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执着纯真爱国情,优美隽永音乐声(赏析《教我如何不想她》)

时间:2007/7/5 作者: 尘埃 热度: 93138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词   赵元任 曲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云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赏析]
执着纯真爱国情,优美隽永音乐声
 
    刘半农是最早从事新诗创作的诗人之一,在新文学运动中是一員骁將。《教我如何不想她》写于1920年9月,初刊于1928年版的《新诗歌集》,赵元任为此词作了曲。
 
    诗作发表时题为《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我国古代的文言文中,是沒“她”这个字的。不管男人女人,一律用“他”表示。刘半农认为不分性別,一律用“他”,是古汉语的一大缺陷,就別开生面地造出一个“她”字。据赵元任1981年回国访问时透露,这首歌中的她,不仅是指互相思慕的情侣,“而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他说,当时词作者刘半农教授正旅居英国伦敦,故有强烈的思念祖国和怀旧的感情。如此看来,这首诗是诗人爱国之情的真切流露,而并非是一首如常人所理解的思念情人的情歌。
 
    诗句含有浓厚的情感,极具感染力。诗歌共分四节。每节开头都汲取了歌谣中最常用的“比兴”手法。通过对某种景致的描写,借景传情、渲染烘托“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內涵。第一节先写微云在天上飘着,微风在地上吹着,“浮云遊子意”,油然而生思念之情。“微风”、“微云”作为一种起兴,如同江河、明月一样,多为诗人创造而用以暗示思乡之情的一种媒介,在情景上对应着淡淡的思乡之情的苦涩,作为全诗的开头颇为贴切。第二节写月挂中天,大海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銀光,“月是故乡明”,在此节中诗人通过月光与海洋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拟人化描述,极富联想地表达出诗人內心缠绵不舍,依恋难分的思乡之情。创造了一个“蜜也似的银夜”下苦恋的意境。第三、四节扩展开來,写自己思念故国是年复一年。先写暮春时节,用水上浮花、河底游鱼这两組含有飘忽不定、孤苦无依的象征意义的意象,加上“慢慢”,表現了诗人情思的急切和思念不成的无可奈何之状。就连传递家乡信息的燕子的言语也沒有听清楚,这就更加深了诗人的失落感。第四节写残冬将尽,冷风、枯树、暮色、野火、残霞,更让自己难耐身在异国他乡的凄凉。“枯树”、“野火”对得很有特色,使“冷”与“热”即诗人的苦闷与焦灼相辅相成,互为烘托。把残霞比喻成野火而不是烈火,也更符合诗人游子的身份,並使人联想到春风,从而多少寄寓了诗人的一些希冀。整首诗意境氛围由淡而浓,情感节奏由轻而重,使內容主旨由浅入深。春夏秋冬,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都无法阻止对“她”的思念。
 
    这首诗不但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手法,而且吸收了西方诗的重視联想与暗示的长处。同时,诗歌还注意到听觉形象的要求,形象生动鮮明,语言通俗简洁,节奏流畅,格式整齐匀称,兼用复沓和叠句,更显余音萦绕、意味无穷,确实是初期白话诗中的成功之作。
 
    正是因为艺术上的成功,才使此词具有强烈的思念祖国和怀旧的感情,因而当时赵元任先生也旅居美国,出于与刘先生的共鸣,特意选此词谱曲,借以表达对祖国的怀念。于是就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吟唱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主人公对“她”的思念,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的热情歌唱。由于词作者和曲作者共同情感奠定了他们的情谊,在一九三四年刘半农逝世时,赵元任撰了一幅挽联,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和他们之间的诚挚友谊。联曰: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首歌自1926年问世以来,一直以她优雅的风格和深刻的爱情意味打动着人们,不仅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而且被定为音乐院校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建国以来,我国老一辈的声乐艺术家曾多次演唱这首歌,从而使之更焕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