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齐长城沿线去寻访。我曾站在黄河东岸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东北的岭子头上,望着冬日麦田里的那块上书“齐长城始点标志”的石碑,想象着齐长城是如何由此一头扎进群山之中,似一条巨龙,以气吞山河之势盘旋于崇山峻岭间,奔向浩瀚的大海。我曾循着齐长城残存的痕迹,在人迹罕至的山脊上、深谷间跋涉,聆听碧绿的春草与散落在城墙下的石头交谈。我曾在青石关上久久地徘徊,日暮时分,终于看见那个落魄的文人从关下踽踽而来,马蹄敲打着古道,秋风吹拂着荒草。那是一场大雪过后,我登上了锦阳关的关楼。关楼西边的山岭上,有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城墙。看着白雪皑皑中的齐长城,看着远处的那些古老的村落,我突然想到,冬去春来,斗转星移,在齐长城的残垣废墟里,埋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湮没的荒草古道,曾经有多少人走过?那白雪覆盖着的石头房子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
年少时的我,曾读到明代诗人黄衷的诗《答子章弟》,其中有一句,“纵迹初逢墨妙堂,残碑曾识旧文章”,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我也在齐长城沿线那些残碑断碣之中,读到了许多旧时文章,拾到了许多遗落的故事。
2
2016年初春,冬雪化尽,春寒料峭。一天上午,我再次来到锦阳关。
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娘娘庙村北的锦阳关,因地处锦屏山之阳而得名。自古以来,锦阳关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民国《续修莱芜县志》中载:“长城岭……为北面之保障,要塞为锦阳关。南连马鞍、珍珠诸山。左右千峰森列,何啻天堑。”锦阳关原有关楼,为城楼式建筑,关门上方镶嵌着阳刻“锦阳关”三个大字的石匾。1938年,锦阳关毁于日寇侵华战火。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莱芜通往章丘明水的莱明路加宽时,关楼被完全拆除。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地级莱芜市在锦阳关原址以西50米处重建锦阳关。一座高大巍峨的关楼再次矗立于古齐鲁交界处。
那天,时任娘娘庙村党支部书记的毕研成告诉我,在一户村民家的北屋门口,有一块刻有字迹的过门石。我马上去了那户人家。那是一座已经没有人居住的院落,房子的屋顶都已经塌落,只有用石头垒砌的四壁还矗立在那里。我去附近的人家借来水桶,从村前的小河里提来清水,洗去过门石表面的泥土,隐约看见了一行大字:邑侯谭公去思碑。除了这几个字,其他的什么也看不到。我曾浏览过莱芜及许多地方的县志,志中载有大量《× ×去思碑》或《× ×德政碑》之类的文章,惜乎没有看到一块真正的去思碑。我不禁对这块去思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多月以后,我请镇领导与那家房子的主人协商,将那块过门石置换了出来。经长年累月的踩踏,石碑的棱角及表面已经变得十分光滑,只有被门槛遮蔽的下面尚见清晰的字迹。拓印残存的字迹并查阅县志得知,碑文中的谭公,名谭惟聪,江西南昌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以举人代理莱芜知县。那户人家院落的西北角,是一座泰山奶奶庙。1966年,庙被拆除,石料做了莱明路的桥梁,立于庙内的众多石碑有的砌进了屋基,有的铺在了道路上,也有的垒进了地堰。这块做了过门石的残碑,是将原来完整的“邑侯谭公去思碑”从中间断开,被人抬来做了这房屋的过门石。
何为“去思碑”?明代莱芜进士亓诗教在其《胡公去思碑》(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中这样写道:“碑曰去思,志不忘也。何以不忘?谓莅兹土者有功德及人,于其既去而思之。思之不得见,则以其功德勒诸一片石,永垂不朽耳。”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古代的官员特别是身为父母官的县官,似乎更为注重自己为官的名声,特别是对自己离任后当地老百姓的评价更是十分在乎。于是,在许多古代典籍特别是各地的县志里,我们就常能看到一些“去思碑”“德政碑”一类的文字。将这些文字刻之于石,或立于大道两旁,或立于庙宇寺院,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迹。
作为一县百姓之父母官的县令,在任之时,勤政爱民,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恩惠,老百姓自然会感恩戴德,离任之时,会箪食壶浆送其远行,离任之后,也会产生思念之情。恩惠越大,思念越深,以至于非得树碑立传才能表达出这种感情。我们不怀疑这些碑文有溢美之词,甚至有刻意为之或献媚的嫌疑,但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廉洁勤政,切实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好事,以便走后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也有的父母官不顾百姓死活,一心只想搜刮百姓,全然不顾自己的名声和百姓的唾骂,以致有的离任之时,老百姓会送他一块“天高三尺”的木匾。何谓“天高三尺”?搜刮老百姓太狠了,连地皮也刮下去了三尺,地皮刮下去了三尺,那天自然就高了三尺。
这位谭知县谭惟聪在任之时,为嬴牟大地上的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留下了哪些政绩,从残碑上看不到,典籍里也未查到任何记载。反正在他离开莱芜三十多年以后,一位叫葉方恒的莱芜知县在其编纂的《新修莱芜县志》中,没有记下他的任何事迹,县志也没有收入这块石碑上的文字——那时,这块邑侯谭公去思碑应该还不至于湮没于荒草之中吧?
