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印尼装一口印尼腔普通话、头发油光齐整、无名指戴一颗钻戒,这一副活脱脱老华侨的形象是我见到何文金先生的第一印象。前年两会期间,有一位老华侨请求到我的办公室拜访我商谈教育的事情,我觉得不妥应该我去见他,于是我认识了这位虽年届古稀却精神矍铄的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副主席、印尼泗水东爪哇福清同乡会主席何文金先生。
何先生为老家东张镇华石小学出资买了一部中巴车接送学生,由于校车整治问题,校车无法开进学校再让学生下车,他担心孩子们下雨天在校门口下车被雨淋了,可能影响上课,和我商量能否允许让校车开进学校的车棚,这样,学生就不会被雨淋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呀?怎么会有这么关心学生的老人呢?
面对他的恳求的说辞和恳切的目光,我的心软了。本来是我宣布的公立学校不要买校车,可是,那是山区小学,学生居住分散,不得不买呀!再者,既然要用车,怎能不让它开进学校呢?那不是掩耳盗铃吗?老人看到我在沉思,马上又开口了,他正在决定,如果车子可以开进学校马上换买最新的国标的长鼻子校车。我被一颗诚挚滚烫的华侨之心深深地震撼了。教育是我们政府的事情,他却这样的热忱和执著,于是我告诉他,不管会有什么责任,我也要一起来担当。他看到我答应了,立马站起来跟我握手。分别之后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过了不久,我去东张镇检查教育督导工作,点名去了他的老家华石小学和幼儿园。华石村,那是我第一次来到的地方,山清水秀,生态保持良好。小学不大,却非常漂亮整洁,鲜花盛开,人工草跑道,大家告诉我,这些都是何主席出钱修建的,人工草更是前六七年就做好的。想想我们很多城区的小学都没有人工草的跑道和操场,政府的投入永远不如民间的热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福清的华侨对家乡办学的贡献确实非常大,许多学校都是华侨捐建的,农村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后来有了变化,据说现在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教堂。但是,当年所建的校舍已经开始破旧;处在了大面积需要翻修的时期,而且人为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低下,使有的校舍还成为危房。现在还在孜孜不倦地在做教育的老华侨据我所知已经为数不多了。在幼儿园里我看到孩子的餐桌,他们说这是何先生亲自设计定做的;看到孩子们的寝室,他们又说,这也是何先生亲自布置的,没有双层的、统一是单层的,孩子不会摔下来,联想到前不久城头的一所幼儿园孩子午睡从上铺摔下来的事情,我不禁对何先生的细心叹服,他们还告诉我,孩子们坐的就餐的椅子也是怕孩子摔倒,特地设计成与餐桌相连。这是什么样的老人呀?
第二次见到老人是去年的四月份,他携夫人一起回国,在融侨大酒店我们又邂逅了。这次他回来是与当地的小学联系,准备六月底带印尼的孩子来与家乡的孩子联谊。这次才知道,原来,何先生在印尼也办了一所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中学。这次他还带了学校的校长来,策划联谊的事情。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还知道东张中学面临达标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否则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他一直挂在嘴上的话是:学校不能被撤掉,不然孩子太可怜,没有地方念书!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却一个劲地说,他要拿五十万元给东张中学做人工草跑道。当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吃饭,席间他听说有一位同是东张的老华侨也在同一家酒店吃饭,年龄八十多岁了,他立刻起身,自告奋勇地去游说他,最后那个华侨也答应为学校出资十万元。他兴奋地手舞足蹈,非常高兴。像孩子一样纯真可爱的老人啊!也就在这一次,他们告诉我,何先生从小在印尼长大,是第二代的华侨。他从小听他妈妈说家乡很贫穷,有了钱要回去帮助家乡……
去年六月,他真的带着印尼东爪哇新中三语学校三十八位的孩子和部分的老师、家长来中国开展寻根之旅夏令营,还在酒店举行了开营仪式和向家乡学校捐资110万元的仪式。印尼的孩子在舞台上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艺。一群本来娇生惯养的孩子在他们的教育下不仅会讲流利的印尼语、英语、中文;还会唱《祖国啊我爱您》、《天路》,二年级的孩子在全印尼孩子的华文考试中折桂。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孩子被培养得彬彬有礼,熟知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向往中国的文化。他们还带着孩子们去福州五一广场瞻仰毛主席像,去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去领略三坊七巷的古风古韵。何主席说,要让印尼华人的后代了解祖国、亲近中华文化、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让他们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质朴的话语,流露出的却是无限的真情。
几次分别,我都与何先生紧紧地握手,我感受到他手上的温度,感受到他对教育的倾情,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渴盼。每一次,我也都希望会有更多的手握在一起,希望用大家的手搭起教育的桥梁,希望何先生的努力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希望一个老华侨的教育事业成为大家的教育事业。这是我与何先生紧紧握手的目的;也是我纪录此文的用意。
福建文学 2013年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