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批评和批评家的某種真实看法,但另一方面,批评仍然有着谦卑但重要的作用,尽管与星辰一样耀眼的作家相比,能名垂千古的批评家凤毛麟角,或许批评家的重要价值并非留名青史,而在其当下价值——对同时代文学的判断。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哪部书值得读,哪部书值得重读?在美学和艺术上是否有了新的动向和成果?多大程度上准确地描述和探讨了当下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难?它在文学长河中的位置在哪里?等等。从本源上来说,批评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护一种健康的文学秩序,无论批评是面对喜欢与不喜欢、好与坏,抑或艺术价值高低,都是在为一种健康的文学秩序而努力。有时候批评是另一种人生哲学,它是批评者的生活感悟、生命体验与作家作品的敏感的碰撞,所生发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关于文学作品的判断,更是一种关于人关于世界的认识的表达。
本期“重点推介”推出实力派小说家安勇的中篇《蓝莲花》,小说讲述一个从事法律工作近四十年、即将退休的律师受一个案子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发现人生与职业的诸多难题与裂缝,比如情与理、成长与现实、流逝的生命与内心的感触等。评论家周景雷认为《蓝莲花》是一部“触痛人心和触及灵魂的思考”的力作。诗歌栏目特别策划“福建青年诗人小辑”,展示福建部分青年诗人的实力与魅力。写福州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但“天下文采”中巴音博罗的《福州四记》别开生面,清新大方。“公众号时代的期刊文学”是一个热门话题、时代话题,两位评论家有精彩的论述。
福建文学 2018年7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