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夜晚医院迷宫似的小路上,灯火通明的住院部大楼楼顶“黄河三角洲区域医疗中心”的灯牌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我曾在纪录片里见过黄河发源地澄澈的涓涓河流,也曾背上行囊,体验过壶口瀑布壮阔雄浑的生命力,现在,还是第一次跨过黄河下游的大桥,来到对岸的医疗中心。大河奔涌,隔不断两岸人共饮黄河水的温暖与爱。
科室里这周的病人不算多,在病例系统里只找到了几位符合要求的患者。在病房里,见到第一位患者大姐时,她热情地请我坐下。她的丈夫连忙站了起来,把陪床的小凳让给了我,冲我憨厚地一笑后离开了床尾。
大姐很健谈,在得知我的来意后,认真地做着问卷,有看不明白的题目需要我进行解释时,更是很仔细地听着我的解答。在知道我来自黄河对岸后,她打开了话匣子,不停地说着黄河两岸十几年来的变化:她小时候到河边戏水摸鱼,半年见不到几个新人,现在百里黄河风景区已然一片生机盎然——芦苇飞花、燕语莺啼,新大桥飞架南北,冬春出行再也不受凌汛限制。在问到她生病的原因时,大姐把爽朗健谈的个性微微收敛了,摸摸自己因为化疗而几乎掉光了的头发,叹了口气,说道:“我和我对象从小在黄河北的村子里长大,也没什么文化,后来到城里卖早餐,早上两三点就起来进货、做饭。我们家条件不好,就靠两口子一起经营这个小店,现在我得了病,就没有收入来源了。幸好有医保和救助金,另外,现在交通也方便,我们早上来省里的大医院看病,晚上还能坐车回家……”大姐絮絮地说着,我没有打断她。她仿佛陷入了对生命的某种思考中,有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担心,也有患病后的种种无奈。那张面孔上,有疲惫与沧桑,但更多的,还是重获新生后的希望。
叙事疗法也是排解病痛与苦闷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不是不愿诉说,而是缺乏诉说的机会与倾听的人。
“一开始时的害怕、焦虑,现在都过去了,当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以为没多长时间了……没想到我是属于发现得早的,医生说这种早期癌症对寿命影响不大,这次化疗完了就能正常生活了。我的早餐店還能继续开,日子会一点点好起来的,是吧?”
纵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我感觉,她的身上仍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三江源涓涓细流那样流淌不息,最终汇成奔涌的大河冲刷着中原大地,奔流入海之前又如母亲般滋养着两岸。黄河哺育出了两岸坚韧、顽强的人民——严冬峭寒时分,是这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小摊主推着食材走出夜幕,迎着天光,向冻得皴红干裂的手上哈口热气,开始一天的劳动:熟练地磕开一个鸡蛋,然后用手里的木筷快速地搅动,节奏越来越快,蛋黄和蛋清逐渐融为一体,泡沫粘在筷子上,留下一道道与筷子难舍难分的蛋液……越来越多的人围在铺子旁,白色的热气从铺子里蒸腾而出,融化了寒冬的冰霜与冷雾。他们是维持城市运转的重要一分子,给了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以温暖和希望。无数的陌生人在铺子旁聚了又散,快速地融入到了早高峰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流中。日日如此,年年依旧。每天早上一句简单的问候——“还是老几样”,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与忙碌,一个老早餐铺可能承载着附近许许多多居民深厚的感情,它是许多城市追梦人每天的起点,纵使多年后离开了那个地方,那些吆喝声仍然会如同滋养其长大的母亲河一样,浸润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多少年来不绝于耳。
可能是和大姐聊得时间比较长,大姐的丈夫有点担心,返回了病房,站在门口,不知道该不该过来。我照例给了大姐一个拥抱。大姐非常开心,她的脸有点微微发红,站起来,想送我到病房门口。大姐的丈夫快步走过来,说:“大夫,谢谢你关心我媳妇!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这边治疗了,这次结束,我们就得回去照顾家里的店了,以后来复查也不一定能碰到。我给你们照张相吧!”
我愣了一下——在我的印象中,和病人合影,是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的医生才能获得的殊荣。我甚至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有爱她的丈夫,有全力支持的儿子,再加上乐观的心态,相信幸运会更多地降临在她身上。药物和手术治疗带给病人生的希望,而真诚的心灵关怀则会给人以爱的力量。
汽车疾驰在黄河大桥公路上。新大桥连拱横卧在黄河之上,倒映出“山”之形意。黄河在桥下静静流淌着,两岸的人民从几十年前的一水之隔到如今频繁往来,同心协力,今非昔比。黄河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两岸儿女五千年来持之以恒的不懈奋斗与风雨同舟。我会永远记得从医路上的第一张合影,它温暖、鼓舞人心、充满了生命力,就像冬天早餐铺子里刚出锅的、香喷喷的蛋饼,就像分隔了土地却不分隔爱的奔流不息的母亲河。
当代小说 2022年8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