那天,我们围坐在邑侯谭公去思碑旁,聊起了那位叫叶方恒的知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天,知县叶方恒去济南府出差。去的时候他走的是泰安那一路。绕道泰安虽说远一点,但毕竟是较为平坦的大道。回来时,他打算出济南城往东到章丘,然后从章丘向南走锦阳关长城岭一路。莅莱三年了,叶方恒虽说几乎踏遍了莱芜的山山水水,也曾多次去济南府,但锦阳关长城岭一带他还未曾去过。位于莱芜章丘两县交界处的长城岭上,曾经有一处驿站,名为“通远驿”,但“永乐十八年(1420年)革”(明嘉靖《莱芜县志》)。他曾经听说,锦阳关长城岭一带本来就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官驿废除了,又加上明清易代,社会动荡,关南关北二十余里的地方,便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带,多年来劫匪横行,行人至此无不心中惶惶。叶方恒带着随从,一大早就走出济南府,一路东行,然后折而往南。这条路,曾经是莱芜通往省城的必由之路,但是,一路上叶方恒却没有看到几个行人。傍晚时分,他终于来到了锦阳关前。在关前他伫立良久,看到雄关衰落,四处荒无人烟,便决定“招募流民,移居长城岭”,重整长城岭锦阳关一带的秩序。第二天,一回到县衙,叶方恒便拟好招民告示派人四处张贴,还派人把招民告示贴进了济南府。招民告示写得明明白白:前来定居者,荒田任由开垦耕种,不缴赋税;建房费用县衙给予一半补助。令这位知县大人没有想到的是,告示贴出去不到一个月,就有人前来报到了。最先来的是济南历城高家庄一个叫高炳的,接着是锦阳关以南三十里处本县东抬头村一个叫张琨的。过了不久,又有三户人家前来。于是,在锦阳关关口东侧的山岭上,高炳与张琨等四五户人家便组成了一个新的村子。
新村既成,知县叶方恒欣然命笔,撰《长城岭新村记》(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一文并刻碑以示纪念:
莱芜处万山之中,而直北有长城岭者,城基犹隐隐可见,意即古者齐鲁之界欤?又曰长春岭,相传以花木蓊郁得名,今惟荒烟蔓草而已。其地与章丘连壤,为入省者必由之路。然山高径险,地极苦寒,兼之石麓,无田耕种,而欲求升斗之水,必取之于数里之外,以是村落稀疏,人烟绝少。且经灾荒、地震之后,岭半仅存一古庙,竟无居人。往来行旅,是不止有盗贼之虞,更多虎狼之患。守兹土者心切虑焉,因为招集,始得应募来栖者四五家。加意扶绥,使成乐土,则源源而至安知不斯什斯百耶!居民请立碑以书岁月,是为记。
这篇情文并茂的碑文,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正如碑文中所说,“源源而至安知不斯什斯百”,新村建成后不久,又有八个姓氏的人家成了新的村民,共计十姓。因建房费用由县衙补贴一半,村名又一度被称为“十姓官庄”。后村内建了一座庙,供奉泰山碧霞元君,因泰山碧霞元君又被称为泰山老奶奶或泰山娘娘,该庙又被称为“娘娘庙”。娘娘庙名声越来越大,香火越来越旺,以至让“娘娘庙”代替了原来的村名。从那以后,锦阳关长城岭上蔓草不再,虎狼远遁,劫寇匿迹,商旅和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第二年秋天,知县叶方恒再次来到锦阳关长城岭。即将离开莱芜去外地赴任了,他想看看那里的情况,顺便与村民话别。那天,他站在长城岭上,看到岭上的初秋景象,欣然写下《长城岭》一诗:
来往长城道,巉岏策马疲。
枫青秋未老,山白雨来时。
果熟随风落,花明倚露垂。
当年齐鲁界,无复一丸泥。
毕研成告诉我,叶方恒的那块《长城岭新村记》石碑,可能存放于章丘区某处。我曾多方搜寻,无果。其实,今天这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娘娘庙村,不就是叶方恒刻立在锦阳关前的一块新的石碑吗?这个富裕美丽的娘娘庙村,不就是一篇新的《长城岭新村记》吗?
