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厂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铁路大厂保存着光荣的红色记忆,这里曾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和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是两个“红色第一”的诞生地。
1909年,德国工程师进驻大槐树庄,开始了勘探、设计和大厂筹建工作。1913年4月1日,铁路大厂建成并正式投产。当时铁路大厂的规模很大,厂里的设备配置比较先进。这里的工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技术的技工,一部分是没有任何技术的壮工。技术工人主要来自天津的陈塘庄和山东胶州地区。天津地区的工人大部分具备成熟的操作技能,胶州工人曾经在德国人的工厂工作过,有经验。这些产业工人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他们能操作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器设备,能够严格按照工序和工艺进行生产。他们都是熟练工,是工厂主要的技术力量,所以他们的收入足够支撑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能存下不少钱。但厂里的大部分工作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重体力劳动岗位,从事这些重体力的劳动者被称为壮工。这些壮工一部分是失地农民,一部分是小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他们的生活非常辛苦,工人们每天天不亮就进厂,天色漆黑才能回家,工资却低得可怜,每月工资最低的只有几元,多的也不过几十元。德国人每月却能拿到二百五十元到五百元的工资,悬殊极大。
当时铁路大厂工人的宿舍是用红砖砌成的,被称为红房子。这种红房子只有条件好一些的技术工人才有资格入住,不用交租金。大部分干苦力的工人只能住在地窝子里。地窝子就是在平地上挖个坑,上面铺一张席子,再用简易的草苫子和草席子一铺,就是住房了。窝棚外面紧挨着一条臭水沟,冬天冷,夏天热,到处都是苍蝇蚊子和臭虫,一年四季恶臭扑鼻。很多工人几乎家徒四壁,他们连最基本的床、椅子、桌子都没有。他们蹲着吃饭,躺在铺着草苫子的地上睡觉。厂里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工人们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体力活,劳动强度非常大。抡大锤的铁匠,没有工作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天要抡成千上万次大锤,他们浑身是伤,每天都几乎要耗尽所有的体力和精力。动力厂的司炉把烧大锅炉的煤一筐筐抬上去,一次两筐,重三百斤。翻砂场浓烟滚滚、烟熏火烤,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夏天经常有人热得晕倒在地。没有周末节假日,更没有任何福利待遇。
除了艰苦的工作环境,更难以令人忍受的,是他们的工资经常被无端地克扣。工头和领班们生病了,或者家里人过生日、孩子满月,都要工人随礼。有些工人钱没到手,就被工头扣去了大半,这些都是工人们的血汗钱和救命钱。从建厂开始,铁路大厂的工人们多次进行了反抗斗争,但这些斗争由于缺乏组织和领导,势单力薄,没有给当权者带来压力,带头的工人还会因此倒霉,他们有的被开除,有的被拉去当劳工,甚至有的人被杀害。工人们期待早日摆脱苦日子,却找不到出路,他们酗酒赌博,他们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气,他们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他们需要领路人。
工厂里藏龙卧虎。技术工人集中的红房子宿舍里,有一个姓张的钳工师傅,来自天津,他口才好,还会功夫,人也和善。为了不让年轻人消沉下去,张师傅把工人们领到家中做客,和他们聊天,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把自己的功夫传授给他们。大家都很喜欢他,经常找他谈心。附近的老人们经常撵着孩子们去张家大院,说那里能学好。在张师傅的引导下,很多工人都改掉了酗酒赌博的坏毛病,家庭也变得和睦。张师傅的为人和事迹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红房子成了工人们学习娱乐的公共场所。张师傅和工人们订立了“不信教、不拜佛、不吸烟、不喝酒、不嫖娼、不赌钱”的规矩;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他们还组织工人们耍龙灯、踩高跷,在当地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张家大院是红砖砌成的工人宿舍,“红房子公所”就成了铁路大厂早期工会的形式。
这期间,铁路大厂的油漆匠李广义认识了王尽美。当时,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已经成立,王尽美经常去公所,了解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认为铁路大厂具备了开展工人运动的条件。他向工人们介绍苏俄的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觉悟,號召工人组织起来,做社会的主人。1921年夏天,中国早期工运领袖王荷波也来到公所,他认为,虽然公所联络了工人们之间的感情,办得很红火,但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设法引导工人学习文化,有了文化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1921年,王尽美和王荷波在红房子公所组建了工人夜校;1921年6月,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俱乐部在中大槐树北街一家酱园的后院租了房子作为活动场所,也在其他地方设置了四处工人夜校。王尽美、王荷波等人经常来这里,给工人们上课,传播革命思想。这些早期的共产党人不顾个人的安危和生死,点燃起了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火种。燃烧的火种,渐渐地形成燎原之势,映红了齐鲁大地,照亮了黑暗的星空。
1922年6月18日,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组织——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工会之一。7月2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工会组织全厂1000多名工人为改善生活条件举行了罢工,这次罢工坚持了七天。工会先后三次派代表去天津路局请愿,迫于压力,当局终于答应了工人们提出的大部分条件。这是山东在党的领导下的第一次产业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1924年10月,刘子久化装成工人来到铁路大厂开展工人运动,团地委也派李春荣到工厂,厂里出现了党、团、工会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刘子久和李广义在工厂大门外的小饭铺接头,住到工人家里与工人进行彻夜长谈,他们用各种方式把工运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了起来。在刘子久的带领下,工人们在中大槐树北街成立了自办食堂——“饭团”。这是工人运动的一种活动形式,工友们自己带饭,聚到某个地方一起吃,借机交流感情、传递消息。以“饭团”为活动地点,刘子久开始在工厂内秘密发展党员。
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的家里,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来由李广义接任),党支部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当年腊月,工人们手持铁锤和铁棍包围了厂长大楼,强烈要求厂方不再扣发当月工资,并把欠发的工资补发下去。
1948年10月初,15名从解放区特派来的党员奉上级的命令来到了刚解放的济南。在铁路大厂党支部由地下全面转向公开的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抢修“江南号”和“新中国号”的工作。解放初期,条件非常艰苦,经常会有敌人的飞机来进行扫射和轰炸,铁路大厂是空袭的主要目标,那里非常危险,但工人们依旧坚守岗位、毫不畏惧,他们白天抢修被炸毁的厂房和设备,夜间坚持生产。
1949年4月21日,为庆祝江南地区的解放,铁路大厂的全体职工决定抢修一辆废弃多年的机车,他们把这辆机车命名为“江南号”。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机车的零部件缺失非常严重,由于战乱,所需要的各种设备也极为有限。但是这些困难是难不倒铁路大厂的工人们的,大家没有丝毫畏难情绪,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在连续奋战九天九夜后,终于在4月30日完成了“江南号”的抢修任务,在全局授奖大会上被授予“技术先锋第一名”。
1949年10月1日,铁路大厂召开了第一次青年代表座谈会。机车厂的青年工人周德乔提议,大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报废的机车里抢修一台“新中国号”火车头,作为献给新中国的礼物。他的提议得到了青年代表们的热烈响应;客货车场的朱元详提议,客货车场也有义务修复“新中国号”二等客车,让“新中国号”火车头永远拉着“新中国号”客车跑。
铁路大厂的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抢修“新中国号”机车和客车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各单位的职工们非常感动,他们自发地拿出自己的工资购买慰问品送给铁路大厂的工人。
铁路大厂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产业工人的奋斗史。在这百年期间,中国的铁路工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强大了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厂人更是勇于攀登、敢于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轨道交通、国际业务、多元产业等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我们坚信,铁路大厂一定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当代小说 2021年11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