玲。他的另两句也是用拆字法:“双流何必源头赋/子夜小舟问喜君”。诗中嵌的是《源头赋》作者孙喜军的名字。“子夜小舟”去掉夜舟两字,把子小合并,只剩一字“孙”字,这就是诗人的艺术想象力,依我看也可以改成:“子夜小舟喜逢君”。这样把喜君两字用“逢”隔开,就显得不那么直白了,而且诗的意味更浓。荣春先生对诗的造诣是颇具匠心的,不知大家能否注意到,他的许多诗行都是对仗的,上下句很有讲究,在此我想多讲几句,和文朋艺友一起探之。譬如他给《北极光》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孙晓萍的诗句中,就很讲诗意和笔功,仅用简短的两句七言诗,却镶嵌进人名和作品,且有韵味,笔随意到,言犹未尽,余音袅袅,令人品读寻思:“彩笔有意吐花雨/芳华无瑕晓萍心”。《花雨》是孙晓萍的散文集,写的很有文采,夺人眼目,深得荣春先生赏识,给四个字称赞“芳华无瑕”晓萍心,其说明晓萍是用心作文的。从诗的句式看,上下句承接自然,墨散芬芳,给人一种清新淡雅之感,上句的“有意”对下句的“无瑕”,诗境陈香,工整对仗,值得一品。在看:“风吹彩云飘远易/雨落筱园淋近村”。“远易”是借代之意,指诗人罗筱园的笔名,用谐音字意会,而且写得很美,实在是文彩“飘逸”,一语双关,既道出了诗人的笔名,又提升了诗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一种空灵飘渺的美感。这两句是典型的反义对,属上品佳对,意境优美,韵味隽永。另外,细读荣春先生诗句的对仗,还有一番更微妙的品味,那就是用色彩对仗,使诗意更添景致,怡悦心情:“千张文静红梅放/万种花香绿林深”,“寒栗冬冷飘白雪/晨晖晓日破紫云”。这是颇为工整四句对仗诗,“红梅放”对“绿林深”,“飘白雪”对“破紫云”,色彩艳丽、分明,如水墨丹青,诗画并茂,引人入胜,浮想联翩。什么是好诗,我认为令人百读不厌,有“情”亦有“境”的就是好诗。当然,这只是我对荣春先生诗的诠释,是为大家提供一个赏析的注解,待有机会可与大家共同探讨赏阅。诗是艺术的魔方,很有趣,也很深奥,能惹大家欣赏,实属不易。愿荣春先生的诗文常青,哪怕就是小菜一碟,只要品出滋味,也能余香四溢。
细细品读荣春先生的《色彩斑斓文坛兴》,仿佛是在品味回顾一部艺术的编年史,他把我区开发建设以来的艺海名家,和各个时期涌现出的文朋艺友,都荟萃在一部经典的史诗里供人查阅,领略他们留下的作品和为大兴安岭文坛奉献出的闪光风采!荣春先生他笔墨情深地甘为别人裁剪美丽的嫁衣,甘为文朋艺友画像、立传,他的这种精神像兴安岭一样巍峨矗立,将会被人们点赞成一座千古传唱的口碑。中国梦的腾飞,就是知识强国时代的到来。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国家昌盛,匹夫有责,相信大兴安岭文学艺术界的文朋艺友们,会用勤奋的汗水耕耘收获的土地。祝愿大兴安岭文坛色彩斑斓,笔墨流彩,诗韵生辉!
北极光 2016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