3
再次见到失而复得的“郭公碑”,已经是十多年后的2019年夏天了。
齐长城由泰安境内进入济南市莱芜区,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一道重要关口——天门关。过了天门关,沿香山脚下一路往南,有一个叫陡崖的村子。十多年前,我从陡崖村村口路过时,见村口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不大,呈方形,虽风剥雨蚀,字迹漫漶,但拂去尘土,尚能读出上面的文字。字竖向阴刻,每竖四字,共四句:
巍巍豸史,矮矮小檐。
寒风野栖,为此苍黔。
那天,就在我辨认石碑上的字迹时,一位长者走过来,说:“此碑不知何年所立,早已从中间断为两半,另一半不知去向,现仅存右边的一半。村民世代相传,此碑叫‘郭公碑’。”我问长者“郭公”为何人,长者摇了摇头。
长者是陡崖村人,那年80岁。
断碑上的四句话不难解读。豸(音zhì),獬豸,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后常用来象征“正大光明”“清平公正”,把獬豸当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豸史,刑官名,后引申为御史,是掌管刑法、执法、监察的官员。小檐,低矮的屋檐,指狭小简陋的房子。苍黔,指黎民百姓。知道了这几个词的意思,上述四句诗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老人说得不错,那这四句话就是赞美那位郭公的。那么,郭公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他是哪朝哪代的官员?因为做了什么事人们要为他树碑立碣呢?
查阅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该志“大事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土匪蜂起……群盗聚于县西北之香山,巡按郭× ×单骑入山,开诚抚慰贼。众贼感激流涕,愿为良民。因立一碣于山间。”明崇祯十二年,莱芜境内出现了很多土匪强盗,这些土匪强盗聚集在香山。巡按郭公一个人前往深山去安抚,“群盗”感激落泪,纷纷表示愿下山复为良民。“群盗”还于山间道旁立了一块石碑,在石碑上刻下了上面的那四句话,来表达对郭公的感激之情。遺憾的是,志中却将“巡按郭”后面的两个字用黑墨涂去了。
比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晚二十余年的清康熙《济南府志·宦迹传一》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郭景昌,字仙岩,河南洛阳人,进士。崇祯己卯,巡按山东,监纪军事。兼程至官,掩遗骼,祭孤魂,施粥救民,蠲金恤士,复捐俸大修废,亲征莱芜土寇。”至此,我们才知道,这位郭公,名字叫郭景昌。这段文字里说到了郭景昌“亲征莱芜土寇”一事,但这句话前面的文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说到了济南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个重大事件就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以及崇祯十二年(1639年)初的“济南保卫战”。那是济南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守城之战。
崇祯十一年冬,十万清兵大举南侵,兵临济南城下时,正值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此时,山东巡抚颜继祖已奉命领兵移防德州,城内只有乡兵五百和莱州援兵七百。尽管双方兵力悬殊,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左布政使张秉文、济南知府苟好善和历城知县韩承宣等驻城文官,还是领导济南城内士民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济南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在坚守了九个昼夜后,第二年正月初二被清兵攻破城池。“天晓,众哗,大兵自西北云梯上矣。公(宋学朱)跃马而西,手格杀数人,刃中面被执;不屈,悬城楼竿上杀之……同时死难者,历城知县韩公。”(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因此次战役发生在戊寅己卯(1638年为农历戊寅年,次年为农历己卯年)岁末年初之际,史称“戊寅之变”或“己卯之变”。济南城破,清兵杀人越货而去,“崇祯十二年春正月……命云南道御史郭景昌巡按山东,兼核城陷之故。景昌至,瘗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余,悉发仓粟赈贫民。”(《崇祯实录·卷之十二》)。接到朝廷命令,郭景昌不敢怠慢,星夜来到山东,与济南士民一起,“掩遗骼,祭孤魂”,还“施粥救民,蠲金恤士,复捐俸大修废”。济南城这边还没有完全安顿下来,“监纪军事”的巡按郭景昌,又接到了去莱芜剿匪的命令,便带领军队“亲征莱芜土寇”。
