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朝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著名的宋书法四家之一,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开创者,与他的老师苏轼并称“苏黄”。他祖籍浙江金华,出生于洪州府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宦游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浙江、广西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和诗词歌赋,其中有数首诗赞美济南。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一生从未到过济南。
济南潇洒似江南
据《宋史》记载,黄庭坚于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年仅22岁。康宁元年(1068年)初任汝州叶县(今河南叶县)县尉,熙宁四年(1071年)调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元年(1078年),他寄给时任齐州(今济南)知州的舅父李常、叔伯长兄黄大临、妹夫王纯亮一首诗——《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
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
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潇洒似江南。
屡陪风月乾吟笔,不解笙篁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传去,拾遗今日是前衔。
诗中充满了对济南风物的赞美和向往,甚至将济南这个北方城市的美丽等同于人间天堂的江南,可见黄庭坚对济南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源于书籍,源于传闻,更是源于对当时在济南任职的亲人的牵挂和思念。正是诗中的一句“济南潇洒似江南”,将济南秀美多姿、“北城南相”的特点说得淋漓尽致。
历下楼台追把酒
仍旧是元丰元年(1078年),追随舅父李常的叔伯长兄黄大临,自济南寄诗给黄庭坚,黄庭坚回诗《伯氏到济南寄诗颇言太守居有湖山之胜同韵和》:
西来黄犬传佳句,知是陆机思陆云。
历下楼台追把酒,舅父宾客厌论文。
山椒欲雨好云气,湖面逆风生水纹。
想得争棋飞鸟上,行人不见只听闻。
黄庭坚通过长兄黄大临的诗信对济南的山水有了更细致更具体的了解,这首诗就描画了一幅济南的生活情景图,特意提到了历下楼台、山椒云气、湖面水波,将对亲人的思念融入济南名胜风景中,使得这首诗充满生活情趣,也贴切地反映出当时济南人依山傍湖、活泼高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历下楼台追把酒”,摩画出生活在济南的轻松快乐,与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相映成趣,可见历下名亭不仅是名人雅士谈古论今的名胜,也是民众聚会游玩的场所。千百年来,济南历下,雅俗共赏。
客从济南来,遗我故人书
李子先,黄庭坚同乡好友,曾在并州任官,与黄庭坚常有诗书相和。黄庭坚曾作同题《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八首,其中一首为:
客从济南来,遗我故人书。
墨淡字疏行,故人情有余。
上言犹健否,次问意何如。
只今意何有,思食故溪鱼。
诗中提到“有客人从济南来,给我捎来了老朋友的信,在信中老朋友惦记着我的身体状况,也询问我心情如何。”或许诗中的故人是指李子先,或许另有他人,黄庭坚只是通过此诗向李子先描述最近发生的事情,但无论如何,都充分说明黄庭坚与濟南联系密切,在济南的亲人、朋友时常向黄庭坚讲述济南的情况,让黄庭坚进一步熟知济南。“客从济南来,遗我故人书”,可见当时的济南处于中原南北交通要道,汇集众多南北人才,是繁华兴盛的城市。这短短的10个字,清新自然,朗朗上口,成为济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的宣传语。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元丰六年(1083年),黄庭坚任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州)监知监事,履职齐鲁大地,或许那一刻他盼望能到多次神游过的济南游览,在《次韵寄李六弟济南郡城桥亭之诗》中幻想济南美景:
唯思一渔舟,载网横渺弥。
矫首历下亭,朱栏转清溪。
春风吹桃李,三月自成蹊。
翠叶张日幄,红英铺地衣。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蹊跷,在德州,他遇到了时任德州知州副使赵挺之,即济南李清照的公公。由于性格、政见不同,黄庭坚在德州任上并不舒心,曾在《寄刘泗州》中写道:“生天生地常为主,此事惟应作者知。康济小民归一臂,屈伸由我更由谁。”在黄庭坚心中,应该用高尚的品德和良知对待社稷黎民,而不是依附权贵、趋炎附势。
元丰七年(1084年),赵挺之主政德州,黄庭坚仍坚持自己的原则,遂备受冷落,“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夺移”。加上他的舅父早于1077年离任齐州知州,他的兄长黄大临也已回到分宁老家,因此一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黄庭坚升任秘书省校书郎离开德州,三年中,尽管德州离济南仅300里,从江南远道而来的黄庭坚却未能游历济南。
元丰八年(1085年)中秋,他在德平镇写下名作《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壁立,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或许,在发奋读书时,在官场宦游中,在褪去青涩逐渐成熟的人生路上,梦中美丽的济南与曾经远大政治抱负,终成为黄庭坚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当代小说 2021年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