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文/丁 丽
和谐美好的环境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石。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创造优秀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能够开发出学生身体里蕴藏的巨大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受益。在工作实践中,我努力把班级创建成为团结友爱、乐学进取的坚强集体,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心灵家园,让个体和集体荣辱与共,每个学生在这里都能幸福快乐的成长,生动活泼地发展,让班级生活终生难忘。
一、优化日常生活经历,激活日常生活的育人功能
日常生活是学生的真实生活,是学生一生成长的宝贵经历,关键在于“优化”和“激活”。“优化”,就是让日常生活有计划、有重点,让学生自主把握,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激活”,就是要激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学会体验,每天都有目标,每一周都有收获。这样的日常生活就能变得生动鲜活,有兴趣、有意义、有价值、有经验。让他们每天体验成长的快乐,感受长大的幸福。从2007年起,我开始在班级中进行“日常生活经历教育”途径的探索和实验,实行月计划、月总结。月初利用班会时间师生共同研究班级整体努力方向,并确定主题。比如:“我们的成功”、“我和我的集体”、 “我学会了坚强”等等。具体培养哪些优势,克服哪些缺点,内容不多,两点即可以。比如“学会感恩”,引导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同学、送水的阿姨等身边所有的人。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每一天的工作,分析他们为自己带来了哪些方便,思考如何去回报他们。月末总结观察所得,总结自己的感恩表现,有哪些优点,收获哪些经验感悟,反思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克服等等。同学之间也可以开展互评,说说同学的优点。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会评点他人,也学会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班集体也会更加团结向上,学生们都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及时地和家长老师交流。
二、开发集体活动经历,引领学生的心路历程
实践和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根本途径。用集体活动的主题化、需求化、意义化、目标化,触及内心,引领学生的心理体验感悟。2007年,我带领刚升入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和部分家长,去下三台秋游,举行了“发现之旅”素质拓展训练。一路上学生们高兴地手舞足蹈,欢歌笑语、朗朗诗文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在山上进行了爬山比赛和寻宝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跑得快,观察能力强,找得宝多;有的越着急越找不着,急得快哭了。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宝贝主动让给其他同学。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我当场总结这次活动。张博一说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成功;刘镇滇说找到了信心、勇气和毅力,以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时会放弃,以后要像寻宝一样努力思考、克服困难、决不放弃……在这次秋游活动中学生不但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也感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更得到了体力上的锻炼和意志的考验,思想不断升华。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经历记到了日记本上,永远珍藏。从那以后,孩子们确实变化很大,班级团结友爱,找宝“找到的朋友”更加亲密了,孩子们勇敢坚强了,学习的意志力明显增强。
从2013年开始,我们班开始探索与四平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进行融合教育。我们师生、家长共同研究实施了多次活动,在融合教育活动中,健康孩子和聋哑孩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结成友谊,沟通心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爱心的种子,为培养未来社会爱心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多年以来,我们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不单是带孩子玩,而是丰富孩子的心灵,在玩中体验感悟,对孩子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创建和谐的成长环境,营造师生的心灵家园
创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富的发展可能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让班级的环境、制度、文化、人际关系都充满育人的馨香,也点燃进取和创造的激情。我追求的班级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经过“德育工艺”处理的生活,它是快乐的,更是美好的,令学生刻骨铭心的。它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性,又充满童心童趣。班级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积极的、快乐的、幸福的、公平的。在我们班级里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他们的成绩高低不影响在班级里的地位,每个人都有角色,不会因为成绩低而感到自卑,成绩低的也有信心,会更加倍努力学习,争取进步。这样的集体包容着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拥有着这样的集体,怎能不让他们热爱这个大家庭呢?我们班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这要源于阅读环境的建设。我们班有一个很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有中外名著、少儿百科、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等书籍。这不仅是物质财产,也是精神财产。学生们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乐此不疲地阅读、欣赏和讨论。我们每个月都购进一批新书,这样总有新知识注入孩子们的头脑。因此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遇到问题都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书籍和学生共同营造书香班级。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同时,我还极力地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社投稿,先后有十多个同学的文章在《作文评点报》上刊登,这为他们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和谐的班级环境中,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是密切的,如果哪一个因故没到学校上课,学生们都会来问我,并对他关心备至,为他做贺卡,写上祝福的语言,叠成心型、飞机型带给同学。我和孩子们更是鱼水情意,我离不开他们,他们更离不开我,学生们甚至不愿意放假,因为他们想天天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经过8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和两届孩子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共同快乐地成长。我们共同定下的目标正一个个实现着。两届孩子都主动热情、团结合作,心中有他人,孝敬父母,互相帮助。作为一名班主任,总结我培养创建优秀班集体的体会,可以概括成四句话:一是我觉得师生关系要“童心共振、爱心共鸣,师生情谊和德智潜能互动互生,以心灵推动心灵”。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匠心筹划,恒心实施,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放飞心灵的强大和美好”,三是育人活动要“精心设计,悉心运作,在经历活动中引领学生的心路历程,追求积极的心灵体验、感悟和提升”。四是班级工作要“苦心经营,齐心呵护,建设优秀和谐的班集体,营造师生共同的心灵家园”。
吉林省四平市迎宾街小学)
北极光 2015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