从济南出发前,郭景昌便传令泰安州及莱芜县各起兵马向香山进发。可是,待三路兵马聚于山下,郭景昌却命令按兵不动。他自己则换上便装,背着干粮,一个人骑马向山上走去。他知道,那些“土匪”其实就是些被逼无奈的穷苦百姓,他想去劝说他们下山,“复为良民”。自古官逼民反,而明朝末年尤甚。郭景昌不带一兵一卒深入“匪”窝,作为一介文人的他,想来是何等的大勇!他本来完全可以带领训练有素的官兵进山攻打,而那些“乌合之众”也一定会在朝廷军队的铁骑面前不堪一击,顷刻化为齑粉。即使郭景昌想来个先礼后兵,也可先派一名能辩之士去做说客。郭景昌到底是怎样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群盗”,以致“群盗”感激流涕,愿为良民,碑文上没有写,康熙年间的县志上也只有“开诚”两个字,我也没有从其他史书上查到记载。其实,也不用去查史书上的记载,那只有十六个字的碑文就说明了一切,因为那些都记在了“群盗”的心里,也都记在了“群盗”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的后辈们心中。郭景昌不费吹灰之力,不但缴了“群盗”的械,还让他们立碑以记,这又是何等的大智!而这大智大勇的背后,却是他那一颗拳拳的爱民之心。
2019年五一节期间,我再次去香山陡崖村,想再看一下那块石碑。可惜,石碑已经不知去向,问询多位村民,均不知其下落。向大王庄镇领导说及此事,镇领导随即安排寻找。一个月后,镇领导打电话说,郭公碑已找到。我立即驱车前去。石碑存放在陡崖村村委大院南边的一间仓库里。我把弃置在石碑上的杂物拿去,轻轻地擦拭掉上面的泥污,那熟悉的字迹又显现出来。我像见到了一位久违的朋友,心情十分激动。我默念着上面的文字:“巍巍豸史,矮矮小檐。寒风野栖,为此苍黔。”此次寻找回来的石碑,左上角已经残缺,“为此”两个字没有了。
关于莱芜区西北的香山,最早的记载见于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山川》:“香山,县西北六十里,高二十里,山形如旗,产香草,雨后朝霁,香气袭人。”清光绪《莱芜县志·山》中也写道:香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形如旗,西北境山之最高者,产香草,风前雨后香气袭人”。香山之巅有民国七年(1918年)的碑文亦称:“芳草尽馥,且多香菌。香山之名,殆以是欤。”山因“芳草尽馥”“香气袭人”而称作“香山”。而380多年前,曾发生在穷乡僻壤乱山石岗中的那一段故事,故事里的那个“巍巍豸史”,其人其德,又安得不“香”乎,安得不流芳后世乎?
4
折戟沉沙,硝烟散尽,地处莱芜(古属鲁)淄博(古属齐)之间的青石关,成了南北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关下两边山峰陡峭,道路狭窄,被称为“关沟”,又被称为“瓮口道”。因最窄处仅能由一辆独轮车通过,据当地老人说,当年南来北往的小推车排成长队,若是“闹了关沟”,小推车填满谷底,挤挤撞撞,一等就是好几天。
杂草丛生,灌木当道,雨水冲刷,山石滑落,难免使这条“京省通衢,官商达道要路”毁坏堵塞。为了不致堵塞,就要经常对此路加以整修,甚至指定专人加以维护。可是,查阅典籍,惜乎未见官府的整修记载,倒是民间踊跃捐资维修有碑为证。
顺着青石关石阶北下,在关沟东侧的山崖上有一洞穴,人们叫它“陈抟洞”。洞内有一石碑,碑文为《重修要路碑记》。碑文中的要路,就是这条“瓮口道”。此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碑文记载了那年青石关下道路被暴雨冲毁,地方民众自发重修一事。碑青石材质,高168厘米,宽82厘米,圆额,边有花纹,额题“修路碑记”四字。碑文中详细记载了修路的缘由、过程:“颜神镇迤南,青石关以下,角土门店约二十里许,乃京省通衢,官商达道要路也……是夜暴雨倾布,河水泛涨,此时人畜货铺,一时冲溺者过半,致使行路巉岩屹峡,怪石横塞,峻屹陡陷,徒步者靡不艰难,挑载者率多颓溺。目击兹弊,畴不愿修而为之所也。乃协青石关店主郇三思、马棚店地主孙赞暨、看庙道人解守道等,约会一方,共成善事……于二月十三日兴工,至四月二十六日落成。盖以蠲力艰难,工费颇剧故也。其中辅工辅价,辅饭辅粮,虽多寡不齐,而原其与人为善之心,则一而已矣……”撰文者孙弘烈,青州府颜神镇乐滩庄(今博山区山头镇乐疃)人,莱芜大名鼎鼎的进士张四教张道一的岳父。既为“重修”,看来之前不止一次修过。
