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越过日界线死去(福建文学 2013年7期)

时间:2023/11/9 作者: 福建文学 热度: 12079
  □鲁 亢

  

  早子在课堂上会突然感到不适,胃里的东西就像在泥泞里搅动的鱼,挣扎着朝上蹿,发出的咕碌咕咚的闷响令人神经紧张。老师和同学们都听到了。老师没有问她(“你怎么啦?是不是不舒服呵?”),而是继续讲课。老师对这个快要临近大学考试的班级有点生气,没有同学主动回答他的提问,个个都像闷蛋,“你们这样还想考上大学?”早子恰在此时发现了目标,日界线。刚才老师问的正是:谁知道日界线?早子知道吗?看来不重要,她已经做出决定:过了日界线后我就去死……

  因为对生存感到习惯了,我们厌恶死亡。从托马斯·布朗《瓮葬》中的格言尚可延伸至更多其他的卑俗的现象,它们如蟑螂在灰粒遮蔽的灵魂中爬动,可谓熟视无睹。这种日复一日的人生操练已经被确认了,所以回避重新检验的要求;这种受辱的存在早被楔入性格,故而不必惊讶;这种美滋滋的麻木神情下的行为……这种语言暴力……诸如此类。我喜悦而又谨慎地看着韩国电影《纯爱谱》(又译《网窥》)里面的日本高中女生早子为去死而想靠打工积蓄一笔费用的所有行动,虽然她所做的都很平常;她已有了明确的想法,周围的人与物的变化使这一想法显出幻想天国的质地,仿佛一场短暂的让肉体发甜的酣畅的午睡。但为了早点赚足“自杀经费”,早子开始替互联网上的某个网上直播的交友网站当表演女郎。开头她只在几个纯色的布景下做着装表演,最后一次她脱掉了衣服。她的钱够了,她可以去飞过日界线了,不过不是去死,而是与一位名叫胡仁的韩国“小公务员”相会。

  我认为就越过日界线去死所做的一切筹备工作是一个震慑人心的创意(故事)。为了这个创意导演找了一些理由,不过,这些理由即便讲得头头是道照样很肤浅。懦弱的父亲,有点虚伪有点凶悍的母亲,以及他们之间的不融洽。对已逝的外婆的朦胧的思念。(早子还有一个也在上学的弟弟,他甚至上了那个网站并看到姐姐脱衣的情景,在他不知情却是早子临行前的晚上,弟弟发表了意见:真棒耶!弟弟是姐姐的拥趸,这也不重要,她似乎都不太需要这些。)光怪陆离的社会,人们为情而忙因情受伤,千篇一律,看似索然寡味,“细端详”,却也横生妙趣,只要你肯“矮人观场,随人说妍,发人长喟”。但即便不依靠生活逻辑给早子的想法一个信服的说法,人们也会要求替赴死者证明某种心理逻辑。这两方面的问题在18岁的早子身上都有,只是没那么强烈,臆想多于感受,因此当早子收到胡仁的交友邮件后,“去死”就变成她搭机飞过日界线“去相见”的热情下的灰烬(“旅客们,现在飞过日界线,我们迎来新的一天!”)。这是故事的必然结局,何况周围的人都是忍受着待在原来的地方活下去(“怕孤独才爱旅行。你呢,你孤独吗,你为什么旅行?”《纽约客》的漫画责编见到来采访的会英语的中国记者时,随口就这样问道。),当被讲述时那些琐碎的事情都成为神奇的遭遇。我看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就不看了,却无法放弃我的越过日界线死去的深沉的意念。一开始我就猜到这仅是一个为故事而设的“心理时间”,最终总要过去并不会照顾到我的“主观出场”,但它的优美和幽闭之痒如早子在空场独泳时的姿势滑过脑际,带起一片让内心瞬息清凉的涟漪。

  这部片子中那位不善交际的韩国小公务员胡仁的故事也不乏精彩,那是只能委托给艺术家才有能力还原的“生活秀”。与时下也在表现日常“生活秀”的粗劣的国产电影不同,韩国电影人要聪明和实在得多。实难比较,“如果一个庸人使用了一句睿智的格言,我就会想这格言该如何解释才能与他的平庸相称”(梭罗语),这颇适合用来影射国产电影和电影人,一些国产影片中那电影人的“傻瓜的谈话就像是旅途中的沉重的包裹”。吭哧吭哧,噪音君临。

  是的,我真正感到心动却难解疑惑的是,即便故事以更能体现褴褛青春的情节进行着,那个被编导赋予一位妙龄少女的冷冽的念头,本身就具备缠人的力量,作为对某个世界的抵抗。有一天我听到一个女孩在电话中向她的女性朋友哭诉:我真不想活了!我要从八楼跳下去!朋友安慰她:别,别,总会找到办法的。她后来安然无事,祝贺她(“告诉她‘铁蛋你好’,是‘铁达尼号’最符合国情民意的谐译。”),我想,这也是必然的“悲喜剧”。她根本没有细想一番的空间。喧哗救了她。从早到晚四周有无数的噪音此起彼伏,当其中的人声因疲倦而停下时,水管因灌满空气还会发出如轮船汽笛的低吼来冲击她。天哪,这么多声音,我还是算了,烦死了,我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啦!对于这个与早子所处正好相反的嘈杂无度的世界,早子的古怪之念给了我安静和灵感,让我寻回一些记忆并使我循迹而思,正缓慢经过与想象交汇的日界线,让一个过去死在那一边。

  “30岁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跨入了荣格所谓‘分化’的关键期(启程出发,坠落深渊,在黑林中迷路,以及其他种种‘门槛’),开始把我所谓的‘耶稣悖论’看作夸大了的日常自我意识,就像原始神话大体可看作夸大了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那些富有深刻的天职和生活‘悲剧’感的人们的生活。我没有把自己看作任何类型的英雄,更不必提什么救世主了。”(约翰·巴思《曾经沧海》)如今我不止30岁了,却被一个“18岁的想法”像针似的轻轻刺痛,越过日界线死去,梦想吧,在这之前,我感到裸足踏上的房间地板很热。

  福建文学 2013年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