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场合的识别最为直观,去幼儿园、去学校、去商场、去WC,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场合办什么事。去医院就是看医生,买衣帽鞋袜得去商店,倘对着鱼菜市场的营业员说要寿衣,便会被疑为精神病。
本山大叔的小品《红高梁模特队》演绎了乡村人穿上“农装”走上T型台的故事,诱人发笑的元素,便是在这T型台上走猫步,还是如生活中的猫“步”如何走取决于耗子?步有多种,齐步正步方步碎步,以何种步伐是要看场合的。西方人有听音乐、看歌剧必穿正装——西服革履的礼仪习惯,衣冠不整,被视为对音乐的亵渎、对他人的不敬,其严肃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在我们这里去戏院看戏却是另一番景象,旧时,普通人能去戏院里看一出戏是很奢侈的,而那里有卖茶卖烟卖黑白瓜子和盐炒小花生的,炒买炒卖与台上的演唱混杂一处,观众丛中一光膀子的冲那跑堂的一招手,一块手巾板会“嗖”的一声隔过众多人头飞到其手中,准头极佳。一雅一俗,各备一格,是风俗,也是说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干不同的事。是的,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我们始终都在遵守这条大家共同的约定,才会有井然秩序,社会才越来越文明和谐。
俗语说:人前人后各不同。其实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场合的地方,面对社会公众,或面对亲戚朋友,人们会注意印象管理,塑造理想的个人公共形象。私人空间里便是后台,是卸了妆了,这是私人世界,由于与公众隔离,人们便可以放松自己而随心所欲,诸如打嗝放屁抠鼻涕嘎,任性任为。而不分场合地随心所欲、任性任为,便令人骇然、憎恶。一同事在办公室内打起电话来便是旁若无人、肆无忌惮之态,他(她)那里啼笑怒骂,这边厢人皆蹙眉;偌大一间办公室正寂静时分,突闻一女高音,“啊—恰—-”的喷嚏声,底气充足尾音冗长且上挑,如京唱中老生的一句登场开腔:“嗯—特——”,意在请列位注意,我要开口讲话;旧文人善写美女梳妆,杨柳依依之季,美人窗下梳理秀发,是为写情写景,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搔首弄姿,便是将较隐私之事展示给公众的不分场合之举。
据闻,某地拟在中小学校中开设绅士淑女教育,宗旨是培养青少年的举手投足言谈诸行为,便是在教人从小就分清行为举止了吧。我举双手赞成。
赞(0)
最新评论