我不说老百姓之所以捐钱出工整修要道的动机有多么高尚,我也不怀疑他们可能是出于自己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收些“过路钱”——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来到青石关下,肯定需要人帮忙,或要人帮忙来挑货物,或要人帮忙把小推车拉上关顶;而那些客商有时也要歇一歇脚,吃口饭,喝碗水,有的还要住下来。如果道路堵塞,客商都不从此走了,仅有的这点收入也就没有了。可是,这却极大地方便了那些客商,不走青石关,就要绕很远很远的路,那成本会更大。这需要走过多少独轮车需要多少年才能形成?没有人计算过。我想,如果不是老百姓不断地整修这条交通要道,如果不是善良的民风代代相传,青石关下的关沟早已经被历史的尘埃填没了。
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秋节这天上午,青石关下新修不久的“瓮口道”上,传来了一阵阵细碎的马蹄声。马背上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读书人,此人号柳泉居士,名字叫蒲松龄。
蒲松龄是淄川蒲家庄人,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以后卻连续两次乡试不第。十多年间,困于场屋,仕途踜蹭,二十五六岁时,兄弟析箸。一家五口人蜗居场屋三间,四壁萧然,过着“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的清苦生活。因为“家贫不足自给”,而立之年的他这次远行,是经外甥赵金人从中撮合,应在江苏宝应(今江苏扬州)做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邀,帮办文牍。
蒲松龄告别妻儿老母,骑着马儿走出蒲家庄,向西南走了差不多三十里路,便走进了淄博与莱芜搭界的群山之中。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他走上了青石关下那条被当地人称为“瓮口道”的小路。这条夹在群山峡谷之间的小路,两侧悬崖险峻陡峭,走在路上感觉如入瓮口。蒲松龄牵着马儿,边走边看,近午时分,终于走上了关口,那便是齐长城的青石关。站在关口,蒲松龄回望来路,触景生情,不觉随口吟道: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吟罢,蒲松龄便走下关来,骑上马儿向南走去。他迎着飒飒秋风,穿行在群山之中,马蹄在青石板上发出的细碎的嘚嘚声,在山谷中回荡。马背上的背影渐行渐远,细碎的马蹄声也渐渐消失在了万山丛中。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秋,已过甲子之年的蒲松龄再一次沿着“瓮口道”登上了青石关。这次他到莱芜是搜集奇闻轶事。他的《聊斋志异》经王士祯眉批,早已刊行问世并四处流传,但是,他还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尽管他依旧热衷科举,甚至连续两次因犯规被黜,但是,使他的“聊斋”更加完美才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毕竟,“千古文章胜一官”。
蒲松龄没有因那次从高邮回来路过青石关时,青石关人家“苦辞不能留客宿”而耿耿于怀,这次他在青石关内石板路边的一个叫“梁家店”的旅舍住了下来。正是农闲时节,通过青石关做买卖的商贩和走亲看友以及外出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准备下关和刚从关下上来的人总会在关内停一会儿。准备下关的人要挨号,刚从关下上来的人要休息一会儿。蒲松龄在粱家店门前摆上茶桌,茶桌上放上几个粗瓷大碗,茶桌周边放几个小木墩,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服务。傍晚时分,蒲松龄就与村民及住在店里的客人坐在老槐树下拉呱,他总是能从行人和村民口中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会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并把其中的许多写进了他的书里。
蒲松龄曾有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慷慨激昂,催人奋起。蒲松龄去世了,但是,六郎不死,婴宁不死,莲香不死,云萝公主不死,公孙九娘不死……生不能封万户侯的蒲松龄,却在文学上矗立起了一座高峰。数百年来,他高擎着他的《聊斋志异》,站在巍峨的青石关上,似一座巨碑,似一座灯塔,高高地立着。
上得青石关来,青石板街道的东边便是蒲松龄住过的梁家店。老屋犹存,物是人非。街道两边各有一棵古槐,村民说,这两棵树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古树沧桑,今天依然枝繁叶茂。夏秋的夜晚,青石关村民总喜欢坐在老槐树下,说起前朝往事。
当代小说 2023年9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