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国际化发展下的学生培养策略
文/王越莹
当前,独立学院高等教育进入发展转型期,这对一部分独立学院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而对办学业绩较突出的独立学院来说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独立学院举办者必须冷静思考,从容应对,探求新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质,制定国际化的创新学生培养策略才能增强学校特色和学生竞争力,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化发展;学校竞争力
一、招生环节存在弊端,导致生源质量较低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质,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保证生源数量的稳定。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参考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在此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录取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扩大生源的目的,但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了生源质量降低、培养要求下降、毕业生质量不佳的难题。二、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依赖于母体学校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以母体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为主进行专业设置。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专业优势,这些学科都相对成熟,不需要太多摸索时间即可形成体系。但随着独立学院不断扩大,学生增加,势必要打造自己的特色,才能保证不在竞争中处于下方。这些问题不仅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也是独立学院学生迫切需要改变的。只有独立学院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才能在与各校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只有独立学院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就业大潮中获得心仪的职位。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一直以来各方人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在此笔者认为除了解决根源问题以外,扩大国际化的学生培养途径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吉林省高校外事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全省高校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回归率高;多数担任校领导、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华留学生在我省高校学习,建设和完善了一些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以及外语授课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亲华、友华、知华的力量;与多个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和师资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外向型和应用型人才;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促进了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解决了一批重点和难点课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1.国外大学预科班
创办国外大学预科班是独立学院国际化发展的途径之一。国外大学预科班不仅是衔接独立学院与国外大学的纽带,更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现阶段高校创办国外大学预科班主要采用国内预科1年+国外本科3-4年的学制,生源以高中生为主。由于国外大学预科班专业特色明显,适合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受众面广,且与在国外大学读预科班相比学费更便宜,深受学生的欢迎。独立学院可采取这种方式,建立特色,扩大生源。2.大学交换生项目
大学交换生项目是学校间的学生交流计划,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宝贵途径。现阶段高校交换生项目主要针对在校生进行,选拔拥有一定语言基础且成绩优秀的学生派送到国外的姐妹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交流。除了派送本校的学生到国外交换学习,接收的国外大学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派送学生到派出学校进行学习,从而真正的达到两校学生交流的目的。独立学院采取这一方式与外国高校实行交换生项目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在国外“第二校园”学习与生活的经验,通过在一年的国外交流生活,学生还可以丰富了人生经历。这些通过参与国际交流计划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往往被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所看重。此外,大学交换生项目还可以加强中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增进国家间的了解、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往来,提高独立学院的知名度。
3.高等教育学分互认项目
独立学院实现学分互认项目首先要与海外高校进行协商,根据双方院校的具体情况签署协议。对学生而言,由于是在两个国家完成的本科教育,比其他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接受更丰富的知识,领略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学术氛围,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他们在两所大学获得一中一外的两个本科文凭,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分互认项目就是发挥独立学院的特色专业背景,再对接众多海外名校,使留学成为一种可以转学分的从国内高校到国外高校的简单过程。学生在国内修完定额的学分,在出国以后可以直接抵付大学学分,这样不仅节省了留学时间,也相应减少了费用。
学生被录取后在国内大学学习一年或两年,语言成绩达到海外协议大学要求,且所有出国基础课程、出国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后,进入相应海外协议大学学习三年或两年,学习结束达到授予学位要求者,可获得海外协议大学学士学位。
4.招收留学生项目
海外留学生是独立学院的潜在生源,也是未来发展的广阔市场。随着国家对独立学院招收留学生政策上的逐步放宽,许多独立学院获得了招收留学生的资格。现阶段独立学院招收留学生最难突破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若要吸引国际生源,首先应通过市场调查开发一些留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在特色专业和课程上下工夫;其次,独立学院具有灵活设置专业的优势,可以根据国际化市场的需求开设一些新兴专业;最后,还应从自身做起,努力练好内功、提升实力、创出教育品牌、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当前,独立学院高等教育进入发展转型期,即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变;从走一步、看一步向遵循教育与市场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从补充教育资源不足的“卖方市场”向提供差异性教育资源的“买方市场”转变;从“家族式”或“合伙人”体制向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转变。这对一部分办学质量不佳、管理不规范的独立学院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而对办学业绩较突出的独立学院来说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希望在发展模式调整的洪流大浪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高水平的学校。在新阶段,面对成绩和不足、机遇与挑战,我国独立学院举办者必须冷静思考,从容应对,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探求国际化的学生培养途径,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北极光 2015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