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方法
文/张翠霞
课堂教学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在一线授课的教师深切感受到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孩子纪律散漫,不听课,开小差的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既要授课,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那么如何做呢?现在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实际谈些粗浅看法。
一、激励教育法
《论语》曰:“亲其师信其道”,“好孩子是夸大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教育教学中,小学生天真活泼可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增强自己在同伴中的影响,激励是人对人的作用。低年级思品课堂上,有的孩子很淘气,一个孩子影响整个课堂。为了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我没有当面批评,而是捕捉孩子点滴进步,采用激励的办法。他前桌举手了,让他向前桌学习,告诉他一定行的。有节课,XX坐那绘画十分钟都没挪动地方,见此机会,号召其余同学向他学习,并提出希望:明天能坐稳20分钟,老师奖励一朵红花,放学的时候站队伍前面。得到家长的激励,孩子的课堂纪律越来越好。
二、榜样示范法
罗·阿谢姆曾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纪律,铃声响起的时候我在班级门口迎接学生。上课铃声响起,站在讲台上组织教学。生活中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尤其在诚实做人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是巨大的。课堂是教师“阵地”,守住“阵地”,让“阵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要科学安排每个教学环节,上课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弄手机,更不可接电话。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做,无关的话不说。凭借教师的威信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
“批评易,模仿难”。为了树典型,在学习、纪律、作业、助人、交流等方面,每周评选出典型,佩戴大红花,采用轮换的方式,表扬的学生名字板书到黑板上,照片贴在光荣榜张,文字图片传在群里,让家长知道,针对此事教育孩子,孩子们有榜样可学,明辨是非,形成良好学风,提高了课堂纪律。
三、课堂暗示法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往往被同伴的发言,一些声音、教室内外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溜号、走神、搞小动作、违反纪律的时常发生。作为教师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注班级里的每个孩子,提醒孩子注意,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课堂上学生违反纪律千差万别,作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处理。1.提醒法
教师组织课堂纪律要讲究方法,悄然提醒往往比公然批评要好得多。当发现不守纪律的学生时,教师可以趁大部分学生不注意时走到他边用手指轻轻点一下桌子,或者抚摸一下孩子,或者用眼神注视,或放高音量以此来暗示提醒其注意,这样既提醒了孩子,又节约了时间,维持了课堂纪律。2.提问法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作为授课教师,课堂上发现违法纪律的学生,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恰到好处的提问,既能提醒学生上课好好听讲,又能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促进课堂管理。课堂上不听讲,违反纪律的常常是那些差异生。在课堂上,因为听不懂,因为管不住自己,常常“心飞万里”、“手不停息”,一张卡片,一个小绳都会令他们“乐此不疲”。教师如果直呼其名,答不上问题浪费时间,分散其余学生注意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每名学生有所获,教师可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进行提问,以此来引起其后进生对学习、纪律重视,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参与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四、以静制动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是教师课堂纪律管理的一种智慧与能力。新课伊始,学生从教室外活动后还没有平息下来,不可能齐刷刷地坐那等着老师上课。这个时候,教师别急于授课,静静地站前边,用眼睛巡视警告:该上课了!待孩子进入状态后讲课。课间溜号了,停下来,溜号的同学会感受到老师的用意。这样看似停停歇歇,浪费点时间,其实学生注意了,听进去了,反倒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有的孩子之所以违法纪律是没事可做。作为教师,在习题设计上针对不同学生把握好“梯度、难度、广度、深度”,为那些差异生设计点能解决的习题,这样他们有事做了,课堂纪律也会更好些。
五、自我约束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很难完成。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表扬不可少,但是适当“惩罚”也有必要。采用“以动制动”的策略,往往也会收到好的效果。首先引导学生自定目标。孩子是班级的主人,老师制定的班规往往有“盛气凌人”之处,孩子们“被迫接受,受压抑”,很多时候因为惧怕不得不遵守。随着年级的升高,越发逆反。与其管孩子,不如孩子管自己。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学前引导学生从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自己制定新学期发展目标,由于是结合自身情况指定的,可操作性强,教师督促,坚持一阶段就会收到实效。
其次自我管理。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课上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老师的威严固然有震慑作用,但过于严厉,孩子们课堂上就不那么“活”。孩子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的教育应该“以生为本”,班规由学生自己制定。大家集中归纳,课堂上有哪些不利于学习的因素?把发现的记录下来。针对这些,违反纪律怎么办?按孩子们说的做。尤其是那些“捣蛋”的,少制定,多考察,按照孩子自己制定的“奖励”,这种奖励孩子们做了,不是“变相体罚”,而是“内心触动”。如违法课堂纪律了,让学生写过程,什么时间,犯了什么错误,自己有什么危害?对别人有什么危害?以后打算怎么办?写中认识,然后宣读,让学生整体都得到教育。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跟踪,让学生把自己犯错误的“检讨书”回家给家长宣读,得到父母的开导。“三位一体”,和抓共管,这样由孩子自己管自己,认识上去了,就会修正错误,课堂纪律才会更好。
夸美纽斯曾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小学生年龄尚小,只有课中的纪律与课堂管理井然有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才能日有所获,教师工作授课才会更开心。
吉化第三小学校)
北极光 2015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